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翠莹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卵巢癌的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卵管伞端或是女性盆腔浆液性癌前病变或癌的来源。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的绝经前女性,同时接受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能降低其患盆腔浆液性癌... 卵巢癌的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卵管伞端或是女性盆腔浆液性癌前病变或癌的来源。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的绝经前女性,同时接受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能降低其患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将综述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盆腔良恶性病变的预防作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切除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 子宫切除 预防输卵管切除 盆腔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翠莹 游可理 +2 位作者 陈观娣 吴淑燕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绝经前女性患者。其中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与保留双侧输卵管(对照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以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手术指征、合并症、既往腹部手术史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AMH分别为(1.08±0.08)和(1.04±0.10)ng/m L、(0.86±0.44)和(0.81±0.48)ng/m L、(0.84±0.94)和(0.68±0.42)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7,P=0.746);与术前AMH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均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SH、LH及E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vs 3.3%和10.0%vs 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在术后近期内不加重卵巢功能的下降。AMH在评估术后卵巢功能改变上较FSH、LH及E2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 全子宫切除 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会芳 曲丽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3期2407-240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切除术+双侧...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均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良疾病 子宫切除 输卵管切除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韩玲玲 胡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加输卵管切除 卵巢血供 卵巢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疗效和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明红 胡春秀 +1 位作者 张青云 陆姚 《安徽医学》 2020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疾患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的115例子宫疾患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疾患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的115例子宫疾患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3)和开腹组(n=72),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的经腹式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阴道残端并发症与术后性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阴道残端肉芽增生发生率为7.9%,低于开腹组的29.7%,且术后性交痛和性交不适较开腹组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较传统开腹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临床效果更好,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经腹全子宫切除 输卵管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燕霞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9-49,共1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同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9例,统计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盆腔包裹性积液、卵巢癌、输卵管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皮下气肿、血肿、阴道残端愈合不良、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疾病 全子宫切除 输卵管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结梅 谢宁 胡琴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2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疗效。方法8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 目的评价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疗效。方法8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7.8±5.8)min、术后排气时间(25.6±1.2)h以及住院时间(12.5±1.1)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2±7.2)min、(34.5±1.0)h、(16.3±1.5)d,术中出血量(134.2±8.1)ml少于对照组的(165.6±1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加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少,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手术治疗 全子宫加卵巢输卵管切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
8
作者 范丽静 钟晓阳 吴小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8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予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予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内分泌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改良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盆腔肿块及输卵管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雌二醇(E2)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将影响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内分泌功能,造成绝经后症状加重,但可减少术后盆腔肿块及输卵管病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良病变 全子宫切除 输卵管切除 内分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后双侧输卵管同时妊娠1例
9
作者 倪丰 姜宏 +1 位作者 裴红 朱杰 《安徽医学》 200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输卵管同时妊娠 胚胎移植术 体外授精后 移植后 黄体支持治疗 输卵管梗阻 超声引导下 自然流产 控制 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全切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10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30-133,183,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腔镜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恢复,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 次全切除 炎症反应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44-46,5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7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结节数量、结节直径、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无失访者,随访时间3~5年,平均随访时间(4.89±0.69)年,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无死亡患者。其中有10例复发(真性复发4例、假性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0%(10/80),中位复发时间为4.1年。复发组患者年龄、结节直径均大于未复发组,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患者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是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存在复发风险,其中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应多加重视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 复发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杨国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12.8%,术后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TSH抑制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昕 周默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从其术后的第3周开始进行TSH抑制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从其术后的第1d开始进行TSH抑制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TSH的水平和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7d、第14d和第30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TSH的水平均较低,P <0.05。术后第2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 <0.05。结论 :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TSH抑制治疗可有效地稳定其血清TSH的水平,预防其病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H抑制治疗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次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炳坤 陈雁平 余学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 目的比较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补充左甲状腺素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补充左甲状腺素剂量(90.00±20.97)μg/d高于对照组的(75.00±25.91)μg/d,术后3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治疗中,选择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与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的差异,仅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术后需补充的甲状腺素量高于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但复发率明显较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叶全切除 甲状腺叶次全切除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鑫 夏景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673-675,共3页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清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清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5 d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5.24%(40/42)]较对照组[78.57%(33/42)]高(P<0.05)。两组术前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WBC水平均低于术前,两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5 d,两组WBC水平高于术后3 d,CRP水平低于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3/42)]较对照组[23.81%(10/42)]低(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 a,对照组脱落1例,复发0例;观察组无脱落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2/42)。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次全切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81-1882,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项城市付集卫生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项城市付集卫生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病情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 结节甲状腺肿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与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强 丁思勤 +2 位作者 黄国增 廖泽伟 付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运用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与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单侧甲...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运用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与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大部切除 甲状腺腺叶切除 肿物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柳莹 柯华 +2 位作者 刘宝 赖清 李小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9期229-231,235,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质量、并发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的镇痛药物剂量更少,整体手术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恢复情况,观察组复发患者2例,出现并发症也较少,并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效果更加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降低,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次全切除 手术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例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正永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对20例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 目的 :探讨对20例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观察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30%。结论 :与对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对其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虽然用时较长,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能杜绝其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次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柳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28)。为甲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 目的:探讨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28)。为甲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相比,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更高,P <0.05。结论: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较好,此病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临床医师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应酌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次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