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寅 荣冈 王树青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9-6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_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 .T_S模糊模型用于描述对象的非线性动态特性 ,通过将模糊模型的输出反馈回来作为模型输入 ,从而构成了模糊多步预报器 .由于T_S模糊模型每条规则的结论部分是一个线性模型 ,因此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_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 .T_S模糊模型用于描述对象的非线性动态特性 ,通过将模糊模型的输出反馈回来作为模型输入 ,从而构成了模糊多步预报器 .由于T_S模糊模型每条规则的结论部分是一个线性模型 ,因此整个模糊模型可以看作一个线性时变系统 ,从而将模糊预测控制器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二次寻优问题 ,以方便求解 .pH中和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动态矩阵控制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 模糊多步预报器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增量预测控制策略参数稳定域拓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华 肖曦 +2 位作者 刘欢 孙凯 吴和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6,共7页
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要求快速响应的电流内环以保证系统的高动态性能。电流增量预测控制策略可以获得快速的电流响应速度,但依赖电感参数的准确性。电感参数不准确时,系统稳定性难以保证。本文通过使用更多的电压及电流信息来提... 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要求快速响应的电流内环以保证系统的高动态性能。电流增量预测控制策略可以获得快速的电流响应速度,但依赖电感参数的准确性。电感参数不准确时,系统稳定性难以保证。本文通过使用更多的电压及电流信息来提高参考电压计算式的阶次,以此拓宽电流增量预测控制策略对电感参数的适应性。该方法对处理器的占空比更新能力或运算速度没有特殊要求,仅需增加少量计算量就可以显著拓宽电感参数稳定域。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增量预测控制策略 参数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式中频电源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风革 吴旭升 +1 位作者 聂子玲 王清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矩阵式中频电源具有输入输出同时可控的特点,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只对输出电压进行控制的不足,设计了矩阵式中频电源预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预测控制策略的原理和特性,采用了基于多步的预测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矩阵式中频电源的预... 矩阵式中频电源具有输入输出同时可控的特点,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只对输出电压进行控制的不足,设计了矩阵式中频电源预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预测控制策略的原理和特性,采用了基于多步的预测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矩阵式中频电源的预测模型,设计了包含输入输出性能约束的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可抑制负载的扰动,实现中频电压的低谐波输出,同时可控制电源系统输入侧无功功率为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优良的动静态性能表明,该方法可在大功率电源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中频电源 预测控制策略 谐波 输入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炉温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建艳 代正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8-52,共5页
针对钢坯加热炉的大滞后、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采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对加热炉炉温进行控制,研究炉温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小波神经网络优化控制器,以及反馈校正的设计与实现。结合生产实际,以现场采集的炉温数据进... 针对钢坯加热炉的大滞后、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采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对加热炉炉温进行控制,研究炉温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小波神经网络优化控制器,以及反馈校正的设计与实现。结合生产实际,以现场采集的炉温数据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坯加热炉 炉温控制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悬臂板预测控制策略
5
作者 郭戈 柴天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0-84,共5页
现有悬臂梁压电控制系统的检测信号处理过程和控制器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控制精度较低,而且不便于实现。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悬臂板压电智能结构控制策略。利用光学系统作为悬臂板形变的测量系统,取代了已有的方法中根据压电片的压电效... 现有悬臂梁压电控制系统的检测信号处理过程和控制器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控制精度较低,而且不便于实现。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悬臂板压电智能结构控制策略。利用光学系统作为悬臂板形变的测量系统,取代了已有的方法中根据压电片的压电效应和其它辅助数学工具对悬臂板形变的检测和数学计算。并利用PID控制和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有限步超前PI控制器。从而大大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的运算量,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使控制策略的可实现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板 预测控制策略 压电控制系统 智能化结构 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策略的ATO仿真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晓炜 陈永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4-217,共4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ATO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利用预测控制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列车自动运行仿真,针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两套控制规则,一套采用预测数据库,另一套采用实时控制,然后对控制结果进行比较、... 该文首先介绍了ATO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利用预测控制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列车自动运行仿真,针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两套控制规则,一套采用预测数据库,另一套采用实时控制,然后对控制结果进行比较、择优,从而得到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控制和模糊逻辑相结合: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完成列车运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系统 模糊预测控制策略 仿真 列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并行可切换式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涛 赵晴晴 +3 位作者 俞亚伟 习金玉 赵宝山 侯玮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7,共6页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固定的控制周期与预测寻优结构,难以实现电机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综合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并行计算架构的可切换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分析两种经典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预测寻优过...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固定的控制周期与预测寻优结构,难以实现电机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综合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并行计算架构的可切换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分析两种经典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预测寻优过程中的数据依赖关系,构建具有不同控制周期、不同控制策略的微单元,通过设计算法切换策略,实现变结构、变周期控制。在此基础上,为减少切换过程引起的被控量波动,设计了时序优化策略。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兼顾了电机系统的动、稳态控制性能,实现了模型预测控制的稳态控制精度、暂态超调量、响应时间的同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变周期控制 多核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功率平抑的SOEC系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武鑫 冯歌 熊星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6-1633,1674,共9页
为了平抑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考虑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的高效率特性,基于实际数据构建千瓦级SOEC电堆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精度。针对SOEC系统的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功率控制策略,用于平抑风电场输出功... 为了平抑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考虑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的高效率特性,基于实际数据构建千瓦级SOEC电堆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精度。针对SOEC系统的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功率控制策略,用于平抑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根据某15 MW风电场运行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提出一种风电场输出功率分解方法,获得SOEC系统的充电功率指令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SOEC系统功率控制效果很好,可以实现充电功率指令的跟随变化,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674%,平抑风功率波动效果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风电场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PHEB控制策略
9
作者 徐鑫 张涛 +2 位作者 孙中博 李甜甜 高建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7期174-180,共7页
考虑电池寿命提前结束更换电池导致全寿命周期成本增加,针对某款功率分流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建立电池寿命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为精确估计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基于实车运行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电池健康因子,建立遗传算法优化... 考虑电池寿命提前结束更换电池导致全寿命周期成本增加,针对某款功率分流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建立电池寿命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为精确估计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基于实车运行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电池健康因子,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动力电池寿命模型。考虑到控制策略对电池寿命和能耗的影响,建立包含能耗成本和电池更换成本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制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以能耗成本为目标的优化相比,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目标的优化使能耗成本仅增加了5.8%,电池寿命衰减降低了15.2%,整车使用过程中电池无需更换,综合成本降低了8.5%。达到车辆报废时,电池寿命刚好结束,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 全寿命周期成本 电池寿命模型 动力系统模型 能量管理 主成分分析 预测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输入非线性的离散时间系统预测控制的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宝苍 席裕庚 李少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7-834,共8页
对存在输入非线性的系统 ,采用两步法预测控制策略 .对线性部分采用Riccati迭代矩阵满足一定条件的控制律以得到Lyapunov函数 ,进而研究了存在非线性反算误差 (由非线性方程求解误差和解饱和算法形成 )时两步法使系统保持稳定的条件 ,... 对存在输入非线性的系统 ,采用两步法预测控制策略 .对线性部分采用Riccati迭代矩阵满足一定条件的控制律以得到Lyapunov函数 ,进而研究了存在非线性反算误差 (由非线性方程求解误差和解饱和算法形成 )时两步法使系统保持稳定的条件 ,给出了实际系统参数调整的指导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预测控制 稳定性分析 输入非线性 两步法预测控制策略 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水冷型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飞 罗仁宏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3,共6页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方法在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冷却系统中应用时出现温度波动较大、调控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以某款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软件搭建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计算模型,并对标台架试验,验证了计算...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方法在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冷却系统中应用时出现温度波动较大、调控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以某款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软件搭建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计算模型,并对标台架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模型预测控制器,经计算分析可得,相比于原有PID控制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的PEMFC温控能力更强,温度波动明显得到改善,同时降低了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却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PID控制策略 温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alysis and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ed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6
12
作者 LIU Guo-Ping SUN Jian ZHAO Yun-B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9-1777,共9页
这份报纸用预兆的控制策略涉及设计,分析和联网的控制系统的即时实现。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特征的分析被详细说明,它证明一个联网的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不同。完成靠近环的联网的控制系统的需要的性能,联网的预兆的控制计划被介绍。... 这份报纸用预兆的控制策略涉及设计,分析和联网的控制系统的即时实现。联网的控制系统的特征的分析被详细说明,它证明一个联网的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不同。完成靠近环的联网的控制系统的需要的性能,联网的预兆的控制计划被介绍。设计,稳定性分析和联网的预兆的控制系统的即时实现被学习。它被联网的预兆的控制计划能补偿随机的网络通讯延期和数据退学学生的模拟和实际实验说明,完成需要的控制性能并且有好靠近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网络控制系统 预测控制系统 实时实现 设计 预测控制策略 控制方案 网络预测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for Predictive Control Approach to Networked Bilinear Systems 被引量:3
13
作者 Binglin Wang Yu Kang +1 位作者 Jiahu Qin Yanmei L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4-1240,共7页
关键词 离散双线性系统 预测控制策略 逐步优化算法 网络化 系统动力学模型 控制序列 反馈通道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变压器的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 被引量:5
14
作者 聂江霖 杨江朋 +2 位作者 蔡春健 孙鑫宇 舒泽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274-4284,共11页
串联电池组需要均压措施保证其容量、寿命和安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端口变压器的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均压路径实现高可控与高效率的整体均压。与同类均压电路相比,无需附加额外电路,且变压器绕组和开关管数量减少... 串联电池组需要均压措施保证其容量、寿命和安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端口变压器的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均压路径实现高可控与高效率的整体均压。与同类均压电路相比,无需附加额外电路,且变压器绕组和开关管数量减少一半。通过电路建模分析确定设计变压器电压比等关键参数的约束条件,并在传统平均电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预测电压和最低电压两种控制策略。最后,针对24串联锂电池组设计基于GaN开关器件和平面多端口变压器的均压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电路和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均压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 多端口变压器 预测电压控制策略 最低电压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activ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seismically excited structures using MRF-04K dampers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龙河 李忠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96-2501,共6页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a semi-active predictive control(SAPC) system with magnetorheological(MR) dampers to reduce the responses of seismically excited structures was presented.The SAPC scheme is based on a predicti...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a semi-active predictive control(SAPC) system with magnetorheological(MR) dampers to reduce the responses of seismically excited structures was presented.The SAPC scheme is based on a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system response to obtain the control actions by minimizing an object function,which has a function of self-compensation for time delay occurring in real application.A double-ended shear mode combined with a valve mode MR damper,named MRF-04K damper,with the maximum force of 20 kN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and parameters of the Bouc-Wen hysteresis model were determined to portray the behavior of this damper.As an example,a 5-story building frame equipped with 2 MRF-04K dampers wa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APC scheme for addressing time delay and reducing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s.Comparison with the uncontrolled structure,the passive-off and passive-on cases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peak and the norm values of structural responses are all clearly reduced,and the SAPC scheme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two passiv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ctive control predictive control time delay compensation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