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货紧缩下预算政策的选择——对西方国家预算政策演变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
作者 李一花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预算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具有稳定经济和配置资源等重要功能。因此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 ,选择合适的预算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预算政策的功能和缺陷的分析 ,为通货紧缩下的我国预算政策的选择提供铺垫 ,... 预算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具有稳定经济和配置资源等重要功能。因此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 ,选择合适的预算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预算政策的功能和缺陷的分析 ,为通货紧缩下的我国预算政策的选择提供铺垫 ,然后在具体分析目前制约我国预算政策选择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选择的合适的预算政策 ,最后对如何理解预算政策提出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紧缩 预算平衡 预算政策 西方国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特征、任期与预算政策制定--基于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席毓 魏文池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13,197,198,共18页
官员特征与任期对其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论文以中国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省主政官员的更替、任期和年龄对政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的影响。2007年我国建立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基于此,该研究收集了... 官员特征与任期对其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论文以中国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省主政官员的更替、任期和年龄对政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的影响。2007年我国建立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基于此,该研究收集了2008—2019年全国30个省份108位省长、90位省委书记的个人简历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官员特征和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受到不同时期晋升激励的差异性影响,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更替、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影响不同。省委书记的更替、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存入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省长的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存入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论文拓展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分析视角,不仅揭示了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特征与任期对预算政策制定的影响机制,也剖析了政府官员不同时期的政策偏好及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特征与任期是解释我国预算政策制定方向变化的重要变量,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和干部人事任用制度提供了路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特征 官员任期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算政策的特点及强化预算调控的途径
3
作者 张献国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2-63,共2页
所谓预算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对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控制与管理,运用预算系统中各种参数的策略、规则和方针。它具有如下特点:
关键词 预算政策 控制与管理 社会运行 预算系统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风暴后的预算赤字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仁辉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3期120-139,共20页
论文将预算赤字成因归纳为三类,经济周期、国家安全与收支结构性因素。过去三、四十年来大多数OECD国家陷入长期预算赤字的主因在于出现收支结构性问题。为降低预算赤字与债务的累积,1980年代OECD国家曾一致性地实行宏观预算制度,限制... 论文将预算赤字成因归纳为三类,经济周期、国家安全与收支结构性因素。过去三、四十年来大多数OECD国家陷入长期预算赤字的主因在于出现收支结构性问题。为降低预算赤字与债务的累积,1980年代OECD国家曾一致性地实行宏观预算制度,限制岁出增长与控制预算赤字,如实施基线预算、删减支出、限制赤字与债务占GDP的比例,甚至平衡预算目标等。控制预算增长与赤字政策的严格实施取得了成效;再加上1990年代网络经济带动经济状况持续活络,各国预算赤字逐年减少,终于出现预算剩余,未偿还债务余额亦下滑。论文认为金融风暴过后,经济开始复苏,各国政府应重新注重财政长期稳健原则,再度实行宏观预算制度之相关财政规范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赤字 预算政策 金融风暴 公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自主创新中财政预算管理政策运用及借鉴
5
作者 杨玉霞 谢晓光 《地方财政研究》 2010年第5期66-71,共6页
财政预算管理政策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是在约束条件下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一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已实现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成功转型。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韩国的财政预算管理政策... 财政预算管理政策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是在约束条件下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一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已实现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成功转型。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韩国的财政预算管理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科技预算的编制和调整、财政预算支出政策和财政预算收入政策上。如何在发展中利用财政预算管理政策促进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重要现实问题。韩国的成功做法,为未来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政策的完善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财政预算管理政策 科技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外资金分化政策及区域实施效应
6
作者 黄肖广 侯青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12,共3页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区域实施效应,指出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确定预算外资金分化政策内容的主要依据。这一...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区域实施效应,指出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确定预算外资金分化政策内容的主要依据。这一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其原因还在于不同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不同及对财政体制变革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外资金 复式预算 区域实施效应 预算外资金分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筹划、预算报告与预算-政策联结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昊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6,共11页
基线筹划是形成和强化预算-政策联结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相关研究和改革远不充分。实践中我国预算与政策脱节的现象非常明显,表现为预算偏离国家战略重点和政策优先性,因此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预算资金大量浪费,也削弱了政策可持续性。本... 基线筹划是形成和强化预算-政策联结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相关研究和改革远不充分。实践中我国预算与政策脱节的现象非常明显,表现为预算偏离国家战略重点和政策优先性,因此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预算资金大量浪费,也削弱了政策可持续性。本文致力于论证,包括基数法、法定支出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预算-政策间脱节问题,只有系统引入基线筹划才能得到最佳解决,伴随现行预算报告的深度改革,效果将更为显著。本文还表明,主流观点所推崇的零基预算作用有限,并不能解决预算-政策脱节问题。通过清晰区分政策变化和非政策变化,以及确认这两类变化的财政影响,基线筹划有望系统地强化预算-政策间联结,由此从根本上消除了基数法与零基预算的缺陷与局限性。本文最后针对中国预算报告的内容和问题,提出筹划预算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一致性的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政策联结 基线筹划 政策变化 政策变化 预算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研究综述
8
作者 陈岩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 预算政策 国债政策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
9
作者 李松森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0,37,共4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已成为所有实行...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已成为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共识。财政政策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财政政策 预算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公共财政的一些预算编制原则
10
作者 缪国亮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5-26,共2页
公共财政要求政府预算是统一预算。政府预算的统一性是由政府收支的公共性所决定的。我国预算外政府收支的出现 ,其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下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预算不仅是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 公共财政要求政府预算是统一预算。政府预算的统一性是由政府收支的公共性所决定的。我国预算外政府收支的出现 ,其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下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预算不仅是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是人民的要求。对“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这两种原则 ,不能简单地、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而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统一性 中国 政策预算 财政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 预算编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预算监督“重点拓展”的逻辑分析与路径考察
11
作者 金灿灿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31,共6页
依法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财政监督改革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焦点。深入考察重点拓展改革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自上而... 依法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财政监督改革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焦点。深入考察重点拓展改革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自上而下部署开展的一项深刻变革,对解决财政潜在风险、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完善组织自身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拓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性解读顶层设计内容,凝聚新时代预算监督共识,透视改革战略思路,不断指导地方实践的创新,为提升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能力开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 预算监督 支出预算政策拓展 财政监督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紧财政”的探讨
12
作者 丛树海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4期25-29,55,共6页
近年,在发展、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出现了膨胀势态。为此,“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就以“紧缩”为基本方针。国家宏观“紧缩”政策主要包括“紧货币”和“紧财政”两个方面。本文仅讨论“双紧”政策之一的“紧财政”问题。所谓... 近年,在发展、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出现了膨胀势态。为此,“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就以“紧缩”为基本方针。国家宏观“紧缩”政策主要包括“紧货币”和“紧财政”两个方面。本文仅讨论“双紧”政策之一的“紧财政”问题。所谓“紧财政”是相对“松财政”而言,通常是指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强化中央财政的地位,实行平衡或盈余财政预算政策等。经济理论认为,“紧财政”对经济膨胀具有抑制作用,配以“紧货币”则可收到“紧急制动”的明显效果。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财政 财政政策 中央财政 预算政策 财政支出 整顿经济秩序 地方政府职能 社会总需求 财政紧缩 主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政经济稳定职能
13
作者 钟亚华 刘丽影 《工业技术经济》 1998年第3期106-106,120,共2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从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角度看,财政的职能应该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如何实现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本文所要解答的问题。 经济稳定目标通常是指充分就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从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角度看,财政的职能应该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如何实现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本文所要解答的问题。 经济稳定目标通常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其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它不能自动地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从财政角度来说,要实现抑制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目标,主要靠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职能 经济稳定职能 预算政策 财政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共同体1989——1990年度经济报告简评
14
作者 李庆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3,共3页
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在1988年取得较高速度之后,1989年仍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它不仅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欧洲国家十分头痛的就业安排方面。然而,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有利的趋势,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必须从以下... 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在1988年取得较高速度之后,1989年仍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它不仅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欧洲国家十分头痛的就业安排方面。然而,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有利的趋势,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即进一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和继续缩小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内部及相互间的内部不平衡和外部不平衡。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欧洲共同体执行委员会1989——1990年度经济报告的基点,现将该报告的有关方面情况作一些分析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不平衡 国内生产总值 欧洲国家 经济增长 执行委员会 预算政策 就业人员 经济发展 要素成本 共同体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esource co-allocation model with constraints to budget and deadline in computational grid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刚 肖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458-466,共9页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esource co-allocation with constraints to budget and deadline in grid environments, a novel co-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virtual resource agent was proposed. The model optimized resources depl...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esource co-allocation with constraints to budget and deadline in grid environments, a novel co-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virtual resource agent was proposed. The model optimized resources deployment and price scheme through a three-side co-alloc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ed queuing system to model the work of grid resources for providing quantitative deadline guarantees for grid applications. The validity and solutions of the model were presented theoretically. Extensive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co-allocation policies in terms of deadline violation rate, resource benefi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typical co-allocation policies, the proposed model can reduce the deadline violation rate to about 3.5% for the grid applications with constraints to budget and deadline. Also, the system benefits can be increased by about 30% compared with the those widely-used co-alloca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LOCATION computational grid grid economy queuing theory DEAD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