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预制装配式车站结构榫槽式预应力接头抗剪性能研究
1
作者 严佳佳 臧延伟 +3 位作者 刘长宝 章天杨 王博川 狄宏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75,共7页
[目的]在沉井法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下沉施工过程中,包络车站主体的链刀设备会对已拼合的装配式结构接缝产生较大的横向剪切作用。因此,需设计一种新型接头形式,并对其抗剪性能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研究,以保障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性与耐久... [目的]在沉井法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下沉施工过程中,包络车站主体的链刀设备会对已拼合的装配式结构接缝产生较大的横向剪切作用。因此,需设计一种新型接头形式,并对其抗剪性能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研究,以保障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方法]以长春地铁某预制装配式车站侧墙横向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新型榫槽式预应力接头的精细化数值模型,针对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螺栓连接的榫槽接头构件进行了四点剪切试验,并对接头构件的变形、混凝土的损伤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及结论]在剪力加载过程中,两种预应力接头均先表现为凹侧构件榫槽底部和斜向延伸的混凝土损伤,随后手孔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和贯通构件的直线损伤。在接头连接件长度相同的工况下,当剪力增加到1100 kN时,预应力螺栓接头最大位移小于0.5 mm,相比预应力钢绞线接头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刚度。接头连接件长度较短时未完全参与接头构件的整体抗剪受力或导致构件提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预制装配式车站结构 榫槽式预应力接头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薛伟辰 张保证 +2 位作者 江佳斐 徐军林 邢琼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9,共15页
首先,系统总结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对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节点(墙板节点、梁板柱节点)和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装配整体式和全装配式2类混凝土结构均具有良好的... 首先,系统总结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对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节点(墙板节点、梁板柱节点)和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装配整体式和全装配式2类混凝土结构均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较好的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2)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强,总体抗震性能等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3)全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变形能力更强,接头具有典型的半刚性特征。然后,基于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在白俄罗斯、俄罗斯、法国和我国多座城市地铁中的应用情况,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地下车站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最后,对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未来的发展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装配式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方法、高效连接方式和考虑土-结构共同工作的抗震性能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下车站 混凝土结构 连接方式 节点 整体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型钢-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墙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连接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光伟 刘中存 +6 位作者 黄华 冯德成 张海林 潘贤林 刘玮 刘彦生 钱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连接(HSCC)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1/2缩尺梁-柱子结构试件,包括1个现浇钢筋混凝土试件和2个带HSCC的预制混凝土(PC)试件,并进行拟静力Pushdown试验;基于ANSYS/LS-DYNA进行有限元模拟...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连接(HSCC)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1/2缩尺梁-柱子结构试件,包括1个现浇钢筋混凝土试件和2个带HSCC的预制混凝土(PC)试件,并进行拟静力Pushdown试验;基于ANSYS/LS-DYNA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分析,进一步研究连接参数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现浇试件破坏由梁受拉钢筋断裂主导;PC试件破坏主要由边柱-梁端连接处的螺栓受剪断裂或滑牙控制;平齐端板混合连接(HSCC-FEP)试件的初始峰值荷载最高,但因螺栓滑牙导致悬链线机制未充分发展;顶底腹板角钢连接(HSCC-TSWA)试件通过顶底腹板角钢和螺栓的抗剪作用显著提升了抗拉承载力,可以有效发展悬链线机制,获得更高的极限承载力;提高螺杆强度会改变破坏模式,使破坏模式从螺栓剪断转变为梁纵筋断裂,显著增强子结构的变形能力,促进悬链线机制发展;减小跨高比有利于小变形阶段压拱机制的发展,但会显著降低结构的延性;预紧力为额定扭矩时结构的变形能力最优,过大的预紧力会抑制结构的变形能力,不利于悬链线机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连接 装配式结构 Pushdown方法 有限元分析 抗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应力仿真的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交叉穿越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佐荣 刘茜 董红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广泛应用于大中型跨区域调水工程。为确保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输水管道穿越引石过渭大口径PCCP管道的施工期安全,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对桁梁悬吊明挖法穿越方案进行应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CC... 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广泛应用于大中型跨区域调水工程。为确保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输水管道穿越引石过渭大口径PCCP管道的施工期安全,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对桁梁悬吊明挖法穿越方案进行应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CCP管道在悬吊施工前后,组合结构强度、刚度以及支反力各项指标均处于安全区间;在停水空管的偶然状况下,PCCP管道外层水泥砂浆的拉应力超标,可能导致水泥砂浆因受拉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采用对PCCP管道外包裹钢板的加固方式以提高其抗弯强度,经结构应力有限元分析验证,加固后PCCP管道的抗弯能力大幅提升。该施工方案及研究成果可为大口径输水管道在长距离输水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高效应用提供借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 交叉穿越 桁梁悬吊 结构应力 管道加固 引石过渭 引汉济渭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车站结构榫槽式预应力螺栓接头抗弯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臧延伟 刘长宝 +3 位作者 章天杨 严佳佳 王博川 狄宏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163,共6页
[目的]合理的接头结构对车站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附加预应力措施对装配式车站结构接头抗弯性能的提升效果。[方法]建立了采用预应力螺栓连接的榫槽式预应力接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四点弯曲的加载方式,分析了不同螺栓设计参... [目的]合理的接头结构对车站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附加预应力措施对装配式车站结构接头抗弯性能的提升效果。[方法]建立了采用预应力螺栓连接的榫槽式预应力接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四点弯曲的加载方式,分析了不同螺栓设计参数对接头抗弯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在弯矩加载过程中,采用预应力螺栓连接的接头构件表现出较好的整体性,凹侧构件受拉侧手孔位置的应力集中引起了附近混凝土的受拉破坏;预应力螺栓接头构件的竖向位移及接缝张开量均随着螺栓直径、螺栓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减小幅度随着螺栓直径、螺栓长度的增大而逐渐递减;设置螺栓预紧力能够显著提升接头的抗弯能力,其对接缝张开量的变形控制效果十分明显;提出了预应力螺栓直径、长度、预紧力等设计参数的优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装配式结构 预应力螺栓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连接节点本构模型及体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熊峰 吴朝安 +2 位作者 冉明明 钟亚超 王宇豪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或湿法连接的剪力墙结构存在本质区别,为了分析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建立适合该结构体系的“非等同现浇”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已进行的螺栓连接节点轴向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提出螺栓连接节点拉伸和剪切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单个螺栓连接节点简化为3个平动自由度(x、y、z)的非线性弹簧,模拟连接节点的力学行为,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借助螺栓连接预制墙板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了螺栓连接节点简化模型的有效性,显示可用于分析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基于节点简化模型,依托Midas Gen软件,提出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建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该结构的设计模型,并进行在小震、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及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地震工况下,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侧向位移较小,层间位移角分别小于弹性位移角限值的1/1200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1/120,符合规范要求,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满足抗震需求,墙板角部混凝土没有被压溃,说明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越。研究成果可为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螺栓连接 本构模型 体系建模方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9,共15页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贴式装配墙板;2种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即框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桁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应变。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其水平承载力相比轻钢框架提高了204.7%~210.4%,抗侧刚度提高了257.3%~512.5%,结构变形及耗能能力有显著提高;内嵌墙板的自攻钉连接构造以及外贴墙板的螺栓连接构造传力性能可靠,结构具备2道抗震防线的受力特征;基于简化塑性分析模型以及拉压杆软化桁架模型,对试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结构 轻钢框架 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
9
作者 蔡建国 钱润民 +1 位作者 陈中向 冯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结合箱体挡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分析并推导出侧墙受压、临水面挡墙和集束连接受拉3种主要破坏模式的承载力公式.实际工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900次模型优化后,优化形态和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规范值和有限元模拟值,但误差均保持在16%范围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 受力机理 数值模拟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渝蓉高铁汉江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设计研究
10
作者 孙宗磊 王新国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存国 王明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5,68,共6页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本文根据该桥的受力特点,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从桥梁成桥状态、主梁梁高、索塔高度等方面开展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主梁工后徐变值控制至22.5 mm,无砟轨道与桥梁具有良好适应性;(2)钟祥汉江特大桥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该桥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3)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所计算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值为4.9 mm,满足轨道验收标准要求;(4)设置桥轨一体化健康监测系统,以及时掌握桥梁与轨道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与运营状况;(5)该桥的成功实施,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时速350 km无砟轨道桥梁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 结构设计 徐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远征 柳炳康 +1 位作者 欧国浩 陈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一榀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破坏形态 抗震性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城泉 申永刚 +1 位作者 杨润芳 邹昀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9-2376,共8页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力混凝土T梁整个受力过程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根据混凝土T梁中性轴位置和跨中截面极限应变推测梁承载力的简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受力机理、弹塑性性能及极限承载力等基本受力特性,得到荷载与T梁的挠度、应力、中性轴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预测T梁桥的极限承载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 极限承载力试验 混凝土应变 平截面假定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柱拆除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满荣 胡忍强 +3 位作者 黄慎江 刘辰谱 何嘉轩 柳炳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4,共11页
对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C)平面框架进行了静力拆除底层边柱的试验及理论分析,探究了裂缝发展、变形能力、破坏模式及连续倒塌机理。根据试验框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状态,提出了边柱失效时简化的结构抗力分析模型,并推... 对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C)平面框架进行了静力拆除底层边柱的试验及理论分析,探究了裂缝发展、变形能力、破坏模式及连续倒塌机理。根据试验框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状态,提出了边柱失效时简化的结构抗力分析模型,并推导出结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能量法建立近似的动力响应评估模型,根据试验框架静力加载荷载-位移曲线近似得到其在边柱瞬时失效时的动力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框架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弹塑性、塑性铰以及倒塌4个阶段;加载时试件的混凝土裂缝开展及破坏集中在失效边柱相邻区域框架梁两侧梁端结合部,除失效边柱外,其余框架柱以及失效柱远离区域框架梁端基本完好;框架在小变形阶段按梁机制受力,存在压拱效应及空腹效应;在大变形阶段不能按悬链线机制受力,由梁的受弯机制和空腹机制共同抵抗不平衡荷载;边柱失效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最大抗力达到60.9 kN,最终倒塌位移为430 mm,梁端转角为10.0°~15.3°,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连续倒塌 拆除边柱 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永峰 周振勤 李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框架耗能较差、地震作用下易产生侧向变形集中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RF)框架体系。为了研究摇摆架对PSC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 针对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框架耗能较差、地震作用下易产生侧向变形集中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RF)框架体系。为了研究摇摆架对PSC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一榀3跨6层的RC、PSCPC和PSCPC-RF框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PSCPC框架与RC框架的变形模式相似,层间变形集中在底部楼层,但PSCPC框架的刚度退化速率缓慢,残余位移小,自复位能力强;增设摇摆架后,PSCPC框架的变形模式得到改善,底部楼层的层间变形显著减小,滞回耗能减小,预应力筋的受力也减小;摇摆架在充分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并未影响PSCPC框架本身良好的震后自复位能力,故增设摇摆架可提高自复位框架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架 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混合连接 抗震性能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辉 郭正兴 +2 位作者 许傲逸 管东芝 封剑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10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施工阶段,采用梁端局部后张预应力的干式连接形成无楼板的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在使用阶段,通...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施工阶段,采用梁端局部后张预应力的干式连接形成无楼板的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在使用阶段,通过预制梁和预制板顶部后浇混凝土面层的湿式连接,形成干湿混合式连接的有楼板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开展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新型节点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弧形预应力筋类型、预应力筋和叠合层纵筋的黏结方式、叠合层纵筋预留孔道内灌浆料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与现浇节点相比,其极限变形能力较强,延性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抗震试验 后张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蒲武川 张华珺 徐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各构件间由预应力预压连接,该结构形式具有自复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和损伤分布较为集中等特点。节点形式对结构整体的滞回特征有重要影响,该结构体系滞回特征显著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结构,有必要建立...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各构件间由预应力预压连接,该结构形式具有自复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和损伤分布较为集中等特点。节点形式对结构整体的滞回特征有重要影响,该结构体系滞回特征显著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结构,有必要建立适用于该结构的实用的恢复力模型。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个单层框架结构模型,各模型节点形式为整体现浇和预应力装配式的不同组合,对结构施加水平往复荷载,比较分析了三种结构形式的恢复力特征。基于预应力装配式结构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及回归分析,建立了该结构恢复力性能的骨架曲线及滞回规则。通过对比恢复力模型曲线与数值分析结果,证明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该类结构的恢复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规则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病害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马 刘盛智 +1 位作者 陈虎成 刘明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在使用过程中,箱梁的腹板、顶板、底板、横隔板、桥面铺装等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削弱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结合部颁通用图分析认为,上述病害的产生与箱梁板件厚度、横隔板设置、保护...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在使用过程中,箱梁的腹板、顶板、底板、横隔板、桥面铺装等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削弱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结合部颁通用图分析认为,上述病害的产生与箱梁板件厚度、横隔板设置、保护层厚度、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锚固构造、普通钢筋配置、施工质量以及超载等因素相关。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接线桥为背景,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少相关病害的出现。以通用图中26 m宽路基、4×25 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为例,量化分析优化前、后设计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小箱梁在承载能力、抗裂性能、结构刚度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这些优化措施已应用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接线桥。运营情况表明,优化措施对提高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使用性能和改善其耐久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梁体裂缝 病害成因 构造措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在我国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书亭 王文康 +3 位作者 朱筱俊 徐义威 韩天成 董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6,共8页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我国地下大跨空间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密排框架(肋梁)结构、折板或拱形结构、变截面(加腋)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Y形柱结构6种形式,相比之下,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空心结构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停车楼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静力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龙 周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2,共9页
为实现装配式停车楼结构的楼盖及坡道结构合理设计,构建了未铺装和预铺装的标志跨度分别为18 m和24 m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通过足尺试验获得了三分点加载下两类足尺试件弯曲性能以及剪跨比为3时两类足尺试件斜截面受力性能,初步... 为实现装配式停车楼结构的楼盖及坡道结构合理设计,构建了未铺装和预铺装的标志跨度分别为18 m和24 m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通过足尺试验获得了三分点加载下两类足尺试件弯曲性能以及剪跨比为3时两类足尺试件斜截面受力性能,初步验证了两类双T板可满足停车楼楼盖及坡道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考虑到有限数量试件的试验难以确定不同工况下双T板的基本静力性能,基于分离式建模方法,实现了荷载-变形曲线与实测结果较吻合的试验加载条件下足尺试件非线性分析.完成了均布荷载下两类双T板的弯曲性能,剪跨比范围为1~9的斜截面受力性能,以及双T板板面上停/行车的局部受力性能的模拟分析.结合足尺构件静力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构建的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均具有良好的裂缝和变形控制性能、斜截面和正截面承载力以及局部荷载下板面承载能力,将其拼装并有效连接可形成具有良好受力性能的装配式停车楼结构坡道和楼/屋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停车楼 预应力混凝土 双T板 非线性分析 弯曲 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压接接缝受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晓刚 李东彬 +1 位作者 李伟龙 柴彦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0,共10页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适用于大柱网重荷载建筑,其边框架梁受扭是不可忽视的受力状态,因此对梁柱压接接缝扭转受力机理和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设计制作了15个装配式梁柱压接试件,并对其进行静力纯扭转试验,试验中观...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适用于大柱网重荷载建筑,其边框架梁受扭是不可忽视的受力状态,因此对梁柱压接接缝扭转受力机理和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设计制作了15个装配式梁柱压接试件,并对其进行静力纯扭转试验,试验中观察了试件的破坏现象、记录了扭矩-扭转角关系及相关特征点。结合试验现象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预加力可显著提升接缝的受扭承载力和延性,受扭承载力和延性与预压应力呈正相关关系;预应力筋的销栓作用可提高接缝的受扭承载力和延性;结合面凿毛处理,接缝材料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均有利于提高受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预应力 梁柱接缝 受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