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变形量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瑛 张新明 +2 位作者 刘波 李慧中 高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45-1550,共6页
采用硬度测试、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时效前冷轧预变形量对2519铝合金晶界无沉淀带(PFZ)及第二相大小、分布和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预变形后,晶间析出相细化并弥散分布,导致各变形量样品的时效硬度均提高,同时使合... 采用硬度测试、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时效前冷轧预变形量对2519铝合金晶界无沉淀带(PFZ)及第二相大小、分布和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预变形后,晶间析出相细化并弥散分布,导致各变形量样品的时效硬度均提高,同时使合金到达峰值的时效时间缩短;且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由4级降至0级,抗晶间腐蚀能力增强。这是由于晶界无沉淀带变窄,同时在晶界析出的平衡相由链条状分布逐渐变为不连续分布,使连续网状的腐蚀通道转变为断续的腐蚀点,进而提高了2519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变形量 晶间腐蚀 2519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量和热与应变循环对CuZnAl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宁 黄姝珂 +1 位作者 莫华强 胥永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6,共4页
为了提高CuZnAl合金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研究Cu-26.87%(wt)Zn-3.85%(wt)Al合金在模拟使用条件下,预变形量和反复的变形加热过程(热与应变循环)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形状回复率η随着预变形量ε的增加... 为了提高CuZnAl合金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研究Cu-26.87%(wt)Zn-3.85%(wt)Al合金在模拟使用条件下,预变形量和反复的变形加热过程(热与应变循环)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形状回复率η随着预变形量ε的增加几乎线性下降,ε高达17.7%时,η仅为35%。因此实际应用时,应尽量降低预变形量ε,以便获得较好的形状回复。热与应变循环过程中,刚开始合金的形状回复率η下降较快,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将合金预先进行热与应变循环10次左右,可提高其实际应用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CuZnAl预变形量 热与应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量对7A09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雍艺龙 王剑 +3 位作者 杨军 李高峰 杨小建 张怀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27,30,共3页
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种金属成形的新方法,它具有铸锻工艺的综合优点。利用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SIMA法)制备了7A09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预变形量对7A09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预变形程度越大,晶粒的平均直径越... 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种金属成形的新方法,它具有铸锻工艺的综合优点。利用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SIMA法)制备了7A09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预变形量对7A09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预变形程度越大,晶粒的平均直径越小,其形状系数也越小,且逐渐趋近于1,晶粒形状趋近于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 预变形量 平均直径 形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变形量对时效Fe13Mn6Si13Cr4Ni0.1C合金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4
作者 杨世洲 李宁 李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22-702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Fe13Mn6Si13Cr4Ni0.1C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研究了不同预变形量对1 073K时效合金的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预变形后再时效的合金,形状回复率在时效300min时达到(86.1±1.0)%,比固溶态32%提高了169... 为了进一步提高Fe13Mn6Si13Cr4Ni0.1C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研究了不同预变形量对1 073K时效合金的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预变形后再时效的合金,形状回复率在时效300min时达到(86.1±1.0)%,比固溶态32%提高了169%;5%预变形后再时效的合金,在180min时达到最大值(82.9±1.0)%,比固溶态提高了159%,随后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延长略有下降;直接时效合金(无预变形量),在180min时达到最大值(46.3±1.0)%,比固溶态提高了44.7%,随后形状回复率也随时效时间延长略有下降。经SEM和XRD分析,10%预变形后再时效合金所析出的定向Cr23C6颗粒最多,也最细小,这是此合金比5%预变形后再时效合金以及直接时效合金形状回复率提高幅度更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变形量 形状回复率 Fe-Mn-Si-Cr-Ni-C合金 Cr23 C6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处理对不同预变形量FeMnSiCrNiNbC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刘文博 李宁 +1 位作者 杨世洲 文玉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9-11,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铁基形状记忆合金(SMAs)的记忆性能,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不同预变形量FeMnSiCrNiNb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预变形量的Fe17Mn5Si8Cr5Ni0.5NbC合金经300 V、1 Hz、13s电脉冲处理,... 为进一步提高铁基形状记忆合金(SMAs)的记忆性能,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不同预变形量FeMnSiCrNiNb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预变形量的Fe17Mn5Si8Cr5Ni0.5NbC合金经300 V、1 Hz、13s电脉冲处理,形状恢复率(η)随预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预变形量为10%时获得最大η值(83%)。SEM分析发现,随预变形量的增加,电脉冲处理诱导出NbC颗粒的数量更多、尺寸更小,进而有效改善合金的记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电脉冲处理 预变形量 NbC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量对超低碳钢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兰 李维娟 张永衡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39,44,共4页
对超低碳钢进行了不同预变形量的单向拉伸及烘烤处理,研究了不同预变形量对试验钢烘烤硬化(BH)性能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预变形量时试验钢中位错的形貌。结果表明:预变形量在0%~4%时,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BH值增大;预变形量在4%... 对超低碳钢进行了不同预变形量的单向拉伸及烘烤处理,研究了不同预变形量对试验钢烘烤硬化(BH)性能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预变形量时试验钢中位错的形貌。结果表明:预变形量在0%~4%时,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BH值增大;预变形量在4%~8%时,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BH值降低;预变形量在8%~15%时,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BH值又有所提高;4%预变形量所对应的BH值最大,8%预变形量所对应的BH值最小;4%预变形量时的位错密度大于8%预变形量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变形量 超低碳钢 烘烤硬化 位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双相钢的烘烤硬化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彦朋 李维娟 +2 位作者 聂丽丽 王丽萍 廖华军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4,共5页
对冷轧双相钢进行不同程度的预变形后,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烘烤,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时间和室温时效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和烘烤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BH值不断增大;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性能... 对冷轧双相钢进行不同程度的预变形后,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烘烤,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时间和室温时效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和烘烤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BH值不断增大;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性能比较稳定,不易失效;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机理主要是与柯氏气团形成、马氏体回火、残余奥氏体分解和碳化物析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烘烤硬化 预变形量 烘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舾装角度探讨缩短造船坞期的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国栋 《船海工程》 2012年第3期20-21,共2页
为了消除舾装对坞期的影响,通过调整船体焊接过程中的变形量,把轴系相关工程提前至传统条件之前,从而达到缩短坞期的目的,在确定的坞期内寻求船体和舾装的最佳平衡。
关键词 轴系工程 主机搭载 预变形量 镗孔 偏心衬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C4 alloy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利平 林高用 +1 位作者 刘健 曾菊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43-448,共6页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LTTM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4V (TC4) alloy were studi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tensile test, scanning electron m...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LTTM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4V (TC4) alloy were studi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tensile tes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trength of TC4 alloy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by LTTMT processing, which combines strain strengthening with aging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 of LTTMT on the alloy depend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refined and dispersed a+fl phase on the basis of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by pre-deformation below r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deformation reduction.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LTTMT for TC4 alloy are as follows: solution treatment at 900 ℃ for 15 min, pre-deformation in the range of 600-700 ℃ with a reduction of 35%, finally aging at 540 ℃ for 4 h followed by air-coo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TC4) alloy low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rain strengthe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