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力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志坚 盖常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31,共9页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轴压比和有无普通钢筋及普通钢筋直径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提高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对刚度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变差,轴压比为0.45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发生脆性破坏。结论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有效改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轴压比不宜超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轴压比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的变形及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益云 赵人达 段海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首先 ,以PPR为变量 ,设计了四片两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变高度T形截面连续梁 ,完成了四片梁的静载试验 ,成功地记录了试验梁从初始荷载至弯曲破坏的荷载 变形曲线。其次 ,在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刚度折减的方法计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 首先 ,以PPR为变量 ,设计了四片两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变高度T形截面连续梁 ,完成了四片梁的静载试验 ,成功地记录了试验梁从初始荷载至弯曲破坏的荷载 变形曲线。其次 ,在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刚度折减的方法计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开裂后的变形 ,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 ,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最后 ,以试验梁的承载能力为研究内容 ,采用塑性分析、线弹性分析、改进的弹性分析 (考虑弯矩重分布 )以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试验梁的破坏荷载 ,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 ,探讨合理的安全储备系数 ;同时建议现行铁路桥涵规范在设计高强混凝土连续梁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连续桥梁 变形 承载能力 破坏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增大 .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 ,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延性试验 预应力筋配筋率 跨高比 荷载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仲先 赵春华 张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6,共5页
本文结合位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某大型PHC桩工程实例应用,介绍了场地地质条件和管桩设计情况、施工技术要求与主要检测方法,分析了PHC桩的技术特点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PHC桩工程 地质条件 管桩设计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施工工艺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砂生产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元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介绍了用人工砂(包括石屑)试配高强混凝土以及人工砂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中应用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砂替代洁净的天然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生产出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可以达到国家标准GB1347... 介绍了用人工砂(包括石屑)试配高强混凝土以及人工砂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中应用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砂替代洁净的天然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生产出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可以达到国家标准GB13476—199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砂 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接头腐蚀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常洪林 兰宇杰 +1 位作者 祁刚 何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40-2048,共9页
针对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的受力特性问题,考虑焊接接头腐蚀的影响,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桩-土体三维模型,采用拟静力的方法对管桩顶部施加水平低周往复荷载模拟地震荷载,研... 针对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的受力特性问题,考虑焊接接头腐蚀的影响,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桩-土体三维模型,采用拟静力的方法对管桩顶部施加水平低周往复荷载模拟地震荷载,研究了竖向荷载与焊接接头的腐蚀程度对PH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增配非预应力筋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竖向荷载的存在会降低管桩的耗能能力,而提高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焊接接头处焊缝的应力最大,在焊接接头腐蚀后率先发生屈服,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着焊接接头腐蚀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其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在桩身配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筋能够降低焊接接头处焊缝的应力,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管桩的耗能能力,提高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从而降低焊接接头腐蚀对管桩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腐蚀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静力性能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计静 陈晓坤 +3 位作者 张文福 张云峰 刘迎春 卢召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6,共8页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于简化力学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利用ABAQUS软件建立PSRCF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单跨非规则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框架的滞回分析,对通过仿真分析获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15组单层两跨PSRCF在竖向轴力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得到框架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考察了荷载-位移曲线随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出现顺序和两跨PSRCF在套建增层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柱的轴压比和长细比是影响框架静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塑性铰依然按照强柱弱梁的顺序出现,两跨非规则框架结构体系设计是合理的,可为该类新型结构体系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 套建增层 静力性能 塑性铰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飞 鄢泰宁 卢春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81-84,共4页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况下采用静压管桩可节省工程造价20%以上,工期可缩短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营桩 软弱地基承载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箱梁抗弯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少伟 陈亮 胡汉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3,共8页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将组合梁技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高强混凝土有机结合在一起,已在工程中广泛使用,其抗弯能力是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为掌握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得到其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设计足...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将组合梁技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高强混凝土有机结合在一起,已在工程中广泛使用,其抗弯能力是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为掌握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得到其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设计足尺试验梁。试验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上进行;得到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曲线、滑移特征曲线、预应力筋应力力增量及截面高度应变分布等重要参数,描述其破坏形态。后根据内力平衡和弯矩平衡分析,得到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选取众多文献的组合梁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提出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普通钢的组合梁和预应力组合梁。而对于高强钢预应力组合梁采用简化塑性理论计算结果稍大。总体而言,预应力筋的存在能提高组合梁的弹性工作范围和极限抗弯承载力,减少结构变形,使普通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 抗弯试验 内力增量 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的配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玉普 张燕坤 宋小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5-778,共4页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普通陶粒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 ,以及二者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 ,得出了轻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的钢筋种类、硅灰掺入、张拉龄期、收缩、徐变、工作环境等的影响系数 .并以此为基础 ,根据对...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普通陶粒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 ,以及二者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 ,得出了轻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的钢筋种类、硅灰掺入、张拉龄期、收缩、徐变、工作环境等的影响系数 .并以此为基础 ,根据对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罐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进行了配筋设计 .为了检验配筋设计的可靠性 ,在预应力配筋设计后又对罐体结构进行了考虑预应力筋的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平台 海洋平台 预应力损失 收缩 徐变 配筋设计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管-配筋空心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杨志坚 徐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401,共8页
目的为提高PHC管柱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和承载力,将PHC管柱置入GFRP管混凝土截面中,形成GFRP管-配筋空心高强混凝土柱,并研究其短柱的轴压性能。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组合柱的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可靠性,对典型构件的荷载-位移曲... 目的为提高PHC管柱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和承载力,将PHC管柱置入GFRP管混凝土截面中,形成GFRP管-配筋空心高强混凝土柱,并研究其短柱的轴压性能。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组合柱的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可靠性,对典型构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各组成部分的内力分担比例、纵向应力变化进行分析;研究GFRP管壁厚度、夹层混凝土抗压强度、普通钢筋直径对构件承载力与提高系数的影响。结果随着GFRP管壁厚度、夹层混凝土强度及普通钢筋直径的增加,构件的轴压承载力提高率分别在17.4%~44.7%、3.3%~9.7%以及3.8%~7.6%,极限轴向位移提高率分别在145.2%~182.8%、-1.2%~-8.4%以及3.3%~1.4%;构件提高系数随GFRP管壁厚度增加显著提高。结论GFRP管-配筋空心高强混凝土柱有较高的轴压承载力和轴向变形能力;在三种参数中,GFRP管壁厚度是影响构件的轴压承载力、轴向变形能力以及构件各组成部件间组合作用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柱 GFRP管 空心混凝土 轴压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预应力竹节桩与管桩抗压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佳锦 张日红 +3 位作者 黄晟 龚晓南 严天龙 许国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15,共7页
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土体所能提供的桩侧阻力较小,限制了PHC管桩承载性能的发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桩(PHDC桩)桩身每隔一定距离存在一个突出的竹节节点,竹节节点能够增加桩基的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为了研究... 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土体所能提供的桩侧阻力较小,限制了PHC管桩承载性能的发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桩(PHDC桩)桩身每隔一定距离存在一个突出的竹节节点,竹节节点能够增加桩基的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为了研究PHDC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承载性能,进行了一系列PHDC桩和PHC管桩的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PHDC桩施工过程对桩周土体的扰动程度较大;当休止期为15 d时,PHDC桩周围的土体强度未恢复,PHDC桩的极限承载力远低于设计值;当休止期增加到40 d时,350(400)mmPHDC桩的极限承载力与400 mm直径的PHC管桩的极限承载力相同,说明当PHDC桩的桩周土体强度恢复时,PHDC桩的承载性能优于PHC管桩的承载性能;休止期为40 d时,3号和4号PHDC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桩顶位移值分别为桩身直径的9.46%和7.37%,大于PHC管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所需要的桩顶沉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桩 PHC 管桩 现场静载试验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和预制方桩受力性状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48
13
作者 张忠苗 喻君 +1 位作者 张广兴 王立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59-3065,共7页
通过在同一场地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预制方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对比试验,比较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异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发现其侧阻和端阻的发... 通过在同一场地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预制方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对比试验,比较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异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发现其侧阻和端阻的发挥规律与预制方桩相同,但在PHC管桩和方桩侧表面积相近的条件下,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时,两者的侧阻和端阻发挥程度不同,PHC管桩平均单位侧阻比预制方桩低8.1%,而端阻比方桩高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预制方桩 荷载传递规律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承压状态下PHC管桩变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锡治 牛四欣 章少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7期123-139,共17页
为研究轴压力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PHC管桩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有限元模型参数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参数对PHC管桩进... 为研究轴压力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PHC管桩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有限元模型参数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参数对PHC管桩进行了变参数分析,分析了轴压比、非预应力筋、剪跨比和箍筋间距对PHC管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非预应力筋和剪跨比是影响PHC管桩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然而改变箍筋间距对PHC管桩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抗震性能 受力性能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戎贤 宋鹏 李艳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3-478,共6页
对3根PHC管桩进行了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破坏机理、恢复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添加非预应力筋和剪切端勾型钢纤维对PH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PHC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 对3根PHC管桩进行了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破坏机理、恢复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添加非预应力筋和剪切端勾型钢纤维对PH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PHC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配置一定数量非预应力筋可以改善管桩的抗震性能;而剪切端勾型钢纤维的加入则对其抗震性能影响不大,同时有限元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合理可行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抗震性能 延性 预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PHC桩挠度分布式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童恒金 施斌 +3 位作者 魏广庆 李忠义 孙义杰 王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3-699,共7页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大小和分布的检测困难,介绍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桩身挠度检测方法;设计了管桩平推模型试验,推导出了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对...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大小和分布的检测困难,介绍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桩身挠度检测方法;设计了管桩平推模型试验,推导出了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BOTDA用于PHC桩挠度检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获得了PHC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合具体工程,对该方法用于PHC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OTDA用于PHC桩挠度的检测与监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分布式检测的特点,可以准确获得水平荷载对PHC桩的影响深度和挠度分布;该方法操作简便,性价比高,感测光纤耐久性好,可对桩身挠度分布进行精细化检测与监测,值得在桩基检测与监测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 挠度 分布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压养护对富硅铁尾矿粉活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查进 陈梦义 +1 位作者 李北星 周绍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8,62,共4页
研究了蒸压养护对富硅铁尾矿粉活性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富硅铁尾矿粉替代石英粉制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蒸压养护下,富硅铁尾矿粉活性被显著激发,其可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大量水化硅酸钙凝胶。且从节能和铁... 研究了蒸压养护对富硅铁尾矿粉活性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富硅铁尾矿粉替代石英粉制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蒸压养护下,富硅铁尾矿粉活性被显著激发,其可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大量水化硅酸钙凝胶。且从节能和铁尾矿最大利用率角度考虑,蒸压养护下,富硅铁尾矿粉的适宜细度为500 m2kg左右,适宜掺量为20%。富硅铁尾矿粉具有替代石英粉制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硅铁尾矿粉 蒸压养护 活性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与填芯PHC管桩抗弯试验及其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唐孟雄 戚玉亮 +1 位作者 周治国 胡贺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75-1080,共6页
基于空心与填芯PHC管桩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提出对现有PHC管桩抗裂弯矩的修正建议,并推导了填芯管桩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将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可靠、准确、合理,可以作为相关... 基于空心与填芯PHC管桩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提出对现有PHC管桩抗裂弯矩的修正建议,并推导了填芯管桩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将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可靠、准确、合理,可以作为相关工程计算和设计的依据,用于指导生产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PHC管桩 填芯PHC管桩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极限弯矩 抗裂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ift behavior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les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颖 金国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concrete (PHC) tube-shaped pile is one of the recently used foundations for soft soil. The research on uplift resistance of PHC pile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s. A field-scal...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concrete (PHC) tube-shaped pile is one of the recently used foundations for soft soil. The research on uplift resistance of PHC pile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s. A field-scale test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uplift behavior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HC piles in soft soil. The pullout load tes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there were three piles in each group.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axial load transfer and pile skin resistance distribution was also included. It is found from the tests that the uplift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iameter of pile. When the diameter of piles increases from 500 to 600 mm, the uplift load is increased by 51.2%. According to the load-displacement (Q-S) curves, all the piles do not reach the ultimate state at the maximum loa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les still hav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les full-scale test uplift capacity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