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璐 乔宇 +8 位作者 高虹 程薇 廖李 史德芳 范秀芝 薛淑静 李露 郭鹏 陈金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硫化物等物质,其中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9.403%和21.982%;对香菇预煮液风味有贡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醛类与醇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壬醛(31.877%)、己醛(19.972%)、1-辛烯-3-醇(14.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香菇 香菇预煮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预煮液中肌肽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邢子鑫 何一航 朱秋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517,共3页
本实验通过对牛肉预煮液进行超滤等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预煮液中肌肽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预煮液中肌肽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可达382.68mg/L。通过加标实验,进一步确定了该峰就是肌肽。
关键词 肌肽 预煮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黑液预煮提高蔗渣化学浆的得率和粘度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祖鑫 周敬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6,共4页
对用黑液预煮蔗渣的两段硫酸盐法蒸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黑液预煮后,第2段蒸煮蔗渣时脱木素选择性及速率提高,因此可降低最高温度,减少蒸煮时间。所得的浆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的浆得率高,粘度大,高锰酸钾值较低。在用黑液预... 对用黑液预煮蔗渣的两段硫酸盐法蒸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黑液预煮后,第2段蒸煮蔗渣时脱木素选择性及速率提高,因此可降低最高温度,减少蒸煮时间。所得的浆较常规硫酸盐法蒸煮的浆得率高,粘度大,高锰酸钾值较低。在用黑液预煮蒸渣至115℃后(预煮时间40~45min),第2段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3.5%(Na2O计),硫化度25.9%,液比1 ∶ 5,最高温度150℃,升温时间45min,保温时间30min。以此工艺条件蒸煮的浆与常规硫酸盐法蒸煮的浆相比,硬度相差很小,而得率提高了9.6%,粘度提高了138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脱木素 黑液预煮 蔗渣 化学浆 得率 粘度 造纸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煮工艺对黄焖三穗鸭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伟 王瑜 +2 位作者 易重任 陈旭 母应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预煮工艺对黄焖三穗鸭肉品质的影响,对三穗鸭肉进行预煮炒制和非预煮炒制对比分析,研究预煮对黄焖三穗鸭肉的色泽、质构和微观结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预煮对炒制胸肉L*值变化影响不显著,但对腿肉影响显著(p<0.01),且随炒制时... 为研究预煮工艺对黄焖三穗鸭肉品质的影响,对三穗鸭肉进行预煮炒制和非预煮炒制对比分析,研究预煮对黄焖三穗鸭肉的色泽、质构和微观结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预煮对炒制胸肉L*值变化影响不显著,但对腿肉影响显著(p<0.01),且随炒制时间的延长,腿肉L*值显著下降;预煮对炒制胸肉a*值变化影响显著(p<0.01),预煮组a*值较对照组低,腿肉预煮组a*值随炒制时间的延长显著(p<0.01)升高;预煮对炒制胸肉和腿肉b*值变化影响均显著(p<0.01),且b*值都随着炒制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预煮后鸭肉的硬度相对于对照组有所降低,而弹性、恢复性和咀嚼性略有增加;从电镜扫描可以看出,预煮组表面脂肪球结构较少,肌肉纤维间形成了致密的结构网。预煮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鸭肉产品品质,大大缩短后序的炒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煮 肉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预煮烧碱加CT-1法蒸煮蔗渣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龙平 陈祖鑫 +2 位作者 祝新亮 李许生 蒋奕峰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41,共3页
研究了蔗渣黑液预煮段和第二段蒸煮的工艺条件。实验证明:黑液预煮改良的烧碱加助剂法蒸煮较常规烧碱加助剂法蒸煮脱木素的选择性及速率提高,所得的浆得率和粘度高,硬度较低,白度好。
关键词 黑液预煮改良 烧碱加助剂法蒸 纸浆 蔗渣 制浆 CT-1 加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白灵菇预煮液酶解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肖莉 薛淑静 +4 位作者 周明 李露 程薇 关健 杨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7,71,共4页
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 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中性蛋白酶的效果最好,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55.0%;酶解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纤维素酶使白灵菇预煮液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41.28%;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可以明显提高预煮液的L*值;风味蛋白酶降低预煮液的a*值幅度最大;中性蛋白酶使预煮液的b*值加大,其余的酶均降低了预煮液的b*值;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酶解效果,得出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预煮 酶解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液预煮KP法蔗渣浆的OOP漂白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祖鑫 陈龙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对用黑液预煮的两段改良蔗渣KP浆的氧气和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OP两段漂白,在H2O2用量低于1.2%的条件下白度很难达到80%SBD。而采用OOP三段漂白,在H2O2用量1.0%的条件下,白度可达80.1%SBD,浆的粘度较高(达752mL/g)。在两... 对用黑液预煮的两段改良蔗渣KP浆的氧气和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OP两段漂白,在H2O2用量低于1.2%的条件下白度很难达到80%SBD。而采用OOP三段漂白,在H2O2用量1.0%的条件下,白度可达80.1%SBD,浆的粘度较高(达752mL/g)。在两段氧气漂白中,NaOH用量3%和H2O2用量1.0%时,提高H2O2漂白温度至86℃,可得到80.9%SBD的漂白浆,浆的粘度达782mL/g。研究认为,两段改良KP浆较常规KP浆具有更好的漂白性能,漂白浆的粘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预煮 OOP漂白 氧气漂白 H2O2漂白 白度 粘度 纸浆 蔗渣KP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预煮液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桂春 李凤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8-31,共4页
食用菌的盐水腌制加工有大量的预煮液、残菇、菇柄被弃掉,损失鲜品总量的25.94%左右。据对平菇测定,食用菌预煮后干物质减少23.45%~26.87%;浓缩成30%的蘑菇预煮液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矿质盐类,氨基酸含量高达495.84mg/m... 食用菌的盐水腌制加工有大量的预煮液、残菇、菇柄被弃掉,损失鲜品总量的25.94%左右。据对平菇测定,食用菌预煮后干物质减少23.45%~26.87%;浓缩成30%的蘑菇预煮液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矿质盐类,氨基酸含量高达495.84mg/ml。本研究还以平菇预煮液,菇柄为主要原料调配出平菇预煮液酱油、平菇小米醋、平菇蛋白多维饮料等。本方法亦适合对多种食用菌预煮液的深加工利用,并使每吨商品菇增加纯经济收益360~6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预煮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预煮液作为培养基氮源的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永 罗爱平 唐会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74,177,共4页
牛肉预煮液进行离心、过滤等预处理后,将其浓缩至原体积的75%、50%,主要测定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质控菌株,检验三种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替代普通肉汤的灵敏度,并观察三种质控菌株分别在不同浓... 牛肉预煮液进行离心、过滤等预处理后,将其浓缩至原体积的75%、50%,主要测定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质控菌株,检验三种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替代普通肉汤的灵敏度,并观察三种质控菌株分别在不同浓度牛肉预煮液配制的营养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原液、浓缩至原体积75%、50%浓缩液总氮含量分别为2.044、3.066、4.088mg/mL,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945、1.425、1.890mg/mL;磷酸盐实验、碱性沉淀实验、色素生成实验以及灵敏度均符合培养基要求。三种质控菌株的菌落形态、菌落大小、色素生成均符合菌株的生长特性,在50%的浓缩液牛肉预煮液配制的营养肉汤中培养24h,灵敏度均能达到10-9,敏感性最强,故可将总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达4.088、1.890mg/mL的浓缩液替代用于此三种质控菌株培养的牛肉浸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预煮 总氯 培养基 牛肉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渗透法浓缩蘑茹预煮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福成 杨方琪 童群义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主要探索了用反渗透法浓缩蘑菇预煮液时,其温度、压力、pH、预处理等因素对反渗透器透水速度的影响,发现温度、压力对透水速度影响甚大,并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透水速度随温度、压力变化的经验方程。
关键词 反渗透 浓缩 蘑菇 预煮 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法浓缩蘑菇预煮水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扬辉 林金俤 林丽钦 《福建轻纺信息》 1995年第5期1-4,共4页
本研究试用了国产的CA、CA—CTA、PA、PSA、PF的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蘑菇预煮液试验。其中以CA膜的水通量、总固形物截留率、氨基态氮截留率均为最高。在此基础上选用国产小型工业化卷式反渗透装置配CA膜在不同浓度和压力下进行试验,还进... 本研究试用了国产的CA、CA—CTA、PA、PSA、PF的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蘑菇预煮液试验。其中以CA膜的水通量、总固形物截留率、氨基态氮截留率均为最高。在此基础上选用国产小型工业化卷式反渗透装置配CA膜在不同浓度和压力下进行试验,还进行了长时间(90小时)运转试验。在3.0MPa压力下将蘑菇预煮液从总固形物1.333%浓缩至9.232%,平均水通量为10.70L/m^2·h(25℃)。总固形物和氨基态氮截留率分别为94.8~96.8%和93.1~95.3%。总固形物和氨基态氮回收率分别为89.64%和8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浓缩 蘑菇 预煮 罐头 副产品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预煮过程中仿刺参的品质变化
12
作者 侯志刚 王茂剑 +6 位作者 井月欣 赵云苹 孟春英 王颖 王共明 高继庆 张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3,共6页
为了确定仿刺参最佳的预煮条件和参数,对其在蒸馏水煮制(Ⅰ)、不同浓度盐水(1%、3%和6%)煮制(Ⅱ、Ⅲ、Ⅳ)、不加水蒸制(Ⅴ)和加水蒸制(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残留量和酶活性都呈下降趋势。在杀菌和灭活的作用... 为了确定仿刺参最佳的预煮条件和参数,对其在蒸馏水煮制(Ⅰ)、不同浓度盐水(1%、3%和6%)煮制(Ⅱ、Ⅲ、Ⅳ)、不加水蒸制(Ⅴ)和加水蒸制(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残留量和酶活性都呈下降趋势。在杀菌和灭活的作用上,煮制(Ⅰ、Ⅱ、Ⅲ和Ⅳ)>Ⅴ>Ⅵ,但Ⅰ、Ⅱ、Ⅲ和Ⅳ间无显著差异(p>0.05)。菌落总数下降一个数量级分别需要12、15、18 min,酶活性变化开始趋缓的时间分别是9、12、15 min。粗蛋白最终损失量上,(Ⅲ、Ⅳ)>(Ⅰ、Ⅱ)>Ⅴ>Ⅵ,其中Ⅲ和Ⅳ显著大于Ⅰ和Ⅱ(p<0.05);粗多糖的最终损失量上,(Ⅰ、Ⅱ)>(Ⅲ、Ⅳ)>Ⅴ>Ⅵ。在组织结构的变化上,蒸制比煮制方式变化慢,特别是Ⅳ的变化延迟较明显。Ⅰ和Ⅴ都是较好的预煮方式,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和15 min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煮 仿刺参 品质 酶活性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可溶性糖的GC-MS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段秀辉 李露 +4 位作者 薛淑静 黄文 高虹 周明 程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1-285,共5页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常见的食用菌罐头、休闲食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预煮液,预煮液中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的可溶性糖进行分...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常见的食用菌罐头、休闲食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预煮液,预煮液中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的可溶性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香菇与其预煮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糖种类相同,杏鲍菇及其预煮液中均含有较多的甘露醇和D-阿拉伯糖醇,而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则含有甘露醇、D-海藻糖和D-阿拉伯糖醇三种;鲜杏鲍菇含甘露醇0.383 mg/g,D-阿拉伯糖醇1.032 mg/g,经预煮后,损耗率分别为55.4%、25.2%;鲜香菇中D-海藻糖0.074 mg/g,甘露醇1.172 mg/g,D-阿拉伯糖醇0.018 mg/g,经预煮后,损耗率依次为96.5%、20.0%、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香菇 预煮 可溶性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预煮加工设备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馨丹 王慧慧 +2 位作者 芦金石 王学俊 陶学恒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71,2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贝类预煮加工设备。进行了水平滑台机构装置、升降机构装置和预煮装置的结构设计;应用CATIA软件构建了相应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对该装置的运动仿真。设计的贝类预煮加工设备能够实现贝类产品预煮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贝类预煮加工设备。进行了水平滑台机构装置、升降机构装置和预煮装置的结构设计;应用CATIA软件构建了相应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对该装置的运动仿真。设计的贝类预煮加工设备能够实现贝类产品预煮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设计的最初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预煮加工 结构设计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槽式果品连续预煮机的设计
15
作者 王勇亮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7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斗槽式连续预煮机的工作过程和传动、重点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 斗槽式 果品 预煮 设计 连续预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煮法制备山药粉及其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金 许学勤 潜媛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为了改善山药粉的冲调品质,采用预煮熟化工艺使山药块茎中的淀粉达到完全糊化的状态,然后将其加工成山药粉。结果表明:预煮熟粉与生山药粉相比不仅保存了良好的色泽,而且在冲调品质方面优于生粉。具体表现为熟粉较生粉的分散时间缩短了4... 为了改善山药粉的冲调品质,采用预煮熟化工艺使山药块茎中的淀粉达到完全糊化的状态,然后将其加工成山药粉。结果表明:预煮熟粉与生山药粉相比不仅保存了良好的色泽,而且在冲调品质方面优于生粉。具体表现为熟粉较生粉的分散时间缩短了48.7%;分散稳定时间增加了1.62倍;黏度提高了1.75倍,并且熟粉较生粉的营养性和储藏稳定性改变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熟粉 预煮 液质 冲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肠衣对西式预煮香肠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雯 冯朝辉 +4 位作者 唐艺 胡雪慧 达小梅 王卫 李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9-52,共4页
利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由大豆油及大豆卵磷脂组成)以及乳酸盐泥对肠衣进行的改性,比较改性肠衣以及空白对照(天然猪肠衣)肠衣灌制西式预煮香肠在29 d、4℃贮藏下其质构(硬度、弹性、内聚性、胶性、咀嚼性、剪切力)、p H和色度... 利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由大豆油及大豆卵磷脂组成)以及乳酸盐泥对肠衣进行的改性,比较改性肠衣以及空白对照(天然猪肠衣)肠衣灌制西式预煮香肠在29 d、4℃贮藏下其质构(硬度、弹性、内聚性、胶性、咀嚼性、剪切力)、p H和色度的不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2(大豆磷脂浓度(卵磷脂∶水)1∶27.5,大豆油浓度1.25%,处理时间75 min,乳酸盐泥19.50 m L/kg Na Cl,处理时间为75 min)改性肠衣灌制西式预煮香肠的p H(6.42)显著低于处理3(大豆磷脂浓度(卵磷脂∶水)1∶30,大豆油浓度2.50%,乳酸盐泥21.00 m L/kg Na Cl,处理时间为90 min)(6.57)和空白对照组的西式熏煮香肠(6.67)(p<0.05);处理2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处理3和空白组(p<0.05);处理2的色度亮度显著小于处理3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处理2改性肠衣灌制香肠能够在香肠的贮藏期间保证香肠的品质,并可能延长香肠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肠衣 表面活性剂 西式预煮香肠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牛肉预煮汁中肌肽含量与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政霖 邢子鑫 朱秋劲 《肉类研究》 2011年第8期12-16,共5页
牛肉预煮汁是目前熟肉制品加工环节的主要副产物,本研究对牛肉预煮汁进行超滤和去离子两种方法处理,采用DPPH法和微生物法测定处理后牛肉预煮汁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10~100mmol/L的肌肽标准溶液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能力(P<0... 牛肉预煮汁是目前熟肉制品加工环节的主要副产物,本研究对牛肉预煮汁进行超滤和去离子两种方法处理,采用DPPH法和微生物法测定处理后牛肉预煮汁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10~100mmol/L的肌肽标准溶液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能力(P<0.05),肌肽标准溶液浓度与清除率呈高度正相关性r=0.9958;牛肉预煮汁对DPPH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效果,其中,预煮牛肉汁超滤液浓度与清除率呈高度正相关性r=0.9995,而预煮牛肉汁去离子液浓度与清除率呈高度正相关性r=0.9641;从抑菌效应考察牛肉预煮汁的表观抗氧化率得出:牛肉预煮汁的表观抗氧化率随着汁液中肌肽含量的递增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预煮牛肉汁超滤液与表观抗氧化率相关系数达到0.9977,且预煮牛肉汁超滤液的表观抗氧化率弱于肌肽标准溶液,肌肽标准溶液的抗氧化率又弱于VC,而VC的抗氧化率弱于茶多酚。结论:牛肉预煮汁含有除肌肽以外的更丰富的抗氧化性成分,具有比纯肌肽标准溶液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预煮 肌肽 抗氧化活性 单线态氧 二苯代苦基苯肼(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煮时间对面条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璐钦 李雪琴 邢志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3-90,共8页
本研究以预煮不同时间(0、1、3、5 min)的冷冻面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熟化度的面条在冻藏(1、30、60、90、120 d)过程中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水分含量、水分结合状态和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预煮时间对面条冻藏品质的... 本研究以预煮不同时间(0、1、3、5 min)的冷冻面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熟化度的面条在冻藏(1、30、60、90、120 d)过程中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水分含量、水分结合状态和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预煮时间对面条冻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1 d时,预煮时间由0 min增加到5 min,面条硬度、黏性呈降低趋势,预煮损失率和预煮吸水率显著升高(P<0.05),感官评分由88.40降低至81.40。冻藏120 d后,生面条和预煮1、3、5 min的面条吸水率分别降低了12.82%、17.04%、15.61%、11.33%,黏性增加了83.58%、40.69%、27.63%、19.50%,感官评分降低了21.50、18.36、10.96、0.51。预煮熟化处理可以延缓冻藏导致的品质劣变,改善面条表面发黏现象,提高面条冻藏后的感官品质,预煮5 min时改善效果最佳。预煮后面条水分含量增加,自由水比例升高,深层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降低。同时,面条冻藏120 d后面筋网络结构连续性降低,预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冷冻面条热稳定性,预煮5 min时可以降低冻藏对面筋网络结构的破坏程度。因此,在冷冻面条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预煮时间可以改善面条的冻藏品质,相关研究为调控冷冻面条质量及冻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条 预煮时间 冻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锅肉生产中预煮与油炸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翠 周芷冉 +4 位作者 张渝淋 马雪 杨西 李芸杨 李龙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以猪肉为原料,针对回锅肉加工过程中预煮条件(肉条大小、预煮时间和料液比)、油炸条件(肉片厚度、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回锅肉最佳的加工工艺。结果表... 以猪肉为原料,针对回锅肉加工过程中预煮条件(肉条大小、预煮时间和料液比)、油炸条件(肉片厚度、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回锅肉最佳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肉条大小6 cm×8 cm、预煮时间27 min、料液比1∶3、肉片厚度3 mm、油炸时间25 s、油炸温度164℃。在此条件下,回锅肉的感官评分为89.45分。该试验对川菜回锅肉的加工条件进行了探究,为回锅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回锅肉 预煮条件 油炸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