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TSP预报准确率及资料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阳飞 李天斌 +2 位作者 孟陆波 贾金晓 曹海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近年来,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隧道地震预报法已经普遍运用于隧道建设中,在预防隧道开挖时发生地质灾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漏报和错报。文章从分析TSP法地质预报存在的缺陷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近年来,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隧道地震预报法已经普遍运用于隧道建设中,在预防隧道开挖时发生地质灾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漏报和错报。文章从分析TSP法地质预报存在的缺陷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入手,总结和补充了如何避免或降低各种干扰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并通过不断对比预报情况与实际围岩开挖情况,进行数据反分析,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参数设置经验。同时,通过不断分析、总结TSP法对如破碎带、富水区等不良地质体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提出了资料解译时的快速分析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预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法 隧道 干扰 预报准确率 快速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预报准确率对变量灌溉水分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秀梅 赵伟霞 +1 位作者 李久生 栗岩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5-989,共5页
为充分利用降水,提高变量灌溉水分管理精度,将降水预报信息与变量灌溉制度结合生成变量灌溉处方图,在评估2016年和2017年不同降水等级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3 d降水预报信息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变量灌溉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 a冬... 为充分利用降水,提高变量灌溉水分管理精度,将降水预报信息与变量灌溉制度结合生成变量灌溉处方图,在评估2016年和2017年不同降水等级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3 d降水预报信息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变量灌溉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 a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内,预见期1,2,3 d的降水预报信息准确率差异不大,无雨预报准确率最高,2 a平均为83.3%,大雨和暴雨次之,为51.7%,中雨预报准确率最差,为23.0%.结合降水预报信息制定变量灌溉制度,2016年冬小麦和2017年夏玉米生育期内分别减少灌水量8 mm和16 mm.根据目前预报信息准确率,建议无雨和小雨预报时,直接按设计灌水定额灌溉;中雨预报时,可采用灌水定额的80%实施灌溉;大雨和暴雨预报时,可适当推迟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喷灌机 变量灌溉 降水预报准确率 华北平原 冬小麦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7
3
作者 矫梅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共6页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业务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作者从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着眼,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精细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将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预报方法、动力诊...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业务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作者从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着眼,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精细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将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预报方法、动力诊断和统计释用及基于卫星和雷达等现代探测技术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相结合的预报技术路线;提出了有利于精细化预报的业务体系,即发展以定量降水预报、台风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为重点的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指出专家型预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预报业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准确率 精细化预报 业务技术体系 预报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态分布处理离散预报点——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士超 姚菲菲 孙立军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10期44-45,共2页
针对单站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也称长期天气预报)信息,预报准确率始终偏低而不稳定的难题,本文按照数理统计描述随机事件的思路,利用标准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处理离散型预报点,实现了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变,达到了稳定提高预... 针对单站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也称长期天气预报)信息,预报准确率始终偏低而不稳定的难题,本文按照数理统计描述随机事件的思路,利用标准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处理离散型预报点,实现了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变,达到了稳定提高预报准确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预报准确率 离散预报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单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曲淑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192-192,194,共2页
随着气象事业发展和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增加,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更加重要。本文从预报业务人员现状、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总结了提高措施,以期提高台站天气预报准确率。
关键词 预报准确率 影响因素 提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龙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0期188-188,共1页
在气象业务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和系统性。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发展的措施,希望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报准确率 精细化预报 业务技术体系 预报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纪念中央气象台成立60周年
7
作者 端义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1949年12月,现中国气象局的前身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随后,于1950年3月成立了第一个直属业务机构:中央气象台。那时新中国的气象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所以中央气象台全面负责从资料、通信、预报、服务等全面业... 1949年12月,现中国气象局的前身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随后,于1950年3月成立了第一个直属业务机构:中央气象台。那时新中国的气象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所以中央气象台全面负责从资料、通信、预报、服务等全面业务工作,下设预报科、通信科、机要科、资料室、管理科及办公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气象台 预报准确率 科技创新 中国气象局 天气 气象业务 业务工作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末农作物病虫监测预报准确率将达85%
8
《新疆农垦科技》 2006年第3期69-69,共1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强新型植保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痛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强新型植保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痛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达50%以上,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痛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 预报准确率 生物监测 植保体系建设 外来有害生物 危害损失率 总体要求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数值模式在昆明地区气温预报中的准确率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邹阳 王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从不同气候带地区和不同季节2个方面,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24 h预报时效的ECMWF和T639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进行了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2个数值模式2 m日最高、最低气温2℃误差的预报准确率明显... 从不同气候带地区和不同季节2个方面,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24 h预报时效的ECMWF和T639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进行了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2个数值模式2 m日最高、最低气温2℃误差的预报准确率明显比1℃误差的预报准确率高。2 m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不同气候带地区均是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ECMWF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T639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2 m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均是T639模式高于ECMWF模式,南亚热带地区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2个数值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趋势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气温 预报准确率 绝对误差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的延安市秋冬季最低温度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龙 韩娇娇 +2 位作者 王文波 李素兮 宁欣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利用延安市2000—2018年10月到次年2月13个国家基本站逐日最低温度,以及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陕西省秦智24 h预报模式2 m最低温度产品资料,对延安市秋冬季最低温度进行预测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秦智预报模式秋季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 利用延安市2000—2018年10月到次年2月13个国家基本站逐日最低温度,以及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陕西省秦智24 h预报模式2 m最低温度产品资料,对延安市秋冬季最低温度进行预测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秦智预报模式秋季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2.9%,冬季预报准确率仅为63.2%,冬季预报准确率比秋季下降了9.7百分点。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秋季的预报准确率可达96.0%,冬季的预报准确率为94.7%。ARIMA预测的10月、11月、12月、1月、2月最低温度的准确率较秦智预报模式分别提高近27.8百分点、18.4百分点、32.1百分点、26.2百分点、36.1百分点,秋季预报准确率提高了23.1百分点,冬季预报准确率提高了31.5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 最低温度 MAPE 预报准确率 秋冬季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高海拔复杂地形下GRAPES-Meso要素预报的检验评估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超君 王东海 +4 位作者 李国平 张中锋 冯涛 刘英 尹金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668,共12页
利用GRAPES(Globe/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对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6个场馆气温、相对湿度、风及降水量的预报结果,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Alpha Index、TS和ETS评分等统计量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 利用GRAPES(Globe/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对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6个场馆气温、相对湿度、风及降水量的预报结果,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Alpha Index、TS和ETS评分等统计量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评估。结果表明:GRAPESMeso预报相对湿度的准确率最高,且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其变化趋于稳定。起初模式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偏干,之后逐渐变为预报偏湿;气温预报偏低;风速预报偏大。逐日各要素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幅度最小;各级降水检验发现,晴雨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且随降水增大,ETS评分逐渐接近TS。与其他模式预报结果对比发现,GRAPES-Meso对复杂地形下要素预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还发现,模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若能有效订正其误差,将有助于改进模式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Meso 检验评估 预报准确率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5数值预报引入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在上海地区的预报和检验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曾智华 马雷鸣 +1 位作者 梁旭东 端义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42,共9页
该文简要介绍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在MM5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利用 2 0 0 3年 3月至 2 0 0 3年 5月华东地区 1 38个台站实况资料与其预报结果 ,评价了该模式系统对华东地区降水的预报结果 ,分析了三维变分同化对MM5数值预报结果的可能... 该文简要介绍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在MM5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利用 2 0 0 3年 3月至 2 0 0 3年 5月华东地区 1 38个台站实况资料与其预报结果 ,评价了该模式系统对华东地区降水的预报结果 ,分析了三维变分同化对MM5数值预报结果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同化后模式对华东大部分地区的降水 2 4h预报比没有使用同化的总体情况要好 ;同样 ,同化后模式对华东大部分地区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同化 MM5 数值预报 降水 预报准确率 三维 台站 上海地区 部分地区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甘肃省的释用及评估 被引量:23
13
作者 林纾 李维京 陈丽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26,37,共6页
把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应用在甘肃省 58个气象站点 ,将其实况回报试验结果与持续性预报和近 6~ 1 0年的业务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动力释用方法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持续性预报 ,也高于业务评分。同时分析了 1月和 7月预测... 把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应用在甘肃省 58个气象站点 ,将其实况回报试验结果与持续性预报和近 6~ 1 0年的业务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动力释用方法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持续性预报 ,也高于业务评分。同时分析了 1月和 7月预测效果好与差的环流场特征以及甘肃省分片区域的预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产品 释用方法 预报准确率 环流场 气象站 甘肃省 预测效果 评分 评估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世勇 谭晓哲 +3 位作者 田勇 李泰岳 王志国 雷孝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大规模大气环境参数综合野外测试资料的基础上 ,为在济南市开展大气污染业务预报新近开发了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污染源模型 (SM)、下垫面参数化模型 (XDM)、诊断模式 (DM)、中尺度 -α气象模式 (M -αM)、中尺度 -β... 在大规模大气环境参数综合野外测试资料的基础上 ,为在济南市开展大气污染业务预报新近开发了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污染源模型 (SM)、下垫面参数化模型 (XDM)、诊断模式 (DM)、中尺度 -α气象模式 (M -αM)、中尺度 -β气象模式 (M -βM)、行星边界层(PBL)湍流统计量参数化模式 (PBLTM)、干湿沉积模式 (DWDM)和高分辨化学模式 (HRCM)组成。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济南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工作 ,其预报与实测质量浓度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日平均预报准确率可达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空气质量 模式系统 数值预报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bogus初值”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闫敬华 丁伟钰 徐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旋路径、强度、结构等有更为精细和准确的预报。用 2 0 0 1年所有影响华南的TC实例 ,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本方案可以较好地预报TC的生成 ;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对疑难路径及局地效应反映较为细致 ,路径预报误差随时效增大不显著 ;强度趋势预报指示意义强 ,准确率较高 ;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TC的云、雨、风等的非对称结构、螺旋结构等特征的时空演化 ,对TC中尺度结构的刻画能力和预报可用性较强。显示了方案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也意味着”非bogus初值”方案应该作为未来TC数值预报发展的一个主要技术方向。分析表明目前条件下本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因初始信息的不足 ,当在TC过弱、初生或远离大陆等情况下 ,常会出现初始场中TC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偏差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数值预报 初值 预报准确率 人造台风 四维同化 TC 明目 精细 初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段婧 苗春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1-36,共6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南京夏季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梅雨期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资料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分别利用抽取的五天做...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南京夏季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梅雨期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资料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分别利用抽取的五天做降水分级预报检验。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降水的结果与HLAFS降水预报以及逐步回归预报的结果对比发现:与HLAFS降水预报相比,降水预报准确率由原来的66.7%提高到88.2%,漏报、错报明显减少;与逐步回归预报相比,大到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预报因子 降水分级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分级预报 短期降水 网络应用 梅雨期 HLAFS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尺度气温可预报性对资料长度的依赖及可信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景鹏 陈丽娟 +2 位作者 李维京 张培群 左金清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利用全国518个站1960—2011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160个站1983—2012年月尺度气温客观预测数据,基于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研究中国区域月尺度气温可预报性期限对资料序列长度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气温可预报性期... 利用全国518个站1960—2011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160个站1983—2012年月尺度气温客观预测数据,基于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研究中国区域月尺度气温可预报性期限对资料序列长度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气温可预报性期限对资料序列的长度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在西北、东北及华中地区尤为明显。平均而言,45年的资料序列长度才能够得到稳定合理的可预报性期限。为了验证气温可预报期限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将月尺度气温的可预报性期限与客观气候预测方法的预报评分技巧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非常一致。其中,由观测资料得到的1月气温的可预报性期限明显低于7月,1月客观气候预测方法的预报评分技巧也明显低于7月,且1月(7月)预报评分的空间分布型与1月(7月)气温可预报性期限的空间分布型较为一致。因此,利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台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气温的可预报性期限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尺度气温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预报性期限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彩福 谭杰 徐海坡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8,共9页
对中央气象台近1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结论进行全面普查,结果表明;预报质量受定位误差和路径类别影响显著;年预报误差不稳定,5年平均预报误差有减小的趋势;在预报误差总量中,偏西误差占的份额最大。预报质量和预报偏差都... 对中央气象台近1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结论进行全面普查,结果表明;预报质量受定位误差和路径类别影响显著;年预报误差不稳定,5年平均预报误差有减小的趋势;在预报误差总量中,偏西误差占的份额最大。预报质量和预报偏差都有显著的季度差异。在弄清其在什么条件下预报准确率较高、在什么条件下预报有规律性偏差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对中央气象台未来24h预报位置的订正预报方法。用2000年资料试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气旋 预报准确率 定位误差 预报误差 路径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南海台风模式预报情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兆礼 陈子通 +4 位作者 张诚忠 戴光丰 黄燕燕 钟水新 徐道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2-400,共9页
通过统计和评估中国南海台风模式2012年的预报结果,得出了2012年各种类型热带气旋的预报质量情况。由于在动力过程优化及水物质和边界层的改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得中国南海台风模式的全年平均距离误差第一次在历史上突破了100 km以下... 通过统计和评估中国南海台风模式2012年的预报结果,得出了2012年各种类型热带气旋的预报质量情况。由于在动力过程优化及水物质和边界层的改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得中国南海台风模式的全年平均距离误差第一次在历史上突破了100 km以下,且无论是24 h、48 h及72 h的路径还是强度预报都比历年要好很多,从2012年全年的台风路径预报效果来看,有一半的台风24 h路径预报误差在100 km以下大部分台风48 h路径预报误差在200 km以下。另外,2012年中国南海台风模式对强TC的路径预报仍然象往年一样要优于弱TC;而强度预报则相反,对于较弱的强热带风暴预报其效果反而最好。个例分析发现副高强度位置及相关的西伸活动对台风路径预报有较大影响;同时,减少模式位势高度的总体平均RMSE误差对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气象学 路径预报质量 统计评估 南海台风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平原油菜渍害预报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洪 金之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建立油菜生长模型(RAMOD)的基础上,根据江淮地区15个气象台(站)40年(1961~2000)的逐日气候资料与同期同地油菜面上产量资料,分析了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构建了油菜渍害影响模块,以之与RAMOD嵌套,... 在建立油菜生长模型(RAMOD)的基础上,根据江淮地区15个气象台(站)40年(1961~2000)的逐日气候资料与同期同地油菜面上产量资料,分析了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构建了油菜渍害影响模块,以之与RAMOD嵌套,对江淮地区油菜渍害进行了试预报。结果表明,预报准确率达到23/30,尤其是渍害严重发生年没有漏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害 预报模型 平原 江淮地区 预报准确率 生长模型 气候资料 油菜产量 气象因子 日照时数 降水日数 40年 气象台 降水量 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