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3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薛伟辰 陈以一 +2 位作者 姜东升 徐壮涛 林颖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21,42,共8页
以上海旗忠网球中心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看台结构为原型,设计了1∶15缩尺模型,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结构单调静力全过程试验研究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结构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以及裂缝发展、预应力筋应力增... 以上海旗忠网球中心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看台结构为原型,设计了1∶15缩尺模型,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结构单调静力全过程试验研究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结构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以及裂缝发展、预应力筋应力增量、钢拉杆应力和截面曲率等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结构由于径向主梁根部混凝土的压碎而导致破坏;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整体性能良好;裂缝最早出现在相邻预制斜梁的环梁一之间的拼缝处;在加载前期64根预制斜梁在预应力的作用下能够较好地实现共同工作,而在加载后期各预制斜梁则形成局部受力机制单独承载,并最终在径向主梁根部发生压弯破坏;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和变形能力,结构整体位移延性系数达到了2.0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结构的推广和应用提供试验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预虑力混凝土 空间结构 单调静力试验 非线性有限元 破坏机制 位移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震耦合作用下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特征与结构优化
2
作者 邢国华 任泽鹏 +2 位作者 苗鹏勇 葛一鸣 黄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6-725,共10页
为探究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在多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选取一座在役4.55 MW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结构,基于Davenport谱生成顺风与侧向扰动脉动风荷载,并考虑典型地震动,通过Abaqus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明确结构薄弱部位,并... 为探究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在多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选取一座在役4.55 MW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结构,基于Davenport谱生成顺风与侧向扰动脉动风荷载,并考虑典型地震动,通过Abaqus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明确结构薄弱部位,并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塔筒位移沿高度分布均匀,最大塔顶位移角仅1/635,地震及风-震耦合作用下,塔筒TD2~C1变截面薄弱段的加速度、位移响应骤增致结构破坏;顺风与地震耦合下塔顶位移是单独地震作用下的1.47~1.74倍,考虑侧向扰流后,塔顶位移增大55.8%~86.9%;采用UHPC对塔筒薄弱段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避免或延缓结构薄弱区局部失效导致结构整体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 钢-预应力混凝土塔筒 脉动风荷载 风-地震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LSTM算法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旭红 章立栋 +2 位作者 杨帆 李青 郁董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119,共9页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根据经验设置LSTM模型的超参数容易导致网络陷入局部最优而影响了分类结果,提出采用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权重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对LSTM进行超参数寻优.设计了IWOA-LSTM算法模型,训练识别试验梁各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参数.定型网络结构,并识别同种工况下其他梁的AE信号.结果表明:IWOA-LSTM算法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超过或接近92%,相较于普通LSTM模型,IWOA-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声发射 损伤识别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理论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程海根 曾辉 +1 位作者 伍坤 黄小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研究目的:弹性模量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化计算,但这种方法忽略了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探索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预... 研究目的:弹性模量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化计算,但这种方法忽略了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探索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的实际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刚度相等原则的梁体弹性模量解析公式。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不同配筋条件下的梁体弹性模量,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论:(1)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梁体弹性模量明显提升,当配筋率为3%时,梁体弹性模量相比混凝土弹性模量提高了27.3%;当配筋率为5%时,提高了44.3%;(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优化中;考虑配筋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能够显著减少结构计算中的误差,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 弹性模量 数值模拟 ANSYS 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含水率不同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下预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时旭东 高一丹 崔一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137,共6页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但不同含水率情况对其影响不同。正常含水率情况时呈现先稍减小后显著地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较高含水率情况时则基本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段和恒温段时的瞬态预压应变变化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均较为复杂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正常与较高含水率情况间也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及其拟合式可为低温储罐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预应力混凝土 强度等级 含水率 预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
6
作者 许开成 黄鸿睿 +4 位作者 卢子健 徐靖 邱日旭 易彬 张立卿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92,共14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刚度大、自重轻、易施工等优点,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酸雨地区桥梁结构服役期间常因环境腐蚀和疲劳荷载耦合作用,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内部疲劳损伤严重等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桥梁服役寿命。为... 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刚度大、自重轻、易施工等优点,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酸雨地区桥梁结构服役期间常因环境腐蚀和疲劳荷载耦合作用,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内部疲劳损伤严重等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桥梁服役寿命。为研究酸雨腐蚀对铁路桥梁疲劳损伤发展过程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腐蚀后的疲劳加载试验,研究了钢筋(腐蚀率4%、8%、12%)和钢绞线(腐蚀率8%)腐蚀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雨腐蚀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破坏由底部受拉钢筋发生脆性断裂而引起,属于脆性破坏;随着疲劳加载次数的增加,钢筋、钢绞线和混凝土均发生一定程度的性能退化,试验梁整体刚度衰减,疲劳寿命随钢筋腐蚀率的增大呈现三阶段变化趋势;基于疲劳荷载作用下试验梁刚度退化规律,提出了酸雨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公式,可用于评估钢筋、钢绞线腐蚀情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酸雨腐蚀 疲劳损伤 刚度退化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锚具下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预应力损失
7
作者 黄东发 李健 +1 位作者 卢春玲 王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自锁式锚具张拉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时CFRP布与锚具间滑移较大,造成了较多预应力损失,为了提高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柱有效横向约束力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并提出一种楔片式锚具张拉CFRP布,对12组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进行了考虑... 自锁式锚具张拉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时CFRP布与锚具间滑移较大,造成了较多预应力损失,为了提高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柱有效横向约束力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并提出一种楔片式锚具张拉CFRP布,对12组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进行了考虑不同锚具类型、柱表面处理、预应力水平和张拉次数对CFRP布预应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与自锁式锚具对比,楔片式锚具张拉CFRP布持荷过程预应力损失率减小达40.7%,其中CFRP布回缩损失最为明显,降低幅度达68.4%;柱表面涂胶处理后降低了摩擦损失,进行二次张拉,CFRP布持荷过程预应力损失有效降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理论计算公式,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的应力损失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片式锚具 CFRP布 预应力损失 混凝土方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钢绞线张拉-放张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8
作者 刘刚亮 郑小博 +2 位作者 卢涛 陈杰 周勇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过程中钢绞线张拉-放张所产生的预应力损耗和整体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制作2片长30 m的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足尺模型进行钢绞线张拉及放张试验,分析不同弯起角度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 为了解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过程中钢绞线张拉-放张所产生的预应力损耗和整体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制作2片长30 m的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足尺模型进行钢绞线张拉及放张试验,分析不同弯起角度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摩阻损失、放张过程中的梁端构造力学行为和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结果表明:钢绞线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摩阻损失与弯起角度正相关,与拉板式弯起器间滑动摩阻系数为0.23;钢绞线放张过程中梁端腹板最大主拉应力超过C5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需进行腹板局部加厚处理,其余位置均不超过设计值;锚固区内直线钢绞线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约为77 cm,显著低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后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传递长度计算值,预应力传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 先张法 钢绞线张拉及放张 预应力摩阻损失 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 力学行为 足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渝蓉高铁汉江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设计研究
9
作者 孙宗磊 王新国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存国 王明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5,68,共6页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本文根据该桥的受力特点,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从桥梁成桥状态、主梁梁高、索塔高度等方面开展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主梁工后徐变值控制至22.5 mm,无砟轨道与桥梁具有良好适应性;(2)钟祥汉江特大桥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该桥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3)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所计算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值为4.9 mm,满足轨道验收标准要求;(4)设置桥轨一体化健康监测系统,以及时掌握桥梁与轨道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与运营状况;(5)该桥的成功实施,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时速350 km无砟轨道桥梁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 结构设计 徐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作用下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
10
作者 刘小伟 杨霞林 +1 位作者 王方旭 李胜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8,共9页
为分析预应力作用对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考虑钢桁腹杆剪切变形,结合预应力等效荷载法,建立了腹杆斜向布置的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在直线、折线和曲线预应力布束方式下的剪力滞效应解析解。同时... 为分析预应力作用对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考虑钢桁腹杆剪切变形,结合预应力等效荷载法,建立了腹杆斜向布置的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在直线、折线和曲线预应力布束方式下的剪力滞效应解析解。同时,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验证本文公式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线形单独布束及3种布束方式综合作用下梁体的剪力滞效应。结果表明,本文解析解与ANSYS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相对误差绝对值在8.0%以内,利用本文公式可有效计算腹杆斜向布置的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偏心直线束在跨中位置剪力滞系数为1,不产生剪力滞效应;折线与曲线布束情况下跨中位置剪力滞效应较为明显,最大剪力滞系数分别约为1.23和1.06;综合布束下梁体剪力滞效应可通过单独布束叠加求得,其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最高为1.17,预应力作用引起的剪力滞效应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桁腹式混凝土组合梁桥 预应力等效荷载 剪力滞效应 能量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月霞 刘超 曹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胶比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规律近似相同;试验得出最优水胶比0.39。(2)玄武岩纤维掺加会减少混凝土28 d内收缩率、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混凝土裂缝宽度,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有较大影响;试验得出玄武岩纤维最优体积掺量0.3%。(3)正交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混凝土初始扩展度、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均依次为减水剂、矿粉、粉煤灰;试验得出各因素最佳掺量为减水剂12.25 kg/m^(3)、粉煤灰35 kg/m^(3)、矿粉44 kg/m^(3)。(4)最优配合比性能测试表明,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满足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应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混凝土 水胶比 玄武岩纤维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管片-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付增 余长益 +3 位作者 魏英豪 朱泰锋 苏栋 李围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5-1515,共11页
为解决现有组合式顶管技术和三圆盾构施工大断面地下空间技术中永久结构因纵梁尺寸过大,极大地压缩梁下可使用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预应力管片-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并针对是否设置预应力筋和施加预应力大小等6种工况,开展... 为解决现有组合式顶管技术和三圆盾构施工大断面地下空间技术中永久结构因纵梁尺寸过大,极大地压缩梁下可使用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预应力管片-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并针对是否设置预应力筋和施加预应力大小等6种工况,开展四点弯曲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受力性能、变形能力及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正、负弯矩下,该组合梁试件均表现为延性破坏。2)正、负弯矩下,设置预应力筋可以显著提高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其中,负弯矩下极限承载力最高可提高69.3%,正弯矩下最高可提高12.1%。3)正弯矩下,预应力筋的存在使组合梁的抗裂性能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设置预应力筋后组合梁开裂荷载有所降低,但设置预应力筋可以显著提高组合梁抗变形能力;负弯矩下,预应力筋使组合梁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均有显著提高。4)随着预应力的增大,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在正弯矩下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在负弯矩下的提升效果显著。5)跨中截面应变沿梁高方向基本呈线性分布,整体符合平截面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预应力 管片-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O-BP神经网络混凝土预应力渡槽热学参数反演分析
13
作者 曾江涛 于家辉 +2 位作者 赵程 詹双桥 方朝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3,120,共7页
针对薄壳混凝土预应力渡槽有限元模拟中热学参数不准确,经验值参考性差、传统反分析方法准确率低以及BP神经网络对初始权值和阈值高度依赖等问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构建四输入层,五隐藏层,三输出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并引入北方苍鹰优化算... 针对薄壳混凝土预应力渡槽有限元模拟中热学参数不准确,经验值参考性差、传统反分析方法准确率低以及BP神经网络对初始权值和阈值高度依赖等问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构建四输入层,五隐藏层,三输出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并引入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运用有限元仿真样本模拟训练了混凝土预应力渡槽热学参数反演的NGO-BP神经网络,将其应用于某预应力U形渡槽的热学参数反演中,对比了现场监测数据、传统BP神经网络方法以及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NGO-BP神经网络在计算精度和收敛效率等方面均显著提高,参数反演后的有限元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良好,能够更好地指导混凝土预应力渡槽的施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渡槽 混凝土 热学参数 反演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蒙朝美 王观虎 +2 位作者 沈勇 刘睿 叶晖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充分利用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承受荷载前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基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应力复杂的特点,开展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模型试验,...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充分利用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承受荷载前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基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局部锚固区应力复杂的特点,开展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模型试验,实测了局部锚固区纤维混凝土预制模块在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了U形缺口形状对预制模块力学响应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局部锚固区在预应力筋的作用下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对称受拉时锚固区U型缺口顶部预应力筋所在截面的实测拉应变最大;U形缺口形状对预制模块实测应变影响较显著,梯形预制模块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但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力学性能较差,大倒角预制模块消除了应力集中现象,力学性能好,但预留空间大,预制结构较重,小倒角的预制模块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介于梯形和大倒角形之间;相邻预制模块拼接缝隙显著增大了预制模块的实测应变,对称受拉是预制模块最不利的受荷条件,在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拼接缝隙进行注浆处理,以改善预制模块的受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道面 局部锚固区 力学性能 预制模块 U形缺口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群桩的水平承载性能
15
作者 谢宏丽 周志军 +2 位作者 任玉波 田叶青 范经灿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3-2585,共13页
介绍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PRC)管桩水平群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结果。基于现场水平静载试验,对单桩、单桩承台、双桩承台水平承载力进行分析对比,同时研究了承台对管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此外,利用ABAQUS有... 介绍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PRC)管桩水平群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结果。基于现场水平静载试验,对单桩、单桩承台、双桩承台水平承载力进行分析对比,同时研究了承台对管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此外,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承台厚度、桩数及桩间距的群桩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桩承台的水平临界荷载是单桩承台的两倍,而水平极限荷载是单桩承台的3.095倍。承台厚度的增加会增加桩顶的弯矩,但群桩的水平承载力却略有下降。随着桩数的增加,相邻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群桩的整体承载力得到提升。群桩的水平承载力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提高。研究成果为PRC管桩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C)管桩 水平静载试验 水平承载力 承台 群桩效应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台嵌挤混凝土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16
作者 闫作龙 孔祥振 +3 位作者 孙宇雁 孙晓晨 吴远 王子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6,共15页
为了提高锥台嵌挤预应力约束混凝土的抗侵彻性能、快速获得靶体的预应力大小,需要对混凝土靶体的预应力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该文进行了锥台嵌挤预应力加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靶体的环向、径向、竖向的预应力分布... 为了提高锥台嵌挤预应力约束混凝土的抗侵彻性能、快速获得靶体的预应力大小,需要对混凝土靶体的预应力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该文进行了锥台嵌挤预应力加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靶体的环向、径向、竖向的预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并进一步建立基于锥台嵌挤预应力约束方法的力学模型,推导并验证了快速预测公式,为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的预应力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预应力 抗侵彻 约束 数值模拟 预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天内徐变上拱分析
17
作者 朱希同 李清池 胡所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1,共5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 d内的徐变上拱效应,以轴心受压混凝土试件为对象,设置与简支梁终张拉参数相关的计算工况,在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徐变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 d内的徐变上拱效应,以轴心受压混凝土试件为对象,设置与简支梁终张拉参数相关的计算工况,在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徐变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该工况下试件的徐变系数来拟合简支梁上拱的徐变系数。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简支梁上拱徐变系数实测值接近,简支梁终张拉后第30天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最大为10.3%;环境温度、湿度对徐变上拱量的影响较大,环境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升高均能增大简支梁上拱徐变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徐变上拱 理论分析 徐变模型 终张拉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系数算法优化与智能摩阻测试系统研究
18
作者 高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以一孔跨径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管道数据组合计算得到的摩阻系数结果的离散性,基于公式推导提出一种改进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并通过Python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一套智能摩阻测试系统,并基于该算法与系统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与相应的计算程序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摩阻系数的拟合准确性与计算效率;智能张拉与摩阻测试的一体化实施,实现了自动分级加载、多孔道摩阻参数的同步自动化测试与计算,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效率;该系统实现了现场管道摩阻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以及试验数据的上传下载与信息交互,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的准确性、真实性、效率及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研究成果在广湛铁路、连乐铁路等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摩阻测试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 后张法 摩阻系数 离散性 算法优化 摩阻测试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空间结构索力修正施工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卓新 张国发 +1 位作者 董石麟 楼道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9-1493,共5页
针对预应力空间结构中的拉索存在较大预应力误差问题,提出了索力修正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分析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起点为结构的"零预应力态",终点为结构存在预应力误差的"实测预应力态",通过结构分析计算使... 针对预应力空间结构中的拉索存在较大预应力误差问题,提出了索力修正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分析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起点为结构的"零预应力态",终点为结构存在预应力误差的"实测预应力态",通过结构分析计算使各拉索存在的张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拟合;第二阶段起点为"实测预应力态",终点为结构理想的"设计预应力态",通过结构分析计算使各拉索的存在张力计算值与设计值相拟合,采用循环迭代的求解方法得到各拉索的施工张力修正值.工程算例表明,本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预应力空间结构索力修正施工的仿真分析,利用其计算结果可使结构中的索力修正施工变得有序、简捷、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空间结构 预应力施工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空间索线筋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晓宝 陈丽华 董燕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30,共5页
在预应力工程实践中,混凝土中的预应力筋有时需布置成空间曲线索形。其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应该按照空间三维曲线的曲率转角来计算。本文推导了空间索线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计算公式,推荐了简化近似计算方法。通过若干实例的对比计算,... 在预应力工程实践中,混凝土中的预应力筋有时需布置成空间曲线索形。其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应该按照空间三维曲线的曲率转角来计算。本文推导了空间索线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计算公式,推荐了简化近似计算方法。通过若干实例的对比计算,表明不考虑三维效应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而推荐的简化方法则简便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摩擦损失 空间曲线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