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控制连台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时间 被引量:8
1
作者 贺吉群 肖映平 +1 位作者 谢伏娟 闫晓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0-21,共2页
目的准确把控连台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机,促进抗生素在规定时间内合理使用。方法将2017年7~9月连台手术5 832台次作为对照组,采用连台手术集中式给药方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由护士手工登记用药时间;2017年11~12月连台手术4 661台... 目的准确把控连台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机,促进抗生素在规定时间内合理使用。方法将2017年7~9月连台手术5 832台次作为对照组,采用连台手术集中式给药方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由护士手工登记用药时间;2017年11~12月连台手术4 661台次作为观察组,在医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界面上设计"患者入手术室"和"使用抗生素"模块,等候区专职护士登陆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手术间手术进展,判断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通过模块点击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两组连台手术抗生素使用时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借助信息技术规范管理连台手术抗生素应用,实现了该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同时也减少手术护士的书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连台手术 信息技术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使用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抗生素在导管室进行完全经皮穿刺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年谨 罗淞元 +7 位作者 薛凌 李威 谷梦楠 刘媛 黄文晖 范瑞新 陈纪言 罗建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研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是否能减少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感染及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方法入选从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且住院资料完整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分为预防性抗生素组(PA group)和... 目的研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是否能减少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感染及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方法入选从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且住院资料完整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分为预防性抗生素组(PA group)和非预防性抗生素组(non-PA group)。感染的判定由两位卫生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根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为排除感染的术后体温大于37.5℃。结果共入组95例患者,包括35例PA组和60例non-PA组。non-PA组一例发生感染相关的死亡,PA组一例患者出现支架近端逆撕形成Stanford A型夹层并死亡(1.67%vs 2.85%,P=1.00)。两组间术后感染发生率(5%vs 2.86%,P=1.000),住院时间(9.30±7.21 vs 10.06±5.69,P=0.094),感染相关的死亡率(1.67%vs 0%,P=1.00),术后发热发生率(70.90%vs 91.43%,P=0.20)。根据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31,P<0.001),而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F=0.978,P=0.326)。结论目前的数据不能证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但未使用预防性性抗生素的患者发生的术后感染可能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感染 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 预防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强 马剡芳 +4 位作者 左鹰 李建国 刘易新 张龙友 于东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抗生素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65例病程24 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早期给予头孢呋辛钠3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监测体温、C...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抗生素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65例病程24 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早期给予头孢呋辛钠3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监测体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胸片变化,主要终点为急诊期间感染,次要终点为急诊死亡和急性期预后。结果试验组感染率(P=0.58)、感染确诊时间(P=0.74)、急诊死亡率(P=1.00)和平均死亡时间(P=0.84)、体温(P=0.99)、CRP(P=0.37)、白细胞计数(P=0.5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P=0.31)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P=0.28)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急性脑血管感染率及严重程度,也不改善急性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领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循证评价 被引量:58
4
作者 方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妇产科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循证评价 致病菌 预防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指导肠癌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阮正上 江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结果。其中3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2,3,5,7天每日抽血化验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结果。其中3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2,3,5,7天每日抽血化验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水平,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0.5ng/mL)后停用抗生素。其余30例患者依据传统标准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体温变化及短期感染相关并发症与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两组比较体温波动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短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用药天数比较,PCT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术后感染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抗生素应用要优于标准抗生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肠癌术后 预防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业预防性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一个日益严重的人与动物健康以及环境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Felipe C.Cabello 张红林 何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的行为的传播,这一点可以从业内普遍且无限制地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得到证实,特别是在一些普及养鱼的发展中国家,为防止鱼类遭受细菌感染形成了不健康的生产方式。多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 预防性抗生素 因子 环境问题 细菌感染 耐药细菌 喹诺酮 杀鲑气单胞菌 鱼类养殖 类感染 滥用行为
全文增补中
外周介入预防性抗生素在放射性药盒导管植入术中的运用
7
作者 Gebauer B Teichgrber U +2 位作者 Werk M Wagner HJ 裴贻刚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343-1343,共1页
关键词 预防性抗生素 导管植入术 放射药盒 介入放射 导管相关感染 单次注射 植入术后 药盒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循证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方芳 周淑 +4 位作者 石钢 熊庆 汤荣光 叶宏 鲁美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循证评价预防性抗生素在妇产科手术的应用现状。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方案 ,采用横断面设计调查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现状。结果 :对 4 0 7例剖宫产和 393例子宫切除的住院病例进行... 目的 :循证评价预防性抗生素在妇产科手术的应用现状。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方案 ,采用横断面设计调查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现状。结果 :对 4 0 7例剖宫产和 393例子宫切除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常用的预防性抗生素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6 0 %以上的患者接受了 2~ 3种抗生素 ,用药的时间一般均持续至出院 ,不同抗生素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的成本差异在 2 0倍以上。结论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有证据表明抗生素具有预防感染的效果。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妇产科领域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在合理选药、给药方案、用药时间和用药成本上还存在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来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滥用和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医疗成本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预防应用抗生素 现状 循证评价 子宫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贺艳阁 李娜 周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86-787,790,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5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6例,术前30 min一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2 g;对照组298例,术后同剂量1次/8 h,连用3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5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6例,术前30 min一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2 g;对照组298例,术后同剂量1次/8 h,连用3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减少了抗菌药物费用。结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预防应用抗生素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治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47-2048,共2页
目的探讨对剖腹产术患者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80例行剖宫产的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抗生素用量等指征均... 目的探讨对剖腹产术患者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80例行剖宫产的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抗生素用量等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感染率、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术期,对孕妇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缩短了术后排气时间,减少了抗生素的剂量,起到了有效预防感染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预防应用抗生素 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细菌感染
11
作者 凌凤 关富 +2 位作者 MARTINEZ J HERNANDEZ-GEA V RODRIGUEZ-DE-SANTIAGO E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5-1125,共1页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4月报道】题: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细菌感染(作者Martínez J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cute variceal bleeding,AVB)患者的感染风险和病死率...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4月报道】题: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细菌感染(作者Martínez J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cute variceal bleeding,AVB)患者的感染风险和病死率。该研究旨在探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的AVB患者在住院期间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治疗 感染风险 细菌感染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住院期间 预防应用抗生素 AVB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期抗生素的使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倩雯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1-424,共4页
为降低孕产妇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分娩期使用抗生素是产科围产期管理的常见措施,包括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孕妇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治疗性抗感染。新生儿科专家学组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及“母婴同室早... 为降低孕产妇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分娩期使用抗生素是产科围产期管理的常见措施,包括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孕妇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治疗性抗感染。新生儿科专家学组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及“母婴同室早发感染高危新生儿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明确指出,产前或产时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是有效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措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高危新生儿 母婴同室 新生儿科 分娩孕妇 高危因素 产时 预防应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不应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菊芳 金杰波 张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常规使用抗生素情况下,择期低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囊破裂是否对术后切口感染等造成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226例择期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胆囊破裂组与非破裂组... 目的探讨在不常规使用抗生素情况下,择期低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囊破裂是否对术后切口感染等造成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226例择期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胆囊破裂组与非破裂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胆囊破裂组手术时间(54.4±3.8)min,明显长于非破裂组(45.1±2.8)min(t=-19.046,P=0.000);胆囊破裂组胆囊与周边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比例较非破裂组明显增多(χ^2=72.756,P=0.000;χ^2=48.836,P=0.000);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破裂组[(13.37±3.12)×10-9/L vs.(9.50±2.43)×10^-9/L,t=10.502,P=0.000;(82.91±5.29)%vs.(76.32±7.18),t=6.037,P=0.000];术后切口感染胆囊破裂组1例,非破裂组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529);术后住院时间2组均为(4.5±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结论择期低危LC术中胆囊破裂患者无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破裂 预防性抗生素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跃荣 肖明朝 +1 位作者 赵庆华 易凤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切皮前1h内预防性抗生素执行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手术室护士在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对所获信息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随机观察手术室护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18例,其中57...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切皮前1h内预防性抗生素执行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手术室护士在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对所获信息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随机观察手术室护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18例,其中57例阳性,50例经干预按要求用药,7例医嘱被医生取消;切皮前1 h内用药率达94.07%。访谈护士79名,72%的护士反馈用药知识缺乏;57.62%的护士提及医护沟通影响抗生素的应用;30%的护士反馈工作忙乱、繁杂影响抗生素的使用;27.5%的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不足。结论: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制定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流程,强调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应用抗生素 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单次使用抗生素头孢曲松对人体有镇痛作用
15
作者 Macaluso 汪涛 朱安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3-713,共1页
以往研究表明,对啮齿类动物重复肌肉注射抗生素头孢曲松,通过上调谷氨酸转运体.1(GLT-1)而产生镇痛效应。然而,在人体尚缺乏头孢曲松具有镇痛效应的临床实验。罗马Sapienza大学Macaluso等首先研究术前单次使用头孢曲松对人体是否... 以往研究表明,对啮齿类动物重复肌肉注射抗生素头孢曲松,通过上调谷氨酸转运体.1(GLT-1)而产生镇痛效应。然而,在人体尚缺乏头孢曲松具有镇痛效应的临床实验。罗马Sapienza大学Macaluso等首先研究术前单次使用头孢曲松对人体是否具有镇痛作用。45名正中或尺神经减压松解术患者,术前1h随机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头孢曲松(2g)和头孢唑啉(2g,与头孢曲松化学结构类似,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于药物注射前10min,术后4~6h测定患者机械痛阈。结果发现,头孢曲松对所有患者均产生镇痛效应,而头孢唑啉则无镇痛效应。进一步,研究者开展动物实验,以探讨术前单次给予头孢曲松具有镇痛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在小鼠炎症痛和术后痛模型中,单次腹腔注射头孢曲松(200mg/kg),而不是头孢唑啉(200mg/kg),上调脊髓GLT-1的表达而产生镇痛效应。综上所述,头孢曲松可作为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首选,以发挥抗炎和镇痛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抗生素 头孢曲松 镇痛作用 术前 单次 镇痛效应 谷氨酸转运体 头孢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G-CSF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鑫炜 杨丽萍 +5 位作者 姚琼 赵洁 贺少龙 马梁明 魏俊妮 田卫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左氧氟沙星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分析移植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移植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接受自体造...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左氧氟沙星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分析移植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移植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左氧氟沙星+G-CSF预防感染组和G-CSF支持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细菌感染发生率及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费用及移植90天后存活情况。结果:1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多发性骨髓瘤54例,急性白血病36例,淋巴瘤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轻链型淀粉样变性1例,POEMS综合征1例。47例接受G-CSF+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55例接受G-CSF支持治疗。左氧氟沙星+G-CSF组中40例(85.11%)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3例(27.66%)明确为细菌感染。G-CSF组中44例(80.00%)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6例(29.09%)细菌感染。两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46,P=0.50;χ^(2)=0.03,P=0.87)。左氧氟沙星+G-CSF组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11%(40/47),与G-CSF组的85.45%(47/5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4,P=0.84)。左氧氟沙星+G-CSF组与G-CSF组左氧氟沙星耐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57%(3/35)和21.43%(6/28),无统计学差异(χ^(2)=0.65,P>0.05)。左氧氟沙星+G-CSF与G-CSF组患者住院中位时间为25 d vs 22 d,住院中位费用为78216.24元vs 80724.38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00,P=0.09;t=0.94,P=0.09)。移植后90天内,左氧氟沙星+G-CSF组有2例(4.26%)死亡,G-CSF组有1例(1.82%)死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3,P=0.47)。结论:较G-CSF支持相比,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应用G-CSF+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无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菌感染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预防应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中替硝唑留置盆腔预防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雯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90-2790,共1页
妇科手术的特点常与阴道相关.一般情况下.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的细菌,58%为需氧菌,43%为厌氧菌,除乳酸杆菌为正常菌群外,其他的细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由于麻醉、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均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妇科手术的特点常与阴道相关.一般情况下.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的细菌,58%为需氧菌,43%为厌氧菌,除乳酸杆菌为正常菌群外,其他的细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由于麻醉、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均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如腹部伤口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盆腔脓肿甚至败血症。因此,有必要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术后发病率和感染率。我院妇科自2008年1月以来使用替硝唑150mL留置于盆腔.关腹后50mL冲洗切口。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术后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妇科手术 替硝唑 预防应用抗生素 留置 防感染 手术中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 门静脉血栓不影响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结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雒博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92-2792,共1页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推荐在标准治疗失败或死亡的高危患者中优先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早期或优先TIPS),低危患者建议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预防性抗生素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BL)。非...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推荐在标准治疗失败或死亡的高危患者中优先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早期或优先TIPS),低危患者建议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预防性抗生素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BL)。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病程中一种不常见的并发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理论上,PVT可加重门静脉高压,增加出血控制失败或再出血的风险,导致AVB患者生存率较低,而临床实践中肝硬化PVT患者往往无显著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血管活药物 预防性抗生素 门静脉高压 非肿瘤 临床结局 出血控制 高危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明 史中华 +6 位作者 陈光强 赵经纬 石广志 王韬 王鑫 唐明忠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4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4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转归。结果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术后留置引流管和术后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为危险因素(OR<l,P<0.05)。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感染组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未见明显保护作用(P>0.05)。结论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花费明显增加,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对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 幕上手术 颅内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20
作者 杨屹 刘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01-907,共7页
随着小儿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医师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认识的深入,国内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整体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风险分层采取个体化评估与处理措施。如何监测... 随着小儿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医师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认识的深入,国内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整体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风险分层采取个体化评估与处理措施。如何监测及预防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如何评估肾瘢痕发生的风险、预防终末期肾病,如何在干预治疗与保守治疗之间权衡利弊,是当前临床医师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时面临的难点,也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作者多年临床诊疗体会,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治疗 尿路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临床决策规则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终末期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