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逻辑进路与制度展开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华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6,共11页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强调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功能,有助于完善环境风险规制体系、顺应司法救济逻辑顺位并回应社会公众预防环境风险之需求。当前,中国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着偏离司法裁判逻辑、忽视预防性责任主体、受限于损害救济范畴等...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强调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功能,有助于完善环境风险规制体系、顺应司法救济逻辑顺位并回应社会公众预防环境风险之需求。当前,中国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着偏离司法裁判逻辑、忽视预防性责任主体、受限于损害救济范畴等局限性问题,致使诉讼预防性功能彰显不足。现代社会下的行政机关承担着环境风险规制任务,但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必然会使行政权遭遇风险规制难题,美国货运协会案表明对环境风险行政责任的寻求不仅具备必要性,也具备可行性。中国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应当转向以公法责任为基础的公法诉讼类型,强化法定义务主体的风险预防责任,涵盖环境资源利用行为与环境风险行政规制行为。从逻辑进路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应当坚持尊重环境风险行政判断的基本立场,确立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地位和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递补地位,并在诉讼过程中纳入包含环境健康要素在内的风险考量,明确利益衡量方法的适用,确立多元主体诉权融合。就具体制度而言:一是在坚持公法诉讼性质定位基础上,作出具备公法属性的立法思路设计,包括立法模式、风险范围及程序规则;二是通过拓宽案件线索来源、诉前程序的类型化、明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及完善风险认定体系这四个方面构建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发挥其环境风险治理监督功能;三是通过细化风险认定标准、引入不同方式的诉前程序、完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及增加司法听证程序来重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现诉讼预防性措施的优化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风险行政 公法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的认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博洋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7-70,100,共5页
在生态环境保护由损害控制转向风险预防的背景下,环境法理应进行制度回应。从典型案例切入,对环境风险理论展开研究,可以将环境风险在程度上由强至弱区分为危险、重大风险、风险三种类型。其中,“重大风险”的认定是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 在生态环境保护由损害控制转向风险预防的背景下,环境法理应进行制度回应。从典型案例切入,对环境风险理论展开研究,可以将环境风险在程度上由强至弱区分为危险、重大风险、风险三种类型。其中,“重大风险”的认定是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风险防范体系的关键。在实体法层面,应当明确风险预防原则,对该领域的法律适用作出指导;引入“法律+科技”的认定模式,对环境风险加以准确判断。在程序法层面,需要对“重大风险”的认定主体、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和认定过程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重大风险 风险预防原则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司法视角下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康宁 冷罗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风险社会下气候变化诉讼的重要价值在于落实环境司法预防功能。中国司法实践对气候变化诉讼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侵权、债权债务和能源替代等问题为核心的事后司法救济。但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复杂及不确定性,使得救济性司法视角下的... 风险社会下气候变化诉讼的重要价值在于落实环境司法预防功能。中国司法实践对气候变化诉讼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侵权、债权债务和能源替代等问题为核心的事后司法救济。但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复杂及不确定性,使得救济性司法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诉讼模式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强风险属性。以环境损害结果为气候变化救济对象,以补偿性责任为气候变化救济手段,以侵权责任法规为气候变化救济依据等问题是救济性气候变化司法难以解决的。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以司法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目标。因此,需要从预防性司法的角度,寻找气候变化诉讼的建构逻辑,发挥出必要的预防功能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在现有诉讼制度中寻找最为契合的气候变化诉讼载体,并予以必要调适,形成以规制碳排放风险为核心的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诉讼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预防司法 环境风险 碳排放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适用中的谦抑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冷罗生 韩康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
风险预防原则在当下环境法中的司法适用,游走在能动与谦抑之间,且呈现出过度能动倾向。“谦抑性”是对风险预防原则适用“分寸”之理论回应,其法理基础可从风险预防原则的规范基础、固有局限以及司法属性等层面予以诠释。风险预防原则... 风险预防原则在当下环境法中的司法适用,游走在能动与谦抑之间,且呈现出过度能动倾向。“谦抑性”是对风险预防原则适用“分寸”之理论回应,其法理基础可从风险预防原则的规范基础、固有局限以及司法属性等层面予以诠释。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法中适用的谦抑性可被解构为“补充性”“有限性”“温和性”和“内敛性”四要素,由此推理出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司法中谦抑性适用的制度框架:在实体上,应促成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法典上的体现,只有在对照生态环境风险标准的前提下存在科学不确定性时,方能动用风险预防原则,其适用遵循整体温和的类型化理路。在程序上,诉讼推进阶段下的司法适用应严守职权探知界限,配置阶段化举证责任和类型化的诉前程序;案件裁判阶段下的司法适用不得超出认定事实范围,同时应对援引的风险预防原则附加适用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重大风险 风险预防原则 谦抑 环境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性检察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定位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凯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4,共15页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法律在预防环境健康风险上的不足,需要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挥预防功能。目前社会组织提起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侵权诉讼的性质,在预防环境损害上面临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预防性检察环境公益诉讼不应采用侵...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法律在预防环境健康风险上的不足,需要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挥预防功能。目前社会组织提起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侵权诉讼的性质,在预防环境损害上面临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预防性检察环境公益诉讼不应采用侵权诉讼的构造,而应具有执法诉讼的性质,通过监督和协助行政机关实施预防性环境法律制度来实现预防功能。预防性检察公益诉讼易干扰环境风险行政的正常运行,检察机关应采取主动依法监督、尊重行政判断的监督立场,在监督重点上淡化监管热点、专注监管漏洞,在监督模式上以督促执法为主、代位执法为辅。为强化预防功能且坚守监督定位,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当适当扩展受案范围、多方拓宽案件来源、发挥诉前程序的独立价值、重视起诉条件的约束功能,并通过在短期内修改司法解释、长期内制定专门立法来加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公益诉讼 环境风险行政 执法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的认定——以事实认定的正当性为视角 被引量:14
6
作者 康景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4,共9页
“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是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事实认定的核心内容。案件事实的认定乃至司法裁判的作出都需要以正当性为基础,然而,“重大风险”是特殊的“事实”,其本质是基于环境风险的法律评价,属于较高层次的事实认定... “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是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事实认定的核心内容。案件事实的认定乃至司法裁判的作出都需要以正当性为基础,然而,“重大风险”是特殊的“事实”,其本质是基于环境风险的法律评价,属于较高层次的事实认定范畴,并且具有未来面向。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事实认定者专门知识的缺乏以及因果关系的证明困难给“重大风险”的认定造成了严重的认知障碍,法官很难据此形成对事实的正当信念。在认识论功能受限的情况下,应当探索“重大风险”认定的价值论进路,以应对科学的不确定性,为专门性证据的审查划定界限,并且根据公益诉讼的特殊价值导向重构因果关系的认定机制,补强“重大风险”事实认定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 重大风险 事实认定 认识论 价值论 正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性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确立与具体推进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福敏 管金平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我国行政机关在执法层面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针对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救济更为重要。对此,检察机关应切实发挥其监督职能和诉讼职能,秉持"风险预防原则"的理念提起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提起... 我国行政机关在执法层面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针对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救济更为重要。对此,检察机关应切实发挥其监督职能和诉讼职能,秉持"风险预防原则"的理念提起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提起此类型诉讼时面临法律依据空白、救济对象难以认定、预防性责任承担方式匮乏等问题,基于实践需要,需明确检察机关提起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诉求,规定法律依据,构建程序保障机制,以及探索预防性责任承担方式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检察机关 预防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永久禁止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慧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5,共9页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于停止侵害诉讼,旨在通过判决及其执行永久性禁止未来侵害行为,实现对重大生态环境风险控制。基于我国规范出发型的裁判模式及环境司法"审执合一"的专门化探索,通过比较德国停止侵害诉讼与美国禁令...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于停止侵害诉讼,旨在通过判决及其执行永久性禁止未来侵害行为,实现对重大生态环境风险控制。基于我国规范出发型的裁判模式及环境司法"审执合一"的专门化探索,通过比较德国停止侵害诉讼与美国禁令救济的运行机理,有必要通过审执协作,体系化地扩大停止侵害判决辐射范围,以实现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永久禁止功能。首先,对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进行扩张解释,使其适用风险预防;其次,通过作出附救济结果的抽象停止侵害判决,并规定执行阶段确定具体给付内容的程序,扩大判决禁止范围;最后,通过强化与停止侵害请求权对应的不作为执行措施威慑性,并规定持续侵害行为的再执行程序,从而永久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停止侵害 消除危险 审执协作 不作为强制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重大风险”的认定与适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曹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693,共7页
目前,中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职能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重大风险”认定与适用存在障碍。以风险预防原则作为认知视域,从危害预期、不确定性、因果关系与证明机制4个方向对“重大风险”进... 目前,中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职能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重大风险”认定与适用存在障碍。以风险预防原则作为认知视域,从危害预期、不确定性、因果关系与证明机制4个方向对“重大风险”进行系统认知;从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来看,“重大风险”适用存在“重大风险”范围不清、内涵不明、因果关系认定方式不当和认定路径模糊等问题。因此,需要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指导下,完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适用规则,包括:明晰危害预期区间,明确“重大风险”内涵;重构因果关系认定方式,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完善证明机制,优化“重大风险”认定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重大风险 风险预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之完善
10
作者 谈书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风险社会下,单一救济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难以应对新型环境风险,预防型法治的司法形态已成大势所趋。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虽被许多学者所提倡,但其构建的规范空间与程序空间狭窄,亦非应对环境风险的最佳策略。根据行政权保护优先理论... 风险社会下,单一救济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难以应对新型环境风险,预防型法治的司法形态已成大势所趋。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虽被许多学者所提倡,但其构建的规范空间与程序空间狭窄,亦非应对环境风险的最佳策略。根据行政权保护优先理论与检察监督理论,诉前程序相较诉讼程序更能发挥预防性功能,宜将诉前程序构造为应对环境风险问题的主渠道,以诉讼程序为后备与补充。为充分激活诉前程序的预防性功能,应当拓展诉前程序的参与主体,降低检察建议的制发门槛,贯彻检察建议跟踪监督机制,以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良性互动实现对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全方位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型法治 诉前程序 预防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