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璐 乔宇 +8 位作者 高虹 程薇 廖李 史德芳 范秀芝 薛淑静 李露 郭鹏 陈金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硫化物等物质,其中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9.403%和21.982%;对香菇预煮液风味有贡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醛类与醇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壬醛(31.877%)、己醛(19.972%)、1-辛烯-3-醇(14.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香菇 香菇预煮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预煮液中肌肽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邢子鑫 何一航 朱秋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517,共3页
本实验通过对牛肉预煮液进行超滤等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预煮液中肌肽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预煮液中肌肽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可达382.68mg/L。通过加标实验,进一步确定了该峰就是肌肽。
关键词 肌肽 预煮液 高效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白灵菇预煮液酶解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肖莉 薛淑静 +4 位作者 周明 李露 程薇 关健 杨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7,71,共4页
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 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中性蛋白酶的效果最好,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55.0%;酶解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纤维素酶使白灵菇预煮液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41.28%;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可以明显提高预煮液的L*值;风味蛋白酶降低预煮液的a*值幅度最大;中性蛋白酶使预煮液的b*值加大,其余的酶均降低了预煮液的b*值;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酶解效果,得出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预煮液 酶解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预煮液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桂春 李凤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8-31,共4页
食用菌的盐水腌制加工有大量的预煮液、残菇、菇柄被弃掉,损失鲜品总量的25.94%左右。据对平菇测定,食用菌预煮后干物质减少23.45%~26.87%;浓缩成30%的蘑菇预煮液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矿质盐类,氨基酸含量高达495.84mg/m... 食用菌的盐水腌制加工有大量的预煮液、残菇、菇柄被弃掉,损失鲜品总量的25.94%左右。据对平菇测定,食用菌预煮后干物质减少23.45%~26.87%;浓缩成30%的蘑菇预煮液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矿质盐类,氨基酸含量高达495.84mg/ml。本研究还以平菇预煮液,菇柄为主要原料调配出平菇预煮液酱油、平菇小米醋、平菇蛋白多维饮料等。本方法亦适合对多种食用菌预煮液的深加工利用,并使每吨商品菇增加纯经济收益360~6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预煮液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预煮液作为培养基氮源的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永 罗爱平 唐会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74,177,共4页
牛肉预煮液进行离心、过滤等预处理后,将其浓缩至原体积的75%、50%,主要测定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质控菌株,检验三种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替代普通肉汤的灵敏度,并观察三种质控菌株分别在不同浓... 牛肉预煮液进行离心、过滤等预处理后,将其浓缩至原体积的75%、50%,主要测定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质控菌株,检验三种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替代普通肉汤的灵敏度,并观察三种质控菌株分别在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配制的营养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原液、浓缩至原体积75%、50%浓缩液总氮含量分别为2.044、3.066、4.088mg/mL,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945、1.425、1.890mg/mL;磷酸盐实验、碱性沉淀实验、色素生成实验以及灵敏度均符合培养基要求。三种质控菌株的菌落形态、菌落大小、色素生成均符合菌株的生长特性,在50%的浓缩液牛肉预煮液配制的营养肉汤中培养24h,灵敏度均能达到10-9,敏感性最强,故可将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达4.088、1.890mg/mL的浓缩液替代用于此三种质控菌株培养的牛肉浸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预煮液 总氯 培养基 牛肉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渗透法浓缩蘑茹预煮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福成 杨方琪 童群义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主要探索了用反渗透法浓缩蘑菇预煮液时,其温度、压力、pH、预处理等因素对反渗透器透水速度的影响,发现温度、压力对透水速度影响甚大,并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透水速度随温度、压力变化的经验方程。
关键词 反渗透 浓缩 蘑菇 预煮液 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可溶性糖的GC-MS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段秀辉 李露 +4 位作者 薛淑静 黄文 高虹 周明 程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1-285,共5页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常见的食用菌罐头、休闲食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预煮液,预煮液中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的可溶性糖进行分...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常见的食用菌罐头、休闲食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预煮液,预煮液中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的可溶性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香菇与其预煮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糖种类相同,杏鲍菇及其预煮液中均含有较多的甘露醇和D-阿拉伯糖醇,而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则含有甘露醇、D-海藻糖和D-阿拉伯糖醇三种;鲜杏鲍菇含甘露醇0.383 mg/g,D-阿拉伯糖醇1.032 mg/g,经预煮后,损耗率分别为55.4%、25.2%;鲜香菇中D-海藻糖0.074 mg/g,甘露醇1.172 mg/g,D-阿拉伯糖醇0.018 mg/g,经预煮后,损耗率依次为96.5%、20.0%、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香菇 预煮液 可溶性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清汤鲍鱼罐头预煮液及汤汁中加入柠檬酸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区宜洛 黄锦华 陈肇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0-70,共1页
生产清汤鲍鱼罐头预煮液及汤汁中加入柠檬酸量的研究用鲜鲍鱼为原料制造鲍鱼罐头在日本、澳大利亚及我国均有产品,但用于鲍鱼为原料制造鲍鱼罐头的报道不多。我厂生产的鲍鱼罐头干、鲜两种原料都用过,并发现用干鲍鱼为原料时,鲍鱼更... 生产清汤鲍鱼罐头预煮液及汤汁中加入柠檬酸量的研究用鲜鲍鱼为原料制造鲍鱼罐头在日本、澳大利亚及我国均有产品,但用于鲍鱼为原料制造鲍鱼罐头的报道不多。我厂生产的鲍鱼罐头干、鲜两种原料都用过,并发现用干鲍鱼为原料时,鲍鱼更易在受热过程中变色,鱼肉的软硬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罐头 预煮液 汤汁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法浓缩蘑菇预煮水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扬辉 林金俤 林丽钦 《福建轻纺信息》 1995年第5期1-4,共4页
本研究试用了国产的CA、CA—CTA、PA、PSA、PF的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蘑菇预煮液试验。其中以CA膜的水通量、总固形物截留率、氨基态氮截留率均为最高。在此基础上选用国产小型工业化卷式反渗透装置配CA膜在不同浓度和压力下进行试验,还进... 本研究试用了国产的CA、CA—CTA、PA、PSA、PF的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蘑菇预煮液试验。其中以CA膜的水通量、总固形物截留率、氨基态氮截留率均为最高。在此基础上选用国产小型工业化卷式反渗透装置配CA膜在不同浓度和压力下进行试验,还进行了长时间(90小时)运转试验。在3.0MPa压力下将蘑菇预煮液从总固形物1.333%浓缩至9.232%,平均水通量为10.70L/m^2·h(25℃)。总固形物和氨基态氮截留率分别为94.8~96.8%和93.1~95.3%。总固形物和氨基态氮回收率分别为89.64%和8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浓缩 蘑菇 预煮液 罐头 副产品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式牛肉干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流失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传波 朱秋劲 +1 位作者 夏先林 杨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2-26,共5页
以牛肉为原料,调查自然解冻、微波解冻、流水解冻方法对蛋白质流失的影响。针对中式传统牛肉干预煮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解冻方式、预煮时间、肉块大小和水料比对预煮后牛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预煮液中固形物和粗蛋... 以牛肉为原料,调查自然解冻、微波解冻、流水解冻方法对蛋白质流失的影响。针对中式传统牛肉干预煮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解冻方式、预煮时间、肉块大小和水料比对预煮后牛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预煮液中固形物和粗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牛肉粗蛋白含量为20.64%,在解冻和预煮环节蛋白质流失分别为1.42%、5.95%;牛肉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流失情况总体为1.53g/100g,流失蛋白质占总蛋白量的7.37%;采用微波解冻的方法,预煮60min的蛋白质流失最少,可使预煮后牛肉蛋白质含量损失最小;牛肉预煮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03g/100ml,固形物含量为2.08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干 解冻 预煮液 含氮浸出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工艺配方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淑静 李露 +5 位作者 关健 史德芳 杨德 郭鹏 高虹 周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既可以提高白灵菇的利用价值,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沙拉酱风味的砂糖、食盐、白醋以及白灵菇副产物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显微图像、色度分析、质构测定分析了不同...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既可以提高白灵菇的利用价值,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沙拉酱风味的砂糖、食盐、白醋以及白灵菇副产物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显微图像、色度分析、质构测定分析了不同黄原胶浓度的影响,最终确定配方为:355 g色拉油、355 g可溶性固形物为3%的副产物配置的25 g/kg黄原胶溶液、140 g蛋黄、38 g白砂糖、10 g盐、90 g 9°的食用白醋、9 g芥末、1.0 g谷氨酸钠、1.2 g白胡椒粉、0.05 g特丁基对苯二酚、0.75 g山梨酸钾.此配方加工的沙拉酱味道鲜美、酸甜适宜、乳白色、流散缓慢、组织细腻、无纹裂及油水现象,整体接受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预煮液 综合利用 沙拉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12
作者 夏邦旗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加工技术 系列食品 板栗 护色 核桃仁 柠檬酸 操作要点 黄原胶 预煮液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加工技术
13
作者 曾建斌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1年第12期32-32,共1页
一、糖水板栗罐头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原料处理→护色→修整→预煮、漂洗→分选→配糖液→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2.工艺要点: ①原料选择:选择无病虫、霉烂的新鲜栗果,单果重要大于7g。②原料处理:栗果投入95~100℃的水中... 一、糖水板栗罐头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原料处理→护色→修整→预煮、漂洗→分选→配糖液→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2.工艺要点: ①原料选择:选择无病虫、霉烂的新鲜栗果,单果重要大于7g。②原料处理:栗果投入95~100℃的水中煮5~8分钟,放凉,去外壳,然后脱去栗衣。③护色:栗果在加工过程中易变色,因此磨光后的栗果要迅速投入0.2%食盐或0.3%柠檬酸溶液中。用小油石磨去残衣、修整好形状。④预煮、漂洗:预煮液中需添加0.2%的钾明矾和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用预煮液的量为栗子重的2倍。将果子放在50~60℃的预煮液中煮10分钟,然后在75~85℃下预煮15分钟,95~97℃下预煮25~30分钟,基本煮透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煮液 加工技术 原料处理 原料选择 加工过程 工艺流程 工艺要点 板栗罐头 护色 柠檬酸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款食用菌调味品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林 《农村新技术》 2008年第8期60-61,共2页
一、蘑菇酱油 1.主要原料。蘑菇预煮液、碳酸钠、精盐、花椒、胡椒、八角、桂皮、生姜、五香粉。 2.工艺流程。蘑菇预煮液浓缩→中和→调味、杀菌→澄清→加防腐剂、包装→成品。
关键词 调味品 加工技术 食用菌 蘑菇酱油 工艺流程 预煮液 碳酸钠 五香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软罐头的加工技术
15
作者 张高增 魏素荣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7年第5期21-21,共1页
金针菇软罐头具有贮藏保鲜效果,又能提高产值,其加工技术如下:工艺流程:整理分级→预煮、漂洗→装袋、配汤→汁→真空封口→杀菌→冷却、质检.(1)整理分级取新鲜金针菇,剪去老根,除去大、小不均菇体和杂质,并按以下标准分级.一级:柄长12... 金针菇软罐头具有贮藏保鲜效果,又能提高产值,其加工技术如下:工艺流程:整理分级→预煮、漂洗→装袋、配汤→汁→真空封口→杀菌→冷却、质检.(1)整理分级取新鲜金针菇,剪去老根,除去大、小不均菇体和杂质,并按以下标准分级.一级:柄长12—14厘米,盖径1.8厘米,柄基部无老纤维,色略黄白.二级:柄长10—12厘米,盖径1.5厘米,柄基部无老纤维.无盖、光柄占12%以下.色较深黄.等外级:10厘米以下细柄,小菇,盖径大于2.5厘米,或基根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加工技术 工艺流程 软罐头 保鲜效果 真空封口 杀菌 标准分 预煮液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糖衣栗子工艺要点
16
作者 曾建斌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2期29-29,共1页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挑选原料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克以上的上好板栗,按大小分成两级。去壳护色手工或机械去壳,用小油石磨去栗衣,边磨边冲水。磨好的栗果立即投入含0...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挑选原料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克以上的上好板栗,按大小分成两级。去壳护色手工或机械去壳,用小油石磨去栗衣,边磨边冲水。磨好的栗果立即投入含0.2%食盐和0.2%柠檬酸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护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要点 护色 工艺流程 去壳 栗子 预煮液 糖衣 柠檬酸 混合水溶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