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序列模式及其预测模型算法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林涛 李军怀 +2 位作者 吕晖 王鹏 王志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50-52,共3页
通过对时间序列模式分析研究,提出了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季节性和随机性分析的应用模型及随机性12类预测数学模型算法,以该算法实现的数据挖掘系统经实际应用后效果很好。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式 趋势性分析 季节性分析 随机性分析 预测模型算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的射线跟踪八叉树算法的城市微区电波传播预测算法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力 柴舜连 毛钧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76-1778,共3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射线跟踪技术的三维城市微区电波传播预测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八叉树分区技术扩展至射线跟踪技术,并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射线跟踪算法,射线跟踪八叉树算法.并基于几何光学、一致性绕射(U... 本文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射线跟踪技术的三维城市微区电波传播预测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八叉树分区技术扩展至射线跟踪技术,并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射线跟踪算法,射线跟踪八叉树算法.并基于几何光学、一致性绕射(UTD)对场强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值及FDTD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区 电波传播 预测算法模型 射线跟踪 八叉树技术 一致性绕射 路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
3
作者 魏新华 邓屹 +3 位作者 崔鑫宇 王晔飞 章少岑 杨家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0,共13页
针对协同控制在农机转场场景下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的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搭建主机人工驾驶领航、从机自动跟随的多机协同模型,基于弗莱纳坐标转换将协同控制解... 针对协同控制在农机转场场景下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的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搭建主机人工驾驶领航、从机自动跟随的多机协同模型,基于弗莱纳坐标转换将协同控制解耦为横向、纵向控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纵向控制器以实现机组间相对距离保持及速度、加速度跟随,采用纯追踪算法设计横向控制器以实现从机沿主机轨迹行驶,引入模糊算法实时调整关键控制系数以实现控制效果优化。基于CarSim/Simulink平台设计多种转场典型工况对本文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控制方法本文方法具备更可靠优越的性能,并基于智能拖拉机机组开展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机组轨迹横向误差小于0.090 m,速度误差小于0.570 m/s,相对距离误差小于0.169 m,加速度误差小于0.252 m/s^(2),均能渐进稳定满足农机编队转场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转场 多机协同 纯追踪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脑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快速算法
4
作者 王一晶 左志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64-66,共3页
从状态空间的角度推导出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利用小脑模型(CMAC)提出了一种新型广义预测控制快速算法,解决了传统GPC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快速算法 小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空间矢量PWM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伟丽 刘沛津 +1 位作者 彭莉峻 郭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0-115,136,共7页
虚拟磁链定向的空间矢量PWM直接功率控制(VF-DPC-SVM)策略的功率内环PI控制参数整定过程复杂,电压型整流器(VSR)控制稳定性不高、快速性较差。对此,提出虚拟磁链定向的改进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VF-MPDPC)策略。在功率内环用模型预测控... 虚拟磁链定向的空间矢量PWM直接功率控制(VF-DPC-SVM)策略的功率内环PI控制参数整定过程复杂,电压型整流器(VSR)控制稳定性不高、快速性较差。对此,提出虚拟磁链定向的改进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VF-MPDPC)策略。在功率内环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代替PI控制器改善VSR的控制系能,并引入内模反馈校正环节在每个采样周期修正功率的预测给定值,通过改进的MPC模型实现对瞬时功率的高精度跟踪。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的VF-MPDPC策略使系统稳态时调整时间短,响应快,电网污染小,输出母线电压质量高,功率纹波小;动态响应鲁棒性高,稳定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磁链 直接功率控制 PI控制 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内模反馈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机器人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应泽华 王立辉 +1 位作者 顾炜琪 许宁徽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2-1150,共9页
针对轮式机器人在地头转向路径跟踪误差累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速度跟踪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设计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速度预测算法,研究不同横向偏差和预览道路曲率下的路径跟踪精度,得到纵向速度与横向偏差和道路曲... 针对轮式机器人在地头转向路径跟踪误差累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速度跟踪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设计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速度预测算法,研究不同横向偏差和预览道路曲率下的路径跟踪精度,得到纵向速度与横向偏差和道路曲率的模糊规则表。其次,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的状态方程进行横纵向分离,设计滑模控制算法进行纵向速度跟踪控制。最后,在实际车辆平台上,针对U型和平滑型两种地头转向路径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所提算法路径跟踪精度提升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速度预测 模糊控制理论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洋 孙涛 李洁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4期47-50,共4页
针对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3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车辆横向控制策略。将非线性的3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得到线性离散的车辆模型。以前轮转角为控制量,横摆角偏差和横向位移偏差为输出量推导... 针对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3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车辆横向控制策略。将非线性的3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得到线性离散的车辆模型。以前轮转角为控制量,横摆角偏差和横向位移偏差为输出量推导出车辆预测模型,并且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最后通过驾驶员在环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实现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横向控制 模型预测算法 驾驶员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算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德鑫 王佳蕊 +2 位作者 张家郡 庄冠群 孙振奥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7-1093,共7页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电网会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传统无功电压控制方法控制精度低、响应时间长。文章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引入到无功电压控制算法中,并加入参数自适应环节,形成自适应模型预测算法。该算法可以很好地适应光伏逆变器,详细阐...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电网会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传统无功电压控制方法控制精度低、响应时间长。文章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引入到无功电压控制算法中,并加入参数自适应环节,形成自适应模型预测算法。该算法可以很好地适应光伏逆变器,详细阐述了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实现过程,并给出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在控制精度和响应速率方面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模型预测算法 无功电压控制 光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主动转向智能无人车辆横向稳态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杰 孔祥悦 +3 位作者 王晓燕 胡铮 兰海 王志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2-819,共8页
在复杂路况以及智能无人车辆转向过程中,车辆处于一种时变非稳定性状态,影响车辆操纵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前轮主动转向无人车辆的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控制器采用分层结构对车辆前轮转角进行优化控制,以... 在复杂路况以及智能无人车辆转向过程中,车辆处于一种时变非稳定性状态,影响车辆操纵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前轮主动转向无人车辆的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控制器采用分层结构对车辆前轮转角进行优化控制,以改善车身在非稳态下的特征.考虑到无人车辆实际行驶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扰动因素,建立了非线性扰动量平台模型和非线性轮胎模型,并通过模块化方法,构建了无人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干扰进行抑制,提高了车辆模型精确性与控制器控制效果.经仿真实验对比和硬件在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与无横向稳态控制车辆相比,稳定性提高了55%,验证了该策略能显著改善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人车辆 横向稳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的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琳 聂子玲 +1 位作者 叶伟伟 许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0-1920,共11页
为解决五电平变换器电容电压不均衡且控制算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该文结合前馈解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以变换器电容均压控制和永磁同步电机dq电流控制为目标选择最优电压矢量,采用前馈补偿对中点电压和... 为解决五电平变换器电容电压不均衡且控制算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该文结合前馈解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以变换器电容均压控制和永磁同步电机dq电流控制为目标选择最优电压矢量,采用前馈补偿对中点电压和悬浮电容电压进行解耦控制,并将解耦后的值代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以实现电流跟踪的目的。通过突加突卸负载和正反转切换仿真和实验,从响应时间和悬浮电容电压偏移度等多角度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 前馈解耦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算法与纯跟踪算法的横向控制策略研究对比
11
作者 田宇洋 王金波 庞同嘉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58-62,共5页
为探究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算法的性能差异及其适用场景,分别构建了基于预瞄模型的纯跟踪算法(PurePursuit,PP)和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利用CarSim和Simulink对双移线和低速、中速以及高速行驶... 为探究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算法的性能差异及其适用场景,分别构建了基于预瞄模型的纯跟踪算法(PurePursuit,PP)和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利用CarSim和Simulink对双移线和低速、中速以及高速行驶工况进行联合仿真,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横向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P算法在低中速时具有较高跟踪精度,在高速时则有很大的误差;MPC算法在低、中、高速工况下的跟踪效果均良好,但实时性较弱。考虑到计算量和实时性,在低速工况下优先选用PP算法,中高速工况下选用MPC算法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纯跟踪控制算法 横向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的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保洋 祝培旺 +4 位作者 吕洪坤 来振亚 丁历威 帅威 肖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3,I0014,共10页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身的强耦合、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该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燃机动态模型,并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引入模型在线修正、PI静差控制等方法,以解决线性模型难以准确调控非线性系统和全局控制问题。结果表明,构建的燃机模型在孤网模式和并网模式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8%和0.52%。提出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响应多能互补系统调度时平均相对误差相较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分别降低了36.67%和88.05%,在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具有优秀的控制性能,且展现出与调度算法很好的适配性,有较好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仿真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优化控制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跟踪控制算法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颖 俞庭 +2 位作者 张琪 杨洪涛 宋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4,共10页
为探究车辆路径跟踪算法性能差异及适用性规律,分别构建基于预瞄的纯跟踪(PP)算法、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车辆模型,在圆环、蛇行和低、中、高速等工况下进行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并分析横向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为探究车辆路径跟踪算法性能差异及适用性规律,分别构建基于预瞄的纯跟踪(PP)算法、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车辆模型,在圆环、蛇行和低、中、高速等工况下进行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并分析横向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P算法预瞄距离越短,横向控制精度越高,但稳定性越弱,低速鲁棒性较好;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在高速下具有更小的横向控制误差,且增益系数k影响控制精度;相较于前两者,MPC算法在不同速度下均具有良好的横向跟踪性能。最后,开展实车试验对比验证3种算法的跟踪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MPC算法具有更优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预瞄理论 纯跟踪算法 前轮反馈控制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延MPC自主车辆协同控制算法与仿真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富春 贺云 陈奕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22-227,共6页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中车辆纵向运动的上下位分层控制器结构,上位控制器采用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利用期望距离以及车辆与环境的实时信息决策出被控车辆运动的期望加速度。下位控制器根据期望加速度,求解发动机节气门开...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中车辆纵向运动的上下位分层控制器结构,上位控制器采用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利用期望距离以及车辆与环境的实时信息决策出被控车辆运动的期望加速度。下位控制器根据期望加速度,求解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车辆的执行器时延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对纯滞后对象的补偿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与PID控制算法(下位控制器)相结合形成自主车辆纵向运动的上下位分层控制器,以补偿车辆的执行器时延带来的影响。通过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算法减小了CACC系统车辆在跟随过程中的速度跟踪误差以及间距误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执行器时延 模型预测算法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轨迹跟踪性能与经济性的无人驾驶HMCVT拖拉机分层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徐立友 陶源 +4 位作者 张俊江 温昌凯 王东青 刘孟楠 闫祥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2,123,共13页
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轨迹跟踪的过程中以跟踪性能为主,忽视作业能耗导致经济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经济性与轨迹跟踪性能的分层协同控制策略。首先以纵向偏差和横向偏差为目标、以加速度和前轮转角速度为约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建... 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轨迹跟踪的过程中以跟踪性能为主,忽视作业能耗导致经济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经济性与轨迹跟踪性能的分层协同控制策略。首先以纵向偏差和横向偏差为目标、以加速度和前轮转角速度为约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建立轨迹跟踪系统,其次以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和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比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外部参数优化的二元调节经济性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以拖拉机下一时刻预测速度和当前拖拉机犁耕阻力为传递变量,融合轨迹跟踪系统、经济性控制策略形成分层协同控制策略。采用纯跟踪算法与一元调节经济性控制策略作为对比策略,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该分层协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试验,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分层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对比策略相比,分层协同控制策略有效减小了无人驾驶拖拉机轨迹跟踪偏差,提高了拖拉机经济性,速度方差降低36.7%,纵向跟踪偏差减小89.8%,横向跟踪偏差减小91.7%,拖拉机油耗量减小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拖拉机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轨迹跟踪 协同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优化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景凌 李小燕 钟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针对灰色系统结合RBF神经网络时算法存在局部最优和收敛性等问题,引入遗传算法来辅助优化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具有的较强全局搜索能力,且收敛速度快的遗传算法对GM(1,1)模型参数λ进行高效求解,然后融合RBF神经网络和改进的灰色G... 针对灰色系统结合RBF神经网络时算法存在局部最优和收敛性等问题,引入遗传算法来辅助优化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具有的较强全局搜索能力,且收敛速度快的遗传算法对GM(1,1)模型参数λ进行高效求解,然后融合RBF神经网络和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构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RBF预测模型,一种是灰色RBF补偿预测模型GA-GRBF,另一种是灰色嵌入型GRBF模型。以某智能监控系统采集的风响应时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GRBF模型都要优于单一的GRBF模型,并且GA-GRBF模型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径向基函数 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RBF预测模型 GA-GRBF模型 优化 残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主动避撞工况的高实时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京良 陈良发 +4 位作者 王文轩 焦春绚 刘征宇 马飞 李升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0-590,共11页
为满足复杂交通场景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避撞控制的高实时性要求,该文采用了一种循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RMPC)将在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循环策略参数的离线求解,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根据车辆主动避撞的约束条件,引入惩罚函数将约束型主动避撞... 为满足复杂交通场景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避撞控制的高实时性要求,该文采用了一种循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RMPC)将在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循环策略参数的离线求解,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根据车辆主动避撞的约束条件,引入惩罚函数将约束型主动避撞优化控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有限时域最优控制问题;进而利用循环函数逼近得到不同预测步长控制问题的最优解;最后将算法部署到原型控制器,结合CarSim平台验证了算法的避撞性能以及在线计算的高效性。结果表明:预测步数从12增加到20步,避撞过程最小车距由0.34 m提升至1.38 m,千次实验碰撞次数由44下降到0;与常用在线优化求解器相比,该算法在预测步数为15时,其计算效率提升超过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循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RMPC) 循环函数 横向主动避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服务攻击下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预测补偿的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瑶虹 黄伟 +2 位作者 孙贝贝 张新鹤 薛一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针对微电网下电力系统通信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oS)、局部信息不开放以及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oS攻击的分布式事件触发的无模型预测补偿能量优化管理控制方法。首先,为了优化微电网能量供给并... 针对微电网下电力系统通信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oS)、局部信息不开放以及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oS攻击的分布式事件触发的无模型预测补偿能量优化管理控制方法。首先,为了优化微电网能量供给并使得获利最大,给出考虑微电网功率损失的维持供需平衡的最小成本函数;其次,将微电网中的每个部分看作一个智能体并考虑了通信带宽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随后,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数据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利用跟踪攻击前时刻的供需不匹配功率来预测补偿当前时刻及其后多个时刻的智能体功率数据缺失;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预测补偿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 模型预测补偿算法 能量优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空基时间基准建立中频率驾驭算法的研究
19
作者 陈广耀 邢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76,共7页
基于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建立空基时间基准时,需要指定不同于地面时间基准所建立的频率驾驭策略;围绕频率驾驭策略的选取,分别介绍了阻尼系数、反馈钟差或调频信息和模型预测控制(MPC)3种频率驾驭算法,利用仿真试验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结... 基于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建立空基时间基准时,需要指定不同于地面时间基准所建立的频率驾驭策略;围绕频率驾驭策略的选取,分别介绍了阻尼系数、反馈钟差或调频信息和模型预测控制(MPC)3种频率驾驭算法,利用仿真试验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阻尼系数法调节频次低,适用于地面注参数的调节模式;反馈钟差或调频信息法调节频次高,适用于星载设备自主调节;模型预测控制法因其可调参数多,可以得到相对更高的频率稳定度,但操作方法相对复杂.几种算法均可通过适当调节流程以满足当前低轨卫星频率驾驭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频率驾驭算法 低轨增强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RMPC算法解决弹性体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输入饱和与状态约束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广豪 郭宏宇 +2 位作者 秦伟伟 张植 何兵 《航空兵器》 2017年第3期33-40,共8页
由于强不确定性、高非线性、强耦合性,输入饱和及飞行状态受约束等问题,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存在许多难题。因此,设计一个能够解决模型不确定性和保持严格执行飞行约束的控制算法十分必要。首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凸优化的控制... 由于强不确定性、高非线性、强耦合性,输入饱和及飞行状态受约束等问题,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存在许多难题。因此,设计一个能够解决模型不确定性和保持严格执行飞行约束的控制算法十分必要。首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凸优化的控制策略,并结合张量积模型转化方法将考虑气动热弹性因素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变成线性参数模型(LPV);其次,将PDRMPC算法应用于LPV模型以克服输入饱和及飞行状态受限影响。这种控制策略不仅可以解决参数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弹性体模型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在约束下的系统状态稳定。最终,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参数依赖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LPV模型 张量积模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