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逢时 刘光 +1 位作者 刘晓兵 陆信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fenestrated/branched endovascular repair,f/bEVAR)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评价应用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fenestrated/branched endovascular repair,f/bEVAR)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应用3D打印辅助f/bEVAR治疗的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早期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3±14.1)岁,其中男性11例(占84.6%)。其中腹主动脉瘤7例,夹层动脉瘤5例,降主动脉瘤1例。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技术成功率94.7%,1例患者右肾动脉被主体支架覆盖,行平行支架技术重建。术后无肾动脉缺血及肠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7.3±4.6)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无靶器官受损相关症状出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显示各分支血管血流通畅。结论·3D打印辅助f/bEVA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胸主动脉疾病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涛 纪东华 王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2-887,共6页
目的报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初步经验,并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TEVAR术中采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1... 目的报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初步经验,并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TEVAR术中采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15例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胸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技术成功率、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随访等。结果15例患者中,主体开窗支架近端植于主动脉Z0、Z1、Z2区各5例。移植物单开窗9例,双开窗4例,三开窗2例。总计重建26条分支血管,其中无名动脉3条、左颈总动脉8条、左锁骨下动脉11条、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条以及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共干各1条;人工遮盖左锁骨下动脉4条。术后所有重建分支血管即刻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死亡2例(13.3%),无缺血性脑卒中、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失访2例(3条分支血管)。1例1条左锁骨下动脉狭窄,2例(13.3%)见少许内漏,均逐渐减少,2例死亡。结论TEVAR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主动脉疾病可行、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内修复 主动脉弓 支架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白浪 王赞鑫 +2 位作者 庄贤勉 李刚 魏民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有无内漏、移位和3分支显影情况等。结果51例患者,术中对位失败1例(2.0%),围手术期内漏6例(11.8%),死亡1例(2.0%)。术后随访1~2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6例(11.8%),死亡1例(2.0%)。患者复查CT血管成像,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LSA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PF-TEVAR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通畅,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内修复 胸主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弼偲 朱智 +1 位作者 张鑫鹏 崔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4.3岁,术前均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中无中转。术中和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腹主动脉瘤隔绝确切,无支架内漏,内脏4分支血流通畅,无支架闭塞。平均随访7个月,主动脉CTA复查见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内脏4分支通畅,无闭塞/狭窄,远端脏器血供良好,未发生死亡、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隔绝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4分支技术可行、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内脏分支 血管内修复 分支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开窗术结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5
作者 曹广劭 王晓白 +2 位作者 乔宏宇 王林 张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开窗术结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经皮开窗术及内支架植入术,其中4例加行血管腔内修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并发内脏和(或)下肢缺血症状,术后采用CT血管造... 目的:评价经皮开窗术结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经皮开窗术及内支架植入术,其中4例加行血管腔内修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并发内脏和(或)下肢缺血症状,术后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期随访。结果:5例患者血管均成功重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25个月,平均14.5个月,5例患者仍存活,缺血症状消失,生活自理。结论:经皮开窗术结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方法,加行腔内修复术更能提高其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支架 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鑫 张雷 +1 位作者 郭鹏程 舒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支架的物理结构,可能影响支架的远期稳定性。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并获得了专利。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这款支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前期数据。方法:对8只健康的拉布拉多犬行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腔内植入术和主动脉弓部的开窗操作,植入支架前后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手术是否成功。术后将8只实验犬分为4周组(饲养4周组)和12周组(饲养12周组)。处死前1天行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大出血发生,无开窗无法释放事件发生。开窗位置移动平滑,支架退出均顺利。4周和12周的主动脉CTA复查结果提示支架无移位。所有弓上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使用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在犬类主动脉植入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为该款支架的进一步优化和涉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人类f-TEVAR植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内修复 可调节主动脉覆膜支架 主动脉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军军 冯睿 +4 位作者 周建 徐子依 李振江 吴剑烈 景在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探讨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总结使用新系统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156例,其中予以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9例... 目的探讨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总结使用新系统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156例,其中予以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9例。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人口学、围术期影像解剖学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术中总计开窗11条动脉,开槽2条动脉,开窗对位失败1例转烟囱支架3条动脉,开窗手术技术成功率为8/9,EVAR术成功率为9/9。平均手术时间(228.9±56.7)min(180~360 min),平均对比剂用量(207.8±81.5)m L(120~410 m L),术中平均出血量(166.7±109.0)m L(50~300 m L)。平均随访(13.1±5.0)个月(8~24个月),患者均生存,开窗支架均通畅,无肾功能不全、内漏发生,无支架移位。结论可控释放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支架移植物 支架 主动脉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腔内重建主动脉弓分支常用方法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剑波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8期1412-1415,共4页
重建主动脉弓部分支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病变成功的关键,也是临床热点及难点问题。本文针对TEVAR中腔内重建主动脉弓部分支常用方法,包括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体外预开窗、体内原位开窗)及分支支架技术等,... 重建主动脉弓部分支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病变成功的关键,也是临床热点及难点问题。本文针对TEVAR中腔内重建主动脉弓部分支常用方法,包括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体外预开窗、体内原位开窗)及分支支架技术等,围绕其技术要点、维持脑部血流方法,以及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述评,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内修复 主动脉弓 体外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完全腔内治疗:95例中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清乐 张韬 +6 位作者 张小明 李伟 张学民 焦洋 何长顺 贺致宾 李伟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0,211,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腔内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95例应用完全腔内技术处理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烟囱支架技术81例,“开窗”技术8例(原位4例,体外4例),分支支架技术6例... 目的探讨完全腔内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95例应用完全腔内技术处理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烟囱支架技术81例,“开窗”技术8例(原位4例,体外4例),分支支架技术6例。结果共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95枚,重建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124支,其中无名动脉7支,左颈总动脉36支,左锁骨下动脉81支。2例原位开窗失败中转烟囱技术重建分支。术中Ⅰ型内漏11例(11.6%),其中5例弹簧圈栓塞后消失,6例轻微内漏随访观察。技术成功率91.6%(87/95)。围术期死亡3例(3.2%),一过性截瘫1例(1.1%),脑梗死2例(2.1%),急性心肌梗死2例(2.1%),急性肺损伤1例(1.1%)。存活92例中随访83例,随访率90.2%。1例术后4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术后6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81例随访时间28~106(58.9±17.9)月,其中73例>36个月。8例因Ⅰ型内漏行二次手术栓塞,未见支架移位、狭窄、闭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多种完全腔内技术重建各主动脉弓部的分支血管,为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提供微创治疗机会,中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内修复 支架 分支支架 烟囱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