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与选择性顺行脑灌注脑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宝石 邹小明 +2 位作者 于长海 俞建琦 李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两种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的自由基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DHCA组(n=5),DHCA+逆行脑灌注(RCP)组(n=5),DHCA+顺行脑灌注(SCP)组(n=5)。各组分别于停循环前、停循环30 min、停循环...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两种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的自由基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DHCA组(n=5),DHCA+逆行脑灌注(RCP)组(n=5),DHCA+顺行脑灌注(SCP)组(n=5)。各组分别于停循环前、停循环30 min、停循环60 min、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min 5个时间点各取少量脑组织检测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各组于停循环90 min分别留取少量脑皮质,备作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重点观察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单纯DHCA组随时间的推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各时间点及复温再灌注30 min同停循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DHCA+SCP组除复温再灌注30 min外各时间点两种指标的改变均不明显(P>0.05)。DHCA+RCP组、DHCA+SCP组与单纯DHCA组在停循环60 min、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 min 3个时间点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0.001);其中在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 min 2个时间点DHCA+RCP组与。DHCA+SC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在停循环90 min时,单纯DHCA组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显著,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变性,线粒体嵴消失;DHCA+RCP组开始出现超微结构破坏,但较单纯DHCA组程度轻;DHCA+SCP组脑组织超微结构仍基本正常。结论:①RCP、SCP均可维持DHCA时脑血流的供应,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损伤。②DHCA期间应用SCP符合生理情况,清除自由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灌注 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用深低温停循环与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祖磊 杨威 +4 位作者 龚艺 芦潮 余凡 周明富 董啸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5-691,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独使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包含主动脉弓部手术的...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独使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包含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全部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以术后早期死亡、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脑卒中及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为结局进行Meta分析。每项研究均使用DHCA和DHCA+ASCP中终点数据产生RR和95%CI进行比较,使用Egger检验测试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含5008例患者,其中3278例接受DHCA+ASCP治疗(DHCA+ASCP组),1730例接受DHCA治疗(DHCA组)。结果显示,DHCA+ASCP组在术后早期死亡(RR=0.74,95%CI:0.62~0.88,P=0.001)和PND(RR=0.79,95%CI:0.63~0.99,P=0.041)方面均优于DHCA组;两组在脑卒中(RR=0.72,95%CI:0.47~1.10,P=0.130)和TND(RR=0.99,95%CI:0.76~1.29,P=0.93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使用DHCA+ASCP可以降低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减少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部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 顺行脑灌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在猪深低温停循环模型中的脑保护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子由 梁孟亚 +5 位作者 陈光献 唐志贤 荣健 姚尖平 杨潇 吴钟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TLR4/NF-κB信号通路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脑损伤中的机制及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ACP)对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12只小猪随机分成18℃停循环组(D组,n=6)和18℃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组(S组,n=6),处理80 min。ELISA测定血清I... 目的:研究TLR4/NF-κB信号通路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脑损伤中的机制及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ACP)对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12只小猪随机分成18℃停循环组(D组,n=6)和18℃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组(S组,n=6),处理80 min。ELISA测定血清IL-6,荧光TUNEL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NF-κB蛋白,q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TLR4 m RNA及蛋白。结果:S组血清IL-6水平在停循环末和实验终点明显低于D组(P<0.05)。凋亡指数和NF-κB蛋白表达在S组显著降低(P<0.05)。TLR4m RNA和NF-κB/P65蛋白在S组动物的表达较D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TLR4/NF-κB通路在DHCA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抑制TLR4/NF-κB通路表达可能是SACP的保护机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可作为DHCA脑保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循环 深低温诱导 选择性顺行灌注 TLR4 NF-ΚB IL-6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与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在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黄贵金 舒仕瑜 +3 位作者 徐颖 徐红珍 刘巍 叶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比较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与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ACP)在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60例在体外循环下... 目的:比较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与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ACP)在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6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矫治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脑保护方法分为DHCA组(n=23)和SACP组(n=37),对其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DHCA组比较,SACP组转流中最低鼻咽温和最低直肠温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2组死亡率、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主动脉弓手术中DHCA与SACP的脑保护效果相似。SACP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顺行灌注 儿童 主动脉弓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中不同脑灌注方式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勇 邹小明 +2 位作者 王武军 刘高望 古妙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比较深低温停循环(DHCA)中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氧代谢、脑组织温度变化及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评价不同灌注方式的脑保护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单纯行DHCA,Ⅱ组DHCA+RCP,Ⅲ组DHCA+SACP。转流降温至鼻咽... 目的比较深低温停循环(DHCA)中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氧代谢、脑组织温度变化及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评价不同灌注方式的脑保护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单纯行DHCA,Ⅱ组DHCA+RCP,Ⅲ组DHCA+SACP。转流降温至鼻咽部温18℃时停循环90min,期间采用不同脑灌注保护技术,然后复温,再灌注90min。结果降温期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上升;停循环后各组Sjv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HCA90min时,Ⅲ组SjvO2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显著(P=0.000)。停循环期各组脑组织温度均有缓慢升高,以Ⅰ组最为明显,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00);电镜观察DHCA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害最重,RCP组次之,SACP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单纯DHCA、DHCA+RCP中脑氧供需不平衡,RCP不能提供足够的脑营养,对DHCA期脑氧代谢无明显改善,但可保持脑部低温,有助于脑保护。SACP能保持脑氧供需平衡,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供应,有效保持脑部低温,有明显的脑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灌注 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下幼猪脑皮质HIF-1与NGB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孟亚 唐志贤 +3 位作者 陈光献 荣健 戴刚 吴钟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3-827,共5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幼猪脑皮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与神经珠蛋白(NGB)的表达变化。方法:五指山猪共15头随机分成体外循环组(CPB组)、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组(SACP组)。建立体外循环后,DHC...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幼猪脑皮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与神经珠蛋白(NGB)的表达变化。方法:五指山猪共15头随机分成体外循环组(CPB组)、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组(SACP组)。建立体外循环后,DHCA组降温至18℃后停循环40 min,SACP组停循环后经无名动脉顺行脑灌注40 min。复灌180 min后取脑皮质组织行HE染色镜检,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HIF-1α、NGB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DHCA组相比SACP组脑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复灌180min后DHCA组及SACP组脑皮质中HIF-1α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CPB组(P<0.05),同时SACP组动物脑组织HIF-1α的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DHCA组(P<0.05)。复灌180 min后DHCA组及SACP组脑皮质中NGB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CPB组(P<0.05),同时SACP组动物脑组织NGB的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DHCA组(P<0.05)。结论:HIF-1与NGB的表达上调参与了脑组织对DHCA脑损伤的反应机制,并可能是SACP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缺氧诱导因子1 神经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荣 李彤 +5 位作者 蔡振杰 段大为 赵生涛 庄小飞 郑帅 张仁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及脑氧摄取率(CERO2)。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DHCA+RCP组CERO2值显著升高,SjvO2值显著降低;DHCA+IACP组SjvO2和CERO2值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氧供需失衡;RCP方法由于受到灌注流量的限制,提供给脑组织的氧合血有限,并且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方法的脑氧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氧代谢 灌注 顺行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下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赵生涛 李彤 +4 位作者 蔡振杰 赵荣 段大为 庄晓飞 罗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给予不同脑保护方法后犬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22kg)18只,随机分成3组,深低温停循环(deephypothermiacirculatoryarrest,DHCA)...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给予不同脑保护方法后犬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22kg)18只,随机分成3组,深低温停循环(deephypothermiacirculatoryarrest,DHCA)组(A组,对照组);DHCA+间断选择性顺行脑灌注(intermittentselectiveantegradecerebralperfusion,ISACP)组(B组);DHCA+逆行脑灌注(retrogradecerebralperfusion,RCP)组(C组)。术后取出海马组织,分别采用电镜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镜下,A组可见明显神经细胞凋亡改变,B、C两组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改变。bcl-2mRNA在B组表达最高(P<0.01),C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baxmRNA在A组表达最强(P<0.01),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HCA下,给予ISACP或PCR两种脑保护方法都可以上调bcl-2mRNA的表达,但前者优于后者;两种脑保护方法也可以下调baxmRNA的表达,但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保护 间断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灌注 凋亡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浩 童光 +6 位作者 颜涛 王晓莉 王晓武 马涛 董文鹏 吴路加 张卫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31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O-CPB组),其中男25例、... 目的探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31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O-CPB组),其中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50.87±9.08)岁;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60例应用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完成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对照组(T-CPB组),其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8±12.46)岁。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生化指标和临床数据,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30 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T-CPB组比较,O-CPB组患者的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停循环时间短、手术耗时少[(206.90±39.92)min vs(276.37±29.92)min、(5.03±1.54)min vs(21.73±6.67)min、(396.68±58.57)min vs(469.28±69.77)min,P均<0.01]。O-CPB组患者血制品消耗量少于T-CPB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短于T-CPB组[(1 401±738)m L vs(1 705±580)m L、(5.94±2.45)d vs(7.42±3.53)d,P均<0.05]。O-CPB组患者的术后血乳酸浓度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低于T-CPB组[(6.10±3.80)mmol/L vs(8.11±4.51)mmol/L、(72.13±22.86)mg/L vs(84.78±17.07)mg/L;P<0.05,P<0.01]。O-CP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早于T-CPB组[(3.32±1.11)h vs(4.14±1.59)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24 h内Richmond镇静程度评分绝对值分别为1.23±1.06和2.15±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PB组患者的术后氧合指数高于T-CPB组[(234.42±79.51)mm Hg vs(183.10±77.26)mm Hg,P<0.01;1 mm Hg=0.133 k Pa],有创通气时间短于T-CPB组[(50.19±37.63)h vs(70.12±40.84)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45%(2/31)和11.67%(7/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停循环时间≥31 min和血制品消耗量≥1 390 m L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517(1.153~1.995)和1.006(1.002~1.010)。结论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采用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和中低温下半身优化灌注方法,与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相比可缩短停循环时间、减少临床用血,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肺保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术 体外循环 中低体温 双侧顺行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技术和水通道蛋白4在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患儿脑水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泉 吴春 +4 位作者 李勇刚 李洪波 王刚 金先庆 代江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行顺行性脑灌注(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时在不同温度下患儿脑水肿情况,评估电阻抗成像技术是否可以评估患儿脑水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 目的:比较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行顺行性脑灌注(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时在不同温度下患儿脑水肿情况,评估电阻抗成像技术是否可以评估患儿脑水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3岁以下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患儿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根据停循环时的鼻咽温度分为深低温组(17.0℃~20.0℃)、中低温组(20.1℃~25.0℃)和浅低温组(25.1℃~30.0℃)。检测麻醉诱导后、ACP前、ACP结束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结束时、术后3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 7个时间点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和脑电阻抗系数。收集同期20例在我院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同时间点采用简单效应分析的Sidak检验,顺行性脑灌注下深低温组患儿血清AQP4水平在ACP结束、CPB结束、术后3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对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组别=160.755,P组别=0.000;F时间=283.208,P时间=0.000,F交互=19.859,P交互=0.000);深低温组患儿脑电阻抗系数在CPB结束、术后3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对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组别=55.243,P组别=0.000;F时间=90.805,P时间=0.000,F交互=10.743,P交互=0.000)。结论: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ACP时深低温组脑损伤可能高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和对照组,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脑水肿监测仪可以判断患儿脑水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灌注 水肿 水通道蛋白 电阻抗成像技术 电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