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某陡顺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1
作者 孙巍锋 赵冠华 +4 位作者 兰恒星 晏长根 包含 刘世杰 吴兴建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5,共15页
为揭示西藏陡顺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结合现场边坡调研与InSAR分析揭示了边坡变形时空规律,从定性与力学角度分析了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与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开挖高度较大且岩性较差边坡区有显著的岩层外鼓、坡面片状剥落、岩... 为揭示西藏陡顺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结合现场边坡调研与InSAR分析揭示了边坡变形时空规律,从定性与力学角度分析了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与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开挖高度较大且岩性较差边坡区有显著的岩层外鼓、坡面片状剥落、岩层缺失与裂隙发育现象,表明曾产生岩层滑塌破坏且稳定性欠佳;在植被生长、枝叶掉落、卸荷回弹、积雪覆盖与冻胀等影响下,坡顶自然斜坡区出现了最大介于30~40 mm的正变形区,而在卸荷、降雨、气温与片状剥落等影响下,边坡开挖区坡面则出现了最小介于-30~-20 mm的负变形区;监测点变形量历时曲线类型可分为上升型、稳定型与下降型3大类,且上升型与下降型曲线还可分别细分3个亚类与4个亚类;开挖前后的边坡经历了卸荷回弹阶段、岩层塑性变形阶段与岩层压坏滑移阶段,而缺失岩层归因于坡脚因蠕变被压缩破坏后引发的上部岩层剪切滑移;开挖区坡面一些监测点变化表现出不稳定蠕变曲线的迹象,为防止边坡主控岩层在极端降雨或强震下可能产生破坏,宜采用锚杆、锚索或削坡对危险岩层进行加固处理;推导了主控岩层压应力与临界自稳高度的理论解析式,临界自稳高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相邻主控岩层间抗剪强度参数成正比,而与地震加速度以及主控岩层的倾角、密度与厚度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陡顺倾岩质边坡成灾的机制认识与稳定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倾岩质边坡 变形破坏机制 INSAR 岩层压应力 临界自稳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顺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缪世贤 黄敬军 武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90-393,共4页
本文以顺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主要是平面滑动的基础上,对一般顺层岩质边坡,分别从坡率(角),坡高H、结构面倾角α、结构面强度(包括粘聚力c与内摩擦角φ)、结构面充水情况以及水平地震影响系数KH等方面着手,利用敏... 本文以顺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主要是平面滑动的基础上,对一般顺层岩质边坡,分别从坡率(角),坡高H、结构面倾角α、结构面强度(包括粘聚力c与内摩擦角φ)、结构面充水情况以及水平地震影响系数KH等方面着手,利用敏感性分析,就各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重点分析了结构面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坡高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了结构面强度中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在岩质边坡稳定性中的敏感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及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倾岩质边坡 平面滑动 稳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结构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弱层顺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谦 李贵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9-85,共7页
为了研究含弱层顺倾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抚顺西露天矿南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GID建模软件建立15个二维数值模型,导入GDEM-BlockDyna(V1.0)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含弱层顺倾岩质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弱层倾角和位置对顺... 为了研究含弱层顺倾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抚顺西露天矿南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GID建模软件建立15个二维数值模型,导入GDEM-BlockDyna(V1.0)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含弱层顺倾岩质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弱层倾角和位置对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弱层位置固定时,随着弱层倾角的增大,对边坡的影响程度降低,边坡稳定性提高;当弱层倾角一定时,弱层的位置离坡肩越近,对边坡的影响程度越大,边坡稳定性下降;在含弱层的顺倾边坡中,在岩层分界面处最容易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层 顺倾岩质边坡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