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多元预算约束机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1
作者 曾凡华 周景明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国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道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预算约束模式到底是什么,还缺乏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在中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建立单元完全硬化的预算约束机制是不现实的,中国应该... 中国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道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预算约束模式到底是什么,还缺乏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在中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建立单元完全硬化的预算约束机制是不现实的,中国应该建立具有经济调节功能、多元预算约束机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预算约束机制 经济调节功能 商品经济 硬化 企业 国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约束失灵与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2
作者 贾甫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8,共7页
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弱化财政替代功能,构建硬预算约束,提高经营效率;改革成果具有双重性,即短期的风险分散和长期的风险积累;改革实质是把银行体系积累的长期风险外部化,而这意味着银行机构面临实质性的软预算约束,并偏... 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弱化财政替代功能,构建硬预算约束,提高经营效率;改革成果具有双重性,即短期的风险分散和长期的风险积累;改革实质是把银行体系积累的长期风险外部化,而这意味着银行机构面临实质性的软预算约束,并偏离改革初衷。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微观因素促成了银行预算约束失灵:一是银行的顺周期行为模式,二是"大而不倒"难题。两者共同作用,使银行在获取自主经营的利益时,不用承担由此引起的风险。为此,推行银行分类改革而非整齐划一的改革,将有助于破解预算约束失灵难题、深化银行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银行体制改革 财政替代功能 预算约束机制 金融风险转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预算执行中超收超支的形成机制及治理 被引量:32
3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近几年,我国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和超支问题随着超收规模和超支规模的扩大而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于超收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诸多探讨,普遍认为超收是超支的决定因素。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超收和超支形成机制的结果显示:虽然超收是超支最... 近几年,我国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和超支问题随着超收规模和超支规模的扩大而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于超收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诸多探讨,普遍认为超收是超支的决定因素。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超收和超支形成机制的结果显示:虽然超收是超支最初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地方政府支出需求的刚性和对资金自由裁量权的追求形成了对超收的"倒逼机制",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所产生的支出缺口,使得地方政府逐渐对财政超收产生了路径依赖。解决超收和超支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防止超收与超支的直接转化。此外,如何加强预算约束,从技术、行政和法制层面控制超收规模也是下一步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超收 财政超支 超收率 超支率 预决算偏离度 倒逼机制 公共预算改革 预算支出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企业预算约束
4
作者 林珏 张荐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8-42,共5页
企业预算约束是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运转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预算约束的状况,鲜明地反映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合理的企... 企业预算约束是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运转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预算约束的状况,鲜明地反映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合理的企业预算约束机制,形成适当的企业预算约束硬度,使企业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对社会主义企业预算约束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约束机制 国营企业 社会主义企业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自身利益 主导地位 企业预算 约束问题 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郭银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S期63-65,共3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建立高校院(系)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分配紧密结合的预算约束机制,并结合评价的结果来进行校内资金的分配。
关键词 预算管理体系 高校院(系) 绩效 预算约束机制 资金分配 评价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预算会计的三大功能
6
作者 吴文玉 《财会月刊》 1994年第2期6-7,共2页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预算会计能适应变化了的会计环境,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因此,弄清预算会计的功能及其发展是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的功能,主要是指它的社会功能,即预算会计参与社...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预算会计能适应变化了的会计环境,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因此,弄清预算会计的功能及其发展是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的功能,主要是指它的社会功能,即预算会计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协调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职能。在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会计 资源配置功能 分配功能 会计环境 预算约束机制 单位预算会计 中央预算 制度改革 社会经济利益 地方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超收”现象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金秀 何志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123,共3页
在1994~2007年的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财政收入规模一再高幅跃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财政"超收"。持续十几年之久巨额财政"超收",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财政"超收"现象的长期持续存... 在1994~2007年的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财政收入规模一再高幅跃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财政"超收"。持续十几年之久巨额财政"超收",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财政"超收"现象的长期持续存在实际上是政府预算约束机制弱化这一长期命题存在的反映,是对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灵魂——法治性的违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经验,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加强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改变政府预算约束弱化现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这已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超收” 政府预算 预算约束机制 法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8
作者 江伟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14,共6页
承包经营作为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已近两年了。今明两年大约有80%的企业将结束第一轮承包而进入新的改革时期。在这新的时期,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要不要继续推行承包经台责任制?
关键词 承包经济责任制 经营机制改革 资产抵押 预算约束机制 法制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