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薛伟辰 胡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119,共9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和类金属拉伸强化特性,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远优于普通混凝土。将UHPC用于预制混凝土梁、柱中钢筋的连接,可大幅缩短钢筋搭接长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和类金属拉伸强化特性,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远优于普通混凝土。将UHPC用于预制混凝土梁、柱中钢筋的连接,可大幅缩短钢筋搭接长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对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了系列的研究。本文介绍了UHPC中钢筋搭接性能,梳理了试验方法、破坏模式、粘结强度和粘结应力分布规律,比较了搭接强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搭接长度设计建议。总结了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柱、节点和框架的构造特点和抗震性能。总体上,经合理设计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可实现“等同现浇”的抗震性能,包括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满足在抗震设防区推广应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搭接性能 预制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节点 预制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薛伟辰 胡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1-1255,共15页
按节点核心区构造方案的不同,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总体上可分为现浇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预制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调研,总结了工程中常用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连接与节点核... 按节点核心区构造方案的不同,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总体上可分为现浇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预制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调研,总结了工程中常用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连接与节点核心区的构造特点、受力性能(“等同现浇”或“非等同现浇”)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技术标准,并进一步展望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现浇节点核心区 预制节点核心区 受力性能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6
3
作者 吴从晓 赖伟山 +2 位作者 周云 张超 邓雪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由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组合而成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体系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和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 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由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组合而成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体系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和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消能减震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和梁端受力筋应变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消能减震节点通过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的往复剪切变形参与节点的滞回耗能,具有良好的耗能效果,该新型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节点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明显提高;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增强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侧力和抗侧刚度,改变节点受力模式,使塑性铰区从梁端后浇区外移至预制梁与阻尼器连接外侧,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试验研究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 消能减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种迅 孟少平 +1 位作者 潘其健 张林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0,共6页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且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具有较强的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分无黏结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节点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2
5
作者 吴从晓 周云 +2 位作者 赖伟山 张玉凤 邓雪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耗能性能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相当,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基本等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但其承载力退化速度快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屈服后预制构件累积损伤程度较现浇构件严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轴压比较大时,节点破坏较为严重,耗能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现浇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颜学渊 周灵哲 +2 位作者 祁皑 毛会敏 陈伟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3,共10页
为了研究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以试验节点为原型,建立相应的两层两跨的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平面框架模型。采用低周往复加载方式分析了新型... 为了研究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以试验节点为原型,建立相应的两层两跨的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平面框架模型。采用低周往复加载方式分析了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并模拟了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的初始荷载、预应力筋数量及控制应力和U形筋配筋率下的滞回性能。结果表明,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现浇框架的滞回性能非常接近;框架轴压比、预应力筋数量和U形筋配筋率对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有影响,而梁上荷载和预应力筋控制应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SLVD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从晓 李定斌 +2 位作者 黄青青 张玉凤 吴从永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9,共10页
为研究扇形铅黏弹阻尼器(SLVD)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框架抗震性能的提升效果和其设计参数对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Abaqus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对比加装SLVD的PC消能框架与RC框架抗震性能的差异,... 为研究扇形铅黏弹阻尼器(SLVD)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框架抗震性能的提升效果和其设计参数对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Abaqus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对比加装SLVD的PC消能框架与RC框架抗震性能的差异,分析不同铅芯直径、橡胶硬度和扇形半径三个关键设计参数对PC消能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LVD在PC消能框架中起“耗能腋撑”作用;铅芯直径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随铅芯直径增大,结构刚度、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所提高;橡胶硬度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铅芯屈服区域随扇形半径增大而减小,但可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扇形铅黏弹阻尼器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模型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推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红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了研究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根据欧洲研究课题组在最新的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往复加载试验模型,利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构中的柱子构件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将产生非线性变形,... 为了研究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根据欧洲研究课题组在最新的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往复加载试验模型,利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构中的柱子构件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将产生非线性变形,这种非线性变形的特性是由塑性铰和非线性连接来实现的。本文对于塑性铰与非线性连接的材料属性的评估过程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推覆分析结果与往复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推覆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预制框架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过程,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准确的预测,为数值模型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SAP2000 非线性变形 推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角钢锚固和焊接连接的PCF-MD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定斌 吴从晓 +1 位作者 唐立冬 张骞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8,共9页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PCF-MDC)体系的连接方案与传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所采用的连接方案有所不同。因适用于PCF-MDC体系的连接方案对其现场施工效率和发挥良好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故提出一种采用角钢预埋和焊接的连...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PCF-MDC)体系的连接方案与传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所采用的连接方案有所不同。因适用于PCF-MDC体系的连接方案对其现场施工效率和发挥良好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故提出一种采用角钢预埋和焊接的连接方案。为验证该方案可行性及研究采用该方案的PCF-MDC框架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三榀框架:现浇(RC)试件、采用传统“湿”节点的预制(PC)试件和采用该连接方案的PCF-MDC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对比三种框架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异同。试验结果表明:RC试件在梁末端形成塑性铰;PC试件在后浇区形成塑性铰,变形能力与延性最差;PCF-MDC试件塑性铰内移,在梁端锚固区形成塑性铰,埋进梁内的角钢出现滑移,限制了金属阻尼器耗能能力的发挥。提出的角钢锚固和焊接的连接方案适用于PCF-MDC体系,施工便捷,建议进一步改进金属阻尼器的锚固措施。可研发其余类型适用于PCF-MDC体系的连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消能减震 连接技术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