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级预警智能联动式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陈晓坤 汤旭 +2 位作者 李鹏兵 于志金 张志鹏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49,共11页
早期准确预报和及时有效处置是科学预控采空区煤自燃灾害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技术的联动性,通过程序升温试验和数值模拟,以明确采空区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及阈值,分析不同注氮参数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的变... 早期准确预报和及时有效处置是科学预控采空区煤自燃灾害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技术的联动性,通过程序升温试验和数值模拟,以明确采空区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及阈值,分析不同注氮参数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分级预警原则的采空区煤自燃预报与预埋注氮联动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O_(2)、CO、C_(2)H_(4)/C_(2)H_(6)、ΔCO/ΔO_(2)及C_(2)H_(4)作为主要预测指标气体构建的5级(灰、蓝、黄、橙、红)预警体系能够准确地表征采空区煤自燃隐患态势;采空区最佳注氮位置为进风侧55 m处,随着流量增加,氧化带范围缩减明显;当采空区预警级别为灰、蓝、黄时,通过监测系统与注氮系统联动,控制压注流量在1500~_(2)000 m^(3)/h时,能够使在距工作面40~60 m采空区范围内O_(2)浓度由18%~_(2)0%下降至8%以下,注氮口附近降至5%以下,同时有效缩短氧化带范围,抑制自然发火发展。该研究构建了采空区煤自燃分级预警模型和注氮联动防治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采空区煤自燃防治,为矿井煤自燃灾害防治提供了安全、高效、科学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预警 预警预测指标 注氮参数 智能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6级以上强震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概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有锦 李忠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系统分析了云南地区M≥6.0、M≥6.5和M≥7.0地震的间隔时间分布特征;运用M≥5.0地震目录,基于G—R关系的年发生率和泊松分布模型,构建了云南地区M≥6.0、M≥6.5和M≥7.0地震的概率预测模型;结合间隔时间分布统计特征和概率预测模型,对... 系统分析了云南地区M≥6.0、M≥6.5和M≥7.0地震的间隔时间分布特征;运用M≥5.0地震目录,基于G—R关系的年发生率和泊松分布模型,构建了云南地区M≥6.0、M≥6.5和M≥7.0地震的概率预测模型;结合间隔时间分布统计特征和概率预测模型,对云南地区M≥6.0、M≥6.5和M≥7.0地震,建立了具有概率水平的三级预测预警指标:C(黄)、B(橙)、A(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级以上强震 间隔时间 分布特征 概率预测模型 预测预警指标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