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轴重列车对既有线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疲劳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进洲 余志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6-61,共6页
以朔黄铁路为工程背景,从疲劳抗裂的角度对列车轴重250 kN、280 kN、300 kN、330 kN、350 kN、400 kN情况下,对朔黄铁路32 m正常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疲劳抗裂性进行分析。通过正截面疲劳应力分析可知:125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 以朔黄铁路为工程背景,从疲劳抗裂的角度对列车轴重250 kN、280 kN、300 kN、330 kN、350 kN、400 kN情况下,对朔黄铁路32 m正常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疲劳抗裂性进行分析。通过正截面疲劳应力分析可知:125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500万次左右才会出现消压,1 800万次左右开裂;228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50万次左右就会出现消压,800万次左右开裂;330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51万次左右已开始消压,450万次左右开裂;433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3万次左右已开始消压,150万次左右开裂;535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000次左右就开始消压,59万次左右开裂;640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00次左右已出现开裂。因此,既有朔黄铁路重载运输的列车轴重从23t提高到300 kN是较为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黄铁路 重载运输 轴重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疲劳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在役重载铁路32 m预应力混凝土T梁后装声屏障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郑晓光 刘永前 +2 位作者 陈树礼 李勇 许宏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随着我国货运铁路重载扩能运输的发展,大轴重、长编组引起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后装声屏障已成为减小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通过扩能改造提升的在役重载铁路桥梁原设计时并未考虑后装声屏障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在重载铁路桥梁... 随着我国货运铁路重载扩能运输的发展,大轴重、长编组引起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后装声屏障已成为减小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通过扩能改造提升的在役重载铁路桥梁原设计时并未考虑后装声屏障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在重载铁路桥梁上后装声屏障的适应性,以在役铁路桥梁主梁型32 m简支T梁(专桥-2059A)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结合现场实测桥梁现状分析的方法,基于不同荷载组合作用,开展T梁加装声屏障后主梁、声屏障与桥梁连接的位置及道砟槽板适应性分析,并对T梁翼缘板及声屏障结构的潜在薄弱位置进行破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梁加装声屏障后,主梁纵向强度受梁体L/8~L/4处抗剪控制,其中梁体L/8处抗剪安全系数为1.70,小于规范要求值1.80;声屏障与桥梁连接位置安全储备不足,其中,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挡砟墙钢筋应力超过容许值1.25倍、裂缝宽度超过容许值0.54 mm;道砟槽板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其钢筋应力安全储备剩余23.2%、裂缝宽度比规范容许值小0.07 mm。综合考虑3种分析,该类型T梁不宜后装声屏障;在最不利情况下,T梁及声屏障结构破坏顺序依次为预埋化学锚栓处、挡砟墙处、声屏障立柱与水平杆交接处、道砟槽板变高度处、翼缘板根部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 t 声屏障 实测修正 数值模拟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I2方法的重载铁路PC简支T梁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
3
作者 宋泽伟 卢朝辉 +1 位作者 张升旺 李纯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0-782,共13页
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PC)简支T梁在大轴重高频率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开裂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桥梁的耐久性能。为探究重载铁路PC简支T梁服役期内抗裂性能的可靠性,开展了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建立了考虑疲劳预应力损失和... 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PC)简支T梁在大轴重高频率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开裂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桥梁的耐久性能。为探究重载铁路PC简支T梁服役期内抗裂性能的可靠性,开展了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建立了考虑疲劳预应力损失和时变特性的T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极限状态函数;开展了列车荷载的作用效应分析,建立了与荷载历程相关的疲劳预应力损失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前期预应力损失、一期恒载、二期恒载和列车荷载的统计特征;考虑不同轴重与日通行频率的组合工况,应用PHI2方法进行了32 m重载铁路PC简支T梁的正截面与斜截面抗裂时变可靠度分析,并探讨了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时变可靠度指标对前期预应力损失和二期恒载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的列车轴重下斜截面抗裂可靠度指标水平低于正截面,增大列车轴重对斜截面抗裂可靠度的不利影响大于正截面;列车轴重对抗裂可靠度的影响远大于列车日通行频率;年牵引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小轴重高日通行频率的组合对应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可靠度水平较高;前期预应力损失对正截面抗裂可靠性的影响强于斜截面;荷载参数的均值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变异系数。研究结果可为重载铁路PC简支T梁的设计与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开裂失效 疲劳预应力损失 时变可靠度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简支T梁C60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瞿腾飞 陈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5,共4页
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是重载铁路桥梁承载并长期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现有规范通常对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限值、耐久性指标作出规定,但在材料品质及用量对耐久性指标、强度增长、和易性影响方面尚无明确规定。本文对重载铁路预制预应力后... 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是重载铁路桥梁承载并长期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现有规范通常对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限值、耐久性指标作出规定,但在材料品质及用量对耐久性指标、强度增长、和易性影响方面尚无明确规定。本文对重载铁路预制预应力后张法简支T梁C60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材料品质、耐久性、强度增长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工点周边现有一般品质材料进行试验,分析配合比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在规定限值范围内平衡设计参数之间的矛盾,确定最佳设计参数,解决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材料品质、耐久性、水胶比、强度、和易性不易兼顾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简支t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高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简支箱梁制造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梦蛟 牛斌 +1 位作者 马林 殷宁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秦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达 2 0 0km·h- 1 ,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及旅客乘坐舒适 ,对桥上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 ,桥梁不仅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小的后期徐变变形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并要求实现快速施工 ,因此大量使用... 秦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达 2 0 0km·h- 1 ,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及旅客乘坐舒适 ,对桥上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 ,桥梁不仅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小的后期徐变变形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并要求实现快速施工 ,因此大量使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并主要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大规模采用尚属首次 ,没有工业化制造的成熟经验。本文通过跨度 2 4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简支箱梁模板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灌注和振捣工艺、水化热温度、张拉工艺和各项摩阻、预施应力效果、顶梁和移梁、梁体弹性上拱及缩短量、徐变上拱等一系列实用性试验和后期静载试验、长期上拱测试的验证 ,为秦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质量提供了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双线整孔 简支 制造工艺 秦沈客运专线 模板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锋 徐礼华 +1 位作者 丁健 黄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50,共8页
通过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梁静力试验,研究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梁的受弯性能,包括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延性及CFRP筋应力增量等,分析张拉控制应力、非预应力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通过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梁静力试验,研究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梁的受弯性能,包括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延性及CFRP筋应力增量等,分析张拉控制应力、非预应力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固梁相比,采用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整体刚度和极限变形能力,限制裂缝发展;张拉控制应力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加固梁受弯承载力影响较为明显,而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较小。基于试验结果,运用现有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建立了体外预应力CFRP筋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截面混凝土 体外预应力 加固 CFRP筋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城泉 申永刚 +1 位作者 杨润芳 邹昀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9-2376,共8页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力混凝土T梁整个受力过程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根据混凝土T梁中性轴位置和跨中截面极限应变推测梁承载力的简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受力机理、弹塑性性能及极限承载力等基本受力特性,得到荷载与T梁的挠度、应力、中性轴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预测T梁桥的极限承载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 极限承载力试验 混凝土应变 平截面假定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翘曲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岗 姜长安 +2 位作者 刘扬 王翠娟 贺拴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研究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翘曲形态,建立了梁肋单侧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的火灾模型,给出了翘曲计算方法,采用ANSYS分析了梁肋单侧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翘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肋外侧受火时,边... 为研究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翘曲形态,建立了梁肋单侧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的火灾模型,给出了翘曲计算方法,采用ANSYS分析了梁肋单侧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翘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肋外侧受火时,边肋在四分点的横桥向凸翘显著,沿纵桥向翘曲呈W型,桥面板呈单侧翼缘板翘曲或双侧翼缘板翘曲形态;边中肋间受火时,梁肋横桥向翘曲呈V型,翘曲值大;中肋间受火时,梁肋横桥向翘曲呈倒W型,桥面板形成受火区鼓包形态;所得结论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多梁肋T型结构火灾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 t型结构 单侧火灾 翘曲 翼缘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的极限扭矩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云昌 王仁恕 +1 位作者 沙镇平 陈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做10根预应力T形梁的试验分析及对国内外有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预应力对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提高作用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成正比,并可较好地用预应力系数r=2.5(1+10σ/f'_0)^(1/2)-1.5来表示,据此对《混凝土结构设... 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做10根预应力T形梁的试验分析及对国内外有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预应力对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提高作用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成正比,并可较好地用预应力系数r=2.5(1+10σ/f'_0)^(1/2)-1.5来表示,据此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预应力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t 极限扭矩 计算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上拱度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先兵 向秋燕 宁向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考虑预应力、恒载、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明确而计算精度较高的预应力T梁上拱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计算结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拱度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上拱度 计算方法 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国钧 夏禾 张楠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既有线跨度 33.5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联结薄弱 ,梁体横向振幅超出桥梁检规限值 ,整体工作性能差 ,影响行车安全 ,不适应提速对桥梁的要求 .本文实施一种将主梁中心距由 1 .8m增大为 2 .0m ,将桥面板连接起来 ,并在桥面板下增设 32处... 既有线跨度 33.5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联结薄弱 ,梁体横向振幅超出桥梁检规限值 ,整体工作性能差 ,影响行车安全 ,不适应提速对桥梁的要求 .本文实施一种将主梁中心距由 1 .8m增大为 2 .0m ,将桥面板连接起来 ,并在桥面板下增设 32处加强隔板的加固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横向加固 试验研究 取向联结 刚度 整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龙 邬晓光 +1 位作者 张柳煜 莫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2,共8页
为准确分析干燥条件及混合配筋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T梁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掌握梁体变形、截面应力及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的梁单元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T梁截面湿度分布;将预应... 为准确分析干燥条件及混合配筋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T梁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掌握梁体变形、截面应力及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的梁单元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T梁截面湿度分布;将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具有相似湿度分布规律的区域划分成多个纤维梁单元,采用各纤维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截面非均匀收缩徐变计算进行简化;结合纤维梁单元及微预应力-固结(MPS)理论,引入混合配筋及预应力松弛影响,采用非线性增量格式有限元理论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T梁具有明显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平均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干燥条件对梁体挠度及应力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影响;1000 d时腹板压应力储备低于顶板及马蹄,跨中区域同一截面法向应力差异达到3~4 MPa;T梁跨中区腹板竖向裂纹特征与腹板应力薄弱区一致,是该类裂纹产生的重要原因,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t 非均匀收缩徐变 纤维单元 MP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横向加固设计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柳伟 华振民 +1 位作者 单传亮 吴继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2,共2页
针对兰新线既有铁路桥梁在列车提速后出现横向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提高24 m双片式简支T梁横向刚度的加固方案:增强两片T梁间的横隔板,增设预应力束加强两片梁的横向联系。并通过加固实例的动载测试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铁路桥 横向加固 预应力混凝土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试验研究与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伟辰 王晓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7,共6页
通过4根梁试件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和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延性和变形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均具有... 通过4根梁试件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和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延性和变形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均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力、较大的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体外预应力梁中体内预应力筋的应变增量比相应的体外预应力筋大得多;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但其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有所降低。此外,应用商用软件ANSYS对4根梁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CFRP筋 高性能混凝土 t 试验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先、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力学效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兴旺 王荣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以24m跨度先、后张梁为分析对象,使用SAP93静、动力通用分析软件建立8节点块体元力学模型,对先张混凝土箱梁进行应力、刚度、剪力滞后、畸变、翘曲、支座脱空效应、局部效应等力学性能分析,并重点与后张梁的力学性... 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以24m跨度先、后张梁为分析对象,使用SAP93静、动力通用分析软件建立8节点块体元力学模型,对先张混凝土箱梁进行应力、刚度、剪力滞后、畸变、翘曲、支座脱空效应、局部效应等力学性能分析,并重点与后张梁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先张梁与后张梁尽管施工工艺不同,只要预应力度基本相同,两者内力、变形特性基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简支 预应力混凝土 先张法 后张法 分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T”梁混合预应力加固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成元 刘露 +1 位作者 李广华 赵健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达到普通混凝土代替高性能砂浆进而降低工程造价并方便取材的目的,基于现行P-SWR加固技术,提出混合预应力加固抗弯构件理论.以英德市大湾镇连江大桥加固为工程背景,采用先张法和后张法共同作用的方法,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钢筋混... 为达到普通混凝土代替高性能砂浆进而降低工程造价并方便取材的目的,基于现行P-SWR加固技术,提出混合预应力加固抗弯构件理论.以英德市大湾镇连江大桥加固为工程背景,采用先张法和后张法共同作用的方法,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钢筋混凝土"T"梁的不同受力工况,分析各阶段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混合预应力加固理论对钢筋混凝土"T"梁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t 混合预应力加固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通线23.8m预应力混凝土T梁静载试验及耐久性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林 陈强 魏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对京通线长23.8 m简支T梁进行了抗裂性试验及耐久性测试评估,经检定该种跨度梁的抗裂安全系数及有效预压应力均不能满足现行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梁体混凝土碱含量超出规范要求并有碱—集料反应发生。试验结果为京通铁路的提速改造及养... 对京通线长23.8 m简支T梁进行了抗裂性试验及耐久性测试评估,经检定该种跨度梁的抗裂安全系数及有效预压应力均不能满足现行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梁体混凝土碱含量超出规范要求并有碱—集料反应发生。试验结果为京通铁路的提速改造及养护处理提供了依据,对同期交付使用的其他线路同类桥梁的耐久性评估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抗裂试验 耐久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对混凝土T梁振动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龄嘉 贺拴海 +1 位作者 赵小星 缪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共3页
测试预应力T梁在不同预应力值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发现预应力的作用将改变T梁的振动频率。其中基频变化明显,二阶、三阶频率变化规律复杂,基频随预应力作用的增大而增大。这就有可能通过实测T梁的基频推算出T梁的永存预应力,这一思路可应... 测试预应力T梁在不同预应力值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发现预应力的作用将改变T梁的振动频率。其中基频变化明显,二阶、三阶频率变化规律复杂,基频随预应力作用的增大而增大。这就有可能通过实测T梁的基频推算出T梁的永存预应力,这一思路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混凝土t 预应力 振动频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昀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石长铁路沅水特大桥随使用年限的增长,多孔32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出现不同型态的裂缝。通过施工温度、混凝土强度、力学等方面对裂缝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预应力管道方向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管道的曲率半径减小14%或预应力... 石长铁路沅水特大桥随使用年限的增长,多孔32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出现不同型态的裂缝。通过施工温度、混凝土强度、力学等方面对裂缝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预应力管道方向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管道的曲率半径减小14%或预应力超张拉超过14%,使预应力管道处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标准抗拉强度,导致产生纵向裂缝;梁端竖斜向裂缝是因上、下侧预应力钢束预张力不同,引起支座上端T梁上翼缘底部处弯矩的不平衡,其差值超过混凝土的极限轴心拉应力,导致裂缝产生,为以后的桥梁加固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裂缝 力学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预应力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成元 赵建梅 李广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为了解决现役桥梁加固造价高、加固过程中易造成黏结破坏及加固材料难以完全发挥作用等问题,提出混合预应力加固技术.结合连江大桥16 m"T"梁段,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结构核算和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 为了解决现役桥梁加固造价高、加固过程中易造成黏结破坏及加固材料难以完全发挥作用等问题,提出混合预应力加固技术.结合连江大桥16 m"T"梁段,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结构核算和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预应力加固技术将先张法和后张法同时作用于被加固结构构件,改变了传统加固技术的传力机理,加固后的"T"梁,在基本不增加"T"梁自重的情况下,"T"梁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整体挠度和裂缝宽度得到有效减小,较好地解决了加固后"T"梁延性差的问题,同时采用普通水泥砂浆替代普遍采用的高性能砂浆,降低工程造价,与现有桥梁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桥梁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t 混合预应力加固 强度验算 数值模拟 先张法 后张法 应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