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及应用
1
作者 贺国庆 陈俊智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精确进行采空区稳定性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方法。从采空区内外部2个方面进行考虑,确定了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9个因素作为特征值,构建了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模型。以云南省...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精确进行采空区稳定性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方法。从采空区内外部2个方面进行考虑,确定了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9个因素作为特征值,构建了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模型。以云南省某铅锌矿93组采空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准确率、精确度、特异性、召回率和F1_Score共5个指标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算法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IDBO-BP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率、精确度、特异性、召回率和F1_Score均大于其余算法模型,且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基于SIDBO-BP的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且预测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采空区 稳定性预测 局部最优 SIDBO-BP模型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门控Mixup网络的5G智能配电网稳定性预测方法
2
作者 张昊 刘冬兰 +1 位作者 王睿 张方哲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4,共7页
随着智能配电网与5G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在获得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配电网在复杂环境下稳定性预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门控Mixup网络(AGMN)的5G智能配电网稳定性预测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样... 随着智能配电网与5G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在获得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配电网在复杂环境下稳定性预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门控Mixup网络(AGMN)的5G智能配电网稳定性预测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样本预测概率的自适应门控策略,并引入加权训练损失以增强模型的状态判别能力,从而改进虚拟样本的质量,最终实现预测模型准确率与泛化性能的全面提升。仿真分析表明,所提AGMN方法在不同样本类别分布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效果和较强的泛化能力,且在样本类别不平衡场景中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稳定性预测 深度学习 数据增广 自适应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平 段生锐 +1 位作者 蒋力 刘光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0,共5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中数据分析片面、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302个边坡案例,选取6个变量特征,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SA)更新BP神经网络的敏感因子,建立SSA-BP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采用混淆矩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_(...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中数据分析片面、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302个边坡案例,选取6个变量特征,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SA)更新BP神经网络的敏感因子,建立SSA-BP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采用混淆矩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_(UC)值作为衡量指标,通过五折交叉验证法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与RF、BP、SVM、PSO-BP、GA-BP和LSTM 6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预测效果对比。结果表明,SSA-BP模型的A_(UC)值、准确率和F_1分数均最高,分别为91.90%、85.81%和85.87%,相较于优化前的BP网络A_(UC)值提高了23%。经典算例证明SSA-BP预测模型与ABAQUS计算的安全系数相近,并可给出可靠的预测结果,为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预测 机器学习 麻雀搜索算法(SSA) BP网络 混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和自注意机制的频率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杜东来 韩松 荣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85-4995,共11页
针对传统数据驱动预测方法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预测的时空特性利用不充分、新拓扑下泛化能力差和可解释性较弱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的频率稳定性预测方法。STGCN预测方法利用一维时间卷积层... 针对传统数据驱动预测方法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预测的时空特性利用不充分、新拓扑下泛化能力差和可解释性较弱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的频率稳定性预测方法。STGCN预测方法利用一维时间卷积层提取系统时间信息,利用切比雪夫图卷积通过近似拉普拉斯矩阵的多项式函数执行图卷积操作,从而捕获各母线及其邻居的拓扑结构信息;然后,采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可微分图池化层来获得各母线注意力得分以对预测模型的决策过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该分层池化策略允许模型尽可能地保留有价值的节点特征,并根据保留特征和动态拓扑有效分配节点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与鲁棒性;最后,在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ACTIVSg500节点系统上的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所提STGCN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同时,该方法可以提供系统内各母线对预测结果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性预测 深度学习 时空图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磨削过程仿真的凸轮轴高速磨削稳定性预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邓朝晖 +2 位作者 姚齐水 吕黎曙 余江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6-247,共12页
磨削颤振是制约凸轮轴高效优质磨削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分析凸轮轴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滞效应和砂轮-工件弹性退让机制推导了凸轮轴高速磨削动态磨削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凸轮轴磨削动力学模型和凸轮轴动... 磨削颤振是制约凸轮轴高效优质磨削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分析凸轮轴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滞效应和砂轮-工件弹性退让机制推导了凸轮轴高速磨削动态磨削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凸轮轴磨削动力学模型和凸轮轴动态磨削仿真模型。基于稳定性叶瓣图法和动态磨削过程仿真方法对凸轮轴高速磨削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开展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动态磨削过程的变模态参数仿真,分析模态参数对凸轮轴高速磨削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系统刚度和阻尼、减小模态质量都可以改善磨削稳定性,获得更大的稳定磨削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轮廓磨削 稳定性预测 磨削颤振 动态磨削仿真 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集成学习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勇 陈记 +1 位作者 杨忠民 张化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153-13160,共8页
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广义高效地准确判断,引入了一种新型的CatBoost集成学习算法评价边坡稳定性。根据边坡基本几何与地质要素,无需数值建模与计算,直接客观地评判边坡稳定性状态,并从概率信息论角度给出边坡稳定性概率,实现速度快、精... 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广义高效地准确判断,引入了一种新型的CatBoost集成学习算法评价边坡稳定性。根据边坡基本几何与地质要素,无需数值建模与计算,直接客观地评判边坡稳定性状态,并从概率信息论角度给出边坡稳定性概率,实现速度快、精度高、稳健性好的广域尺度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以影响边坡稳定性的5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创造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集,据此构建了基于CatBoost集成学习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常见机器学习和代表性集成学习模型,CatBoost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模型,且减少了超参数调优需求,更具有通用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可有效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通过举例仁化(湘粤界)至博罗高速公路仁化至新丰段某边坡工程,验证了基于CatBoost集成学习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预测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叶片造型的压气机流动稳定性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大坤 朱恒毅 +3 位作者 许登科 冀国锋 杨加寿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9-1837,共19页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测工具以供设计阶段使用.现代航空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朝着三维精细化方向发展,如何在设计阶段考虑叶片三维造型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愈发关键.传统的激盘/半激盘模型难以精细捕捉到三维叶片造型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在压气机设计阶段难以承受.为了在精细考虑叶片造型影响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为气动设计阶段提供稳定性评估工具,本团队首先在2013年提出了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通过分布式叶片力源项建模考虑复杂叶片造型的影响,通过系统特征值描述流动稳定性.继而针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和应用条件,发展了3种简化模型:子午面模型、流线模型和径向展开模型.其中子午面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叶尖间隙、叶片掠和叶片加载方式等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阶段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失稳边界预测工具;流线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展向各条流线系统的流动稳定性,并定量地给出流动稳定性最为薄弱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叶片扩稳设计;径向展开模型可以快速地预测离心压气机的流动失稳点,定量评估离心压气机流动稳定性.以上模型可以应用于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为设计定型的压气机提供了可靠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 三维叶片造型 稳定性预测 叶片力建模 压气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尾矿坝稳定性综合预测 被引量:40
8
作者 敬小非 尹光志 +1 位作者 魏作安 黄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3,共6页
为探析设计中的小打鹅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遂以小打鹅尾矿库设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尾矿坝堆坝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该尾矿坝堆积的全过程,探析尾矿颗粒在库内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坝体浸润线的埋深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A... 为探析设计中的小打鹅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遂以小打鹅尾矿库设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尾矿坝堆坝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该尾矿坝堆积的全过程,探析尾矿颗粒在库内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坝体浸润线的埋深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非线性软件对该尾矿坝在正常运行和洪水运行两种工况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综合预测了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堆坝初期干滩面较短;堆坝中后期浸润线埋深基本保持在6~10cm下相对稳定的位置;水流对尾矿的分选作用不很明显,在库水位置尾矿出现明显细化现象;正常运行下坝体是稳定的,洪水情况下坝体浸润线偏高、受力较大,相对比较危险,必须采取相应排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稳定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及库水位联合作用下秭归八字门滑坡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60
9
作者 张桂荣 程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6-482,共7页
针对三峡库区库水位调控方案和极端降雨情况,对秭归县八字门滑坡稳定性分析设置了10种计算工况,采用SEEP/W软件模拟该滑坡在降雨入渗及库水位联合作用下的暂态渗流场,并利用SLOPE/W软件,将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该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中... 针对三峡库区库水位调控方案和极端降雨情况,对秭归县八字门滑坡稳定性分析设置了10种计算工况,采用SEEP/W软件模拟该滑坡在降雨入渗及库水位联合作用下的暂态渗流场,并利用SLOPE/W软件,将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该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中,确定不同工况下(不同降雨强度)的滑坡稳定性系数,据此采用降雨量对该滑坡进行失稳预测。研究认为:150 mm/d以上的降雨量对该滑坡影响较大,降雨入渗具有滞后性;在相同的降雨量情况下,1 d的降雨强度比5 d的连续降雨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更明显;在水位从175 m降至145 m的过程中,临界雨量为100 mm/d时,滑坡就可能失稳;水位从145 m升至175 m的过程中和175 mm稳定水位时,当临界雨量为200 mm/d时,滑坡才可能失稳,即水位骤降过程中滑坡失稳概率大。不同工况下的滑坡土体含水率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影响的主要是上部土体,下部土体含水率受控于地下水位,即降雨更容易引起浅层滑坡与局部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门滑坡 临界降雨量 水位波动 稳定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家峡水电站坝前水库滑坡蓄水前后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俊光 吕生弟 韩建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23-1731,共9页
基于位移监测、数值计算、室内和现场试验等成果,从动力学角度开展了李家峡坝前水库滑坡稳定性预测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其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及水库滑坡的蠕滑机制,提出滑面剪应力比和滑带土黏滞系数的增减是决定滑坡能否从蠕滑转入剧滑的... 基于位移监测、数值计算、室内和现场试验等成果,从动力学角度开展了李家峡坝前水库滑坡稳定性预测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其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及水库滑坡的蠕滑机制,提出滑面剪应力比和滑带土黏滞系数的增减是决定滑坡能否从蠕滑转入剧滑的内在条件;通过模拟水库运行环境,完成了代表性滑块的现场促滑试验,研究表明:该类试验既是论证滑坡蠕滑机制的可靠方法,也是水库滑坡增稳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滑坡 蠕滑机制 稳定性预测 李家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安渡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华 李天斌 肖学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奉节县安渡滑坡正处于蠕滑变形—加速变形阶段,其破坏力极大、影响甚广。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并评价其稳定性。研究表明,安渡滑坡... 奉节县安渡滑坡正处于蠕滑变形—加速变形阶段,其破坏力极大、影响甚广。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并评价其稳定性。研究表明,安渡滑坡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三峡水库蓄水到175m或遭遇长时间高强度的暴雨时,可能整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预测 传递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凹露天矿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1 位作者 郭廖武 尹小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结合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复合指标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 结合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复合指标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结果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按需路由协议 被引量:26
13
作者 胡曦 李喆 刘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和远离两种类型,然后在不同相对运动类型下根据节点间距离得到了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在路由过程中,中间节点利用得到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设置请求报文的转发延迟,通过一定转发规则选择稳定性较强的链路构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后的按需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并提高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络 按需路由协议 链路稳定性预测 链路平均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再生颤振稳定性预测与验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自洋 李华 +1 位作者 殷振 谢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3-185,共3页
再生型颤振是制约高速铣削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以高速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再生效应的高速铣削动态铣削力模型和颤振稳定域解析模型,通过模态实验获得机床-刀具系统的频响函数,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铣削稳定性判... 再生型颤振是制约高速铣削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以高速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再生效应的高速铣削动态铣削力模型和颤振稳定域解析模型,通过模态实验获得机床-刀具系统的频响函数,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铣削稳定性判据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高速铣削颤振稳定域的解析解。最后,进行了零件颤振稳定性铣削加工实验,实验得到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由此验证了建立的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和颤振稳定性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再生颤振 动态切削力 稳定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边坡变形动态综合监测技术及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永博 高谦 王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针对厂坝露天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稳定状态以及监测目的,提出了以GPS技术为主的动态综合变形监测方案。为此,从2001年12月3日至2003年8月13日,开展了596d第一阶段的变形监测;针对第一阶段揭示的北帮1500m台阶潜在的滑体,进行... 针对厂坝露天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稳定状态以及监测目的,提出了以GPS技术为主的动态综合变形监测方案。为此,从2001年12月3日至2003年8月13日,开展了596d第一阶段的变形监测;针对第一阶段揭示的北帮1500m台阶潜在的滑体,进行了210d(2006-05-01—2006-11-30)第二阶段变形综合监测。通过变形监测,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预测了东帮稳定性,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边坡 动态综合监测 稳定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在金川龙首矿充填系统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石 张钦礼 王新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165,共7页
为解决制约矿井充填系统稳定性发展的难题,以金川龙首矿为例,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充填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充填系统稳定性不同的投入方式,选取6个子系统和20个影响因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其次,通过参数估计... 为解决制约矿井充填系统稳定性发展的难题,以金川龙首矿为例,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充填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充填系统稳定性不同的投入方式,选取6个子系统和20个影响因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其次,通过参数估计法和专家评分确定SD模型参数,并基于SD模型研究不同投入情况下的稳定性发展趋势。最后,利用Vensim软件获得5个子系统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以及决定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关键子系统,并预测金川龙首矿充填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为确保充填系统的稳定,该矿应在稳定性评价水平、设备维护修理水平、关键技术研究水平、料浆跑浆漏浆监测水平及安全素质方面增加投资,需就安全行为水平加强投入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系统 系统动力学(SD) 稳定性预测 VENSIM 系统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茸 韩宝安 +1 位作者 韩宝华 甘旭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防止滑坡,避免发生事故,将差分进化(DE)算法与改进的极限学习机(ELM)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M估计基础上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计算ELM输出权值,以减少数据粗差对ELM预测的干扰;然后采... 为防止滑坡,避免发生事故,将差分进化(DE)算法与改进的极限学习机(ELM)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M估计基础上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计算ELM输出权值,以减少数据粗差对ELM预测的干扰;然后采用DE算法优化该ELM隐含层输入权值和偏差,以降低随机选取参数对预测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所建立的DE-MELM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进行实例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之于标准ELM方法和基于M估计的ELM方法,所提出的DE-MELM方法仅经过15次迭代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并对数据粗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稳定性预测方法 极限学习机 差分进化算法 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预测二次稳定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阳春 许晓鸣 杨煜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4-618,共5页
提出了预测二次稳定性(PredictiveQuadraticStability,PQS)概念,利用有界不确定对象的非参数模型和预测状态反馈,研究了系统PQS成立的充要条件,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同时给出了确定反... 提出了预测二次稳定性(PredictiveQuadraticStability,PQS)概念,利用有界不确定对象的非参数模型和预测状态反馈,研究了系统PQS成立的充要条件,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同时给出了确定反馈阵的Riccati不等式.证明了具有PQS系统的闭环输入输出稳定性,从理论上解决了一类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二次稳定性 非参数模型 预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含水量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建勇 党进谦 +1 位作者 陈艳霞 吴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206,共5页
黄土高边坡土体的稳定主要受坡体含水量的控制,如果能提前根据含水量的变化预测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安全状态,就能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减少或避免由边坡失稳造成的损失。在搜集黄土高边坡工程典型实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因... 黄土高边坡土体的稳定主要受坡体含水量的控制,如果能提前根据含水量的变化预测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安全状态,就能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减少或避免由边坡失稳造成的损失。在搜集黄土高边坡工程典型实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根据边坡的几何、物理、力学参数构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由资料拟合出黄土强度参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式,由此提出了利用观测含水量预测关中地区高边坡稳定性的系统模型。最后以关中地区某一高边坡为例,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使用。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和期望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当含水量超过13.4%时该边坡失稳,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该模型在关中地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黄土高边坡 稳定性预测模型 LM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建勇 邢义川 陈艳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0-176,共7页
黄土地区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减轻滑坡灾害的损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边坡稳定的预测研究工作。由于黄土的水敏性,黄土高边坡土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坡体含水率的控制。本文在综合考虑黄土边坡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 黄土地区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减轻滑坡灾害的损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边坡稳定的预测研究工作。由于黄土的水敏性,黄土高边坡土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坡体含水率的控制。本文在综合考虑黄土边坡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含水率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本文首先在图解法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动查表程序,可自动生成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边坡数据,为后续建模提供数据支持;进而基于改进的遗传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含水率变化的黄土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最后以关中地区两个高边坡为例,利用该模型对边坡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和期望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在关中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稳定性预测 图解法 遗传神经网络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