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孔靶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侯俊亮 蒋建伟 +1 位作者 门建兵 王树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6,共5页
对四边固定带预制孔靶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设计爆炸冲击波载荷对2种材料不同孔数、不同孔径的靶板的冲击工况,获得了各靶板的中心点挠度。通过分析,得到了预制孔靶板中心点挠度与预制孔数、孔... 对四边固定带预制孔靶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设计爆炸冲击波载荷对2种材料不同孔数、不同孔径的靶板的冲击工况,获得了各靶板的中心点挠度。通过分析,得到了预制孔靶板中心点挠度与预制孔数、孔径的相关规律,结合无孔平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下的挠度公式,建立了广义的靶板中心点挠度公式,可用于计算不同孔靶板的中心点挠度。研究结果可作为平板材料在破片冲击波联合毁伤研究的基础,为杀爆战斗部威力评估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态响应 冲击波 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子弹冲击下预制圆孔Q235钢板的动态响应与破坏机理
2
作者 韩佳彤 王昕 +4 位作者 张磊 李振 王鹏飞 赵振宇 卢天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54-3666,共13页
为评估带壳装药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的毁伤效应,针对泡沫铝子弹冲击预制圆孔Q235钢板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实验结果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并系统分析靶板的动态变形、破坏模式、孔周位移等力学响应;基于描述应力状... 为评估带壳装药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的毁伤效应,针对泡沫铝子弹冲击预制圆孔Q235钢板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实验结果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并系统分析靶板的动态变形、破坏模式、孔周位移等力学响应;基于描述应力状态的应力三轴度与Lode参数,揭示预制圆孔引发靶板孔周撕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厘清圆孔直径及板厚对结构抗毁伤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圆孔显著降低了结构的抗毁伤性能:随着孔径增大或板厚减小,靶板的孔周位移上升,引发撕裂破坏的临界载荷相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孔板 动态响应 失效机理 应力状态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载荷下预制孔铝板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宏健 姜雄文 +1 位作者 赵庚 张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6-104,共9页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对破片穿孔后板结构的毁伤效应,使用激波管为冲击波加载设备,对不同孔形的预制孔铝板进行冲击波加载。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DIC)技术,分析固支预制孔方形铝板在冲击波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得到预制孔铝板的动态响...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对破片穿孔后板结构的毁伤效应,使用激波管为冲击波加载设备,对不同孔形的预制孔铝板进行冲击波加载。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DIC)技术,分析固支预制孔方形铝板在冲击波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得到预制孔铝板的动态响应和变形失效过程。结合3D-DIC结果分析孔形对靶板刚度、破坏形式、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孔靶板刚度最大,圆形孔靶板的极限承载能力最大,菱形孔靶板极限承载能力最差;孔形对撕裂破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孔的角点在靶板分布上。该实验结果对固支板结构的抗爆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 冲击波载荷 失效模式 激波管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爆战斗部破片和冲击波对目标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侯俊亮 蒋建伟 +3 位作者 李应波 刘瀚 肖辉朗 肖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40,I0006,共7页
为了获得杀爆战斗部对目标作用时破片和冲击波两种毁伤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了作用时序对耦合作用的影响,并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以有孔平板相对于无孔平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下的中心点挠度增益表征的耦合作用系数.利用AUTODYN软件对爆炸冲... 为了获得杀爆战斗部对目标作用时破片和冲击波两种毁伤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了作用时序对耦合作用的影响,并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以有孔平板相对于无孔平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下的中心点挠度增益表征的耦合作用系数.利用AUTODYN软件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预制孔及无孔平板的塑性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模拟结果为数据支撑构建了耦合作用模型,提出了杀爆战斗部对典型目标的耦合毁伤计算公式.应用建立的公式针对某杀爆战斗部对典型目标的毁伤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穿孔密度较低时,平板中心点挠度变化并不明显,随着破片穿孔密度的增加和直径的增大,平板中心点挠度增益与孔密度和直径呈正相关的变化规律.采用联合毁伤模型较独立毁伤模型杀伤半径提高,提高幅度最大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 杀爆战斗部 预制孔板 耦合作用 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