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预拱度偏差处理方案及验证
1
作者 钟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桥预拱度偏差较大,而相关规范及技术文件未规定最大预拱度允许偏差,故需研究调整设计坡度的可行性,并通过检算和验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首先,通过比较预拱度曲线、长坡度曲线、短坡度曲线3种线...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桥预拱度偏差较大,而相关规范及技术文件未规定最大预拱度允许偏差,故需研究调整设计坡度的可行性,并通过检算和验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首先,通过比较预拱度曲线、长坡度曲线、短坡度曲线3种线形方案,发现维持现有成桥线形的预拱度曲线方案在活载作用下的动态线形相对较平缓,并有利于在钢桥两端平坡处设置伸缩调节器,道砟厚度也更均匀,对桥梁杆件受力更有利,而其他2个方案存在道砟厚度不均匀增加导致部分结构受力过大、坡段长度过短导致与现行规范冲突等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桥址区极端温度下的高程和坡度变化值,证明温度竖向变形对本桥主航道斜拉桥轨面高程影响较小,并通过检算成桥受力状态确定了在成桥线形偏高的现状下主航道桥结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风-车-桥耦合分析也验证了在极端温度变形及现状桥面高程偏差情况下车、桥性能未发生显著变化。最后,通过联调联试测试进一步用试验的方式验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运营监测结果也显示本桥轨道几何状态及各项设备装置的工作状态正常。研究结果表明,跨度在300~500 m的桥梁不适合使用坡度拟合的方式来消除成桥预拱度偏差问题,通过温度竖向变形、成桥受力状态、风-车-桥耦合分析等检算,维持现有成桥线形的预拱度曲线方案满足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联调联试和运营监测结果证明了以上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为类似跨度桥梁的设计和预拱度偏差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平铁路 跨海大桥 公铁两用大桥 预拱度偏差 轨道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