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塔架连接段应力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斌 李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9-1005 1103,1103,共8页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随着风电单机功率的不断提高,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风电塔架优势明显。预应力混凝土-钢连接段对于整个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风电塔架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钢法兰结合环向锚固钢板,径向加劲板...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随着风电单机功率的不断提高,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风电塔架优势明显。预应力混凝土-钢连接段对于整个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风电塔架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钢法兰结合环向锚固钢板,径向加劲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塔段与钢塔段的连接段结构方案。以某大型风力发电塔架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在离塔架底部16米处的连接过渡段有限元模型,通过引入预应力并施加最不利设计荷载对模型进行了弹性以及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解决了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传统法兰连接方案中混凝土受力不均匀以及其最大拉应力过大的问题;连接段中各种材料应力分布均满足要求,特别是混凝土中最大拉应力得到有效控制。所提出的连接过渡段结构方案为工程应用提供具备可行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塔架 有限元 连接段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震耦合作用下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特征与结构优化
2
作者 邢国华 任泽鹏 +2 位作者 苗鹏勇 葛一鸣 黄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6-725,共10页
为探究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在多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选取一座在役4.55 MW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结构,基于Davenport谱生成顺风与侧向扰动脉动风荷载,并考虑典型地震动,通过Abaqus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明确结构薄弱部位,并... 为探究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在多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选取一座在役4.55 MW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结构,基于Davenport谱生成顺风与侧向扰动脉动风荷载,并考虑典型地震动,通过Abaqus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明确结构薄弱部位,并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塔筒位移沿高度分布均匀,最大塔顶位移角仅1/635,地震及风-震耦合作用下,塔筒TD2~C1变截面薄弱段的加速度、位移响应骤增致结构破坏;顺风与地震耦合下塔顶位移是单独地震作用下的1.47~1.74倍,考虑侧向扰流后,塔顶位移增大55.8%~86.9%;采用UHPC对塔筒薄弱段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避免或延缓结构薄弱区局部失效导致结构整体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预应力混凝土 脉动风荷载 -地震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式塔筒的减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彦利 王高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在不同场地环境下TMD对主结构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式塔架在岩石、硬土场地和软弱土场地下地震响应更激烈;TMD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塔筒的振动,且D-MTMDs对震致振动控制效果优于STMD;结构对于岩石、硬土土场地环境下的控制效果略优于其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振动控制 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砼-钢组合风电塔架穿筋连接段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斌 谢咏剑 李正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3-1041,共9页
预应力砼-钢组合结构形式是发展大功率风机以及解决山区风场建设运输难题的必然选择,其预应力砼段与钢结构连接段的分析与设计是关键。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嵌入式开孔板和穿孔钢筋连接段结构方案,并以某高度为77.5 m的风电塔架为例,建立... 预应力砼-钢组合结构形式是发展大功率风机以及解决山区风场建设运输难题的必然选择,其预应力砼段与钢结构连接段的分析与设计是关键。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嵌入式开孔板和穿孔钢筋连接段结构方案,并以某高度为77.5 m的风电塔架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在预应力和最不利荷载组合设计值作用下进行了弹性及弹塑性结构分析,得到钢制连接件、砼、穿孔钢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在法兰盘下部设置嵌入式钢筒和穿孔钢筋可以有效提高过渡段刚度,改善应力分布;当连接过渡段中砼榫发生塑性变形后,穿孔钢筋有效地发挥了传递剪力作用,并将上部荷载分散传递到下部砼塔筒中;从而验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组合 开孔板穿筋连接 有限元 弹性分析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炜 巫山 +2 位作者 吴桢灏 孙秀贵 王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均采用由底层混凝土预制板和上层混凝土现浇层组成的叠合板,可在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无支模施工的同时,使收缩徐变作用下混凝土板和钢梁应力较全现浇板降低。预应力锚固区采用UHPC桥面板,并在边跨增设1道预应力束,可有效避免该区域混凝土的损伤。在中支点两侧各32 m范围布置URSP连接件,可释放抗剪约束的同时保留抗拔作用,配合预应力技术可将频遇组合下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压应力水平控制在1.12 MPa以内。在中支点两侧各20 m范围内负弯矩区设置混凝土底板与钢梁底板进行组合(双重组合技术),并结合组合梁顶部URSP连接件技术,可使负弯矩区组合梁形成一个倒置的“正弯矩组合梁”效应,从而降低负弯矩区钢梁底板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混凝土叠合板 预应力 UHPC URSP连接件 双重组合技术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结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安 戴航 刘其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9-75,共7页
进行5根简支组合梁负弯矩作用下的静力试验,钢梁为开口钢箱梁,混凝土翼板内配置有黏结预应力钢绞线。试验表明:体内预应力能有效控制连续组合梁负弯矩段的抗裂性;钢箱梁底板沿宽度方向应力应变分布明显不均;在完全剪力连接条件下,考虑... 进行5根简支组合梁负弯矩作用下的静力试验,钢梁为开口钢箱梁,混凝土翼板内配置有黏结预应力钢绞线。试验表明:体内预应力能有效控制连续组合梁负弯矩段的抗裂性;钢箱梁底板沿宽度方向应力应变分布明显不均;在完全剪力连接条件下,考虑混凝土翼板贡献的换算截面剪应力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推导给出考虑预应力度、混凝土收缩及钢纤维影响的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开裂弯矩计算公式。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段在正常使用阶段开裂受到控制,提出考虑混凝土贡献的组合梁挠度计算的变刚度法,使荷载-挠度的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全程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预应力 结构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解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则群 房贞政 宗周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全过程的力学性能,编制了预应力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模拟了连接件传力机理,能较精确地预见和分析加载受力过程中预应力增量、界面相对滑移、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等受...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全过程的力学性能,编制了预应力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模拟了连接件传力机理,能较精确地预见和分析加载受力过程中预应力增量、界面相对滑移、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等受力性能,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有限元程序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混凝土组合 非线性 有限元 剪力连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薛伟辰 李杰 李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660,共5页
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梁和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即形成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基于5根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变形恢复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 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梁和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即形成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基于5根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变形恢复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重点探讨了预应力度和剪力连接程度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 预应力 剪力连接程度 抗震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1
9
作者 万世成 黄侨 关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7,共8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经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的受弯性能,设计4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试件和1根不加固的对比试件. 5根试件均为工字形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采用四点弯曲静力加载.锚固装置为自主研发的装配式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系统,碳...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经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的受弯性能,设计4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试件和1根不加固的对比试件. 5根试件均为工字形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采用四点弯曲静力加载.锚固装置为自主研发的装配式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系统,碳纤维板与钢梁之间的锚固主要依靠端部锚具,并辅之以专用环氧胶的黏结作用.试验中考虑碳纤维板的加固量和预应力水平两种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全过程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增大碳纤维板的加固量能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增大碳纤维板的预应力有助于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屈服承载力,对结构抗弯刚度贡献有限;破坏阶段碳纤维板有断裂和剥离两种形式,其强度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所采用的锚固系统锚固力大、可靠度高,工程实用价值大;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力,是一种补强效果很好的主动加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预应力碳纤维板 -混凝土组合 试验 受弯性能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0,16-20,共13页
以六根两跨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系列试验结果为基础,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2005 r2)为平台,提出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单元选取、材料建模以及整体组装的详细过程。有限元... 以六根两跨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系列试验结果为基础,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2005 r2)为平台,提出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单元选取、材料建模以及整体组装的详细过程。有限元分析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能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反映结构受力全过程中预应力筋内力变化、滑移效应、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曲率分布以及塑性铰形成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以及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特性。模型对于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精细化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为研究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7,共10页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以求解无黏结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重点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对称集中荷载下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以求解无黏结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重点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对称集中荷载下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这三个特征荷载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三个特征荷载值具有较高的精度,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承载力 开裂荷载 屈服荷载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的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丽丽 聂建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6-162,共7页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及梁跨中变形的计算方法,提出因实施非张拉预应力技术而引起的反向挠度,可通过将卸除配重的反向荷载转化为满跨均布"等效"荷载,然后计算该"等效"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而得到.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等效"荷载方法计算得到的挠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能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连续组合 非张拉预应力技术 负弯矩区 配重 裂缝宽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5,共8页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度的计算图表。分析结果表明,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筋的内力值精度较高,不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精度有明显提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在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变形 挠度 混凝土开裂区 预应力筋内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勇 聂建国 陈宜言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共3页
结合一座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 ,介绍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 -混凝土空心叠合板组合梁。有 2个主要特点 :采用现代体外预应力技术 ;采用叠合板组合梁新技术 ,实现双向组合。这种组合桥面体系在桥梁及建筑结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 深圳彩虹大桥 组合桥面体系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枚组合 设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双向楼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新征 江见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6-709,共4页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和双向楼板进行了空间受力全过程分析 ,并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配置进行了参数讨论 .分析结果说明 ,相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 ,组合双向楼板的承载力可以提高 1 3 3 % ,刚度可以提高 ...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和双向楼板进行了空间受力全过程分析 ,并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配置进行了参数讨论 .分析结果说明 ,相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 ,组合双向楼板的承载力可以提高 1 3 3 % ,刚度可以提高 66% .而施加预应力后 ,承载力还可以继续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双向楼板 预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调荷载下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涛 薛伟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基于3根模型梁试件的单调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施加体外预应力可以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但试件的延性有所降低;试件纯弯段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增大栓钉间距可以提高试件... 基于3根模型梁试件的单调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施加体外预应力可以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但试件的延性有所降低;试件纯弯段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增大栓钉间距可以提高试件的极限变形能力,但对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不大;试件的抗剪连接程度越低,达到极限荷载时栓钉滑移值越大.结合试验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有效预应力、预应力筋线型、栓钉间距等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在考虑了预应力筋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为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体外预应力 静力性能 栓钉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式风力发电塔架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俊岭 王大伟 冯又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6-404,共9页
钢-混凝土组合式风力发电塔架上部为钢塔筒,下部为混凝土塔筒,高度方向具有较大的质量和刚度突变,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传统单管式钢塔架显著不同。利用ABAQUS对同一风电场的2.0 MW单管式钢塔架和组合式塔架建立精细化模型,选取3种场... 钢-混凝土组合式风力发电塔架上部为钢塔筒,下部为混凝土塔筒,高度方向具有较大的质量和刚度突变,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传统单管式钢塔架显著不同。利用ABAQUS对同一风电场的2.0 MW单管式钢塔架和组合式塔架建立精细化模型,选取3种场地条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2种塔架的地震响应并进行对比。针对3种场地条件,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组合式塔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直接用于计算组合式塔架的地震作用偏不安全,工程设计时需要补充时程分析;组合式塔架的内力响应和塔顶水平位移响应分别在中硬土场地和软弱土场地达到最大;前3阶振型对塔架的动力响应均有影响,2阶振型响应最大,高阶振型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谱分析 -混凝土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少伟 叶祥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240,共5页
内力重分布是研究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重要内容,是计算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基础。分析了引起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的原因,指出主要是受塑性铰的形成及混凝土开裂、连接件的失效等引起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其本质是截面抗弯刚度变... 内力重分布是研究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重要内容,是计算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基础。分析了引起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的原因,指出主要是受塑性铰的形成及混凝土开裂、连接件的失效等引起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其本质是截面抗弯刚度变化引起的内力再分配;探讨了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因素,指出配筋力比是影响中支座塑性铰塑性转动能力及弯矩重分布程度的主要参数,给出了3根连续试验梁的极限弯矩调幅系数,并分析了其值偏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内力重分布 塑性铰 弯矩调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板托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抗裂度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风琪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根据文中的基本假设,推导了带板托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抗裂度计算公式及简化计算公式,其公式形式上能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抗裂度计算公式相协调;经过计算统计,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带板托钢 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截面塑性系数表,其... 根据文中的基本假设,推导了带板托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抗裂度计算公式及简化计算公式,其公式形式上能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抗裂度计算公式相协调;经过计算统计,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带板托钢 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截面塑性系数表,其计算结果与11片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试验梁的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负弯矩区 抗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组钢-混凝土组合塔架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玉俊 孙文磊 周建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3-1338,共6页
以某陆地5 MW大型风力发电塔架为研究对象,参考GL2010风电塔架设计规范,提出了一种塔架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考虑塔顶机舱风轮质量及钢-混组合结构的影响,建立了塔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Block lanczos法对塔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塔架... 以某陆地5 MW大型风力发电塔架为研究对象,参考GL2010风电塔架设计规范,提出了一种塔架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考虑塔顶机舱风轮质量及钢-混组合结构的影响,建立了塔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Block lanczos法对塔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塔架前五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模态叠加法求解,得到了不同风输入下塔架的稳态位移动响应时域历程,对激励中各频率成分对塔架动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塔架不仅可以避免与风轮发生共振,且有较好的抗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MW风机 -混凝土 模态分析 结构动响应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