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预期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天宇 唐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主要渠道是预期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或支出效应。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老年家庭在没有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足以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预期效应,说明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低成本的促消费政策。要更大程度上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居民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以全方位发挥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和预期效应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储蓄率 消费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及其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焕春 陈笑芸 +3 位作者 汪小福 杨桂玲 徐俊锋 李玥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随着转基因产业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能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可能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环境形成潜在的危害,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 随着转基因产业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能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可能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环境形成潜在的危害,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具有潜在性,非预见性,因此以"实质等同性"为基础的定向评价方法很难充分考虑到由遗传修饰引起的非预期效应。文章主要阐述了转基因植物整合位点的分布和机制、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效应,以及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技术、代谢组分析技术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代谢水平上比较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基因表达的差异,在食品安全评价中会是完善定向方法的补充方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预期效应 基因芯片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森 李健爽 杜晓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2-316,共5页
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能形成新的代谢产物或改变代谢模式,也可能引起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毒物质,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评... 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能形成新的代谢产物或改变代谢模式,也可能引起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毒物质,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评价中的最新应用做了总结,并阐述了对该研究领域的预期,以期促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代谢组学 预期效应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实现预期效应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凡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70,共6页
我国顺应国际国内局势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战略创举。但试验区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取决于对自由贸易区效应的理性认知:其一,自由贸易区暨更深程度的贸易自由化有其明显的副作用;其二,能否从自由贸易区暨... 我国顺应国际国内局势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战略创举。但试验区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取决于对自由贸易区效应的理性认知:其一,自由贸易区暨更深程度的贸易自由化有其明显的副作用;其二,能否从自由贸易区暨更深程度的贸易自由化中获益,取决于机制设计,更取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建立。归根结底,设立自由贸易区只是实现国家竞争优势的渠道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预期效应 机制设计 国家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期度量、预期特征和预期效应视角的汇率预期研究综述
5
作者 朱新玲 黎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从预期度量、预期特征和预期效应三个方面对汇率预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后续的汇率预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有益参考。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汇率预期度量方法有待改进,汇率预期特征研究有待深入,汇率预期效应研究有待完善。进... 从预期度量、预期特征和预期效应三个方面对汇率预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后续的汇率预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有益参考。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汇率预期度量方法有待改进,汇率预期特征研究有待深入,汇率预期效应研究有待完善。进一步发现:可以通过"序列估算"解决汇率预期度量问题,可以在非线性框架下深化汇率预期特征研究,可以通过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完善汇率预期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预期 预期度量 预期特征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分子检测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茂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82,共5页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以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 ,是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用常规的分析技术难以准确测定。利用...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以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 ,是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用常规的分析技术难以准确测定。利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从蛋白质组和mRNA水平上比较转基因植物食品和非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基因表达差异 ,是检测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有效手段。文中对利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中外 外源基因 转基因食品 含量 MRNA水平 基因表达差异 预期效应 非转基因 分子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慧玲 罗小伟 +1 位作者 郭佳乐 张可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5期J0003-J0009,共7页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化学组分,有望获得更多的植物细胞内化学成分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有助于评价转基因作物是否由于遗传转化而导致了非预期效应的发生,或转基因作物与来源亲本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是否具有实质等同性...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化学组分,有望获得更多的植物细胞内化学成分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有助于评价转基因作物是否由于遗传转化而导致了非预期效应的发生,或转基因作物与来源亲本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是否具有实质等同性。本文介绍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非预期效应的概念、成因及代谢组学在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评估中的应用,旨在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预期效应 代谢组学 实质等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演奏心理中预期效应在日常生活及音乐学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汐 《北方音乐》 2020年第6期214-214,218,共2页
演奏行为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涉及听觉、记忆、意象、想象、联觉、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1]。随着音乐表演领域的不断发展,就现阶段而言,单纯对演奏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解决不了音乐演奏的所有问题。音乐演奏者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了演奏心... 演奏行为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涉及听觉、记忆、意象、想象、联觉、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1]。随着音乐表演领域的不断发展,就现阶段而言,单纯对演奏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解决不了音乐演奏的所有问题。音乐演奏者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了演奏心理对演奏行为同样可以产生巨大影响,很多演奏生理领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演奏心理得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演奏心理学中预期效应的研究,阐述预期效应的概念和意义、预期效应在生活及演奏中的存在方式、预期效应的分类以及预期效应的应用对乐器演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效应 演奏心理 内心听觉 期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购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与矛盾化解
9
作者 黄松林 韩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0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粮食收购 政策调整 预期效应 矛盾化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光明 陈旭 +1 位作者 张兴 马原啸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4-691,共8页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是指个体在预期条件下的信息加工能力显著优于非预期条件。探讨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可以为预期静默效应(预期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减弱)...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是指个体在预期条件下的信息加工能力显著优于非预期条件。探讨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的神经机制,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可以为预期静默效应(预期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减弱)提供理论解释,但该模型不能解释社会性预期刺激诱发的增强神经活动。因此,研究1和研究2将考察无意识和意识社会性注意在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中的作用,从而将它们整合到该模型中。研究3不再局限于对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的考察,而是扩展到对预期转换机制的探讨,最终将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和预期转换机制整合在预期节俭化框架之下。对于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神经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完善社会性预期编码模型,还有助于拓宽社会性预期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预期优势效应 转换机制 预期编码模型 社会性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Cry1Ac基因对107杨材性的非预期影响
11
作者 李洪瑞 赵志明 +3 位作者 张津 门艳阔 张子杨 王进茂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了探究外源BtCry1Ac基因对107杨材性性状产生的非预期影响,以转BtCry1Ac基因107杨2个株系(ECA1和ECA2)和野生型株系(WT)为材料,对其木材化学组分、物理和力学性质及纤维形态指标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BtCry1Ac基因的转入使107杨... 为了探究外源BtCry1Ac基因对107杨材性性状产生的非预期影响,以转BtCry1Ac基因107杨2个株系(ECA1和ECA2)和野生型株系(WT)为材料,对其木材化学组分、物理和力学性质及纤维形态指标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BtCry1Ac基因的转入使107杨木材材性发生了非预期变化,具体表现为ECA1和ECA2的纤维素、灰分、苯醇抽出物及1%NaOH抽出物组分含量均显著低于WT(P<0.05);ECA1和ECA2的气干干缩性、全干干缩性显著低于WT(P<0.05),且ECA1和ECA2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显著高于WT(P<0.05);ECA1和ECA2的冲击韧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WT(P<0.05);ECA1和ECA2的纤维长度显著低于WT(P<0.05)。总体表现为转基因株系的木材有着更小的干缩性,更高的密度和强度,其材性发生了非预期性改变,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杨树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7杨 BtCry1Ac基因 木材材性 纤维形态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N系统分析转基因稻米油脂的非预期变异效应
12
作者 赵艳 史玉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以抗草甘膦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株系T13和T22及各自的PTN(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系统对照样本为材料,分析GM稻米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实质等同性并追溯其非预期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 以抗草甘膦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株系T13和T22及各自的PTN(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系统对照样本为材料,分析GM稻米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实质等同性并追溯其非预期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结果表明:(1)两个GM水稻株系T13和T22的油脂含量与各自亲本差异显著,T13的油脂含量比亲本P1降低了21. 79%,T22的油脂含量比亲本P2增加了20. 87%,但最大变异幅度小于P1和P2品种间差异,说明GM水稻种子油脂含量变异在安全范围之内。(2) GM水稻株系与其对照样本的脂肪酸组成相同,只是部分脂肪酸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异。根据双倍单边检验(two one-sided tests,TOST)程序,12种脂肪酸组分中,相对含量与亲本不等同的T13株系只有亚麻酸1种,T22株系则有8种,可见稻米脂肪酸组分含量变异在不同GM品系间差异较大,GM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应遵循个案分析原则。(3) GM株系T22稻米的花生酸、鳕油酸和芥酸相对含量变异幅度较大,而且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包括转基因过程和转基因插入突变效应,需要进一步安全性评估。其中T22稻米中相对含量增加的花生酸和鳕油酸属于非限量营养脂肪酸,而具有安全隐患的限量脂肪酸芥酸在T22稻米中的相对含量比P2降低了23. 69%,而且含量远低于有关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稻米油脂含量 脂肪酸 实质等同性 预期变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板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长虹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8,103,共11页
以中小企业板2004~2011年数据为基础,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种类型的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股利信号传递效应以预期效应为主,并通过持续效应或修正效应得到确认、加强或修正;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不分配和纯现金股利不... 以中小企业板2004~2011年数据为基础,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种类型的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股利信号传递效应以预期效应为主,并通过持续效应或修正效应得到确认、加强或修正;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不分配和纯现金股利不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纯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具有信号传递功能,低比例纯股票股利和低比例混合股利不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同时,高盈利能力公司不发放股票股利则不具有信号传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利信号理论 预期效应 持续效应 修正效应 中小企业板股利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明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7年第7期8-9,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财务协同效应 每股收益 预期效应 市场价值 价值低估 股票价格 证券市场 帐面价值 资本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和预期有效性对运动方向感知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玥安 姜云鹏 +1 位作者 郭茂杰 吴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3,共9页
环境中的运动刺激往往多变,更好的方向感知需要同时依赖当前信息和先验信息。然而,当前刺激的不确定性与先验线索的预期有效性在运动方向感知决策中如何整合尚不清楚。研究采用随机点运动范式,要求被试判断散点群的整体运动方向,方向一... 环境中的运动刺激往往多变,更好的方向感知需要同时依赖当前信息和先验信息。然而,当前刺激的不确定性与先验线索的预期有效性在运动方向感知决策中如何整合尚不清楚。研究采用随机点运动范式,要求被试判断散点群的整体运动方向,方向一致的散点为相干点,其比例越低,不确定性越高。实验1比较了不同相干点比例下的感知准确度。根据实验1的结果,选出20%和60%的相干点比例分别对应实验2中散点群的高、低不确定性水平。实验2比较了高、低不确定性和高、低预期有效性(线索正确预测目标的概率)下的感知准确度。结果发现,随着不确定性的降低和预期有效性的增加,感知准确度显著提高;预期效应(高、低有效性下感知准确度的差异)随不确定性的提高而增加。结果表明,先验信息与感觉信息能在运动方向感知决策中整合。研究为双重控制机制(DMC)理论下主动性与反应性控制协同工作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并为交通事故的解释与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效应 不确定性 运动方向感知决策 随机点运动范式 认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国际传递机理及其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宇 张广现 申亮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向全球传递的渠道主要包括国外投资者购买美国次级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调整效应;资产评级下降导致风险重新定价;实体经济传递和心里预期效应。次贷危机的国际传递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投资者大量抛售金融资产,全...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向全球传递的渠道主要包括国外投资者购买美国次级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调整效应;资产评级下降导致风险重新定价;实体经济传递和心里预期效应。次贷危机的国际传递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投资者大量抛售金融资产,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直接导致市场资金紧张和信贷紧缩;市场信心受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国际传递 风险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政策对货币市场的“非对称性”传导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红霞 袁显平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3,共9页
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2007~2010年在通胀和危机背景下中国10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调整对市场利率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效应,主要表现在,降息会使市场利率下降,加息却对短期市场利率产生显著的负向... 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2007~2010年在通胀和危机背景下中国10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调整对市场利率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效应,主要表现在,降息会使市场利率下降,加息却对短期市场利率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和货币超经济发行导致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市场利率 预期效应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年中国财政形势与1994年展望
18
作者 米建国 张卫华 项中新 《经济研究参考》 1994年第71期2-23,共22页
一、1993年中国财政运营及其特点 1993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支变化异常,社会经济等客观因素对财政运营的作用相对微弱,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与体制改革预期效应对财政运营的作用较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形势 中国财政 经济高速发展 财政收支 客观因素 社会经济 预期效应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养老保险与消费支出:来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大川 赵小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0期81-87,共7页
利用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养老保险获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制度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参加新农保制度会使农民的基础性消费和高层次消费分别降低4.5%和0.6%;进... 利用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养老保险获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制度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参加新农保制度会使农民的基础性消费和高层次消费分别降低4.5%和0.6%;进一步分析显示,新农保制度对不同年龄段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对60岁以下参保农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会同时降低年轻农民的基础性和高层次消费,但对60岁及以上参保农民的消费支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要实现新农保制度的消费刺激功能,还需在制度投入、制度设计、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农民 消费支出 财富代替效应 预期收入效应 CS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支持、普惠金融与家庭收入增长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如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8,共16页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构造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省级层面政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合成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政府...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构造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省级层面政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合成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政府支持通过发挥成本效应、预期效应和生态效应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的政府支持下,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促进作用较弱,随着政府支持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的促进效果增强;在改变计量模型、调整解释变量滞后阶数、更换被解释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支持的调节效应较高,意味着在这些地区,较高水平的政府支持更有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收入 普惠金融 政府支持 成本效应 预期效应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