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开窗组(n=20)、常规CT组(n=48)和3...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开窗组(n=20)、常规CT组(n=48)和3D组(n=20)。其中常规开窗组采用常规开窗血肿清除术,常规CT组采用常规CT定位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3D组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并观察两组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D组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开窗组和常规CT组(P<0.05),BI评分高于常规开窗组和常规CT组(P<0.05)。治疗后7d内,3D组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开窗组(P<0.05)。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减少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开窗组(n=20)、常规CT组(n=48)和3D组(n=20)。其中常规开窗组采用常规开窗血肿清除术,常规CT组采用常规CT定位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3D组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并观察两组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D组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开窗组和常规CT组(P<0.05),BI评分高于常规开窗组和常规CT组(P<0.05)。治疗后7d内,3D组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开窗组(P<0.05)。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减少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
文摘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