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侧限影响的分析 |
程东辉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2
|
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 |
种迅
孟少平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2005 |
0 |
|
|
3
|
多层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方法的探讨 |
孟少平
韩重庆
吕志涛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
4
|
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长期监测与分析研究 |
熊学玉
顾炜
李亚明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
5
|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
熊学玉
李春祥
耿耀明
黄鼎业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
6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方法研究 |
张耀庭
杨力
张江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7
|
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颜学渊
周灵哲
祁皑
毛会敏
陈伟宏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8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能量评估法 |
张巍
孟少平
吕志涛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9
|
边柱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张志
孟少平
于琦
周臻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0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的曲率力法 |
简斌
陈平友
王正霖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
2002 |
1
|
|
|
11
|
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
巩玉发
李昊
陈新
邢程程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2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
王春武
孟少平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2005 |
6
|
|
|
13
|
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侧限影响分析 |
周威
郑文忠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4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种迅
吴涛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5
|
自复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
蒲武川
张华珺
徐熙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6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生成系统 |
王少丰
陈晓宝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0 |
|
|
17
|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马恺泽
李兰欣
邢国华
陈韵如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8
|
一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新方法 |
吕西林
卜凡夫
姜淳
蒋欢军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
昌毅
杨仁镪
杨子健
李革新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风-震耦合作用下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特征与结构优化 |
邢国华
任泽鹏
苗鹏勇
葛一鸣
黄娇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