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离散元多级可变刚度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模拟研究
1
作者 吴祥业 蒙显泽 +2 位作者 王帅 王婧雅 庞政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5,共17页
为明确采动应力条件下锚杆/索支护体与围岩间的力学关系,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符合实际锚杆/索受力变形特征的多级可变刚度锚杆/索PFC^(3D)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多级可变刚度预应力锚杆/索轴力分... 为明确采动应力条件下锚杆/索支护体与围岩间的力学关系,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符合实际锚杆/索受力变形特征的多级可变刚度锚杆/索PFC^(3D)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多级可变刚度预应力锚杆/索轴力分布特征,阐明了锚杆/索的支护特性和受采动影响的受力、破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离散元锚杆/索颗粒运动特性和接触模型特性展现工程锚杆/索受力变形特征,改变颗粒拉伸过程中平行黏结法向刚度(k_(n))值控制颗粒接触刚度,实现离散元锚杆/索变刚度功能;②引入阶段临界系数作为多级可变刚度判定阈值,实现了单根轴向单排颗粒锚杆/索在受拉过程中多级刚度特性,构建了不同类型多级可变刚度离散元锚杆/索模型,其特征曲线符合实验室锚杆/索拉伸特性;③获得三维巷道围岩预应力锚杆/索轴力分布特征,自由段轴力基本保持不变呈圆柱状分布,锚固段轴力呈圆锥状,分界点处达到峰值;④采动应力作用下,轴力大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两帮相同位置锚杆轴力大小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失效锚索周围锚杆轴力大于有效锚索周围锚杆轴力,锚杆/索轴力变化出现阶段性规律,并展现出锚杆/索拉、剪、弯、扭受力变形特征,符合现场锚杆/索破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预应力锚杆/索 变刚度特性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