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敏灸与针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波 迟振海 +1 位作者 宗重阳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方法:纳入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5例,针刺组25例,每月保证治疗15次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Portmann(RPA)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 Brack mann(H-B)面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方法:纳入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5例,针刺组25例,每月保证治疗15次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Portmann(RPA)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 Brack 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为指标以评价疗效。结果:热敏灸组和针刺组的显愈率分别为84.0%和44.0%,两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 针刺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结扎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观察及护理
2
作者 关丽华 刘醒如 刘艳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8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 护理体会 结扎术 治疗 穴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45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施栋 顾云俊 程连华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深刺患侧翳风穴捻转补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翳风穴配合相同电针方法,疗程均为20天。结果... 目的:观察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深刺患侧翳风穴捻转补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翳风穴配合相同电针方法,疗程均为20天。结果:观察组在House-Brackmann(H-B)分级变化、总显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 翳风穴 捻转补法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凤迎源针法联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博 任景 俞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用赤凤迎源针法联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2例/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用赤凤迎源针法联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2例/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赤凤迎源针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88%)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3.13%)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赤凤迎源针法联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 赤凤迎源针法 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法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俐依 李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采用赤凤迎...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采用赤凤迎源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其面神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凤迎源针法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 针刺 平补平泻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萍 曹会芳 杨新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予温针灸结合小电针透刺治疗)和对照组(44例,予小电针透刺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House、...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予温针灸结合小电针透刺治疗)和对照组(44例,予小电针透刺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 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心理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SAS、SDS、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可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分级,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 临床疗效 神经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