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23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于伟东 赵丛海 +4 位作者 张鸿琪 支兴龙 凌峰 张民 潘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善才 史怀璋 李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直径≥2.5em的动脉瘤,是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多发生在解剖结构复杂的Willis环附近。由于其体积大,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直径≥2.5em的动脉瘤,是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多发生在解剖结构复杂的Willis环附近。由于其体积大,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且动脉瘤颈宽大,瘤内常有血栓形成,使其治疗非常困难。对于颅内巨大动脉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或采用栓塞材料栓塞瘤体,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瘤治疗 WILLIS环 载瘤动脉 栓塞材料 颅内动脉瘤 解剖结构 血栓形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3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相轸 李敬文 +1 位作者 陈会荣 林成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和评价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逆向抽空减压法对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随访。 结果对3例巨大动脉瘤均采用标准的翼点入路联合颈部颈动... 目的 探讨和评价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逆向抽空减压法对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随访。 结果对3例巨大动脉瘤均采用标准的翼点入路联合颈部颈动脉抽吸顺利夹闭。其中1例患者术后拒绝DSA复查,术后9个月随访患者偶有头晕,左眼视力略有好转,GOS(glasgowoutcome scale)预后分级为Ⅴ级;1例患者术后有左侧肢体不完全偏瘫,头颅CT显示右基底核缺血性改变,DSA复查示右颈部颈总动脉阻断处略狭窄,载瘤动脉通畅;术后6个月随访,GOS预后分级为Ⅳ级;另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头颅CT复查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显影良好;GOS预后分级为Ⅴ级。 结论逆向抽空减压法使部分不可直接夹闭或难以直接夹闭的颅内巨大动脉瘤变为可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抽空减压法 颅内巨大动脉瘤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超 张国忠 +5 位作者 李明洲 王刚 肖浩江 林鹏 漆松涛 冯文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4-497,共4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充满风险与挑战,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为该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报道1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病例,复习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术中出血性并发症的...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充满风险与挑战,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为该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报道1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病例,复习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术中出血性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巨大动脉瘤栓塞一例
5
作者 印建国 郭元星 +1 位作者 郑曙光 张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栓塞 临床常见疾病 颅内动脉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
6
作者 刘海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998年9月-2002年6月施行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27例,其中13例于动脉瘤夹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行亚低温处理(亚低温组)...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998年9月-2002年6月施行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27例,其中13例于动脉瘤夹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行亚低温处理(亚低温组),脑温为32.0℃~35.0℃,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脑组织温度和失血量;另14例常温下手术者(常温组)作为对照,其他均同亚低温组。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术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低温组,神经功能伤残评定等级为良好11例(84.62%),轻残1例(7.69%),死亡1例(7.69%);常温组,神经功能伤残评定等级为良好6例(42.86%),轻残4例(28.57%),重残2例(14.29%),死亡2例(14.2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Z=2.083,P<0.05)。结论亚低温可降低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性损伤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内巨大动脉瘤 动脉夹闭术 动脉血流阻断 缺血-再灌注期 脑保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搭桥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联合治疗颅内巨大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厚忠 凌锋 王大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报告并评价联合应用颅内外搭桥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 2例颅内巨大宽颈动脉瘤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近 4年中联合应用颅内外搭桥和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的 2例巨大宽颈动脉瘤的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 目的 报告并评价联合应用颅内外搭桥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 2例颅内巨大宽颈动脉瘤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近 4年中联合应用颅内外搭桥和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的 2例巨大宽颈动脉瘤的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巨大不规则形动脉瘤 ( 1例位于左颈内动脉C1、2段和大脑中动脉M 1段 ,另 1例累及右颈内动脉岩段至右大脑中动脉M1和大脑前动脉A1段 )球囊闭塞试验阳性。先行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术后次日行脑血管造影证实吻合口通畅后 ,用可脱性球囊在动脉瘤近端闭塞颈内动脉。治疗后并随访 3~ 4年 ,病人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出现。CT示 2例动脉瘤均有血栓形成 ,1例可见动脉瘤缩小。血管造影示吻合口通畅 ,大脑中动脉分支显影良好 ,无动脉瘤显影。结论 联合应用颅内外搭桥和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外搭桥术 球囊闭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巨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啸天 郎黎薇 石卫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31-33,共3页
对29例巨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手术,术后给予体位护理、预防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防治等系统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提出术后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协助医生及早发现和处理并... 对29例巨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手术,术后给予体位护理、预防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防治等系统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提出术后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协助医生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血管重建术 动脉瘤孤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分期颅内外血管架桥的护理
9
作者 印红霞 史继新 +3 位作者 叶静 张爱琴 杨惠清 程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 颅内外血管架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婴幼儿颅内A2段巨大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一例
10
作者 彭成福 雷剑伟 +1 位作者 陈志华 朱健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颅内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临床上较为罕见,开颅手术切除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已有颅内出血的此类疾病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防止其再次出血尤为重要。当患儿为婴幼儿时,手术难度及诊治难度均大大增加。作者总结了1例婴幼儿... 颅内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临床上较为罕见,开颅手术切除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已有颅内出血的此类疾病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防止其再次出血尤为重要。当患儿为婴幼儿时,手术难度及诊治难度均大大增加。作者总结了1例婴幼儿颅内大脑前动脉A2段巨大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患儿的病史、影像学表现及详细手术切除病灶的经过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了该疾病的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脑出血 婴幼儿 颅内巨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技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破裂致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跃飞 祝源 +5 位作者 孟亮 曾浪 涂勤 樊文 陶亮 欧阳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0-493,共4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上较为少见,大多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异常血流流入海绵窦,进而引发眼-神经症状,治疗上难度较大。作者报道并分析了1例采用复合技术成功治愈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 颅内巨大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上较为少见,大多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异常血流流入海绵窦,进而引发眼-神经症状,治疗上难度较大。作者报道并分析了1例采用复合技术成功治愈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窦瘘 颅内动脉瘤 颅内巨大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