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祖禅寺佛教音乐述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48,共10页
一、禅宗名刹五祖寺概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凡稍习佛教,略研禅宗的人,少有不知道禅宗六祖慧能这首名偈的。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这首准确地把握了禅宗精髓,主张一切无有,一切皆空和“顿悟成佛”的偈,只是六... 一、禅宗名刹五祖寺概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凡稍习佛教,略研禅宗的人,少有不知道禅宗六祖慧能这首名偈的。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这首准确地把握了禅宗精髓,主张一切无有,一切皆空和“顿悟成佛”的偈,只是六祖慧能在五祖禅寺作舂米僧时接受禅宗五祖弘忍衣钵之前的应考之作。五祖禅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十六公里的东山,又名东山禅寺。地处大别山主脉前沿的东山,海拔约五百三十米,孤峰险峻,气势雄伟。万里长江奔流于东山脚下,大、小湖泊镶嵌在东山周围;锦绣匡庐隔江对峙,趸旗、乌珠、天衢诸峰连绵山后。远眺东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音乐 五祖 教禅宗 东山 音声 汉地 僧人 顿悟成佛 弘忍 黄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天到中土:“佛”的新生与启悟
2
作者 程景楠 《中国艺术》 2017年第8期22-29,共8页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唐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被成功移植到了西安大慈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娑罗古树,是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在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时,植于陕西宜君艾蒿洼村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树龄。...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唐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被成功移植到了西安大慈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娑罗古树,是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在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时,植于陕西宜君艾蒿洼村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树龄。千百年来,这棵古树栉风沐雨,作为中印传统友谊的见证,印证了丝绸之路上佛教西兴东传、化为东方本土文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法师 玉华宫 宜君 印度 六祖慧能 唯识宗 顿悟成佛 子树 唐玄奘 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禅宗”的一点见解
3
作者 丁志鹏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42-43,共2页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东汉末年传入中土、之后在中国发扬光大。禅宗的兴起是中国本土佛教产生的标志、它与中国的儒、道哲学相互融合、发展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禅宗发展的转折人物是六祖慧能,他打破了北宗的"声闻熏习&q...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东汉末年传入中土、之后在中国发扬光大。禅宗的兴起是中国本土佛教产生的标志、它与中国的儒、道哲学相互融合、发展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禅宗发展的转折人物是六祖慧能,他打破了北宗的"声闻熏习"的积劫成佛,发展为"一悟即入佛地"顿悟成佛的南宗佛派本文试从禅宗思想的发展来讨论佛教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与儒、道文化之间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想 东汉末年 文化现象 顿悟成佛 中国 公元前 道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祖禅学的若干主要方面及其创造性思维因素
4
作者 吴良俅 《船山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75-183,共9页
惠能大师的禅学,不但平易明快,而且玄旨幽赜,处处显示着创造性思维的智慧光芒。 要谈惠能大师禅学的创造性思维因素,不能不先说一说“顿悟”和“渐修”的关系。因为禅宗南宗立教的宗旨是“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加上传说惠能不识文字... 惠能大师的禅学,不但平易明快,而且玄旨幽赜,处处显示着创造性思维的智慧光芒。 要谈惠能大师禅学的创造性思维因素,不能不先说一说“顿悟”和“渐修”的关系。因为禅宗南宗立教的宗旨是“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加上传说惠能不识文字,却能作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此据敦煌古本)的证道偈来压倒神秀,可能使人误以为学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惠能 《金刚经》 《坛经》 主要方面 禅学思想 顿悟成佛 自识本心 六祖 发散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维摩诘故事的随想
5
作者 袁荻涌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维摩诘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颇具艺术魅力的佛教文学作品。此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由后秦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译成汉语。随即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唐末以后却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维摩诘故事的盛衰嬗变。
关键词 维摩诘 大乘 印度 罗什 文殊师利 经翻译 教文学 顿悟成佛 基本教义 中观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坛经》自在解脱思想的认识
6
作者 阎孟祥 《五台山研究》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对《坛经》自在解脱思想的认识阎孟祥禅宗的解脱论,是颇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学术界通常认为,从惠能开始,大力倡导顿悟成佛、自在解脱。但对这种解脱论的来源,有人提出:“惠能以后自在无累的解脱说主要不是来源于弘忍以前初期禅宗... 对《坛经》自在解脱思想的认识阎孟祥禅宗的解脱论,是颇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学术界通常认为,从惠能开始,大力倡导顿悟成佛、自在解脱。但对这种解脱论的来源,有人提出:“惠能以后自在无累的解脱说主要不是来源于弘忍以前初期禅宗;印度佛教是一种苦行佛教,与自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心性论 解脱论 现实人 顿悟成佛 世俗人心 《景德传灯录》 《中华大藏经》 道家与禅宗 大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禅宗慧能学派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2年第1期59-76,共18页
【正】 禅宗是隋唐佛教诸宗之一.在佛教史上有所谓僧稠旧禅与达磨新禅之别,达磨禅学传到唐代,又曾有所谓“北宗”与“南宗”之分及其他许多分派;而其中,慧能(638-713)所创“南宗”,作为中国独创的佛教哲学,独盛于中、晚唐直至两宋,风靡... 【正】 禅宗是隋唐佛教诸宗之一.在佛教史上有所谓僧稠旧禅与达磨新禅之别,达磨禅学传到唐代,又曾有所谓“北宗”与“南宗”之分及其他许多分派;而其中,慧能(638-713)所创“南宗”,作为中国独创的佛教哲学,独盛于中、晚唐直至两宋,风靡全国,并传播到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教义 慧能 主观唯心主义 禅宗 宗教归宿 学派 教哲学 神秘主义 顿悟成佛 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