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45
1
作者 牛庆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102 126 15,126+158,共7页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系统",透过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以及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的"价值承诺",能够扬弃生态道德目的与自然任意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建构良好的自然生态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和谐",这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终"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世界 预定和谐 生态秩序 道德规律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文明 被引量:21
2
作者 牛庆燕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4,共4页
一部生态文明史,就是一部"冲突"与"和谐"对立与角逐的历史,然而,生态伦理文化的精神基地和价值目标应当是"和谐"。唯有通过对生态价值世界"和谐"的预设,实现"生命过程"的和谐,才能... 一部生态文明史,就是一部"冲突"与"和谐"对立与角逐的历史,然而,生态伦理文化的精神基地和价值目标应当是"和谐"。唯有通过对生态价值世界"和谐"的预设,实现"生命过程"的和谐,才能够应对"生态困境",推进生态自然世界"和谐"的落实。透过伦理实体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塑造家庭、民族、生态自然世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体"基地";透过伦理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开启情感与理性相互融通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透过伦理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推动生态实践个体向道德"主体"提升。这是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性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哲学新的理论基点和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世界 预定和谐 伦理实体 伦理规律 伦理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西方唯理论哲学关于身心关系学说的流变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德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3,共6页
回溯近代西方唯理论哲学在身心关系学说上的流变 ,从笛卡儿身心二元论到斯宾诺莎的身心两面论再到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 ,对其始终无法解决的困境作出梳理 。
关键词 二元论 精神 肉体 身心两面论 单子 预定和谐 物质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