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建设与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志高 杨江 +1 位作者 夏界宁 黄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4-188,201,共6页
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并接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地震台网数据,实现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功能。台网建成以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防震减灾能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支持和震害快速评估。本文... 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并接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地震台网数据,实现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功能。台网建成以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防震减灾能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支持和震害快速评估。本文初步探讨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的建设情况,详细介绍台站的分布情况,仪器性能指标、安装调试情况及试运行情况。介绍2015年11月1日台网监测到荆门市沙洋县发生3.2级地震并发出预警的情况。最后对台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 SIEREW数据处理平台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震预警台网强震动台站背景测试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前 魏贵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1-655,共5页
对湖北省地震预警台网强震动台站进行土层测试、等效剪切波速、地脉动等内容测试和分析,计算卓越频率、加速度均方根值RMS,利用等效剪切波速和卓越频率对站点场地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台站加速度RMS均达到国家预警项目基... 对湖北省地震预警台网强震动台站进行土层测试、等效剪切波速、地脉动等内容测试和分析,计算卓越频率、加速度均方根值RMS,利用等效剪切波速和卓越频率对站点场地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台站加速度RMS均达到国家预警项目基本站场址勘选技术指南要求,小于0.01 m/s^(2);2)在台站场址类别分析方面,剪切波速与地脉动测试计算出的卓越频率存在较大差别,地脉动测试卓越频率高于剪切波速计算的卓越频率。今后站点场地类型划分时,要综合各类测试分析方法,结合钻孔资料和测定的剪切波速进一步确定区域场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测试 湖北预警台网 剪切波速 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震台网地震定位精度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源鸿 林彬华 +4 位作者 李军 陈惠芳 丁炳火 陈辉 林玮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5-1100,共6页
以2018~2022年福建地震台网记录的1 063次M≥2.5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计、强震仪、烈度计三类台站的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震级对三类传感器观测范围的理论估计值,采用地震定位精度标准方法对1 063次地震进行定位精度评估,按区域... 以2018~2022年福建地震台网记录的1 063次M≥2.5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计、强震仪、烈度计三类台站的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震级对三类传感器观测范围的理论估计值,采用地震定位精度标准方法对1 063次地震进行定位精度评估,按区域(福建、台湾海峡及台湾地区)划分并对比测震台网和三网融合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三网融合后Ⅰ类精度的地震数量由1.51%提升至3.01%,Ⅱ类精度由5.83%提升至25.31%,Ⅲ类精度由16.27%提升至63.78%,Ⅳ类精度由76.39%降低为7.90%,三网融合对福建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精度有较大改善,福建、台湾海峡及台湾地区3个不同区域地震的定位精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三网融合在地震速报及编目中的地震定位策略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与评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预警台网 烈度计 震级 波场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白银平川区4.9级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树旺 王文才 +5 位作者 杨晓鹏 安昭 张卫东 石文兵 李亮 张蓉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中国地震预警台网在甘肃白银平川区4.9级地震中获得197组三分向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其中仅100 km范围内就有165组,这是首次在海原断裂带附近获得的大量近断层强震动观测记录。通过近场台站加速度反应谱与设计谱比较、不同周期地震动与... 中国地震预警台网在甘肃白银平川区4.9级地震中获得197组三分向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其中仅100 km范围内就有165组,这是首次在海原断裂带附近获得的大量近断层强震动观测记录。通过近场台站加速度反应谱与设计谱比较、不同周期地震动与预测模型对比,绘制出地震动的空间影响场,研究此次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近场6个土层台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在卓越周期附近大于8度多遇地震的设计谱,其中GS.D003E台EW向反应谱在峰值处超过8度设防地震的设计谱值,但由于其卓越周期低于当地城乡普通建筑的自振周期,因此其对采取了抗震措施的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较小。土层台观测的PGA、PGV、S_(a)(0.2 s)、S_(a)(0.5 s)等短周期地震动普遍大于地震动预测值,而S_(a)(1.0 s)、S_(a)(2.0 s)等中等周期地震动的观测值与预测值较一致,说明本次地震高频成分的地震动比较卓越。基本站和一般站的地震动观测值普遍大于基准站,结合相邻土层台和基岩台的谱比分析,表明土层场地和地形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PGA、S_(a)(0.2 s)、S_(a)(0.5 s)等短周期地震动除沿断层走向上的幅值较大外,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震中西南侧的幅值也较大。而S_(a)(1.0 s)、S_(a)(2.0 s)和S_(a)(3.0 s)等中等周期的地震动在震中西南侧幅值较大的特点更加明显,可能与震源破裂特性及台站所处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台网 平川区4.9级地震 反应谱 衰减关系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方法的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仪器地震烈度影响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江 和仕芳 +3 位作者 卢永坤 庞卫东 罗伟东 钟玉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21,共8页
基于2021年云南漾濞M_(S)6.4主震预警台网地震动数据,使用多种空间插值方法探讨获得最优仪器地震烈度影响场,并与宏观地震烈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指数模型变异函数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得的仪器地震烈度影响场与宏观... 基于2021年云南漾濞M_(S)6.4主震预警台网地震动数据,使用多种空间插值方法探讨获得最优仪器地震烈度影响场,并与宏观地震烈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指数模型变异函数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得的仪器地震烈度影响场与宏观地震烈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实际地震烈度空间总体影响场范围及特征;除了两者因概念和属性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场差异之外,台站分布、场地条件、空间插值方法、前震和余震震害叠加等因素也是导致本次地震影响场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烈度 地震烈度 空间插值 预警台网 漾濞M_(S)6.4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