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1
作者 冯梅 梁俊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胺碘酮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的临床使用特点。方法 总结 2 0例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 ,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室速发作的经验。终止室速发作的剂量一般是 3~ 5mg/kg ,15~ 30min内注入 ,以后可静脉滴注维持... 目的 探讨胺碘酮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的临床使用特点。方法 总结 2 0例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 ,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室速发作的经验。终止室速发作的剂量一般是 3~ 5mg/kg ,15~ 30min内注入 ,以后可静脉滴注维持按 0 .5~ 1.5mg/min ,2 4h不超过 2 2 0 0mg。 结果 胺碘酮静脉注射可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维持静脉滴注能预防急性发作。结论 胺碘酮在顽固性分支型室速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胺碘酮 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 疗效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搏定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小儿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铁伟 田杰 +1 位作者 余更生 易岂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6-57,共2页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又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临床表现轻,预后良好,它虽是一种良性室性心动过速,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又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临床表现轻,预后良好,它虽是一种良性室性心动过速,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将异搏定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小儿分支型室速1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心动过速 联合治疗 胺碘酮 异搏定 小儿 特发心动过速 无器质心脏病 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顽固性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和平 夏雷 +1 位作者 丁坤 朱超 《淮海医药》 2003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目的 采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室早 )及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并通过临床效果、安全、可靠等特点方面以探讨该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 ,以起搏 12导联心电图与室早及室速发作完全相... 目的 采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室早 )及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并通过临床效果、安全、可靠等特点方面以探讨该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 ,以起搏 12导联心电图与室早及室速发作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以即刻室早消失及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不能诱发室速为消融终点。结果  6例室早消融即刻早搏消失 ,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室性早搏消融前为 ( 16 72 8± 2 75 2 )次 / 2 4 h,消融后为 ( 2 16± 112 )次 / 2 4 h( P<0 .0 5 )。 1例先心室间隔修补术后室早消融前为 2 185 6次 / 2 4 h,消融后为 175 6 9次 / 2 4 h( P>0 .0 5 )。 1例右室心肌病右室流出道室速发作时 ,药物及食道调搏均未终止发作 ,行急诊射频消融即刻成功。2 d后再次发作右室流出道另一部位室速 ,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 ,随访 1月无复发。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早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对右室流出道且发作时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已得到临床认可 ,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顽固性早搏 流出道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随访 心电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临时起搏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4
作者 董丰 曹佳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动过速 起搏治疗 同步电复律 超声心电图 床边 右束支阻滞 心电监护 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小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7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胺碘酮为其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胺碘酮为其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这76例患者的SBP水平为(116.2±9.8)mm Hg,DBP水平为(180.2±12.9)mm Hg,HR水平为(90.2±13.1)次/min;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76例患者的SBP水平为(105.9±3.2)mm Hg,DBP水平为(161.9±10.1)mm Hg,HR水平为(72.4±7.9)次/min。治疗后,这76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这7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56例(占患者总数的73.6%),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21.1%),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5.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且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顽固性心动过速 临床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学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复发均使用利多卡因及除颤治疗无法对其维持窦性心律,之后均予以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情况...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复发均使用利多卡因及除颤治疗无法对其维持窦性心律,之后均予以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情况、胺碘酮用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72 h内心律失常现象均完全控制。随访过程中发现, 1例患者在治疗18 d后自行停止了胺碘酮用药,在治疗28 d后再次突发性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给予除颤治疗无效,最终抢救失败发生死亡。其余17例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保持胺碘酮的长期口服治疗,均未发生再次复发现象。结论 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顽固性心动过速 颤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奇志 王磌 +2 位作者 李军 黄明慧 孟海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肥大 低血钾症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扭转 病因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利特转复房颤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美 褚松筠 王新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462-463,共2页
1临床资料女性,52岁,因“间断心悸4年,加重1d”于2012年10月7日入院。患者4年来间断心悸,症状发作时于外院行心电图示“房颤”。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再发心悸,伴胸闷憋气、乏力、大汗,不能平卧入睡,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关键词 伊布利特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性搏动和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哲坦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1期7-8,共2页
早在1970年,Rosebaum就提出“QRS不宽的室性异位心搏”。在狗的洋地黄中毒试验中,证实刺激左后束支,可出现QRS波群略为增宽的心搏。曾把此种搏动称为“交界性早搏伴非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高位室早”分支性搏动可呈现舒张晚期早搏或... 早在1970年,Rosebaum就提出“QRS不宽的室性异位心搏”。在狗的洋地黄中毒试验中,证实刺激左后束支,可出现QRS波群略为增宽的心搏。曾把此种搏动称为“交界性早搏伴非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高位室早”分支性搏动可呈现舒张晚期早搏或比窦性心动速率较快或几乎相等的阵发性窒性心动过速。Schamroth称为室性自主心律,Massumi称为等律性加速性心律;Chung则认为是非阵发性室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搏动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钱柏年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61-61,共1页
目的通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心电图分析,探讨其心电图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6例TDP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4例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伴QT间期延长13例,伴QT间期正常2例,伴极短偶联间期2例。结论 TDP心电图表现不... 目的通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心电图分析,探讨其心电图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6例TDP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4例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伴QT间期延长13例,伴QT间期正常2例,伴极短偶联间期2例。结论 TDP心电图表现不同与病因有关,在临床上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7例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克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诊断 误诊 漏诊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安定治疗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0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永芳 沈丽 +1 位作者 刘亚来 孙吉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脉安定 治疗 扭转心动过速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13
作者 赖碁 雷芸 尹翠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阵发性左上胸闷痛15d,加重伴心悸6h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活动有关,持续约10min,无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未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BP140/90mmHg,心界... 患者,女,63岁,因阵发性左上胸闷痛15d,加重伴心悸6h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活动有关,持续约10min,无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未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BP14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不齐,可闻期前收缩,无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并发症 心动过速 病历报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14
作者 林紫薇 蒋冉 宋莹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口服胺碘酮 病例报告 高血压病 最高血压 依那普利 血压控制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31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吴克明 《安徽医学》 2001年第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TDP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经皮肤有机磷中毒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玉霞 王金兰 刘书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9期708-708,71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肤有机磷中毒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护理 病情 心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改芬 段江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2,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考虑脑梗死入院。入院后血压90/60mm Hg(1 mm Hg=0.133kPa),心率15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心动过速 乏力症状 老年 入院后 临床资料 胸闷憋气 头颅CT 基底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电复律方式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卫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作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时非同步电复律效果。方法6例患者,TDP发作时QT间期辨别不清或增宽的QRS波群与T波难以区分,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均以非同步电击复律,电能为150-300J。结果 5例成功转律,... 目的观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作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时非同步电复律效果。方法6例患者,TDP发作时QT间期辨别不清或增宽的QRS波群与T波难以区分,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均以非同步电击复律,电能为150-300J。结果 5例成功转律,继以补钾补镁,静滴利多卡因,治疗原发病等后无再发作;1例TDP顽固发作,多次非同步电击并补充钾、镁,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药物均无效,继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最终因顽固性室颤死亡。结论TDP发作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时,需尽快抢救。因室速频率很快,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难以区分,放电难以同步,予非同步电击复律可以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 TDP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酒石酸间羟胺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菲 沈勰 刘云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3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酒石酸间羟胺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诊断及处理过程,探讨酒石酸间羟胺导致TdP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酒石酸间羟胺致TdP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脑梗死、高... 目的分析酒石酸间羟胺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诊断及处理过程,探讨酒石酸间羟胺导致TdP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酒石酸间羟胺致TdP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于外院治疗,入院当天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转入我院EICU进一步诊治。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及室性早搏,QT、QTc间期分别为750 ms、670 ms。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CPR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梗死、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肌损害、高血压病、糖尿病、长QT综合征。患者入院后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在应用酒石酸间羟胺治疗过程中发生TdP,排除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等疾病所致,结合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判标准及Naranjo评分量表考虑为酒石酸间羟胺所致药源性TdP。停用酒石酸间羟胺并使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抗休克治疗后,未再有TdP发作。结论合并有长QT综合征的患者应用酒石酸间羟胺可导致TdP,此类患者应用酒石酸间羟胺时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间羟胺 药物不良反应 尖端扭转心动过速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20
作者 崔红 于洁 《大连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435-436,共2页
1 病例 患者男,23岁。因心悸、气短3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正常,交替脉、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底呼吸音减弱,心界扩大,心率:86次/分,心律不齐,早搏8-12次/分,心尖闻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返流性杂音、肝轻度肿大、血钾正常,心电图:窦... 1 病例 患者男,23岁。因心悸、气短3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正常,交替脉、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底呼吸音减弱,心界扩大,心率:86次/分,心律不齐,早搏8-12次/分,心尖闻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返流性杂音、肝轻度肿大、血钾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双室肥厚伴劳损、X线及心脏超声检查:心脏中度扩大,呈普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 胺碘酮 Q一T间期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 频发早搏 心电监护 异丙肾 心脏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