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盆腔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赫东芸 王立岩 盛敏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盆腔疾病(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盆腔炎性疾病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盆腔疾病(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盆腔炎性疾病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其中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者50例作为预防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随访患者术后盆腔疾病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减少,E2水平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P<0.01);但组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E2、FSH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卵巢恶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预防组(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确诊为输卵管癌,预防组有2例患者输卵管病理回报见不典型细胞。结论:切除子宫同时行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且能够有效降低盆腔良、恶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卵巢功能衰竭 围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翠莹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卵巢癌的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卵管伞端或是女性盆腔浆液性癌前病变或癌的来源。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的绝经前女性,同时接受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能降低其患盆腔浆液性癌... 卵巢癌的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卵管伞端或是女性盆腔浆液性癌前病变或癌的来源。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的绝经前女性,同时接受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能降低其患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将综述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盆腔良恶性病变的预防作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切除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 子宫切除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盆腔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中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艳 周东华 张汝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切除输卵管的术后病理特征、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56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切除输卵管的术后病理特征、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56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709条(63. 08%)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或呈萎缩反应性改变; 108条(9. 61%)输卵管系膜副中肾管囊肿; 15条(1. 33%)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输卵管内膜异位症; 35条(3. 11%)输卵管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 278条(24. 73%)输卵管炎症(其中252条输卵管积液,26条黄色肉芽肿性输卵管炎); 10条(0. 88%)输卵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11条(0. 98%)输卵管良性肿瘤; 2条(0. 18%)输卵管恶性肿瘤。结论预防性输卵管切除可治疗输卵管炎性病变,去除和预防输卵管及卵巢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输卵管炎症 子宫切除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在遗传性卵巢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征 温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4-1048,共5页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卵巢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方法,多数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干预十分重要。预...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卵巢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方法,多数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干预十分重要。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是目前降低高风险女性卵巢癌发病率的最有效手段。手术和病理取材的规范性是预防性手术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本文旨在探讨预防性手术在遗传性卵巢癌中应用的现状及争议,以期使预防性手术的开展更加规范化、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预防输卵管卵巢切除 遗传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翠莹 游可理 +2 位作者 陈观娣 吴淑燕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绝经前女性患者。其中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与保留双侧输卵管(对照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以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手术指征、合并症、既往腹部手术史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AMH分别为(1.08±0.08)和(1.04±0.10)ng/m L、(0.86±0.44)和(0.81±0.48)ng/m L、(0.84±0.94)和(0.68±0.42)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7,P=0.746);与术前AMH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均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SH、LH及E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vs 3.3%和10.0%vs 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在术后近期内不加重卵巢功能的下降。AMH在评估术后卵巢功能改变上较FSH、LH及E2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 全子宫切除 预防双侧输卵管切除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