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伍凯 杨毅恒 +3 位作者 诸睿哲 张雁杰 梁庆庆 王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上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_(ss)、C_(sv))和型钢规格(I_(s))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分析试验参数对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破坏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ρ_(sf)对小剪跨比试件(λ为1.5或1.7)的界面黏结性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试件破坏模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弯扭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须随I_(s)同步增大,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对型钢提供足够的“握裹效应”,避免或削弱弯扭变形的不利影响。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得到试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退化系数,进而对构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破坏模式 荷载-挠度曲线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2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荣宽 赵进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51-57,共7页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建议采用PKPM软件进行校核;其次,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梁采用十字交叉型布置可大幅简化型钢梁柱节点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后,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相关研究可为后续类似结构类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大跨空间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师宏智 《石材》 2025年第6期75-77,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跨度的室内运动场所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跨度的室内运动场所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及节点设计的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和设计难点。通过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设计实例,对其结构的选型、层间位移角、周期比及构件挠度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梁端削弱连接的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静力性能分析
5
作者 李绍辉 刘继明 +2 位作者 吴成龙 王其辉 乔光德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8-66,135,共10页
为研究单调荷载作用下不同梁端削弱形式对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9个不同梁端削弱形式的节点模型进行受力性能分析,研究梁端削弱构造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初始刚度以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研究单调荷载作用下不同梁端削弱形式对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9个不同梁端削弱形式的节点模型进行受力性能分析,研究梁端削弱构造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初始刚度以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节点破坏形式均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梁端翼缘削弱后,节点的承载力影响较小,但节点初始刚度下降28.5%,延性系数提高10.6%;梁端腹板削弱后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腹板削弱直径相对于腹板截面高度较小,削弱效果不明显;梁端翼缘和腹板同时削弱后,节点承载力有一定提高,节点初始刚度下降,延性系数提高,但随着腹板削弱孔径增大,节点延性系数下降17.4%,而节点刚度提高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 削弱型节点 单调加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静载试验及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映梁 祝兵 崔圣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件(由混凝土弦杆、方形钢腹杆、节点板组成,原混凝土板简化为混凝土弦杆)并开展静载试验,分析外接节点试件静载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混凝土弦杆、节点板和钢腹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有效宽度法及撕裂面法与最大强度准则提出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外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板拉剪断裂失效,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5.71倍,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弦杆压应力沿加载方向逐渐减小,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节点板应力沿加载方向总体上先增后减,外露节点板是节点受力的关键构件;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由节点板和钢腹杆中较弱者控制,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 外接节点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谦 许清风 +3 位作者 宋晓冰 陈玲珠 王振鹏 冷予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为研究火灾下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单剪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9组共27个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试件,分别进行常温下和火灾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螺钉的钻入角度对试件典型破坏模... 为研究火灾下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单剪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9组共27个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试件,分别进行常温下和火灾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螺钉的钻入角度对试件典型破坏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受火90min及以内各试件组的破坏模式均为凹槽附近混凝土截面的脆性剪切破坏;受火接近120min的试件破坏模式为凹槽附近木材损伤十分严重(炭化和脱落)和凹槽下方木材的顺纹受压屈服,同时自攻螺钉附近部分混凝土被压碎。随着受火时间的逐渐增加,多数试件组的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最大降低幅度为28.1%。荷载比对试件耐火极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荷载比的不断增加,试件耐火极限最大降幅为50.7%。除试件组SFL3和SFL4外,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预测误差在15%以内,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连接节点 单剪受力性能 火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丽华 李爱群 +2 位作者 鲁风勇 娄宇 李培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660,共5页
介绍了2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 介绍了2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强的受剪承载力、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 型钢混凝土 节点 受剪承载力 延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疲劳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聚刚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148-155,共8页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因轻质、大跨和施工效率高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动载荷易引发疲劳破坏,威胁桥梁的安全并降低寿命。因此通过静力与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疲劳载荷幅值、上限和剪力连接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疲劳破...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因轻质、大跨和施工效率高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动载荷易引发疲劳破坏,威胁桥梁的安全并降低寿命。因此通过静力与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疲劳载荷幅值、上限和剪力连接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疲劳破坏模式、寿命和刚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测试中钢梁裂缝初现于约第36万次循环,其后载荷-挠度曲线斜率仅下降了4.67%;静态加载时组合梁端部最大滑移量为0.16 mm。疲劳破坏主要表现为跨中钢梁裂缝初开并扩展,结构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刚度变化小,滑移量微小。疲劳寿命受载荷幅值显著影响,试验数据与AASHTO规范中的S-N曲线拟合良好,预测精度高;提出的剪力连接优化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桥梁的疲劳寿命。该研究为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疲劳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对桥梁结构可靠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高强度钢材 预制结构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浇梁板的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风 曾珂 《建筑技术开发》 2002年第12期3-5,共3页
结合某试点工程的要求 ,进行了整浇梁板的冷弯薄壁型钢与混凝土组合节点的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研究了低周循环荷载下节点与楼板共同工作中的剪切滞后现象 ,并提出设计建议。
关键词 整浇梁板 冷弯薄壁型钢 混凝土 组合节点 滞回性能 剪切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梁柱节点优化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治 《建设监理》 2024年第8期94-96,115,共4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梁柱节点是影响整个施工节奏的关键部位,因此,对其的优化很有必要性。以长沙金茂梅溪大厦项目为例,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采用钢板箍、机械连接套筒及连接板预焊接这一方...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梁柱节点是影响整个施工节奏的关键部位,因此,对其的优化很有必要性。以长沙金茂梅溪大厦项目为例,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采用钢板箍、机械连接套筒及连接板预焊接这一方法进行分析,对优化过程、施工方法、优化效果对比及质量管控措施等内容进行总结,得出可从进度、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达到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梁柱节点 优化方案 质量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偏移角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段加超 侯天赐 +1 位作者 李亚苹 李大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带有偏移角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6°为步长,建立了从0°到30°的6个边节点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对各边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带有偏移角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6°为步长,建立了从0°到30°的6个边节点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对各边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边节点的梁端都形成了塑性铰并发生了破坏,但等效塑性应变区域向偏移侧转移;边节点偏移角的增加对滞回曲线的形状没有明显影响,但会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导致骨架曲线外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型钢-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墙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东海 张衡 聂博仪 《建筑施工》 2021年第3期388-390,共3页
以大型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为依托,介绍了新型梁贯通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梁柱节点的应用。从梁柱节点构造、深化加工、吊装前柱端保障措施、梁柱节点钢套筒安装、型钢大梁吊装、钢套筒固定等环节出发,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 以大型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为依托,介绍了新型梁贯通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梁柱节点的应用。从梁柱节点构造、深化加工、吊装前柱端保障措施、梁柱节点钢套筒安装、型钢大梁吊装、钢套筒固定等环节出发,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施工管控要点进行说明,并通过自行研发的吊装引导工装顺利解决了柱节点钢套筒的吊装难题,可为类似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梁柱节点钢套筒 吊装引导工装 偏差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中的钢筋施工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亚兴 《建筑施工》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结合甘肃投资大厦的工程实际,针对特一级抗震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介绍组合结构梁柱节点位置钢筋与型钢穿插施工技术,并阐述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相关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一级抗震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深化设计 地脚螺栓 节点钢筋绑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受力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子辉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2年第2期118-122,106,共6页
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使结构具备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可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针对郑州农投国际中心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关键节点进行精细化建模分析,得到节点区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及损伤发展规律,根据节点的荷载-... 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使结构具备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可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针对郑州农投国际中心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关键节点进行精细化建模分析,得到节点区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及损伤发展规律,根据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节点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各节点的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且节点位移较小,构件的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组合节点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有效连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饶春武 朱德康 +1 位作者 赵永华 李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4年第9期62-64,共3页
总结分析了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构柱节点连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构柱节点连接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控制梁柱节点区钢筋与钢构件的有效连接方法,即采用多种单一连接方式相互结合形成联... 总结分析了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构柱节点连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构柱节点连接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控制梁柱节点区钢筋与钢构件的有效连接方法,即采用多种单一连接方式相互结合形成联合式连接,有助于此项技术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梁柱连接 节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的市政桥梁组合结构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海科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4期46-48,共3页
文章对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的市政桥梁组合结构的节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裂缝控制技术、预制混凝土桥面板U形预留筋及剪力钉后装技术、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节点密封技术。上述... 文章对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的市政桥梁组合结构的节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裂缝控制技术、预制混凝土桥面板U形预留筋及剪力钉后装技术、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节点密封技术。上述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U型钢箱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桥面的市政桥梁组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并实现了2个月内完成高架桥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桥面施工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梁 钢混组合结构 U型钢箱梁 预制混凝土收缩性 U型预留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丽华 李爱群 +2 位作者 鲁风勇 娄宇 李培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受剪承载力 延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金辉 徐岳 +1 位作者 郑求才 邵国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梁底铰缝两侧设置剪力键,纵向锚贴U形钢板,并在U形钢板和铰缝间灌注高强自密实灌浆料。为检验加固效果,对该桥第2跨进行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该桥跨中应变平均降低20%,挠度平均降低25%以上,桥梁的刚度有所提升;加固后1号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增大,1号与2号梁板间的铰缝损伤得到修复。实践证明,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联系,能有效解决"单板受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空心板桥 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 组合加固 单板受力 荷载试验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