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消食汤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红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消食汤 中医药疗法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松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36-1936,共1页
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采用以中医药辨证分型论治32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辨证分型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义斌 张保荣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8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汤和利眠宁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分为:自拟和胃汤和利眠宁治疗组(治疗组)36例,单纯自拟和胃肠治疗组(对照组)24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汤和利眠宁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分为:自拟和胃汤和利眠宁治疗组(治疗组)36例,单纯自拟和胃肠治疗组(对照组)24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总有效率92.7%;而对照组分别为12.5%、54.2%。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顽固性 和胃汤 利眠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凤云 陆芳 +29 位作者 肖英莲 王捷虹 穆恒 张志杰 丁少华 朱莹 徐寅 符佳 任顺平 李宝乐 李娜 贺涛 陈伟红 李延萍 杨小军 杨倩 白海燕 徐进康 张昕琰 钱陈洁 周正华 冀建斌 高会斌 王晓静 梁丹红 袁瑞兴 柯晓 黄铭涵 陈旻湖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剂,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PDS症状改善率、FD其他单项症状评分、总体评价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及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采用全分析(full analysis set,FAS)集及符合方案(per protocol set,PPS)集分析,安全性指标以安全性(safety set,SS)集分析。结果237例患者进入FAS集(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9例);220例进入PPS集(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8例);239例进入SS集(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9例)。FAS和PPS分析均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总体评价量表(overall treatment evaluation scale,OTE)症状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FA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反酸、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胃部烧灼感症状VAS评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PP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胃部疼痛、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安成飞 宁静 +3 位作者 郭建宏 李华南 陈英英 谭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220,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十二指肠紊乱所导致的非器质性疾病,具有症状反复、病程迁延、经济负担沉重的特点。FD在中医上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艾灸作为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作...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十二指肠紊乱所导致的非器质性疾病,具有症状反复、病程迁延、经济负担沉重的特点。FD在中医上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艾灸作为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作者通过归纳和分析艾灸治疗FD的相关文献,发现艾灸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疗效显著,整体调节;辨证施灸,改善体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疗效特点,调节胃动力异常、调节脑肠轴紊乱、调节炎症免疫反应、降低内脏敏感性是艾灸治疗FD的重要作用机制。针对艾灸治疗FD的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指导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有效的依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六神曲的制备及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吴金鹏 吴影 +5 位作者 曹双双 李璇 张杰 王耀 牛华伟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6-244,I0002,共10页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植杆菌CGMCC 29919(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CGMCC 29919)、鼠李糖乳酪杆菌LH-1(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LH-1)、嗜酸乳杆菌LA-1(Lactobacius acidophilus LA-1)强化发酵制备益生菌六神曲,对其活性成分进...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植杆菌CGMCC 29919(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CGMCC 29919)、鼠李糖乳酪杆菌LH-1(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LH-1)、嗜酸乳杆菌LA-1(Lactobacius acidophilus LA-1)强化发酵制备益生菌六神曲,对其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并探究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益生菌六神曲中阿魏酸、芦丁、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比未强化六神曲分别提高了35.98%、191.91%、241.93%、65.25%、50.08%。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益生菌六神曲治疗组小鼠的胃排空率提高了46.26%(P<0.01),小肠推进率提高了93.50%(P<0.01),促进了胃动素的释放;显著降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血清中IL-4(69.31 pg/mL)和IL-1β水平(86.81 pg/mL);改善了肠道菌群结构,使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肠道中有益菌群Lachnospiraceae、Akkermansia和Lactobacillus的丰度大幅提升,有害菌群Ruminococcus和Helicobacter丰度显著降低。研究表明,益生菌强化发酵六神曲能够显著提高六神曲中的功效成分,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和减轻炎症反应,发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可为提高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益生菌 成分测定 炎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保护黏膜屏障作用研究
7
作者 张海月 罗倩 +7 位作者 刘琴 魏星旭 陈龙彪 韩运宗 陈思清 周姝 蔺晓源 周赛男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7-1742,1751,共7页
目的:探讨四磨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及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F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成模型组,四磨汤... 目的:探讨四磨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及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F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成模型组,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62 g/kg、2.81 g/kg、1.40 g/kg四磨汤灌胃,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0.305 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4 d。观察大鼠体质量;测定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透射电镜观察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形态;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IL-22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显著降低(P<0.01),透射电镜显示十二指肠上皮细胞间隙增宽,血清IL-17A、IL-22水平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组织PAR-2表达显著升高、ZO-1和claudin-1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磨汤高、中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有所升高(P<0.05,P<0.01),血清中IL-17A、IL-22水平下降(P<0.05,P<0.01),十二指肠组织中PAR-2表达下调,ZO-1和claudin-1表达显著升高(P<0.01);四磨汤低剂量组能改善大鼠体质量减轻现象(P<0.01),降低IL-17A水平及PAR-2表达,并升高ZO-1和claudin-1表达(P<0.05,P<0.01),但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结论:四磨汤可能通过下调IL-17A、IL-22的水平及PAR-2的表达,上调ZO-1、claudin-1的表达,减轻十二指肠低度炎症以修复黏膜屏障,发挥治疗FD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低度炎症 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损伤 PA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合胞体探讨疏肝健脾法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毛兰芳 刘俊宏 +4 位作者 张晶 牛媛媛 杜晓娟 李正菊 汪龙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I0002,共5页
SIP合胞体是维持正常胃肠动力的关键,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与SIP合胞体中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的失衡有关。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是FD发病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FD的重要治法。前期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法改善F... SIP合胞体是维持正常胃肠动力的关键,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与SIP合胞体中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的失衡有关。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是FD发病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FD的重要治法。前期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法改善FD胃肠动力与其调节胃肠肌电活动和脑肠肽释放有关,但是否通过调控SIP合胞体以干预FD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提出:“疏肝健脾法通过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调控SIP合胞体促进FD胃肠动力”的科学假说。基于ICC-ANO1/PDGFRα+细胞-SK3途径,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全细胞膜片钳等方法,探讨疏肝健脾法中药含药血清对ICC/PDGFRα+细胞的影响;建立FD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明确疏肝健脾法的干预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技术验证疏肝健脾法调控SIP合胞体改善FD胃肠动力障碍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SIP合胞体 疏肝健脾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9
作者 董祥伟 闫建华 朱亚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化食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胃动素(motilin,MLT)、胃泌素(gastrin,GAS)及胆囊激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食丸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和营养状态,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食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证 中医证候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消痞方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10
作者 袁瑞兴 黄定鹏 +2 位作者 翁佩珊 吕沛东 卢晓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FD合并失眠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FD合并失眠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消痞方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ipi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NDSI)、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ipi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胃肠激素[胃动素(Motilin,MLT)、胃泌素(Gastrin,GAS)、胃饥饿素(Ghrelin)]、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SI、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LQ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LT、G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hrelin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GABA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FD合并失眠有较好疗效,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及胃肠激素、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炎症,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型 失眠 疏肝解郁消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治疗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王明丽 宋鹏程 +4 位作者 张海燕 周玲 赵卫国 王南南 杨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李炳茂教授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治疗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衡水市人民医院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3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3例... 目的研究李炳茂教授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治疗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衡水市人民医院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3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治疗方案(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胃动素(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胃泌素(GA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电图分析仪分析胃动力指标变化;滴注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治疗期间监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MTL、Ghrelin、GAS、PGⅠ、PGⅡ表达水平均增高,CRH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2组胃电图主频与慢波百分比均增加,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增加,研究组多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均下降,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治疗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症状,调节胃肠激素表达水平、胃动力状况及肠道菌群表达,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李炳茂教授 通腑泄热祛瘀疏利方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干预CUMS小鼠对抑郁样行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PACAP/PAC1-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艳 高田田 +2 位作者 王子颖 陈刚 陶伟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染色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损伤;胃肠组织病理、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评估胃肠功能;ELISA法检测PACAP、VIP、IL-6、TNF-α、BDN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C1-R、Vipr1、Vipr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尼氏体数量减少,胃肠运动减慢,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0.01),PACAP、VIP、BDNF表达降低(P<0.05,P<0.01),海马、胃窦、十二指肠组织PAC1-R、Vipr1、Vipr2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越鞠丸低、高剂量组可改善除Vipr1、Vipr2之外的其他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越鞠丸可通过PACAP/PAC1-R降低炎症因子,升高BDNF水平,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PACAP PAC1-R 抑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世亭 王先滨 +2 位作者 张明明 张可心 吕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究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 目的探究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以及治疗20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锌浓度水平、胃动素、胃泌素、食欲调节因子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食后腹胀、纳呆食少、大便异常和面色萎黄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食后腹胀、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和大便异常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Ghrelin、NPY和Lep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NPY、Ghrelin浓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而Leptin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40/53)](χ^(2)=4.283,P=0.039)。观察组复发率为3.77%(2/53)(40/53)略低于对照组9.43%(5/53),但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7,P=0.241)。结论“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食欲、调节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脉调气理论 脏腑推拿 小儿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光铭 黄玉珍 刘万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片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多潘立酮片结合加味左金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变化、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变化、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NDT)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 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00%(57/60)vs 83.33%(50/60)](P<0.05);治疗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加味左金丸 多潘立酮片 临床疗效 胃泌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桂花 钟子劭 +3 位作者 余卫锋 吴宇瑶 黄穗平 叶振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胺灌胃+站小平台法+隔日禁食法建立脾虚气滞证FD大鼠模型。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比较6组大鼠造模前后、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的胃排空率、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细胞结构形态与数量。结果造模后,其他5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少于空白组(均P<0.05);药物治疗后,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大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胃排空率低于空白组,而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是FD脾虚证的重要体现,四君子汤可修复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情况,促进脾虚证FD大鼠胃排空及体质量增长,四君子汤治疗脾虚滞证FD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证 十二指肠神经节 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余年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佳丽 张北华 +2 位作者 尹晓岚 王凤云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8,共10页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9220筛选重复的研究文献并管理,应用CiteSpace5.7.R5软件绘制作者及其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和表格,构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和表格、突现图、聚类网络图谱和表格、聚类时间线图,并逐一分析。结果共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407篇,年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高产作者依次是唐旭东、吕林、王凤云、张声生、黄穗平、尹晓岚、马祥雪;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高频关键词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脾虚气滞证”“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脾虚证”等,据此生成高中心性关键词列表(中心性≥0.1)、排名前20的突现词、14个聚类标签及研究文献的时间线图。结论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证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泽琦 万楚川 +3 位作者 李文爽 孙庆冉 唐旭东 廖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I0016,I0017,共7页
目的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四磨汤口服液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数据以及调研数据,围绕四磨汤口服液与两种对照药治疗功能性消化... 目的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四磨汤口服液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数据以及调研数据,围绕四磨汤口服液与两种对照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四磨汤口服液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药理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方面,未见毒性反应,不良反应较轻,预后良好。经济性方面,日均费用略高于对照药,具有一定成本效果优势。创新性方面,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作为中药创新药上市。适宜性方面,方便服用,在药物技术特性和药品使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医院覆盖较广,产能充足,患者负担较低,长期应用无较大环境风险。3种中成药的综合价值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磨汤口服液(92.01分)>对照药A(85.11分)>对照药B(77.51分)。专家组推荐意见为A类(21/23),建议可直接转化为决策使用。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药品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综合评价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得方 顾任钧 +5 位作者 朱明喜 任浪 陶睿智 陆可沁 王爱云 孙志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948,共8页
目的 评估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FD)造模方法的效果,并探讨半夏泻心汤对FD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碘乙酰胺组、洛哌丁胺组、夹尾组和食醋组。经过1周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并检测其胃肠动力、激素水平及... 目的 评估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FD)造模方法的效果,并探讨半夏泻心汤对FD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碘乙酰胺组、洛哌丁胺组、夹尾组和食醋组。经过1周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并检测其胃肠动力、激素水平及病理变化,评估并确定一种较为理想的FD造模方法。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半夏泻心汤进行干预,观察小鼠胃肠功能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研究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4种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碘乙酰胺组、洛哌丁胺组和食醋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体质量有所减轻;碘乙酰胺组和食醋组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下降;夹尾组及食醋组小鼠血清中胃肠激素发生变化。最后评估碘乙酰胺法为最优的FD造模方法。给药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对FD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中、高剂量可改善FD小鼠身体状态,提高其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免疫组织化学、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证实,中、高剂量半夏泻心汤可显著降低FD小鼠十二指肠及血清内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结论 碘乙酰胺法是一种更优的FD造模方法。半夏泻心汤可改善FD小鼠状态,提高胃肠动力,通过降低炎症因子分泌达到治疗F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模型比较 半夏泻心汤 碘乙酰胺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陈皮挥发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长虹 孙晨 +4 位作者 姚子晴 程芳 程泽芳 刘波 张若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1440,I0001,共11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陈皮挥发油(patchouli-citrus volatile oil,PCO)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胃窦肌张力、脑肠肽和自噬,增强胃动力和减轻不适感方面起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 目的研究广藿香-陈皮挥发油(patchouli-citrus volatile oil,PCO)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胃窦肌张力、脑肠肽和自噬,增强胃动力和减轻不适感方面起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FD)、莫沙必利组(Mosapride)、广藿香-陈皮挥发油低剂量组(PCOL,100 mg/kg)和广藿香-陈皮挥发油高剂量组(PCOH,400 mg/kg)。给药7 d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gastric emptying rate,GER)和肠推进率(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IPR);通过体外肌张力仪器检测胃窦环形肌张力的变化,评估PCO对大鼠肌张力的作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胃窦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脑肠肽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5-羟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胃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苄氯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的表达;结果PCO给药后可作用于胃窦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和5-HT受体,调节胃窦肌张力;还可以调节自噬相关p62、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抑制ICC过度自噬以及调节FD大鼠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s,BGP):提高MTL、GAS、Ghrelin水平,降低VIP、5-HT水平和胃窦CGRP mRNA表达,增强胃动力,促进消化功能以及减轻内脏超敏反应引起的疼痛。结论PCO可通过调节胃窦肌张力、抑制自噬以及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起到增强胃动力和调节脑肠轴方面起到治疗F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广藿香挥发油 陈皮挥发油 脑肠肽 自噬 胃窦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胃阳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肥大细胞活化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税典奎 黎舒婷 +4 位作者 黄慧花 龙海华 杨健 罗诗雨 覃凌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不予造模,其他各组采用夹尾刺激加不规则喂养复合番泻叶法建立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则分别用温胃阳汤(0.743 g/mL、1.485 g/mL和2.970 g/mL)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 g/L)灌胃。治疗结束后,以碳墨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组织肥大细胞并计数;ELISA测定大鼠十二指肠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组胺(histamine,HA)的含量;RT-qPCR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胃阳汤治疗显著提高大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ELISA结果显示,温胃阳汤治疗可减少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及MCT和HA含量(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温胃阳汤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SCF和c-Kit阳性细胞数(P<0.05);RT-qPCR结果显示,WWYD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P<0.01)。而且,小肠推进率分别与MCT和HA含量呈负相关,与SCF和c-Kit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温胃阳汤能促进大鼠十二指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十二指肠MCT和HA的生成,及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温胃阳汤 肥大细胞 SCF/c-Kit信号通路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