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W工法桩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施工技术
1
作者 陈华平 李雪麟 +2 位作者 韦奇 李娇 崔雪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在富水软土地基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SMW(Soil Mixing Wall)工法桩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施工技术因其优越的止水性能和承载能力,成为解决此类地基问题的有效方案。详细探讨了该组合技术的应用,包... 在富水软土地基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SMW(Soil Mixing Wall)工法桩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施工技术因其优越的止水性能和承载能力,成为解决此类地基问题的有效方案。详细探讨了该组合技术的应用,包括施工流程、设计参数、质量控制措施及应对挑战的策略。SMW工法桩通过将水泥浆与土体搅拌形成高强度连续墙体,提供优异的防渗性能和承载能力。预应力型钢支撑则通过施加预应力,增强支撑系统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两者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性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W工法桩 预应力型钢 组合支撑 富水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下预应力型钢支撑支护技术
2
作者 许率群 张燕萍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212-215,共4页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基坑工程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混凝土支撑体系受其施工方式限制,造成其他工序作业不便,相比之下预应力型钢支撑支护技术能有效弥补混凝土支撑体系的不足。文章结合杭州新浦嘉园项目,对比分析两种...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基坑工程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混凝土支撑体系受其施工方式限制,造成其他工序作业不便,相比之下预应力型钢支撑支护技术能有效弥补混凝土支撑体系的不足。文章结合杭州新浦嘉园项目,对比分析两种支撑支护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预应力型钢支撑支护原理、布置原则,同时结合项目监测结果,验证了预应力型钢支撑支护技术既能保证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也能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支撑 支护结构 工程提效 深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熊学玉 高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共8页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为研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及弯矩重分布规律,完成2榀接近足尺单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试验,分析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裂缝...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为研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及弯矩重分布规律,完成2榀接近足尺单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试验,分析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裂缝的开展与分布、刚度变化以及内力重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发生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属延性破坏,在达到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之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实验,提出了考虑次轴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弯矩调幅值约为30%,调幅能力高于普通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 静力试验 塑性铰 内力重分布 弯矩调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静力性能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计静 陈晓坤 +3 位作者 张文福 张云峰 刘迎春 卢召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6,共8页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于简化力学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利用ABAQUS软件建立PSRCF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单跨非规则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框架的滞回分析,对通过仿真分析获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15组单层两跨PSRCF在竖向轴力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得到框架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考察了荷载-位移曲线随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出现顺序和两跨PSRCF在套建增层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柱的轴压比和长细比是影响框架静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塑性铰依然按照强柱弱梁的顺序出现,两跨非规则框架结构体系设计是合理的,可为该类新型结构体系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 套建增层 静力性能 塑性铰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静载及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忠平 戴公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8,共6页
为了探究疲劳荷载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服役性能的影响,设计了2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分别对其进行静载破坏试验以及实桥等效应力水平下疲劳200万次后的静载破坏试验。通过测试型钢截面应变、梁体变形等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对梁体刚度、... 为了探究疲劳荷载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服役性能的影响,设计了2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分别对其进行静载破坏试验以及实桥等效应力水平下疲劳200万次后的静载破坏试验。通过测试型钢截面应变、梁体变形等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对梁体刚度、裂缝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破坏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条件控制;疲劳作用后裂缝发展速度加快,裂缝宽度明显增大,用裂缝宽度作控制指标则疲劳作用使梁的承载力降低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服役性能 试验研究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疲劳加载 裂缝宽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在大跨度基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琦 何品品 +3 位作者 方华建 娄泽峰 黄天明 冉龙 《建筑施工》 2019年第12期2109-2110,2126,共3页
以杭州某基坑支护工程为例,论述了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技术的施工要点,并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进行比较,指出其具有能够重复使用、工期短以及造价低等优势。最后,根据基坑监测结果,验证了其在基坑支护上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 基坑工程 支护结构 施工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变参数受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志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的可靠性是保证框架结构安全的关键。以呼和浩特东站站房为例,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节点区加强环板设置方式、厚度及预应力筋截断位置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的可靠性是保证框架结构安全的关键。以呼和浩特东站站房为例,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节点区加强环板设置方式、厚度及预应力筋截断位置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设置内外加强环板并进行圆弧过渡可有效降低环板的应力集中;预应力筋在2. 5倍型钢梁高以外截断时,预应力筋的截断位置对节点的受力影响不大;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呈非线性弹性变化,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且梁内箍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梁端加强区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钢管混凝土柱 节点 变参数 受力分析 铁路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昌辉 周坤 张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1277,共7页
为探讨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状况,采用试验手段研究5根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1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通过详细分析其裂缝形态、受力性能及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基于钢筋混... 为探讨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状况,采用试验手段研究5根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1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通过详细分析其裂缝形态、受力性能及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提出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应力增量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性能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钧 李世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受力性能,进一步扩展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工程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对已有试验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建模分析,验证建模分析可靠性.设计7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考虑到型钢翼缘... 目的研究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受力性能,进一步扩展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工程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对已有试验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建模分析,验证建模分析可靠性.设计7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考虑到型钢翼缘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的影响,将混凝土分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采用不同的本构关系模型,以综合配筋率β、型钢含钢量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参数变量,分析加载过程中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力学特性.结果综合配筋率为1. 34%的梁构件比综合配筋率为1. 04%的梁构件承载力提高19. 3%;型钢含钢量为2. 36%梁构件相比为1. 93%梁构件承载力提高11. 3%;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改变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影响不大.结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建模分析中,采用考虑核心约束作用的新型建模分析方法,模拟结果更为精确,为工程实践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更广泛的技术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核心约束 受弯承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建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结合某大型铁路旅客站房高架候车厅楼盖结构,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及HyperMesh网格划分功能对楼盖结构复杂的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各受力单元间具有良... 结合某大型铁路旅客站房高架候车厅楼盖结构,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及HyperMesh网格划分功能对楼盖结构复杂的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各受力单元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同时为缩尺模型试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采用1∶4缩尺模型试验,对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可实现"强节点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钢管混凝土柱 数值分析 协同工作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在相邻基坑综合设计同步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琦 刘雨冰 +3 位作者 方华建 娄泽峰 李健平 王涛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S01期152-155,共4页
杭州市某工程有相邻仅96m的2个基坑,经过综合设计,科学利用工法工艺的特点,实现2个基坑同步交叉施工。介绍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的在该工程项目中的组合应用情况,并阐述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的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践... 杭州市某工程有相邻仅96m的2个基坑,经过综合设计,科学利用工法工艺的特点,实现2个基坑同步交叉施工。介绍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的在该工程项目中的组合应用情况,并阐述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的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践和现场跟踪记录,验证了SMW工法与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的组合应用在基坑工程中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SMW工法 预应力型钢组合内支撑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琦 刘雨冰 谢家文 《山西建筑》 2019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工期紧张、成本压力大的一些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进度,减少或节约开发成本,是近年深基坑施工的一个典型问题。介绍了在天津某工程中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应用情况,论述了型钢组合支撑的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践和现场... 在工期紧张、成本压力大的一些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进度,减少或节约开发成本,是近年深基坑施工的一个典型问题。介绍了在天津某工程中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应用情况,论述了型钢组合支撑的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践和现场跟踪记录,验证了型钢组合支撑在基坑支护中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施工进度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铁 《广东建材》 2013年第8期36-39,共4页
本文为佛山某大型综合体项目的大跨度空间采用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计算机数值分析研究该预应力型钢组合梁的变形和混凝土开裂情况以及其极限承载能力、荷载... 本文为佛山某大型综合体项目的大跨度空间采用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计算机数值分析研究该预应力型钢组合梁的变形和混凝土开裂情况以及其极限承载能力、荷载变形能力曲线、以及混凝土开裂滑移对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考虑了混凝土和钢材的非线性性能和钢、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非线性性能,利用分析结果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代换为普通型钢梁进行整体楼面结构的舒适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数值分析 非线性分析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
14
作者 马力 邹仁华 刘纳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1期63-65,共3页
基于ANSYS的强大功能,介绍了ANSYS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真实的模拟预应力对型钢混凝土梁的影响。
关键词 ANSYS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箍筋约束的预应力型钢高强砼梁延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刚峰 熊学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168,共8页
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PSRHC)梁具有承载力高、截面尺寸小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度、重荷载的建筑结构.为掌握不同设计参数对PSRHC梁构件延性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PSRHC梁静力性能的模拟及多参数分析.首先,基于截面纤维模型,建立... 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PSRHC)梁具有承载力高、截面尺寸小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度、重荷载的建筑结构.为掌握不同设计参数对PSRHC梁构件延性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PSRHC梁静力性能的模拟及多参数分析.首先,基于截面纤维模型,建立了可考虑箍筋约束作用的PSRHC梁的静力全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相关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之后,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受压钢筋用量、预应力筋用量、型钢翼缘及腹板厚度、箍筋间距及直径等因素对PSRHC梁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受压钢筋及箍筋用量,可提高PSRHC梁的延性;增加受拉钢筋、预应力筋用量,增大腹板厚度,均使得延性降低;而翼缘厚度对延性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其中,箍筋间距由50 mm增加至200 mm时,延性系数降低约20.6%;箍筋直径由6 mm增大至10 mm,延性系数增大18%~34%.最后,结合数值试验结果,建立了包含体积配箍筋率及综合配筋指标两个参数的延性系数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评估延性时以3.1作为界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纤维模型 数值模拟 箍筋约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在邻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均国 朱海娣 +1 位作者 胡德军 胡琦 《建筑施工》 2019年第7期1199-1201,共3页
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下有地铁线路南北穿过,遂决定将其分为东西两区施工。东区先行施工,拟采用大范围内一道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方案。介绍了型钢组合支撑的支护方案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变形监测等内容。经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其工程... 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下有地铁线路南北穿过,遂决定将其分为东西两区施工。东区先行施工,拟采用大范围内一道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方案。介绍了型钢组合支撑的支护方案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变形监测等内容。经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其工程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且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基坑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 分区开挖 支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大梁裂缝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兴仁 《工程与建设》 2011年第3期306-308,共3页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框架梁是集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特点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该文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结构在应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分析探讨了转换层大梁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对该类结构形式设计及...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框架梁是集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特点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该文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结构在应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分析探讨了转换层大梁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对该类结构形式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转换梁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会展酒店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桁架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菁 程少彬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年第7期34-36,共3页
某会展酒店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桁架,屋盖梁作为桁架上弦,5层梁作为桁架下弦,并对桁架下弦采用预应力索张拉,在桁架下弦吊挂4层楼盖,既保证结构安全,又满足建筑在2、3层中庭架空效果。
关键词 吊挂结构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桁架结构 含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位置冲突的解决措施
19
作者 林勇 陈祎飞 +2 位作者 杨欢 王晓林 罗浩 《建筑施工》 2022年第12期2891-2893,2911,共4页
为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格构柱位置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位置冲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明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新办法通过在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上设置1个轴力转换装置,将原本与塔吊格构柱冲突的单肢型钢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解决预应力... 为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格构柱位置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位置冲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明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新办法通过在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上设置1个轴力转换装置,将原本与塔吊格构柱冲突的单肢型钢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解决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与塔吊格构柱冲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力转换装置 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 格构柱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柱吊装施工技术
20
作者 陈泽中 陈洪根 粟元甲 《建筑施工》 2011年第8期681-683,共3页
华为成都软件工厂厂房结构摒弃传统设计形式,采用吊柱方式实现了1层大跨度、大空间、高净高的需求。实践证明:该方法适用于采用预应力、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同组合作用下的结构及类似结构施工。
关键词 工业厂房建筑 吊柱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张拉 变形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