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先医疗指示制度与临终医疗资源利用——基于RCT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跃华 戴伟 杨燕绥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94-102,共9页
本研究纳入2000-2016年国际公开发表的针对临终患者的预先医疗指示(AD)制度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对ADs的临床产出及医疗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实施终末期患者制定预设临终照顾计划(ACP)提供决策依据及... 本研究纳入2000-2016年国际公开发表的针对临终患者的预先医疗指示(AD)制度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对ADs的临床产出及医疗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实施终末期患者制定预设临终照顾计划(ACP)提供决策依据及路径。结果显示,鼓励临终患者及代理人就ACP进行主动沟通、签署AD,不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临终意愿得到尊重,减少医疗纠纷,而且可显著减少患者临终期对住院、ICU等医疗资源的使用,减少激进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并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先医疗指示 生前遗嘱 临终照顾计划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同意权视角下的预先医疗指示制度 被引量:17
2
作者 祝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预先医疗指示是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有效途径。患者在具有同意能力的情形下,可以就将来自己失去同意能力时的医疗照护方案做出预先指示,这将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个人尊严,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的迫切需要... 预先医疗指示是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有效途径。患者在具有同意能力的情形下,可以就将来自己失去同意能力时的医疗照护方案做出预先指示,这将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个人尊严,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的迫切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适时构建预先医疗指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预先医疗指示 生前预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先医疗指示视角下患者自主权与医师自由裁量权的冲突与解决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凯 姜柏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预先医疗指示合法化,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患者的自主权。为使其规定更加完善,在立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患者自主决定权与医师自由裁量权相互冲突的问题,往往因医师基于优先保障生命权而拒绝遵守预先医疗指示。因此,立法需要制定严格的执... 预先医疗指示合法化,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患者的自主权。为使其规定更加完善,在立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患者自主决定权与医师自由裁量权相互冲突的问题,往往因医师基于优先保障生命权而拒绝遵守预先医疗指示。因此,立法需要制定严格的执行条件、无效医疗判定程序以及医师豁免条款等,以此权衡两者权利,保障预先医疗指示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先医疗指示 患者自主权 医师自由裁量权 权利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意定监护制度对预先医疗指示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凯 姜柏生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8期52-55,共4页
鉴于中国大陆地区尚未建立预先医疗指示制度,为保证患者自主权,尊重其医疗意愿,可通过《民法总则》规定的意定监护制度实现预先医疗指示,其理由在于二者存在相同的法理基础、双向交叉的概念内涵以及现实实践基础。但依据现有法律规制实... 鉴于中国大陆地区尚未建立预先医疗指示制度,为保证患者自主权,尊重其医疗意愿,可通过《民法总则》规定的意定监护制度实现预先医疗指示,其理由在于二者存在相同的法理基础、双向交叉的概念内涵以及现实实践基础。但依据现有法律规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包括协议缔结的具体规定不明确、生效条件模糊、监督机制欠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考虑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主体资格,制定合理的缔结程序,严格限制生效条件,建立监督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定监护 预先医疗指示 医疗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病人预设医疗护理决策计划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晏超 李永红 +3 位作者 黄润勤 詹永佳 杨胜欢 黎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0-1203,共4页
综述国内外晚期癌症病人医疗护理决策计划临床应用现状,临床应用较多的预设医疗护理决策计划是共同决策模式、生前预嘱、预先医疗指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等。
关键词 癌症 预设医疗护理决策计划 共同决策模式 生前预嘱 预先医疗指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生前预嘱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凤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生前预嘱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生前预嘱制度的构建尚需要解决订立主体的范围、订立的形式、适用对象、适用的限制等问题。首先,生前预嘱的主体应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年龄和精神两个层次判断。其次,生前预嘱的形... 生前预嘱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生前预嘱制度的构建尚需要解决订立主体的范围、订立的形式、适用对象、适用的限制等问题。首先,生前预嘱的主体应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年龄和精神两个层次判断。其次,生前预嘱的形式应当为要式,且应当为书面形式。再次,生前预嘱的适用对象应当包括永久性植物状态患者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后,生前预嘱的适用还应当有一定的限制,其适用范围不宜过宽并且不能危害到他人合法利益或者是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预先医疗指示 医疗自主权 生命尊严 死亡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前预嘱的伦理考察及中日实践经验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永斌 罗锦天 孟光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5期510-517,共8页
2022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是中国生前预嘱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具体实践和运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较中日两国生前预嘱制度的实践发展特点,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生前预嘱制度介入下的医患关系结构以及生前预嘱的符... 2022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是中国生前预嘱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具体实践和运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较中日两国生前预嘱制度的实践发展特点,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生前预嘱制度介入下的医患关系结构以及生前预嘱的符号表意机制,按“发送者符号文本”与“符号文本接收者”环节讨论中国现行生前预嘱制度所面临的六类伦理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及启示,为中国生前预嘱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伦理考察 预先医疗指示 符号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关怀的哲学理论基础
8
作者 徐静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90,共9页
终末期关怀虽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至今仍然缺乏现代科学的学科体系建构,特别是在理论框架方面还较为薄弱,还没有完全脱离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基础的游离阶段。从终末期关怀的哲学涵义、道德基础、生死观以及死亡意志等几个方面对其理论支... 终末期关怀虽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至今仍然缺乏现代科学的学科体系建构,特别是在理论框架方面还较为薄弱,还没有完全脱离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基础的游离阶段。从终末期关怀的哲学涵义、道德基础、生死观以及死亡意志等几个方面对其理论支撑进行详细探讨,能够为终末期关怀的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和完善做基础性研究,也能为我国早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末期关怀学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关怀 哲学 生死观 死亡意志 预先医疗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