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LC滤波型逆变器调制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2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2 位作者 詹昕 黄堃 Sayed ABULANWAR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3-142,共10页
传统调制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在面对LC滤波型逆变器系统内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各类扰动时,通常难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尤其是在参数失配情况下,控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调制无模型预测电... 传统调制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在面对LC滤波型逆变器系统内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各类扰动时,通常难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尤其是在参数失配情况下,控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调制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LO-M2FPVC)策略,消除了系统扰动对调制预测计算的影响,保证了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的鲁棒性。首先,建立了逆变器无参数龙伯格观测器,对LC滤波型逆变器内部的参数变化及其他外部扰动进行精确识别;然后,将观测的扰动信息纳入调制预测运算中,消除了扰动对调制预测中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计算的影响;最后,搭建了LC滤波型逆变器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LO-M2FPV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调制预测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有源桥变换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新红 操建生 +2 位作者 许立斌 胡存刚 汪凤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84-4194,共11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测控制与无模型控制方法构建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压预测超局部模型,代替传统物理模型,降低参数依赖;其次,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超局部模型中动态部分进行反馈补偿,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在线拟合电压误差趋势,自适应调整观测器带宽,实现超前补偿;最后,设计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移相比,实现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超局部 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鲁棒性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电压调制与T-S模糊PMLSM推力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俊友 刘江华 +2 位作者 邱桂林 陈坤 王冬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5,39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推力控制(DTC)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基于预测电压调制和Takagi-Sugeno(T-S)模糊策略的控制方法.利用预测电压调制技术控制下一个周期磁链,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逼近预测电压值,采...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推力控制(DTC)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基于预测电压调制和Takagi-Sugeno(T-S)模糊策略的控制方法.利用预测电压调制技术控制下一个周期磁链,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逼近预测电压值,采用T-S模糊控制器控制动子速度和电磁推力.对比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基于预测电压调制和T-S模糊控制策略的DTC控制系统不仅明显减少电磁推力和磁链脉动,而且对电机参数时变等非线性扰动所引起的脉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直接推力控制 预测电压调制 T—S模糊控制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区域分类的NPC型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简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庆庆 燕磊 +1 位作者 杨丰年 涂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8-4768,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中点电压钳制(neutral point clamped,NPC)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的同时确保装置低损耗运行,文中在电压矢量矩形区域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满足动态响应和降低开关损耗为目标的两级优化模型... 为进一步提高中点电压钳制(neutral point clamped,NPC)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的同时确保装置低损耗运行,文中在电压矢量矩形区域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满足动态响应和降低开关损耗为目标的两级优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逆变器数学模型和期望电流进行目标电压矢量计算、修正,接着基于矩形区域分类对目标电压矢量进行定位;并以定位后的候选矢量为基础,设计了两级优化目标函数以输出满足要求的最优矢量。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以及传统模型预测电流、电压控制策略相比,该文所研究的两级优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在确保逆变器动态响应的前提下既能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还能有效减少器件开关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点电压钳制型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 矩形区域分类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两级优化 低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政 胡存刚 +2 位作者 芮涛 冯壮壮 陆格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23-3732,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参数失配时预测误差增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建立了基于电压和电流双梯度的查询表,通过计算和存储上一时刻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并结...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参数失配时预测误差增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建立了基于电压和电流双梯度的查询表,通过计算和存储上一时刻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并结合当前时刻的采样值,实现未来时刻电压和电流的无模型预测;进一步重构状态空间预测方程,根据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实时更新未应用矢量的梯度值,保证了梯度的准确性;使用电压和电流双目标的价值函数进行跟踪评估,进而选取下一控制周期最优的矢量。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系统参数、计算简单,且消除了传统无模型预测中梯度更新停滞现象,改善了输出电压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逆变器 LC型滤波 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梯度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点电压平衡的三相四开关变换器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永辉 何帅彪 +4 位作者 冯瑾涛 马孝强 乔中华 金楠 汪义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9,共9页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作为三相六开关变换器的容错结构,在离网模式下,直流侧电流经电容流入故障相,导致直流侧中点电压不均衡,进而降低了负载侧电能质量,影响电容器寿命。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考虑中点电压平衡的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作为三相六开关变换器的容错结构,在离网模式下,直流侧电流经电容流入故障相,导致直流侧中点电压不均衡,进而降低了负载侧电能质量,影响电容器寿命。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考虑中点电压平衡的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对离网模式下的电压矢量进行分析,建立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中点电压平衡控制,通过低通滤波器提取直流侧电容中点电压偏差值中的直流分量,经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电流补偿值。将其代入价值函数求解最优电压矢量,进行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实现三相四开关变换器离网模式操作。该控制策略无需锁相环和PWM调制,易于实现。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 电容电压均衡 电压预测模型 价值函数 离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ABO-BP接触网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预测模型
8
作者 王思华 马圣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3,共9页
为快速、准确预测接触网复合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减少人工污秽试验工作量,提出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黄金正弦(golden sine algorithm,GSA)与分段线性混沌映射(piecewise linear chaotic map,PWLCM)改进的减... 为快速、准确预测接触网复合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减少人工污秽试验工作量,提出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黄金正弦(golden sine algorithm,GSA)与分段线性混沌映射(piecewise linear chaotic map,PWLCM)改进的减法平均优化器(subtraction average based optimizer,SABO)算法增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性能;其次,利用人工污秽试验获取10种不同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收集相关试验参数;再次,依据Obenaus模型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表现进行分析,利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复合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密切相关的4个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量,以预测复合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最后,利用五折交叉验证法对预测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常用智能优化算法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SABO-BP模型预测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平均绝对误差为1.244 kV,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25%,模型可决系数稳定在0.98以上;与改进前的SABO-BP模型相比,预测值平均误差下降67.80%。GSABO-BP模型在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预测上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防污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复合绝缘子 相关系数法 污闪试验 闪络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特征筛选的双层聚类区域配变电压越限特征分析及预测
9
作者 郭少东 赵晓莉 +3 位作者 孙改平 杨秀 杨帆 刘俊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针对区域配网变压器(简称“配变”)数量多,大量新型负荷、分布式光伏等接入,配变电压随机性波动增强,台区用户电压质量面临挑战。为更好地对区域配变电压进行越限特征分析及预测,提出了基于关联特征筛选的双层聚类区域配变电压预测方法... 针对区域配网变压器(简称“配变”)数量多,大量新型负荷、分布式光伏等接入,配变电压随机性波动增强,台区用户电压质量面临挑战。为更好地对区域配变电压进行越限特征分析及预测,提出了基于关联特征筛选的双层聚类区域配变电压预测方法。首先,将区域配变的越限天数作为第一层聚类特征,获得电压性质正常以及越上限的配变。其次,针对电压越限配变提出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和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的最优度量矩阵,提取原有数据的内含信息,作为K均值聚类(K-means)的输入,实现对区域配变双层聚类。在此基础上,选取该集群中代表配变表征该类配变,利用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CNN-BiLSTM-Attention)模型对配变电压进行预测,该模型能够提取输入数据的双向信息特征,并对重要特征加权,从多时间尺度上获得双向特征信息用于预测。最后,在上海市某区域配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配变 最优度量矩阵 双层聚类 降维 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Vienna整流器无模型预测直接电压控制
10
作者 杨奥 于新红 +3 位作者 许立斌 黄东晓 柯栋梁 汪凤翔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为提高三相Vienna整流器响应速度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系统控制性能,提出一种无模型预测直接电压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direct voltage control,MFPDVC)策略。首先,分析三相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构建不依赖系统物理参数的超局部模型... 为提高三相Vienna整流器响应速度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系统控制性能,提出一种无模型预测直接电压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direct voltage control,MFPDVC)策略。首先,分析三相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构建不依赖系统物理参数的超局部模型,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其次,对超局部模型离散化得到系统预测方程,同时设计包含电压、功率以及中点电位的成本函数,实现用单个环路控制多个目标,突破传统双闭环级联型控制结构内外环带宽限制,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最后,设计Luenberger观测器估计电压和功率超局部模型中的未知部分,并实时补偿预测模型,进一步提升抗扰动性能,实现无模型预测直接电压控制算法。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功率控制方法,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鲁棒性和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预测电压控制 无模型 Luenberger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明轩 冯心营 +1 位作者 陈思宇 王立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0-630,I0015,共12页
路面光伏阵列上快速行驶的车辆,所形成的车辆阴影具有复杂的动态随机分布特性,将导致路面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电压(P-V)特性曲线呈现动态多峰特性,给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PPT)控制带来挑战。基于此,... 路面光伏阵列上快速行驶的车辆,所形成的车辆阴影具有复杂的动态随机分布特性,将导致路面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电压(P-V)特性曲线呈现动态多峰特性,给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PPT)控制带来挑战。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Bayesianoptimization,BO)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预测方法。首先,将路面光伏阵列的光照和温度的环境信息以图像形式输入基于贝叶斯优化CNN的最大功率点电压预测模型进行学习;然后,利用训练出的预测模型,对当前时刻下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进行预测;最后,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精准预测不同车辆阴影工况下的路面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尤其是大幅度提高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的预测速度,为动态随机车辆阴影下路面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随机车辆阴影 路面光伏阵列 贝叶斯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信息 最大功率点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智能预测
12
作者 邱志斌 宋雨 +1 位作者 吴子建 陈文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共8页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的绝缘预测模型。采用55~4 300 m海拔范围内的试验数据对KNN算法进行训练,建立气隙特征与其绝缘强度的映射关系,实现了5 000 m高海拔环境不同间隙距离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58%和3.78%,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模型外推至平原不同大气参数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时,放电电压预测值与试验值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大气环境下的空气间隙绝缘强度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空气间隙 大气参数 电场分布 放电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环境条件下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 被引量:27
13
作者 舒立春 白困利 +2 位作者 胡琴 蒋兴良 杨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7-131,共5页
在大型人工气候实验室对XZP-160绝缘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方法。支持向量机是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统计学习方法。该文以气压... 在大型人工气候实验室对XZP-160绝缘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方法。支持向量机是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统计学习方法。该文以气压、覆冰、污秽程度等环境条件作为输入,绝缘子的闪络电压作为输出,对环境条件和闪络电压的关系进行训练,建立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的闪络电压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为复杂环境条件下外绝缘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复杂环境 绝缘子 闪络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污玻璃绝缘子泄漏电流特性及其闪络电压预测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世华 蒋兴良 +1 位作者 张志劲 胡建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0-447,共8页
有效预测绝缘子闪络电压是防止发生污闪事故的重要手段,泄漏电流是分析检测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重要方法。在人工污秽实验室进行大量的试验,模拟运行电压下污秽度与相对湿度对泄漏电流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提取了能够反映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及... 有效预测绝缘子闪络电压是防止发生污闪事故的重要手段,泄漏电流是分析检测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重要方法。在人工污秽实验室进行大量的试验,模拟运行电压下污秽度与相对湿度对泄漏电流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提取了能够反映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及相对湿度的4个泄漏电流特征量:泄漏电流脉冲幅值熵S、脉冲幅值Ih、能量比K及能量E,并得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模型,将4个特征量S、Ih、K、E及相对湿度作为GRNN模型的输入量,闪络电压作为GRNN模型的输出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相对误差小于7.33%,表明提出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GRN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有效地对绝缘子闪络电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电流 污秽度 相对湿度 绝缘子 闪络电压预测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整流器模型电压预测控制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萌 施艳艳 +3 位作者 沈明辉 王海明 逯亚莹 祁明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9-55,共7页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对所有开关状态下的输出电流进行预测和评估,算法运算量大,对控制器性能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相电压型整流器(VSR)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模型电流预测的逆过程获得参考电压值,将矢量...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对所有开关状态下的输出电流进行预测和评估,算法运算量大,对控制器性能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相电压型整流器(VSR)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模型电流预测的逆过程获得参考电压值,将矢量平面分为7个部分,并判断参考电压值所在区域。根据参考电压所在区域获得最优的电压矢量作为控制器输出。该方法无需循环寻优过程,预测耗时少,易于实现。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同时可显著减少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整流器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 模型电压预测控制 预测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预测技术提高HVDC混合实时仿真器接口稳定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函 韩英铎 +4 位作者 王仲鸿 M.Claus H.Messner D.Retzmann G.Wild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28-31,共4页
介绍使用电压预测技术提高 HVDC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接口的稳定性。接口稳定性是建立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关键问题。利用电压预测技术 ,结合“虚”阻尼并联支路 ,可以有效地减小接口电流噪声 ,提高 RTDS数值计算稳定性 ,保证数模接口在稳态... 介绍使用电压预测技术提高 HVDC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接口的稳定性。接口稳定性是建立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关键问题。利用电压预测技术 ,结合“虚”阻尼并联支路 ,可以有效地减小接口电流噪声 ,提高 RTDS数值计算稳定性 ,保证数模接口在稳态和暂态仿真中的稳定。各 AC/DC接口的电压预测步长需独立精心选择 ,典型值在 1个~ 3个步长 ,取决于直流平波电抗值的大小和直流输电线的长度。文中给出了接口的技术实现和性能校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品 电压预测 HVDC 实时数字仿真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间隙的储能特征与放电电压预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志斌 阮江军 +2 位作者 唐烈峥 徐闻婕 黄从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通过数学计算而非试验研究获取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是高电压工程领域长期以来希望达到的目标。为此,基于绝缘击穿缘于储能越限的物理思想,提出了一种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的新思路:将复杂的空气放电过程研究前移至间隙结构储能状态及其... 通过数学计算而非试验研究获取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是高电压工程领域长期以来希望达到的目标。为此,基于绝缘击穿缘于储能越限的物理思想,提出了一种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的新思路:将复杂的空气放电过程研究前移至间隙结构储能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从电场分布、冲击电压波形两个方面定义了表征空气间隙储能状态的特征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成功实现了不同间隙长度的棒-板、棒-棒长空气间隙在不同波前时间的正、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50%放电电压预测,4组测试样本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6%、3.25%、3.5%和3.8%。该方法有助于推进电气外绝缘的数字化设计,可为构建"计算高电压工程"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 放电电压预测 储能特征 电场分布 冲击电压波形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预测的直线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邹积浩 朱善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直线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滞环控制,导致开关频率不定及稳态运行时会有明显的推力和磁链脉动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脉动、快速动态响应、恒开关频率的直接推力电压矢量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磁链及推力差预测下一时刻的参... 直线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滞环控制,导致开关频率不定及稳态运行时会有明显的推力和磁链脉动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脉动、快速动态响应、恒开关频率的直接推力电压矢量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磁链及推力差预测下一时刻的参考电压,并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确定逆变器开关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TC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保持了快速响应的特点,且稳态运行时的磁链、推力脉动得到明显改善,开关频率也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推力电压预测控制 推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GC电压预测及先验跟踪信息的遥测设备副瓣判决 被引量:2
19
作者 庞岳峰 杜勇 牛攀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9-664,共6页
针对无引导天线遥测设备副瓣判决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预测、跟踪稳定性判决及跟踪角度判定的副瓣自动判决方法。采用拟合方法建立了AGC电压预测公式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在分析遥测设备副瓣跟踪特... 针对无引导天线遥测设备副瓣判决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预测、跟踪稳定性判决及跟踪角度判定的副瓣自动判决方法。采用拟合方法建立了AGC电压预测公式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在分析遥测设备副瓣跟踪特点基础上,提出了遥测设备跟踪稳定性及角度差判定准则,最后设计判决软件实现自动副瓣判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判定准确度相同的条件下,采用该方法的耗时比人工判定缩短了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设备 遥测设备 副瓣判决 AGC电压预测 先验跟踪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电压预测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预防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泓宇 姚伟 +2 位作者 李佳 李程昊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948-5959,共12页
随着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已成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合理的换相失败预防策略是保障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但现有换相失败预防策略在部分工况下会失效甚至加剧换相... 随着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已成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合理的换相失败预防策略是保障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但现有换相失败预防策略在部分工况下会失效甚至加剧换相失败。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现有换相失败预防(commutationfailureprevention,CFPREV)控制的原理与不足的基础上,研究暂态过程中直流电流增量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双预测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及其参数整定方法。最后以CIGRE标准直流测试模型及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型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对不同类型换相失败抑制的有效性及相较于现有CFPREV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预防控制 电流电压预测 交直流混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