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合金化粉末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经纶 陈彪 李金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1-3164,共14页
钛基复合材料(TMCs)以其高强度、高比模量、优良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先进结构材料。粉末冶金(PM)和增材制造(AM)作为TMCs的常见先进制备工艺,因其具有高材料设计自由度和材料利用率而备受青睐。然而,这些工... 钛基复合材料(TMCs)以其高强度、高比模量、优良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先进结构材料。粉末冶金(PM)和增材制造(AM)作为TMCs的常见先进制备工艺,因其具有高材料设计自由度和材料利用率而备受青睐。然而,这些工艺在增强相分布、尺寸及结构方面的局限性,使得TMCs的力学性能提升面临挑战。预合金化粉末为TMCs提供了新颖的增强相结构,可以将TiC、TiB等陶瓷颗粒细化至纳米级并均匀分布,显著细化材料,同时,还可以与一次粉末边界(PPB)网络结构结合,实现增强相的多级分布,为PM和AM工艺在优化TMCs的强塑性方面开辟新的途径。基于此背景,本文综述了利用预合金化粉末制备PM TMCs和AM TMC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预合金化粉末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其带来的新型结构与性能优化效果。最后,总结了该工艺在当前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预合金化复合材料粉末 粉末冶金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金化处理对22MnB5热成型钢镀层组织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强 刘家鹏 +2 位作者 邱肖盼 尉念伦 孙世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在热成型钢上施加镀层,可有效避免其在热成型工艺中出现表面氧化、脱碳等缺陷,使成型后工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腐蚀能力,研究了22MnB5热成型钢镀Zn层在升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和热处理工艺对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对镀锌22MnB5钢进... 在热成型钢上施加镀层,可有效避免其在热成型工艺中出现表面氧化、脱碳等缺陷,使成型后工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腐蚀能力,研究了22MnB5热成型钢镀Zn层在升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和热处理工艺对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对镀锌22MnB5钢进行不同的预合金化+相同的奥氏体化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辉光光谱分析仪对其镀层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在预合金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温度上升,镀层由开始的ζ相、δ相、Γ_1相和Γ相互相掺杂逐渐转变为以Γ相为主;在预合金化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预合金化处理时间的延长,镀层中的Zn含量逐渐减少,Fe含量持续增加;在经过奥氏体化处理后镀层中Fe含量可达到88%左右,Zn含量可达到8%左右,镀层几乎全部为α-Fe(Zn),只在表面存在少量Γ相,镀层厚度在12μm左右;预合金化工艺为550℃保温30min、奥氏体化工艺为920℃保温4min时能得到质量较好的镀层。此结果对于发展新型含镀层热成型钢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与相变 热成型钢 预合金化处理 锌基镀层 Zn-Fe相 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预合金化对金刚石工具胎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申思 宋月清 汪礼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铁基粉末预合金化对金刚石工具胎体硬度与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合金粉末烧结温度较低,胎体在750℃即可得到高的烧结硬度,为106 HRB,在650℃~900℃的烧结温度区间内,硬度值变化仅小于4 HRB;而在相同的烧结...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铁基粉末预合金化对金刚石工具胎体硬度与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合金粉末烧结温度较低,胎体在750℃即可得到高的烧结硬度,为106 HRB,在650℃~900℃的烧结温度区间内,硬度值变化仅小于4 HRB;而在相同的烧结温度下,相同组分的混合粉末的烧结硬度仅为94 HRB^98 HRB;当烧结温度低于800℃时,预合金粉末胎体抗弯强度低于混合粉末胎体;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二者差距缩小。预合金粉末胎体的最佳结烧结温度区间为750℃~850℃,在此范围内可得到讲最佳的硬度与抗弯强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金化 胎体 金刚石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预合金化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细化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杰芳 谢敬佩 +5 位作者 翁永刚 阎淑卿 李继文 刘忠侠 王明星 宋天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以钛预合金化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配制共晶铝硅合金ZL108Ti,研究了其组织细化的条件。结果表明:当钛含量为0.10%~0.13%时,合金表现出了较佳的组织细化效果和良好的力学性能。α-Al二次枝晶臂间距为16.71μm,共晶硅颗粒直径为2... 以钛预合金化电解低钛铝合金为母材配制共晶铝硅合金ZL108Ti,研究了其组织细化的条件。结果表明:当钛含量为0.10%~0.13%时,合金表现出了较佳的组织细化效果和良好的力学性能。α-Al二次枝晶臂间距为16.71μm,共晶硅颗粒直径为2.69μm,室温和300℃抗拉强度比不含钛的ZL108分别提高了5%和10%。组织细化机理主要是均匀弥散分布的溶质钛提供了足够的成分过冷,激发潜在强有力的形核相大量非均质形核,以及钛元素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金化 共晶铝硅合金 枝晶臂间距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Fe-Mo-Ni-Cu-C烧结硬化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吉祥 廖相巍 +3 位作者 李德刚 郭庆涛 倪翀奕 彭春霖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1-456,共6页
以Fe-Mo预合金粉为基粉,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i、Cu,经820℃部分扩散制成Fe-Mo-Ni-Cu部分扩散合金粉,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Mo-Ni-Cu-C烧结硬化钢,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硬化钢材料在烧结后... 以Fe-Mo预合金粉为基粉,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i、Cu,经820℃部分扩散制成Fe-Mo-Ni-Cu部分扩散合金粉,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Mo-Ni-Cu-C烧结硬化钢,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硬化钢材料在烧结后期于氢气保护下直接冷却,不需要单独淬火,随冷却速度不同,Fe-Mo-Ni-Cu-C烧结硬化钢的主要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珠光体和下贝氏体。合金元素Mo、Ni、Cu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组织,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材料硬度:HRC 50,拉伸强度:σb936 MPa,冲击韧性:23.6 J/cm2,密度:7.23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预合金化 烧结硬化钢 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的合金化方法对铁基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 高翔 +4 位作者 张德金 王翔 雷龙林 罗丰华 崔建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9-273,共5页
针对Fe-1.75Ni-0.50Mo-1.5Cu-0.6C粉末冶金合金,采用羰基Ni粉混合和水雾化预合金化两种方法添加Ni元素,研究Ni元素的合金化方式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由Ni预合金Fe粉制备的烧结合金密度和抗拉强度较低,硬... 针对Fe-1.75Ni-0.50Mo-1.5Cu-0.6C粉末冶金合金,采用羰基Ni粉混合和水雾化预合金化两种方法添加Ni元素,研究Ni元素的合金化方式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由Ni预合金Fe粉制备的烧结合金密度和抗拉强度较低,硬度较高,组织为均匀的珠光体和铁素体混合组织;而由羰基Ni粉混合合金化方法制备的烧结合金密度和抗拉强度都有提高,硬度略有降低,金相组织为分布不均匀的珠光体和铁素体,在原始Fe粉粉末颗粒周围存在富Ni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合金 预合金化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粘结剂处理的预合金Mo钢基预混粉取代扩散粘结粉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瑞金 韩凤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现已采用成本较低的粘结剂处理预混粉FLOMET 4 4A和 4 4B取代扩散粘结粉。为避免镍与铜的偏析和改善预混粉的流动性 ,将以 0 .85 %Mo预合金ATOMET 4 4 0 1作基体粉 ,并添加镍、铜与石墨制取的预混粉进行粘结剂处理 ,其性能类似于扩散粘... 现已采用成本较低的粘结剂处理预混粉FLOMET 4 4A和 4 4B取代扩散粘结粉。为避免镍与铜的偏析和改善预混粉的流动性 ,将以 0 .85 %Mo预合金ATOMET 4 4 0 1作基体粉 ,并添加镍、铜与石墨制取的预混粉进行粘结剂处理 ,其性能类似于扩散粘结粉。FLOMET 4 4A和 4 4B已用于制造汽车、电动工具与农机零件。研究了它们的压缩性、重量稳定性、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 ,并分别与含 1.75 %Ni和 4 .0 %Ni的扩散粘结粉做对比。低成本的粘结剂处理预混粉其尺寸变化、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与扩散粘结混合粉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扩散粘结粉 预合金化 粉末冶金 混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粉末的种类及成形压力对烧结低合金钢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广濑德丰 浅见淳一 +2 位作者 藤木章 大内和也 贾成厂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研究了在相同的烧结与热处理条件下,部分合金化粉末及预合金化粉末的不同合金成分与成形压力对低合金钢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影响。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值主要与孔隙度相关,孔隙度通过成形压力控制,而受合金粉末的种类的影响不大。弹性模... 研究了在相同的烧结与热处理条件下,部分合金化粉末及预合金化粉末的不同合金成分与成形压力对低合金钢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影响。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值主要与孔隙度相关,孔隙度通过成形压力控制,而受合金粉末的种类的影响不大。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与孔隙度的关系为E=E0(1-kE.P)2与v=0.034.(1-kv.P)2+0.267。式中E0是P=0时的E值,而kE与kv是实验系数,取决于粉末的种类与烧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压力 孔隙度 弹性模量(扬氏模量) 泊松比 部分及预合金化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MPIF混合低合金钢标准-2007”的介绍(上)
9
作者 朔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合金钢粉 粉末冶金材料 合金化元素 标准 混合 预合金化 金属粉末 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硬化钢高速高扭矩齿轮的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朝旭 郭瑞金 韩凤麟(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烧结硬化使粉末冶金零件可在一般烧结炉的冷却带进行硬化 ,而不需要在烧结后进行热处理。为开发用于可再充电的电动工具用的高速、高扭矩齿输 ,试验了掺加有 2 0 %Cu与 0 90 %石墨的预合金化粉末ATOMET 4 70 1 (0 4 5Mn - 0 4 5Cr -... 烧结硬化使粉末冶金零件可在一般烧结炉的冷却带进行硬化 ,而不需要在烧结后进行热处理。为开发用于可再充电的电动工具用的高速、高扭矩齿输 ,试验了掺加有 2 0 %Cu与 0 90 %石墨的预合金化粉末ATOMET 4 70 1 (0 4 5Mn - 0 4 5Cr - 0 9Ni- 1 0Mo)。将零件生坯压制到密度 6 85 g/cm3 ,在 1 1 2 0℃下于吸热性煤气气氛中烧结 30min。烧结态零件 (密度 6 80g/cm3 )的表观硬度为 37HRC。显微组织分析表明 ,在烧结炉冷却带充分产生了马氏体相变。随后 ,零件在 1 80~ 2 1 0℃下回火 0 5~ 4h。在 1 80℃回火 2h后 ,烧结硬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齿输齿的精度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齿轮 烧结硬化 开发 预合金化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高温烧结
11
作者 WikmanS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高温烧结 预合金化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金刚石工具制造理论与实践》
12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8,共1页
本书是由孙毓超、宋月清等编著,汇集了作者在金刚石工具制造研究实践中的部分内容,共分8个部分,主要研讨金属结合剂、合金元素在胎体中对金刚石的润滑和粘结,烧结合金化原理,预合金化粉末的性能,金刚石表面键合与涂覆,稀土元素... 本书是由孙毓超、宋月清等编著,汇集了作者在金刚石工具制造研究实践中的部分内容,共分8个部分,主要研讨金属结合剂、合金元素在胎体中对金刚石的润滑和粘结,烧结合金化原理,预合金化粉末的性能,金刚石表面键合与涂覆,稀土元素在金刚石工具中的应用效果和机制以及其他一些广为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工具 工具制造 理论与实践 金属结合剂 合金化原理 研究实践 合金元素 预合金化 表面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uction behaviour of Odisha Sands Complex,India ilmenite-coke composite pellets
13
作者 D NAYAK N RAY +2 位作者 N DASH S S RATH S K BISW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678-1690,共13页
Presently,ilmenite concentrates from Odisha Sands Complex at Chhatrapur,India are utilized to produce TiO2 slag by direct smelting in an electric arc furnace.However,the process involves the consumption of excess elec... Presently,ilmenite concentrates from Odisha Sands Complex at Chhatrapur,India are utilized to produce TiO2 slag by direct smelting in an electric arc furnace.However,the process involves the consumption of excess electrical energy and difficulty in handling the arc furnace due to frothing effects.A more efficient process of pre-reducing the ilmenite before smelting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communication.In particular,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ilmenite-coke composite pellets.The difference in the reduction behaviour of raw ilmenite and ilmenite-coke composite pellet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re-oxidized raw pellets.The effects of various processing parameters like temperature,residence time,and reductant percentage on the metallization of composite pellets in a static bed have been investigated.Metallization of about 90%has been achieved at 1250°C for a reduction period of 360 min with a 4%coke composition.Furthermore,the reduced pelle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through chemical analysis,optical microscopy,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he reduction behaviour of composite pellets has also been found better than that of pre-oxidized pellets indicating the former to be mo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MENITE composite pellet PRE-OXIDATION REDUCTION ME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re-compression and pre-aging on precipitation behavior in casting Mg-9.8Sn-3.0Zn alloy
14
作者 LIU Yun LIU Chao-qiang +1 位作者 NI Song SONG 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8期2783-2794,共12页
The effects of pre-compression and pre-aging on the age-hardening response and microstructure of Mg-9.8Sn3.0 Zn(wt.%)allo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via hardness test and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The alloy subjected ... The effects of pre-compression and pre-aging on the age-hardening response and microstructure of Mg-9.8Sn3.0 Zn(wt.%)allo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via hardness test and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The alloy subjected to both pre-compression and pre-aging exhibits the most refined and densest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es upon aging at 200℃,leading to the superior age-hardening performance observed in the alloy.Comparatively,the alloy that underwent only pre-aging displayed a greater number density of precipitates than its counterpart that was neither pre-compressed nor pre-aged when both were aged to their peak conditions at 200℃,indicating an enhanced age-hardening response in the pre-aged alloy.The precipitates in these three peak-aged alloys consist of Mg_(2)Sn and MgZn_(2)phases.The reason why the pre-aged alloy has a higher number density of precipitates than the directly aged alloy is that MgZn_(2)phase formed during pre-aging can serve as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ite for the formation of Mg_(2)Sn.The reason why the pre compression and pre-aged alloy has the highest number density of precipitates is that Mg_(3)Sn and MgZn_(2)phases formed during pre-aging,alongside lattice defects introduced during pre-compression,collectively act as effectiv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ites for the formation of Mg_(2)Sn during the subsequent aging at 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Zn alloy pre-compression pre-aging age-hardening respons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