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圩区水环境治理规划及地下水溶质运移预测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詹红丽 张展羽 +1 位作者 王南海 张文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2-525,共4页
以中国南方平原圩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圩区堤防采用垂直封闭截渗技术后对圩内水环境的影响,并建立封闭圩区水环境规划及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得出圩区的最优水面率和滞蓄水深、最优外排装机容量和内排装机容量以及大堤的最优... 以中国南方平原圩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圩区堤防采用垂直封闭截渗技术后对圩内水环境的影响,并建立封闭圩区水环境规划及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得出圩区的最优水面率和滞蓄水深、最优外排装机容量和内排装机容量以及大堤的最优封闭率,同时预测了区域内地下水位及地下水污染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圩区 水环境 地下水 溶质运移 预测模拟 数学模型 装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水环境质量预测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龙喜 周毅 朱党生 《水资源保护》 CAS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小浪底大坝建成运行后 ,水库库区的水力特性及水质特性将发生变化。根据三门峡大坝至小浪底大坝间河段的水文水质特性 ,建立了两坝间水力、水质模型 ,并据此对工程投入运行后库区水流。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水力特性 预测模拟 水环境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模型的防城港海岸线预测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钰 王让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将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叠加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研究防城港海岸线演变特征及预测海岸线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防城港2000年11月及2010年10月获取的2个时相TM图像进行预处理、海岸线特征信息提取及空间分析;然后... 将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叠加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研究防城港海岸线演变特征及预测海岸线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防城港2000年11月及2010年10月获取的2个时相TM图像进行预处理、海岸线特征信息提取及空间分析;然后,根据相关控制因素及相应的邻居规则建立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结合控制因素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元胞的转化状态。通过2010年实际海岸线与预测海岸线的叠置分析得知,2010年预测海岸线的数量精度为83.65%,空间位置精度为93.45%,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证明利用蒙特.卡罗CA模型预测海岸线的方法是可行的。最后,结合CA模型算法及Matlab仿真技术实现了对2020年防城港海岸线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遥感 防城港 预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绿洲地下水响应预测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闫金凤 郭全军 陈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6期42-46,共5页
将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模型结合,建立地下水模型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干旱区绿洲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区域选取三工河流域绿洲区,模型模拟显示绿洲上部主要城镇聚居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下部地下水位呈现... 将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模型结合,建立地下水模型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干旱区绿洲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区域选取三工河流域绿洲区,模型模拟显示绿洲上部主要城镇聚居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下部地下水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耕地作为显著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成为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下水水位 FEFLOW 预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因子LUR模型的长沙市PM_(2.5)空间预测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大娟 赵敏 +2 位作者 王俊钦 王开心 王长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29,共8页
利用长沙市中心城区2015—2019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结合SPS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功能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模拟长沙市2020年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各季节的LUR模型拟合效果... 利用长沙市中心城区2015—2019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结合SPS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功能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模拟长沙市2020年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各季节的LUR模型拟合效果均较理想,模型的自变量可解释70%以上的PM_(2.5)质量浓度变化;在构建土地利用回归模型中,研究区内的耕草地和气温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最大,餐饮和道路次之;利用构建的LUR模型对研究区PM_(2.5)质量浓度进行2020年空间尺度的预测模拟,在空间上整体则呈现出由城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LUR 长沙市 PM_(2.5) 预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凝析气藏相态变化特征与模拟预测
6
作者 李傲 张可 +3 位作者 宋振龙 程耀泽 陈光进 孔德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2,共7页
超深层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特征复杂多样,为勘探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开展超深层不同气油比凝析气相态变化描述及预测意义深远.通过高温高压流体相态特征评价实验,获取不同气油比条件下凝析气相态参数,进行实验数据拟合并建立相态模拟预... 超深层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特征复杂多样,为勘探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开展超深层不同气油比凝析气相态变化描述及预测意义深远.通过高温高压流体相态特征评价实验,获取不同气油比条件下凝析气相态参数,进行实验数据拟合并建立相态模拟预测模型,预测超深层凝析气相态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气油比由2 000 m^(3)/m^(3)增加至8 000 m^(3)/m^(3),露点压力降低11.94%,地层原油密度降低13.02%,地层相对体积降低11.51%,地层条件偏差系数增加8.76%,气油比升高导致凝析液增加幅度减缓.进一步建立相态模型,预测相对体积、偏差系数和反凝析液量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1.37%、2.05%和2.69%.相态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气油比升高会导致地露压差和临界凝析压力降低,凝析油更易析出滞留在储层内无法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凝析气藏 气油比 相态特征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Markov与FLUS模型的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柴新宇 吴献文 +2 位作者 陈晓辉 王玉 赵星涛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土地利用需求在不同发展目标定位下有所不同,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是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Markov-FLUS(... 土地利用需求在不同发展目标定位下有所不同,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是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Markov-FLUS(Markov-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基于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发展优先情景3种情景,预测了2035年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并比较了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2035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分析,以满足流域不同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利用变化显著,1990—2020年,城市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45.25 km^(2),增长了2.8倍。②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模拟和预测下,城市土地面积在2035年之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在发展优先情景下其扩张速度将受到限制。在2种不同土地利用场景的模拟和预测下,到2035年,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将保持增长趋势。③199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759.5 km^(2)。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模拟预测下,耕地面积将持续减少,但2020—2035年,减少趋势将放缓。在发展情景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得到一定遏制,草原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更加严重。实验结果可为珠三角地区今后城市发展、规划、保护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模型 F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金属矿区生态价值时空特征及其模拟研究
8
作者 张睿 李凤霞 +3 位作者 张怡雯 冯晓刚 李萌 吴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227,共9页
为精准估算秦岭金属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文将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网格分析相结合,用于模拟预测生态价值及其驱动因素。对秦岭金属矿区2000-2023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ESV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土地... 为精准估算秦岭金属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文将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网格分析相结合,用于模拟预测生态价值及其驱动因素。对秦岭金属矿区2000-2023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ESV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它的响应,并对研究区2030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3年,土地利用转移总面积为6.353×10^(3)km^(2),其中以耕地转林地、草地转林地为主。(2)2000-2023年,研究区总生态价值呈上升趋势,林地和耕地约占研究区总ESV的90%,不同的土地转移对ESV的正负效应不同。(3)线性发展模拟情景下的总ESV在2030年大幅增加,耕地保护情景、经济发展优先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下总ESV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参考,促进矿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多情景模拟预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US模型 秦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Attention模型的沁河流域径流模拟及未来多情景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书齐 左其亭 +2 位作者 臧超 张乐开 巴音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1,共9页
为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对变化环境下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以沁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CNN-LSTM-Attention耦合模型,加入多种优化算法,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 为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对变化环境下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以沁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CNN-LSTM-Attention耦合模型,加入多种优化算法,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BCC-CSM2-MR气候模式并考虑多种情景,应用于流域的径流模拟和预测,同时比较了多种深度学习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CNN-LSTM-Attention模型在沁河流域表现出了较好的径流模拟效果,模拟精度均优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883,均方根误差(RMSE)为2.317,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098;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沁河流域在2025—2050年的年径流量均呈现缓慢衰减趋势且波动程度较大,尤其在SSP1-2.6情景下,径流量衰减和波动程度突出。研究可为深度学习模型在人水关系智能化计算模拟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流域后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预测 深度学习模型 CNN-LSTM-Attention 气候变化 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CA模型的F县季节性闲置耕地模拟及预测
10
作者 王静祎 王加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为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ANN-CA模型对F县的季节性闲置耕地情况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在α=2,T=0.8的参数组合下,各类用地变化的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出的用地变化情况与2020年的实际用地情况较为... 为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ANN-CA模型对F县的季节性闲置耕地情况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在α=2,T=0.8的参数组合下,各类用地变化的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出的用地变化情况与2020年的实际用地情况较为贴近;根据季节性闲置耕地识别规则模拟出F县未来耕地季节性闲置现象呈现明显好转趋势,预测2025年F县季节性闲置耕地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南部,面积为25.8318km^(2)。生产中,注意对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和利用,以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闲置耕地 ANN-CA模型 模拟预测 耕地利用率 土地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博州荒漠化动态变化及未来预测
11
作者 冉亚军 夏依达·艾力 +3 位作者 依里帆·艾克拜尔江 陆鑫 许硕 孙桂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3,共9页
荒漠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威胁之一,其发生常伴随林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进而导致土地地力低下。本文基于植被指数(NDVI)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荒漠化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00、2010、... 荒漠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威胁之一,其发生常伴随林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进而导致土地地力低下。本文基于植被指数(NDVI)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荒漠化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遥感数据,结合转移矩阵分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区域的荒漠动态变化,同时,构建CA-Markov模型,并预测荒漠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经验证模拟的Kappa系数为80.92%,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近20年来,荒漠化面积总量下降,荒漠化程度向轻度转移。(3)荒漠化的分布规律表现在重度荒漠化到非荒漠化面积逐渐增加,荒漠化的进展和逆转主要体现在相邻等级的转化上,荒漠化土地转出面积总体大于自身累积面积。(4)根据模拟结果,2020年到2030年间,重度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减少,中度荒漠化和非荒漠化面积较为稳定,荒漠化现有的分布范围得到控制,从不同荒漠化类型分布面积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山区荒漠化空间分布面积的变化较小,中部平原荒漠化的类型变化较大。CA-Markov模型同样适用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荒漠化预测,根据模拟预测的结果,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荒漠化总体将呈“一增两减两稳”的趋势,在现有政策加持下,未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荒漠化情况会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遥感 CA-Markov模型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直径结构模拟与预测研究概述 被引量:50
12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童书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7-795,共9页
从林分直径结构模拟预测模型的选择以及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2个方面,对林分直径结构模拟与预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结指出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正围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2种方法展开,重点归纳总结了理论方程法... 从林分直径结构模拟预测模型的选择以及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2个方面,对林分直径结构模拟与预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结指出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正围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2种方法展开,重点归纳总结了理论方程法、最相似回归法等几种主要模拟预测方法以及百分位法、回归法等常用的模型参数求解和预测方法,分别指出了各种模型及参数求解方法的优劣,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本项研究着眼于实际应用的层面,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阶梯,以有助于该项研究工作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直径结构 模拟预测模型 参数求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演化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赵冬玲 杜萌 +3 位作者 杨建宇 李鹏山 何珊珊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了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各类驱动力的影响,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基于2000、2005、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基于Markov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及转化程度。结... 为了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各类驱动力的影响,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基于2000、2005、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基于Markov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及转化程度。结合GIS分析功能,探讨多种土地利用驱动力对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影响,并采用模糊计算的方法,将各类影像土地利用转移的因子标准化,并利用GIS中加权线性方法将其整合,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模拟出2010年的土地利用分布,经验证模拟的精度高达81.41%,Kappa指数为0.776 9,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的可靠性。并以201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预测202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并分析2010—2020年10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除草地、林地变化不明显,耕地、水域面积继续保持减少的趋势,但减小的趋势渐缓,建设用地仍在不断增加,但也逐渐趋于饱和的增长趋势。此研究可为当前及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度 模拟预测 CA-Markov模型 多标准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特征与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郑德凤 赵勇胜 王本德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5,共5页
通过自行设计制备的二维砂箱模拟轻非水相液体 (LNAPL)在湿润多孔介质中的渗漏 ,得出LNAPL在地下环境中的入渗、迁移及分布规律 ,并利用多相流体理论对其污染机理进行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模型来预测渗漏的基本特征 ,即渗流带中污染... 通过自行设计制备的二维砂箱模拟轻非水相液体 (LNAPL)在湿润多孔介质中的渗漏 ,得出LNAPL在地下环境中的入渗、迁移及分布规律 ,并利用多相流体理论对其污染机理进行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模型来预测渗漏的基本特征 ,即渗流带中污染锋面扩展速度和透镜体的最终形状 ,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这种预测模型对控制和治理地下水中LNAPL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非水相液体 地下环境 运移 模拟预测 污染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公园降温效应与模拟预测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琦 运迎霞 尹泽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城镇人口导致各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的城区热岛现象开始加剧。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热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8处较大的公园绿地为实证对象,基于2013...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城镇人口导致各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的城区热岛现象开始加剧。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热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8处较大的公园绿地为实证对象,基于2013年Landsat8ETM+影像,通过单窗算法分析其降温效应。研究表明:公园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热岛效应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各公园的最大降温强度和降温距离差异较大,降温强度温差约2.72℃,降温距离相差195 m;城区面积较大的公园降温效应更明显,水体比例高于30%或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效应较理想;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园的降温效应模型。研究成果为天津中心城区及类似高密度城区的公园绿地规划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降温效应 地表温度 模拟预测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eostructure软件模拟预测断层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雄刚 傅贵 张江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4,共4页
为进一步查明井田开采区域内勘探空白区的断层情况,减少断层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用Geostructure软件来模拟预测断层.以澳大利亚North Goonyella矿井和郑煤集团超化矿井为应用实例,从断层数量、断层存在概率、降低断层风险3个方面... 为进一步查明井田开采区域内勘探空白区的断层情况,减少断层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用Geostructure软件来模拟预测断层.以澳大利亚North Goonyella矿井和郑煤集团超化矿井为应用实例,从断层数量、断层存在概率、降低断层风险3个方面,通过反向分析比较,论证了Geostructure软件模拟预测断层的可行性.结合3D-GIS技术将预测出的断层的空间位置用三维坐标在井田区域内表示出来,大大降低了煤矿企业开采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tructure软件 模拟预测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变的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晓瑞 程龙 王振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102,共8页
对城市脆弱性的动态演变进行模拟预测可以得到城市脆弱性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水平,由此为调控城市脆弱性、为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遵循"测度、降维、预测"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从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 对城市脆弱性的动态演变进行模拟预测可以得到城市脆弱性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水平,由此为调控城市脆弱性、为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遵循"测度、降维、预测"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从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定量测度城市脆弱性指数(UVI),其次利用相关系数分析法提取影响UVI的主导指标因素,最后构建预测模型并优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用于预测。以合肥市为实证,对其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变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表明:1998-2012年,合肥UVI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2011年发生突变反弹,从2010年的0.276 8增加到2011年的0.506 6,增加了83.02%;影响合肥UVI的主要有6个指标因素;以这6个主导指标为基础,分别构建SLR、MLR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LR、MLR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6.61%、4.64%和1.89%,综合对比分析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利用RBF预测模型得到合肥2013-2017年的UVI,结果显示合肥2015年的UVI为0.284 3,和2010年的UVI(0.276 8)基本持平,由此表明,只要6个主导指标能保持目前的发展趋势,合肥UVI将重新回到2011年发生突变反弹前的水平和状态。研究显示,RBF神经网络能为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变的模拟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而为完善城市脆弱性研究体系和类似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脆弱性 动态演变 模拟预测 RBF神经网络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穿越砌体建筑的模拟预测与监控量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东武 丁文其 李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3-126,共4页
针对盾构穿越既有砌体建筑的施工全过程,建立考虑既有建筑的初始地应力场,采用均布荷载模拟千斤顶推力,施工过程中考虑注浆体材料性质随施工过程的演化和土体应力释放,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对工后固结沉降进行预测。选用小应变硬化土(HS-Sma... 针对盾构穿越既有砌体建筑的施工全过程,建立考虑既有建筑的初始地应力场,采用均布荷载模拟千斤顶推力,施工过程中考虑注浆体材料性质随施工过程的演化和土体应力释放,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对工后固结沉降进行预测。选用小应变硬化土(HS-Small)模型模拟土层材料,采用均化模型模拟既有砌体建筑。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徐汇中学崇思楼工程,采用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盾构穿越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对地表沉降进行计算,并结合既有建筑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砌体建筑 模拟预测 监控量测 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膨胀高温合金焊缝金属凝固行为的模拟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绍庆 李晓红 +2 位作者 袁鸿 毛唯 颜鸣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为研究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焊缝结晶裂纹倾向,利用改进的M F模型进行焊接凝固过程溶质再分布的模拟。自行编制了QBasic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三种低膨胀高温合金焊缝的凝固反应顺序和形成共晶组分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GH903和GH907合金... 为研究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焊缝结晶裂纹倾向,利用改进的M F模型进行焊接凝固过程溶质再分布的模拟。自行编制了QBasic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三种低膨胀高温合金焊缝的凝固反应顺序和形成共晶组分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GH903和GH907合金在初始凝固后首先发生L→(γ+NbC)共晶反应,然后以次共晶反应L→(γ+Laves)结束凝固,最终凝固组分由γ/NbC和γ/Laves两类共晶组分构成。而GH909合金在初始凝固后只发生L→(γ+Laves)反应,且最终γ/Laves共晶生成量大,因此结晶裂纹敏感性高于GH903和GH907合金。改变碳含量能够影响GH909合金的凝固路径,但是仅靠提高碳含量改善焊接性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膨胀高温合金 焊接性 结晶裂纹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林分平均胸径模拟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01期148-153,共6页
The number of bamboo stem at different ages and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which are the important target in evaluating productivity of bamboo stand were investigated in 50 plots established in Jianou city... The number of bamboo stem at different ages and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which are the important target in evaluating productivity of bamboo stand were investigated in 50 plots established in Jian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selected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biuld the simulative and predictive model of mean DBH for bamboo stan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a good method in handling the overall nonlinear mapping problems between input variables and output ones, which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many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system simulating, automation controlling, paralleled data processing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input variables were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ag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tand, the output variable was mean DBH for bamboo stands, the number of neurons of hide level( M ) was M=2L+1=3 according to the last document ( L is the number of factors of input level), and the network activity function is Sigmiod function as follows: F(x)=1/(1+e -x ). Using the built BP network, the samples were trained until E j(W 1 lm ,W 2 mn )=Nn=1(O nj -Y nj ) 2 =min, where O nj and Y nj are output values of network and really values of DBH for bamboo stands respectively, N is the number of trained samples, and E j is sum of square deviation of BP network. If E j didn’t converge, the weights and thresholds of BP network were adjusted as follow: ΔW ij (n+1)=βλ jX i+αΔW ij (n) and Δη j(n+1)=-βλ j+αΔη j(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simulative accuracy and the mean predictive accuracy of mean D.B.H BP model for bamboo stands were all satisfactory, which were 89 95% and 89 26% respectively. Therefore, it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realizing high yield for bamboo st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平均胸径 人工神经网络 模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