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设计类专业大学生“预就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睿
丁雪松
甘英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总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钦州学院招生就业处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201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得文化育人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编号:A1210)
2009-2012年度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子项目"建筑类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0100104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而传统的仅扎堆于毕业年的就业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需要。如何结合传统就业流程,探索新模式来提升就业质量,文章提出要挖掘学生在校期间所有与潜在用人单位接触的渠道,促进学生与单位在这些渠道中建立认同感,即"预就业"模式。
-
关键词
设计类专业
“预就业”模式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高诚辉
-
机构
福州大学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0,共3页
-
文摘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
关键词
预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
产学研结合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浅议大学生预就业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卫红伟
-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35-36,共2页
-
文摘
对大学生工作经验的要求既是用人单位的客观需要,也是其用人理念的新变化,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大学生预就业制度并把其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社会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大学生
预就业制度
就业指导
实践教学
高校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辨析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与“预就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兰军
-
机构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4,共2页
-
基金
2014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投入高职教育效益评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JKGHC-0188)
-
文摘
文章通过对"顶岗实习"和"预就业"的基本内涵分析以及对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二者之间的差异辨析,理清了"顶岗实习"和"预就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及企业的不同要求和侧重点,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应对"更难就业季"以及企业获取优质人力资源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顶岗实习
预就业
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与预就业相结合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虞凯
-
机构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1期155-157,共3页
-
基金
2016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J16037)
-
文摘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困惑和难题,以就业为导向,顶岗实习为途径,毕业设计(论文)为成果,把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与预就业相结合作为切入点研究,改变以往的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将毕业综合实践教学延伸到学生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应职应岗能力。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综合实践
预就业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预就业教育初探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关晶
-
机构
福州大学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60,共3页
-
文摘
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预就业教育为探索高职教育与就业机制有效结合做出了有益尝试。文章对预就业教育进行了界定,并指出其就业教育性和教育就业性的特征,在总结多种形式预就业教育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预就业教育对高职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
关键词
预就业
校企合作
高职
大学生就业
-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
-
题名室内设计专业“分段预就业”教学组织模式初探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燕
-
机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79-81,共3页
-
文摘
本文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探讨了分段预就业教学组织模式的内涵、实施的方法及意义,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改革及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分段预就业
教学组织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4
- 8
-
-
作者
卢晓春
李明惠
胡昌送
-
机构
广东交通职业学院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0-42,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05-46)课题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上对一种新型的高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这种模式是高职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是优化高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策略。
-
关键词
定岗实习预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人事管理
管理制度
-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搞好学生就业工作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李祥峰
李贤彬
-
机构
河北省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10,共2页
-
文摘
一、完善教学计划,适应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体现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设计与开发,对办学起着“定向”和“定位”的重要作用。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应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深入要求,同时还应跟踪调查毕业生的走向,了解他们的业务的工作范围和工位岗位情况,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及主要从事的工作。通过分析汇总出专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例如:1995年。
-
关键词
职业技能
教学计划
实训场所
预就业
校外实训基地
维修专业
-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教育实施教学全过程就业指导的探索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李贤彬
-
机构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年第12期48-48,共1页
-
-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学业咨询
预就业机制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7.38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4
- 11
-
-
作者
杨建中
李江云
-
机构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28期47-49,共3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高校类型定位的政策导向研究>(CIA030058)
-
文摘
构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应确立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自身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
预就业制
订单培养
-
Keywords
employment-orienta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pre-employment system
order-oriented cultivation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