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背景下学前教育“人”“财”供需变化与适配挑战——基于未来十年适龄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洪秀敏 邵婷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只有实现人才与经费的高效配置才能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教育强国筑基。准确把握幼儿人口的变动情况,是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只有实现人才与经费的高效配置才能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教育强国筑基。准确把握幼儿人口的变动情况,是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为破解人口变动带来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行动指南。研究显示,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导致在园幼儿总量快速减少,城镇在园幼儿数量远超农村,适龄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教师资源呈现结构性短缺,优质师资集中于城镇,教师过剩危机初步显现;经费需求先下降后上升,城乡差异不断拉大,总体投入压力持续攀升。为适应人口变动和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建议动态监测适龄人口发展趋势,实现资源灵活管理和高效配置;提高准入的门槛和培养层次,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成本分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口预测 师资配置 经费投入 供需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背景下基础教育城乡师资供求动态匹配与优化:面向2035年的概率预测
2
作者 程顺祺 朱宇 王少谷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6,共12页
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师资保障是锚定基点战略定位的关键。运用贝叶斯分层概率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25-2035年我国基础教育各学段分城乡的师资需求情况开展预测,从存量和增量双重视角分析师资需求的结构差异及其供求的... 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师资保障是锚定基点战略定位的关键。运用贝叶斯分层概率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25-2035年我国基础教育各学段分城乡的师资需求情况开展预测,从存量和增量双重视角分析师资需求的结构差异及其供求的动态匹配。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将缩减41.03%,师资需求缩减33.98%;基础教育在校生城镇化率将提升至93.35%,相应的城镇师资需求占比也将增至91.72%;师资在学段间和城乡间均存在结构性错配,整体供求矛盾将于“十六五”时期最大化:受延迟退休影响的教师规模近百万人,将需求增量压缩至50万人以下,致使师范生严重过剩。鉴于此,应立足常住人口构建师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统筹城乡间、学段间的配置,因地制宜探索编制改革,探索教师转岗和弹性退休政策,以人口变动为契机推动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师资 供求匹配与优化 概率人口预测 延迟退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新形势下超大城市托育师资需求中长期变动的预测性分析
3
作者 沙莉 杨津津 +1 位作者 杨紫涵 魏星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60,共16页
以“七普”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经典队列要素法并借助PADIS-INT软件,分别对2024—2050年上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的分年龄段规模与总规模做出预测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2024—2050年托育机构师资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并依据托育机... 以“七普”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经典队列要素法并借助PADIS-INT软件,分别对2024—2050年上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的分年龄段规模与总规模做出预测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2024—2050年托育机构师资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并依据托育机构师资的现有供给水平进行供需比较。中方案结果显示:2024—2050年期间,上海市托育机构保育人员需求量将长期处于上升的总态势,由2024年的1.31万~1.69万人上升至2049—2050年的2.48万~3.4万人。未来二十余年,上海市保育人员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且保育人员缺口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建议加强托育适龄儿童规模监测,依据单岁年龄组精准测算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规模;注重托育师资需求规模的前瞻性分析,重点聚焦托育人员;促进托幼师资统筹规划,分阶段调整保育人员供给水平;重视托育师资人才培养,构建6岁以下托幼一体化师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师资需求 人口预测 超大城市 供需关系 托育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人口预测问题——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4
作者 陈弘正 王红扬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6,共13页
系统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提升人口预测有效性的关键前提。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发展环境-发展逻辑-人口规律-规划逻辑-人口预测的一致性”的历史性分析框架,对1949年以来人口预测的历史分析发现,随着发展环... 系统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提升人口预测有效性的关键前提。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发展环境-发展逻辑-人口规律-规划逻辑-人口预测的一致性”的历史性分析框架,对1949年以来人口预测的历史分析发现,随着发展环境的转变,发展逻辑和规划逻辑的转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口规律,并相应地改变人口预测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提出,人口预测必须摆脱路径依赖,并重新审视人口规律,对深度转型期的发展逻辑和人口规律,及二者间的关系作出结构性阐释,指出人口对发展的约束性和对应性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澄清人口预测是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与结果的统一,提出人口预测在认识层面、思路层面和方法层面的转型方向,以期加强人口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人口规律 发展逻辑 深度转型期 国土空间规划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学龄人口变动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基于对江苏省2025—2035年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5
作者 龚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舍、师资和经费需求。结果显示:2025年江苏省学龄人口约1282.05万,到2028年下降至约1180.16万,到2035年进一步降至约822.98万;2035年较2022年,全省校舍中幼儿园富余963所、小学富余2261所、初中富余791所、高中富余9所,全省师资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富余4.19万、幼儿园保育员富余1.41万、小学教师富余12.24万、初中教师富余6.34万、高中教师缺少1.41万,全省教育经费中幼儿园富余44亿元、小学富余144.01亿元、初中缺少73.83亿元、高中缺少192.88亿元。对此,应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构建学前教育资源动态配置体系、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管理、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学龄人口预测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三孩”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及养老服务需求预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程明梅 杨华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以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数据,结合CLHLS微观数据库,对2050年以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失能率不断提高,其中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 以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数据,结合CLHLS微观数据库,对2050年以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失能率不断提高,其中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其平均失能率分别为28.98%、42.12%和76.04%;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2050年以前其所占比例会超过城镇总失能老年人口的25%,而且男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始终低于女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数量处于上升状态,预计2050年以前其每年需求的平均规模会超过500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城镇失能人口将高于农村失能人口。因此,应尽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长期照护机制;针对不同的城镇失能人群构建差异化的长期护理模式;加快建设针对城镇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完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养老服务需求 人口预测 长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盛丹阳 陈卫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在国家总体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上占有独特地位。人口之于边境地区安全、发展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边境人口预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队列...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在国家总体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上占有独特地位。人口之于边境地区安全、发展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边境人口预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队列要素法为基础,对未来50年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多情景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无论在何种预测方案下,未来陆地边境地区的人口负增长趋势都将长期延续,2050~2060年,人口内生负增长趋势将在所有边境地区蔓延开来。在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陆地边境人口总规模下降速度更快,尤其在2040~2070年后,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负增长的加速作用将更为明显。人口结构方面,未来边境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育龄妇女的比重则将持续下降。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陆地边境地区还将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失衡与生育潜力削弱的问题。要立足边境人口负增长将长期持续的现实,重视提高边境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居留稳定性;充分发挥边境地区政策优势与固有优势,培养与吸引人才;提高边境地区生育潜力,放宽边境生育限制,关注生育主体的需求;充分考虑不同边境地区发展条件,探索符合边境地区现实情况的人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人口 人口负增长 小区域人口预测 队列要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红利: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8
作者 张耀军 李佳林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5,共12页
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创新性、绿色性、协调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人口要素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基础、最重要、最能动的要素,改革开放后人口的数量型红利期推动... 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创新性、绿色性、协调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人口要素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基础、最重要、最能动的要素,改革开放后人口的数量型红利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数量型人口红利呈现出逐渐衰减的趋势,地区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质量型与配置型人口红利逐渐取代数量型人口红利,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应着重从释放质量型、配置型人口红利的角度扎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培育自由思想市场、构建创新生态,强化人力资本提升与研发保护、均衡人口教育结构,促进老年人口就业、提升老年人口收入和消费力,并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要素集聚及开发人口红利的引领功能,实现区域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调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与县中发展战略规划:面向2035的县中教育需求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常宝宁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县域学龄人口是制定县中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Leslie人口模型,对2025-2035年县中教育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县域高中阶段适龄学生数从2025年的3380.25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2295.53万人;县中在... 县域学龄人口是制定县中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Leslie人口模型,对2025-2035年县中教育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县域高中阶段适龄学生数从2025年的3380.25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2295.53万人;县中在校学生数在2025年达到峰值,2025-2030年相对稳定,2031-2035年大幅减少。县中教育资源虽然能满足适龄学生就学的基本需要,但与市域内城区学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应对人口变动与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带来的压力,要统筹考虑“过渡期”县中的刚性需求,建立常态化县中发展监测机制,强化市域统筹力度,健全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途径提升县中教师队伍素质,重塑小班教学、选课走班等引发的育人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县中 教育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基于38个重点城市七普人口与规划人口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欧阳鹏 +1 位作者 蒋雅婷 陈懿慧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编制内容,影响着城市资源承载、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的可持续性。通过对38座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划值与七普人口实际值差距比较分析,发现2020年规划人口和实际人口呈现不...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编制内容,影响着城市资源承载、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的可持续性。通过对38座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划值与七普人口实际值差距比较分析,发现2020年规划人口和实际人口呈现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差异化系统性偏离状况,进而对其成因展开剖析,最后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出需要正确定位规划人口预测的作用,加强从技术预测逻辑到政策调控逻辑的转变,创新人口类型认知概念体系、多情景推演模型方法和动态精准响应机制,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弹性应对等建议,以期更好地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预测 总体规划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口变动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困境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智雷 冯一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乡村人口变动已成为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乡村人口变动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困境,对理解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并回应相关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和2023年第一期湖... 乡村人口变动已成为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乡村人口变动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困境,对理解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并回应相关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和2023年第一期湖北百县老龄调查(HBAS)等数据资料,并采用队列要素法,可以对乡村人口变动形势展开全面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乡村人口变动在婚龄人口性别比、老年人口高龄化以及婚姻稳定性等方面给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困境。具体而言,乡村出生人口和学龄人口总量快速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回归正常,但婚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男性光棍危机蔓延至农村社会中层家庭。乡村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独居化趋势,对农村养老保障造成较大挑战。离婚文化开始侵袭农村,传统婚姻文化逐渐消解,导致乡村婚姻不稳定程度加剧。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在县城购房,成为县域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农民工返乡就业人数增加,乡村初步显现“逆刘易斯过程”。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人口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当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以及修复乡村婚姻和家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口变动 人口老龄化 人口服务体系 三孩生育政策 人口结构预测 生育率 婚姻文化 县域城镇化 农村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基于未来20年适龄人口的预测 被引量:80
12
作者 杨顺光 李玲 +1 位作者 张兵娟 殷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3,共11页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研究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对2016-2035年学前教育适龄幼儿数和在园幼儿数进行预测,并估算所需的园舍规模、教师规模和经费总量。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将从2019年开始对学前教育产生影...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研究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对2016-2035年学前教育适龄幼儿数和在园幼儿数进行预测,并估算所需的园舍规模、教师规模和经费总量。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将从2019年开始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引起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迅速扩大,并在2021年达到最大规模,随后"全面二孩"政策作用减弱,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逐渐缩小,整体以2021年为分界点呈"A字形"变动趋势。受此影响,学前教育园舍、师资、经费等资源需求随之增长,而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幼儿园数、教师数和经费投入力度尚不足以应对。对此,应基于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的变动趋势,在短期内积极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并充分整合其他学段的教育资源以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急需;之后,随着在园幼儿规模缩小,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缓解,可以利用已补充的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学前教育 资源配置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1 位作者 雷军 许美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小城镇人口将会出现较快的提高。故而,在综合考虑新疆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得出了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灰色系统 建制镇 人口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功 曹桂英 +5 位作者 刘玉博 庞丽华 张蕾 任强 王海涛 郑晓瑛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6年第4期29-41,共13页
利用PDE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对北京市2000-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结合人口迁移和教育发展,预测了北京市人力资本的变化。比较了在不同生育率和迁移方案下,北京市... 利用PDE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对北京市2000-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结合人口迁移和教育发展,预测了北京市人力资本的变化。比较了在不同生育率和迁移方案下,北京市人口增长、老龄化和人力资本的变化,根据预测结果对北京市人口和城市规划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多状态模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以昆山市生态城市规划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南 左玉辉 +1 位作者 柏益尧 冯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生态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对于经济发展预测、各个生态专项规划及制定建设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昆山生态城市规划实例,分析了昆山人口终极规模,并从人口总量、分布、素质和城市化等方面对昆山不同规划期进行人口预测。
关键词 人口预测 生态城市规划 昆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探析——基于学龄人口的预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玲 杨顺光 韩玉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为科学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本文基于2009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采用人口预测软件(CPPS)建立人口预测模型,预测出未来连续8年的学龄人口,并对年均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指标,如专任教师数、义务教育经费、学校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等进... 为科学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本文基于2009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采用人口预测软件(CPPS)建立人口预测模型,预测出未来连续8年的学龄人口,并对年均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指标,如专任教师数、义务教育经费、学校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等进行推算。进而提出系列建议,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增进城乡教师交流,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资源需求 学龄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避难人口预测的简便方法--以地震灾害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志芬 周健 +2 位作者 王家卓 邹亮 谢映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2,共8页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再通过查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便可计算研究区域的避难率。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合理可信,能为城市规划、市政规划等非地震专业人员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人口预测 建筑震害避难率 建筑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4
18
作者 尹春华 陈雷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8,共5页
人口问题是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口预测,作为经济、社会研究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人口数据进行知识的发现,可以了解未来人口的演化进程,从而对连带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 人口问题是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口预测,作为经济、社会研究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人口数据进行知识的发现,可以了解未来人口的演化进程,从而对连带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劳动力结构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正确的人口预测结果将对政府制定与此相关的政策意义重大。利用数据挖掘中的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人口预测模型,并根据实际数据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实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BP神经网络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回归及logistic离散模型在中国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朱兴造 庞飞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57-159,共3页
为了寻找更好人口预测方法,经济领域常用的自回归模型创新式的被应用到中国的人口预测中。通过结果预测结果分析,易知自回归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进一步探索人口的预测理论,精典的logistic离散模型被用来和自回归模型做对比。由于自回... 为了寻找更好人口预测方法,经济领域常用的自回归模型创新式的被应用到中国的人口预测中。通过结果预测结果分析,易知自回归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进一步探索人口的预测理论,精典的logistic离散模型被用来和自回归模型做对比。由于自回归模型和logistic离散模型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对两者在建模原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且对两个模型理论进行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自回归 离散模型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以来吉林省人口变动特征及多模型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于婷婷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以2001—2012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分别构建了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及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吉林省2013—2020人口变化特征、人口性别结构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 以2001—2012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分别构建了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及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吉林省2013—2020人口变化特征、人口性别结构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人口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年是一个显著的转折点;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一致,人口的机械增长因素对于吉林省人口变动影响较小.(2)从人口结构来看,吉林省男女成年性别比在世界公认性别比正常值范围内,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60岁以上年龄阶段人口比重超过国际标准和全国水平.(3)三种人口预测模型中,Logistic模型误差较小且与吉林省人口发展阶段和人口结构特征相适应,依据该模型预测的吉林省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2 800万人,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且有过渡到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人口预测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