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形成方式与通货膨胀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超 王智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4,共4页
通过研究1999年1月到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方式中,适应性预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通货膨胀存在惯性,而消费者预期变量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首要影... 通过研究1999年1月到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方式中,适应性预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通货膨胀存在惯性,而消费者预期变量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首要影响因素,当期便可以产生影响;财政政策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存在时滞,其使用需要以精确的判断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期形成方式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锚定:基于消费者和经济学家预期的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永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共11页
本文在区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的基础上,研究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和锚定的特点,发现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呈现不规则的正态分布,往往在通货膨胀实际值较低时更多的经济学家做出偏高预期。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显示低收入... 本文在区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的基础上,研究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和锚定的特点,发现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呈现不规则的正态分布,往往在通货膨胀实际值较低时更多的经济学家做出偏高预期。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显示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更为敏感,大城市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最敏感。总体如果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物价上涨,则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增加。发现居民物价预期指数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成因,但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却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发生。国际比较发现英国居民物价预期指数显著高于中国。锚定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是防止通货膨胀预期加速形成,防止中央银行陷入通货膨胀预期陷阱,为此需要单一化中央银行职责,建立通货膨胀预期中期监测机制,竖立中央银行反对通货膨胀的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期形成 预期锚定 通货膨胀预期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有色金属价格变化中的货币因素和预期形成:基于金属指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泽生 孙便霞 黄伟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743-754,共12页
从货币视角来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所构建的有色金属指数,分别利用VAR框架和H-P滤波并构造冲击因子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货币因素对中国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及其价格预期的形成。实证发现:1中国有... 从货币视角来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所构建的有色金属指数,分别利用VAR框架和H-P滤波并构造冲击因子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货币因素对中国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及其价格预期的形成。实证发现:1中国有色金属现货价格与货币等变量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货币流动性对有色金属价格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和较长的持续效应,而经济活动变量对价格的影响为负,表明富有弹性的生产和供给所对应的产量机制对有色金属价格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出于便利收益的库存需求机制的影响;2在2006年6月前后货币冲击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存在结构变化,且货币冲击的重要性强于经济活动冲击;3存在由滞后期期货价格形成我国有色金属价格的预期形成机制,结构变化后市场风险主要源于国际市场并向国内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因素 有色金属价格指数 中国市场 预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可信性变动、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格冲击下人民银行将适应性政策转变为非适应性政策这一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产出-物价"曲线的判断,SVAR模型中通胀冲击下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响应函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递归回归检验,得出我国公众对政策的可信性增加,进而导致其通胀预期形成方式中的前向参照政策信息的成分增加,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银行试图维持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就应该保证政策可信性具有稳定性,而且,从长期实现价格稳定目标的角度来看,人民银行还应不断提高这一政策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可信性 通胀预期形成方式 菲利普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无所知”还是“了如指掌”?——公众对宏观经济冲击认知的新证据
5
作者 黄小川 朱传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13,共16页
预期管理政策的成效取决于公众能否对经济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形成合理的预期。中国公众对宏观经济冲击是“一无所知”还是“了如指掌”?为此,本文利用符号约束识别的SVAR模型考察中国公众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认知以及... 预期管理政策的成效取决于公众能否对经济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形成合理的预期。中国公众对宏观经济冲击是“一无所知”还是“了如指掌”?为此,本文利用符号约束识别的SVAR模型考察中国公众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认知以及预期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公众能够正确区分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而且公众在冲击下的预期变化符合宏观经济理论的预测;(2)在三种宏观经济冲击下,公众更多关心物价和利率而不是就业的变化,因此通胀预期和利率预期更容易出现大的波动;(3)公众的预期形成机制更多表现为适应性预期,而不是对经济环境综合判断后的理性预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前瞻性指引,主动引导公众向理性预期调整,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冲击 预期形成 结构向量自回归 符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