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免疫显像In-113M/DTPA预定位技术
1
作者 何景华 刘印忠 +3 位作者 庞雁 常克力 牛瑞芳 张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1-81,共1页
为使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半衰期短的核素In-113M(半衰期100分钟)能用于RII研究,本研究建立了In-113M/DTPA预定位技术。 一、原理: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Ab)与DTP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在体外偶联(Ab-DTPA),注入体内,Ab-DTPA将与肿瘤结合,... 为使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半衰期短的核素In-113M(半衰期100分钟)能用于RII研究,本研究建立了In-113M/DTPA预定位技术。 一、原理: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Ab)与DTP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在体外偶联(Ab-DTPA),注入体内,Ab-DTPA将与肿瘤结合,由于抗体分子量较大,这一过程需要3天时间。3天后再注入In-113M(In^(3+)),由于DTPA是一重金属离子络合剂,因此,In-113M可以结合到DTPA分子上,从而使肿瘤显像,这一过程在2小时之内即可完成。 二、实验依据:In-113M/DTPA预定位技术的建立需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抗体在肿瘤的滞留时间 ^(125)I标记的膀胱癌特异单克隆抗体70μci/0.1mg腹腔注入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并分别于第1,3、5、7天利用SophaSPECT显像,可见第3天已清晰显示肿瘤影像,并在第5天及第7天仍可见肿瘤显像,表明抗体在肿瘤部位至少滞留7天,并在7天之内抗体在肿瘤部位的量可满足RII显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显像 In-113M DTPA 预定位技术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亲合素预定位技术在肿瘤磁共振免疫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2
作者 许乙凯 柴青芬 +3 位作者 刘岘 吴元魁 吕国士 黄其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物 亲合素预定位技术提高肿瘤磁共振免疫成像诊断效果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 :制备生物素化抗CEA单克隆抗体 (Bt McAb)、Gd标记生物素 (Gd DTPA Bt)和Gd DTPA McAb复合物 ;建立 8只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 ;实验组 (n =4)分别注... 目的 :探讨生物 亲合素预定位技术提高肿瘤磁共振免疫成像诊断效果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 :制备生物素化抗CEA单克隆抗体 (Bt McAb)、Gd标记生物素 (Gd DTPA Bt)和Gd DTPA McAb复合物 ;建立 8只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 ;实验组 (n =4)分别注射Bt McAb→链霉亲和素→Gd DTPA Bt预定位于裸鼠瘤结 ,观测注射前、注射后 3 0min、1、2、6、12、2 4和75h瘤结的信号变化 ;对照组分别注射Gd DTPA McAb或Gd DTPA(n分别为 2 ) ,在同样时间点成像。结果 :预定位技术法特异性提高了瘤结的增强程度 ,增强持续 2 4小时 ,增强程度高于Gd DTPA McAb组 ,与Gd DTPA的速升速降增强形式也不同。结论 :生物素 (链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亲合素预定位技术 MRI 单克隆抗体 生物素-亲和素 肿瘤诊断 磁共振免疫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单抗介导的淋巴瘤荷瘤裸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贵平 汪兵 +5 位作者 黄宝丹 杜丽 池晓华 黄凯 张辉 郑文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 【目的】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组,静注生物素化CD45单抗100μg,48 h后静注亲和素200μg,再过48 h静注99mTc-生物素7.4 MBq(20μg);对照组为99mTc-CD45单抗放免显像组,静注99mTc-CD45单抗100μg。上述两组裸鼠分别于注药后3、6、12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每个时间点各取3只裸鼠断颈处死后,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后在γ计数仪中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的%ID/g及肿瘤/非肿瘤(T/NT)比值。【结果】平均每分子CD45单抗约结合12分子生物素,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率分别>70%和>80%。三步法给药后荷瘤裸鼠SPECT显像及生物分布示: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脾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标记物后3-6 h,肿瘤显影清晰,并持续到12 h;注药后3、6和12 h肿瘤的%ID/g分别为1.73±0.22、1.24±0.03和0.94±0.07;肿瘤/血液比值分别为3.5、4.9和7.8;肿瘤/肌肉比值分别为8.2、8.9和10.4。而静注99mTc-CD45单抗后则可见肝脾及肾脏明显放射性聚集,12 h血池内见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有少量放射性集聚,12 h肿瘤的%ID/g为0.89±0.13,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6和2.5。【结论】与99mTc-CD45单抗相比较,99mTc-生物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明显改善肿瘤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3 h即可使肿瘤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定位技术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 CD45单抗 放射性标记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靶向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贵平 郑文莉 +4 位作者 黄宝丹 杜丽 齐永帅 黄凯 张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建立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方法,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点,评价其在淋巴瘤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CD45单抗及亲和素的188Re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 目的建立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方法,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点,评价其在淋巴瘤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CD45单抗及亲和素的188Re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Nod-Scid小鼠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二步法预定位组,对照组为188Re-CD45单抗组。注药后0.5、1、6和23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同时于注药后24 h分别处死2组荷瘤小鼠,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ID/g和靶/非靶(T/NT)比值。结果188Re-CD45单抗的标记率(82.52±2.92)%,放化纯度>90%;188Re-亲和素标记率平均为(80.83±3.48)%。荷瘤小鼠SPECT显像及体内生物分布结果示:在实验组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脏和脾脏内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后1 h移植肿瘤见显影,随着时间的延长瘤内放射性分布增多,1~6 h肿瘤显影渐清晰,并持续到23 h;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摄取(%ID/g)为(1.34±0.52)%,肾脏和肝脏摄取(%ID/g)分别为(6.77±2.32)%和(2.81±1.25)%,其他脏器内的%ID/g保持在较低水平,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4.28±0.82),肿瘤/肌肉比值为(8.00±0.88)。而对照组则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内有明显放射性聚集,肿瘤部位显影模糊,20 h血池内仍见有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少量放射性集聚;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0.58±0.06),肿瘤/肌肉比值为(3.21±0.24)。结论与188Re-CD45单抗组相比较,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组在淋巴瘤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靶向性,明显提高肿瘤的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1 h即可使肿瘤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定位技术 亲和素 CD45单抗 188Re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