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飞 鄢泰宁 卢春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81-84,共4页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况下采用静压管桩可节省工程造价20%以上,工期可缩短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 软弱地基承载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板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上官京灵 黄广龙 耿山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采用I字形截面构件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U型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板桩水平承载力,其中U型计算截面运用截面等效法简化为I字形截面,预应力计算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应力损失法。该计算方法简单快捷,计算结果与现有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 采用I字形截面构件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U型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板桩水平承载力,其中U型计算截面运用截面等效法简化为I字形截面,预应力计算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应力损失法。该计算方法简单快捷,计算结果与现有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承载力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板 截面等效法 预应力损失 抗弯性能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法混凝土大管桩分批张拉预应力损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若邻 梁国栋 +1 位作者 苏林王 桑登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64,共4页
为实现精细化施工,需考虑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分批张拉过程有关预应力损失。以某改进型混凝土管桩张拉全过程的预应力损失发展为例,对多钢束分批次张拉工序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和控制应力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钢... 为实现精细化施工,需考虑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分批张拉过程有关预应力损失。以某改进型混凝土管桩张拉全过程的预应力损失发展为例,对多钢束分批次张拉工序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和控制应力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钢筋应力松弛和桩端边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次张拉的预应力在紧邻的后次张拉影响下损失最大,之后损失变化量趋于平缓,分批次张拉预应力损失率与理论结果相符;该类桩型分批次张拉应力损失率最大约10%;改进型管桩中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和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较规范设计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大管 分批张拉 预应力传递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承载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成斌 张能钦 +1 位作者 谢文苹 周兆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7-1410,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简称"竹节桩")是在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管桩")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新桩型。文章介绍了竹节桩的构造和接桩技术,并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竹节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承载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简称"竹节桩")是在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管桩")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新桩型。文章介绍了竹节桩的构造和接桩技术,并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竹节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承载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竹节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与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简称"方桩")相比,均能提高20%左右,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管桩提高60%以上。竹节桩由于设置了环向、纵向凸肋,改变了桩-土接触方式和桩身粗糙度,有利于桩侧摩阻力的充分发挥。在荷载水平较低时,桩顶位移曲线近似为直线,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土体中形成一个直径与环向凸肋大小相当的圆筒形剪切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 静载试验 极限承载力 沉降 上拔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承载性状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方鹏飞 齐金良 周兆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20-1023,共4页
在软土地区,传统管桩存在桩侧摩阻力低、桩身连接方式落后、抗弯抗拉性能差等缺点,其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简称"增强型离心桩")是在传统管桩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桩型。介绍了增强型离心桩的构造、生... 在软土地区,传统管桩存在桩侧摩阻力低、桩身连接方式落后、抗弯抗拉性能差等缺点,其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简称"增强型离心桩")是在传统管桩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桩型。介绍了增强型离心桩的构造、生产工艺和桩身连接方式等,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表明,与同桩径、同桩长的传统管桩相比,增强型离心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达普通管桩的1.23倍,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能提高73.3%左右。增强型离心桩通过调整普通管桩桩侧形状,有效发挥桩侧摩阻力,改善桩基承载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离心 承载性状 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运生 陈忠范 +2 位作者 范记 张扬 张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2-556,共5页
对2种不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及弹卡式连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中设计了4根足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试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不... 对2种不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及弹卡式连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中设计了4根足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试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不同配筋和相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接头抗弯性能相当,说明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配筋对接头抗弯性能影响不大。当轴压比在0.3以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抗弯承载力,但当超过这一限值后,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均会下降,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由受剪破坏向受弯破坏过渡的剪跨比过渡值为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 弹卡式连接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预应力竹节桩与管桩抗压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佳锦 张日红 +3 位作者 黄晟 龚晓南 严天龙 许国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15,共7页
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土体所能提供的桩侧阻力较小,限制了PHC管桩承载性能的发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桩(PHDC桩)桩身每隔一定距离存在一个突出的竹节节点,竹节节点能够增加桩基的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为了研究... 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土体所能提供的桩侧阻力较小,限制了PHC管桩承载性能的发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桩(PHDC桩)桩身每隔一定距离存在一个突出的竹节节点,竹节节点能够增加桩基的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为了研究PHDC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承载性能,进行了一系列PHDC桩和PHC管桩的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PHDC桩施工过程对桩周土体的扰动程度较大;当休止期为15 d时,PHDC桩周围的土体强度未恢复,PHDC桩的极限承载力远低于设计值;当休止期增加到40 d时,350(400)mmPHDC桩的极限承载力与400 mm直径的PHC管桩的极限承载力相同,说明当PHDC桩的桩周土体强度恢复时,PHDC桩的承载性能优于PHC管桩的承载性能;休止期为40 d时,3号和4号PHDC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桩顶位移值分别为桩身直径的9.46%和7.37%,大于PHC管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所需要的桩顶沉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竹节 PHC 现场静载试验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沉桩桩基拉应力分布及其施工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斌 周立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33-1738,共6页
采用"现场沉桩试验、室内桩基模型试验、现场沉桩实例验证"的技术路线,通过对16根桩的动测试验结果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揭示了打桩过程中桩身拉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桩身最大拉应力通常发生在桩的上部,特别是打桩初期,桩尖位于软... 采用"现场沉桩试验、室内桩基模型试验、现场沉桩实例验证"的技术路线,通过对16根桩的动测试验结果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揭示了打桩过程中桩身拉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桩身最大拉应力通常发生在桩的上部,特别是打桩初期,桩尖位于软土层或桩周为软土地基时,桩身最大拉应力点发生在距桩顶1/4l(l为桩长)附近,拉应力占同点压应力的50%左右,这是桩身产生垂直桩轴线方向横向裂缝乃至发生桩身断裂现象的根源。试验亦表明,采用碟簧桩帽沉桩能有效地减小锤击拉应力,克服了采用老式桩帽辅助沉桩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拉应力过大而造成桩身断裂这一缺陷,控制实测拉应力在允许拉应力(5 MPa)范围之内,以确保沉桩桩身完整,这是防治桩身拉裂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沉 基拉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桩 身质量 碟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桩的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岳建伟 鲍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4,共6页
组合桩是钢筋混凝土桩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复合而成的新型桩。为掌握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破坏模式和竖向承载力特性,通过对3根14m长桩的载荷试验,分析了桩身轴力和桩周的侧摩阻力的分布及影响组合桩承载力因素。试验得到了组合桩的Q-S... 组合桩是钢筋混凝土桩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复合而成的新型桩。为掌握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破坏模式和竖向承载力特性,通过对3根14m长桩的载荷试验,分析了桩身轴力和桩周的侧摩阻力的分布及影响组合桩承载力因素。试验得到了组合桩的Q-S曲线、S-logt曲线、桩的极限承载力。为分析该桩竖向力的传递路线,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桩、水泥土和桩周土的传力特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桩的插入改变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形成了从混凝土桩到水泥土再到土的传递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了桩周的侧摩阻力;水泥土的固化效应、混凝土桩的挤土效应和混凝土桩的荷载传递是组合桩高承载力的主要来源。组合桩具有较高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且造价低,在软土地基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 组合 预应力混凝土桩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中组合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建伟 白宪臣 谷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掌握组合桩(钢筋混凝土桩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复合而成的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破坏模式和竖向承载力特性,通过对3根14 m长桩的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变的测量,分析了桩身轴力的分布和桩周的侧摩阻力分布及影响组合桩承载力因素。试验得到了组... 为掌握组合桩(钢筋混凝土桩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复合而成的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破坏模式和竖向承载力特性,通过对3根14 m长桩的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变的测量,分析了桩身轴力的分布和桩周的侧摩阻力分布及影响组合桩承载力因素。试验得到了组合桩的Q-S曲线、S-logt曲线、桩的极限承载力;试验表明混凝土桩的插入改变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形成了从混凝土桩到水泥土再到土的传递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了桩周的侧摩阻力;水泥土的固化效应、混凝土桩的挤土效应和混凝土桩的荷载传递是组合桩高承载力的主要来源。组合桩具有较高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且造价低,在软土地基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 软土 组合 预应力混凝土桩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方桩新型连接的计算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钦建 黄广龙 +1 位作者 缪海林 凌德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11-1015,共5页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桩用作抗拔桩,具有抗裂性好、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抗拔桩在应用中尚存在接头质量等技术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内螺纹抗拔方桩(简称NKBZ桩)是开发的新型抗拔桩型,其桩...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桩用作抗拔桩,具有抗裂性好、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抗拔桩在应用中尚存在接头质量等技术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内螺纹抗拔方桩(简称NKBZ桩)是开发的新型抗拔桩型,其桩节之间采用内扣式机械连接。结合已有规范公式,对空心内螺纹抗拔方桩的桩身抗拉强度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检验新型连接的抗拉性能,对内扣式机械接头进行轴心抗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镦头和端板因出现应力集中而破坏是抗拔方桩的薄弱环节,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桩 抗拔方 机械连接 抗拉承载力 轴心抗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地层中PHC桩原位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伟 戴国亮 +4 位作者 马李志 裴铭海 王磊 朱光耀 高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81-389,共9页
珊瑚地层是钙质砂和礁灰岩的统称。在珊瑚地层中开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的原位堆载测试,分析了桩-珊瑚地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采集加载过程中的试桩桩身应变,由计算获取桩身轴力,分析加载过程中珊瑚地层中... 珊瑚地层是钙质砂和礁灰岩的统称。在珊瑚地层中开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的原位堆载测试,分析了桩-珊瑚地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采集加载过程中的试桩桩身应变,由计算获取桩身轴力,分析加载过程中珊瑚地层中PHC桩基础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桩-土响应处于线弹性阶段;(2)桩的承载发挥状态与入土深度显著相关,且入土深度超过15倍桩径时桩端阻力发挥峰值;(3)桩的安装方式几乎不影响其在珊瑚地层中的承载性能,但贯入能量的大小则显著影响;(4)入土深度和贯入能量的大小,影响珊瑚地质的破碎程度,颗粒破碎显著影响珊瑚地质中桩的承载发挥特性。通过原位测试可知在珊瑚地质中在贯入深度在15倍桩径以内,入土深度与桩端阻力正相关,与桩侧摩阻力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 珊瑚地层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桩基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伍荣官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44,共5页
本文讨论了锤击沉柱时的四个问题:关于重锤轻打的问题;关于锤垫和桩垫的作用问题;如何确定作为控制沉桩标准的贯入度;关于如何估计锤击压应力的大小以保证桩体完好的问题。 我局每年施打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约2万根。碰到的打桩问题很多,... 本文讨论了锤击沉柱时的四个问题:关于重锤轻打的问题;关于锤垫和桩垫的作用问题;如何确定作为控制沉桩标准的贯入度;关于如何估计锤击压应力的大小以保证桩体完好的问题。 我局每年施打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约2万根。碰到的打桩问题很多,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保证基桩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1988年4月28日在第三航务工程局科研所召开了“桩基技术研讨会”,对桩基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桩 贯入度 柴油锤 锤击数 基技术 航务工程 工程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ift behavior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les 被引量:2
14
作者 赖颖 金国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concrete (PHC) tube-shaped pile is one of the recently used foundations for soft soil. The research on uplift resistance of PHC pile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s. A field-scal...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concrete (PHC) tube-shaped pile is one of the recently used foundations for soft soil. The research on uplift resistance of PHC pile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s. A field-scale test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uplift behavior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HC piles in soft soil. The pullout load tes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there were three piles in each group.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axial load transfer and pile skin resistance distribution was also included. It is found from the tests that the uplift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iameter of pile. When the diameter of piles increases from 500 to 600 mm, the uplift load is increased by 51.2%. According to the load-displacement (Q-S) curves, all the piles do not reach the ultimate state at the maximum loa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les still hav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les full-scale test uplift capacity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