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预算权体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大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9,共8页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权主体所统领。如何更好地彰显人民在预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在预算过程中切实体现和贯彻人民的利益与意愿,已成为我国预算权体系变革的方向。认真对待这种变革,我们应深刻体认和秉持"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的基本理念,落实预算法治的立法保留原则、完善人大代表的预算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民众直接性的预算权利,这是夯实现代预算权体系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预算 预算目的 预算 人民主体地位 预算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权法律属性:基于法律关系的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光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7,共6页
既往关于预算权的研究多侧重于价值形态和法社会学分析,而纯粹规范法学角度的探讨则稍显单薄。为此,本文基于法律关系理论,从分析法学的视角切入,尝试技术化地界定预算权的法律属性,并得出基本结论:预算权蕴含于预算法律关系之中,而后... 既往关于预算权的研究多侧重于价值形态和法社会学分析,而纯粹规范法学角度的探讨则稍显单薄。为此,本文基于法律关系理论,从分析法学的视角切入,尝试技术化地界定预算权的法律属性,并得出基本结论:预算权蕴含于预算法律关系之中,而后者具有法律上反对关系的内在结构和复合性特征。依托于特定预算法律关系的预算权,既可能指涉预算权力也同时表现为预算权利。转型中国未来的预算法律制度建设,在观念上,需要修正目前学界关于预算权的片面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在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又要充分兼顾预算权力与预算权利之间的平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 预算权力 预算权利 预算 法律关系 分析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