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1
作者 杜文津 石进 +4 位作者 陈大伟 潘蓓 常欣欣 刘玮 李雨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3,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除累及呼吸道以外,还可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导致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脑静脉血栓形成(CVT)[1-2]。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CVT发病率迅速增加[3-5]。现报道1例老年轻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后出现CVT...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除累及呼吸道以外,还可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导致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脑静脉血栓形成(CVT)[1-2]。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CVT发病率迅速增加[3-5]。现报道1例老年轻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后出现CVT及脑静脉梗死,以提示临床医师在诊治老年新冠病毒感染者时,即使是轻症、恢复期患者,也要考虑到血液高凝状态,警惕CVT及其并发症,积极预防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脑梗死 肝素 华法林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鸣 陈哲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8期922-922,共1页
患者,男,19岁,因持续头痛1月余于2011年7月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左颞侧尤甚,伴恶心、呕吐,量不详,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伴左眼视力下降,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 患者,男,19岁,因持续头痛1月余于2011年7月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左颞侧尤甚,伴恶心、呕吐,量不详,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伴左眼视力下降,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3℃,呼吸16次/min,脉搏76次/min,血压100/70 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精神欠佳,问答基本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体征和症状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血栓形成相关因子对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亮 张继伟 +3 位作者 孙文浩 王广 田甜 于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可溶性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微栓子监测对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治疗,根据治疗后血管再闭塞情况...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可溶性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微栓子监测对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治疗,根据治疗后血管再闭塞情况分为血管通畅组(163例)、再闭塞组(6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可溶性P选择素、vWF以及微栓子监测阳性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分析可溶性P选择素、vWF、微栓子监测对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价值。结果血管通畅组发病后取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可溶性P选择素、vWF以及微栓子监测阳性均明显低于再闭塞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取栓时间(OR=1.627,95%CI:1.199~2.209)、NIHSS评分(OR=2.492,95%CI:1.302~4.767)、可溶性P选择素(OR=2.083,95%CI:1.338~3.244)、vWF(OR=2.547,95%CI:1.293~5.019)、微栓子阳性(OR=2.784,95%CI:1.139~6.806)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血管再闭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可溶性P选择素诊断截断值为57.85μg/L,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36~0.831);vWF诊断截断值为78.32μ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73~0.841),微栓子监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719~0.828)。微栓子监测的敏感性明显低于vWF(72.31%vs 89.23%,P<0.05),特异性明显高于可溶性P选择素、vWF(87.73%vs 76.69%、73.6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可溶性P选择素、vWF、微栓子阳性均是血管再闭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P选择素 von Willebrand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血栓病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腾云 高玉元 +5 位作者 马桂贤 王硕 代成波 杨哲贤 李昌茂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9-1341,共3页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379/10万,位列世界第一,每年约19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脑卒中已经超过肿瘤及冠心病,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逐年升高的发病率,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379/10万,位列世界第一,每年约19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脑卒中已经超过肿瘤及冠心病,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逐年升高的发病率,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堵塞或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2]。脑动脉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病因,血栓的性状能直接影响患者症状及预后;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生活功能,有研究显示,脑动脉中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栓能影响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预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凝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理昊 郭义坤 +2 位作者 陈卓友 董贯忠 曹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558,共3页
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是2014年引入的一个概念,指排除供血区相应血管狭窄(狭窄程度≥50%)及合并明显的心源性栓子来源,在CT或MRI上为非腔隙性脑梗死模式的脑卒中。ESUS被认为是隐源性脑... 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是2014年引入的一个概念,指排除供血区相应血管狭窄(狭窄程度≥50%)及合并明显的心源性栓子来源,在CT或MRI上为非腔隙性脑梗死模式的脑卒中。ESUS被认为是隐源性脑卒中的一个亚型。研究显示,ESUS的发病率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9%~25%,平均约占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脑梗死 利伐沙班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15例临床报告
6
作者 胡斌 高克仁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并发症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冠状动脉造影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发宽 林乐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欧美国家每年有800万人患病,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本病,占人口死亡数的三分之一之多,占心脏病死亡总数的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胶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