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7
1
作者 阎登富 余建萍 +3 位作者 张黎黎 段锦 马碧 杨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偏瘫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偏瘫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汤+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生命质量[脑卒中生命质量量表(SS-QOL)],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舌质暗红、口唇及齿龈暗、爪甲紫暗、面色晦暗、偏身麻木、手足肿胀)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时,2组ACA、MCA、PCA的V_m及血清EPO、MMP-9、Hcy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MA、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可显著改善CIS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肢体运动功能、生命质量及中医症状,减轻脑组织损伤,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颅内血流动力学 肢体运动功能 生命质量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会文 霍琰梅 +4 位作者 王巍 岳淑敏 曹素梅 陈晓峰 马惠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对患者MMP-9、EPO、Hcy水平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入组患者共56例,均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医院内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对患者MMP-9、EPO、Hcy水平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入组患者共56例,均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医院内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颅内血流动力、血清指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NIHSS评分、EPO以及Hcy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ACA、MCA、PCA的Vm提高,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86%(26/28)]高于对照组[71.43%(20/28)](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可降低患者血清MMP-9、EPO、Hcy水平,抑制血管损伤,改善颅内血流动力,进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血府逐瘀汤 依达拉奉 颅内血流动力学 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